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羟基喜树碱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rothecin,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膀胱癌术后采用定期HCPT膀胱灌注法治疗膀胱癌患者86例,随访7月~11年,平均5.4年,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 9例T_a患者无复发,28例T_1患者5例复发(有效率82%),总有效率达84%。结论 HCPT膀胱灌注化疗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生物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BCG及IL2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作用,联合应用BCG膀胱灌注加IL2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A组)并与丝裂霉素C(B组)随机对照观察。A组14例,随访18~26个月,无1例复发。B组14例,随访15~29个月,4例复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治疗后外周血NK活性、LAK活性、CD3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升高(P<005),CD4细胞数,CD4/CD8值治疗后均有提高趋势。结果表明:联合应用BCG及IL2可显著提高肌体免疫细胞功能,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喋呤(MTX),卡介苗(BCG)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13例浅表性膀胱癌和5例浸润性膀胱癌施以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前行MTX膀胱灌注,术中和术后分别行MTX膀胱粘膜下注射和直肠粘膜下注射,术后行小剂量BCG膀胱灌注,结果:全部病蜊到随访,时间为6 ̄40个月,平均28个月。3例复发,复发率16.7%。结论:该疗法可以增加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的治疗机会,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术后噻替哌灌注预防肿瘤复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膀胱癌术后噻替哌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季云天瞿平1987年1月~1994年3月对30例膀胱癌患者用噻替哌行膀胱内长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24~65岁。病理证实膀胱移行细胞癌28例,腺癌2例。...  相似文献   

5.
肾癌术后放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癌术后放疗(附32例报告)周菊英,许昌韶,姚德元,高耀明,俞志英自1980~1992年共收治32例肾癌术后放疗病人,疗效较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全组32例。男22例,女10例,男女之比2。2:1。年龄25~76岁,以40~60岁者多见,3例小于30...  相似文献   

6.
动脉导管化疗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化疗对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髂内动脉置化疗泵对 3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注射化疗药物顺铂 (PDD) 6 0mg及氨甲喋呤(MTX) 30mg,每 2周 1次 ,共 6次 ,以后每月 1次至 1年。 结果  32例随访 5~ 4 2个月 ,平均 2 6个月。无复发者 2 7例 ,有效率 81%。术后 10、16、30个月各复发 1例 ;2例于术后 3及 11个月出现肝、肺转移。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结论 此方法可以作为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后装照射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部分切除术加近距离照射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方法 40例T2 ~T3b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一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后装放疗 ,二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 ,对比分析两组疗效。 结果 平均随访 44个月 ,一组无瘤生存率为 94.7% (18/ 19) ,二组为 6 5 .0 % (13/ 2 0 ) ;一组的 3、4年生存率为 93 .8% (15 / 16 )、90 % (9/ 10 ) ,二组为 5 0 .0 % (8/ 16 ) ,2 2 .2 % (2 / 9)。 结论 膀胱部分切除术 后装照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 ,但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8.
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MC)和白介素 2 (IL 2 )联合BCG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方法 采用交替灌注法治疗膀胱癌患者 41例 ,随访 38~ 6 6个月 ,平均 5 0个月 ,动态观察灌注后血TNFa变化。 结果  33例Ta、T1、T2 患者无一例复发 ,7例T3 患者行TURBt 3例 ,2例复发 ,1例合并鳞癌者于术后 4个月复发鳞癌 ,总有效率达 93 %。灌注后血TNFa水平较灌注前显著增加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MMC和IL 2 BCG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 ,动态观察血TNFa水平对监测肿瘤复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吡柔比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4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病人,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每周1次,共8次.之后每月1次.共10次.结果:40例患者定期随访12~24个月,3例肿瘤复发.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吡喃阿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吡喃阿霉素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 4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定期应用THP(4 0mg/ 40ml)膀胱内灌注 ,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 30min。 结果  45例患者随访 9~ 12个月 ,无肿瘤复发 44例 (97.8% ) ,复发 1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 ,仅 2例膀胱灌药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 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病人耐受性好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再发尿道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89例,术后发生尿道癌5例(5.6%),再发尿道癌平均时间18(9~32)个月.5例患者病理分期为T1~T2.因复发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4例,因膀胱多发癌行全膀胱切除术1例.采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例.5例患者术后因排尿不畅(3例)、肉眼血尿(1例)、血性分泌物(1例)再次就诊.尿道镜检查发现尿道肿物位于前列腺部尿道2例、阴茎部尿道3例.肿物呈菜花状向尿道腔内生长,可见基底部,肿物直径1~3 cm.尿道镜活检报告均为尿道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为T1~T2.5例均行TUR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尿道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Ⅰ~Ⅱ级.术后辅以羟基喜树碱尿道灌注,每周1次,共6周.结果 5例TUR术后平均随访37(24~52)个月,控尿满意,血尿和血性分泌物均消失,尿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尿道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肿瘤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再发尿道尿路上皮癌可以选择保全尿道的TUR术和尿道灌注治疗,疗效较满意且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2.
膀胱癌术中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例膀胱腺癌以及2例广泛、多发的移行上皮癌患者采用术中放射治疗,近期效果较好,保留了膀胱功能,其中一例T4期腺癌患者无法切除,暴露病灶后术中放疗,术后外放疗,一年后死于肝转移,但膀胱病灶消退,无复发。对术中放疗的方法、优缺点,膀胱肿瘤行术中放疗的适应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吡喃阿霉素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43例初发的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定期进行THP膀胱内灌注治疗 ,随访 12~ 3 6个月。结果 无肿瘤复发率为 88.4% ,复发率为 11.6% ,12例于膀胱灌注期间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其中 2例因为不能耐受 ,暂停灌注 ,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所有患者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反应。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病人耐受性好 ,无全身性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14.
沙培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安全性及其机制。方法 :对 30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沙培林进行膀胱灌注 ,随访 12~ 2 4个月 ,检测患者灌注前、后尿液中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2 (IL 2 )、肿瘤坏死因子 (TNF) ]的变化情况。结果 :无肿瘤复发率为 83.4 % ,复发率为 16 .6 %。IL 2灌注前为 1.2 0kU/L ,灌注后为 1.5 9kU/L ;TNF灌注前为 0 .30 μg/L ,灌注后为1.37μg/L。两者灌注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患者耐受性好 ,无明显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沙培林膀胱内灌注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途径达到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7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β-HCG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和34例膀胱癌患者血清、尿β-HCG放射免疫测定发现,随着肿瘤分级的上升,组织β-HCG表达阳性率也提高;随着肿瘤分期进展,组织及血清、尿β-HCG阳性率明显增高。研究表明,组织及血清、尿β-HCG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指标,阳性者近期内肿瘤转移死亡率明显高于阴性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膀胱灌注99mTc BDI 1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99mTc BDI 1111~ 2 2 2MBq对 39例膀胱癌患者和 8例其他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 ,计算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放射性计数之比 (T/NT值 )。 结果 膀胱癌患者不同体位γ显像在肿瘤部位有明显放射性浓聚 ,膀胱癌显像阳性率 (灵敏度 )为 94.1% ,特异性为 87.5 %。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可显示直径 <1.0cm(0 .5~ 0 .8cm)的肿瘤 ,T/NT值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形态 (乳头状 /非乳头状 )有关。 结论 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可测定肿瘤体积 ,判断肿瘤位置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序联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顺序联合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自1991年6月~1997年2月,用噻替哌60mg、卡铂400mg、阿霉素40mg加异博定10mg顺序联合膀胱灌注膀胱癌患者68例,每周一种药物共6周,以后每个月一种药物持续至术后2年,随访10个月~5年5个月,平均3年5个月。结果T1和T2肿瘤者无1例复发,副作用轻。结果表明,多药序联膀胱灌注疗效优于单药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单次、多次表阿霉素和丝裂霉素、BCG膀胱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2 3例患者分为 4组 ,A组在术后 6h内表阿霉素 80mg单次灌注 ,B组、C组和D组分别于术后 2周内表阿霉素 4 0mg、丝裂霉素 2 0mg、BCG12 0mg多次灌注 ,观察术后复发率和无肿瘤间期及副作用发生情况。 结果 随访期 10~ 2 5个月 ,平均 18.6个月。A组复发率 18.8%、B组 14 .7%、C组 2 0 .7%、D组 17.9%。各组之间复发率及Ka plan Meier无肿瘤间期分析显示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BCG组副作用明显高于其他 3组(P <0 .0 5 )。 结论 表阿霉素单次膀胱腔内灌注对预防早期、分化良好的初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效果可靠 ,副作用发生率低 ,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