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2岁。胸闷不适6年,加重1年。查体、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X线胸片示前下纵隔并伸向左、右胸腔(以左胸腔明显)可见密度增高影。CT扫描片示前下纵隔及左、右胸腔与心包相连接之块状影(突向左胸腔明显)。诊断为前下纵隔肿瘤。1995年2月在全麻下呈45度右胸卧位,左前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后又延长切口横断胸骨,术中可见心前区、左侧隔肌上并向左、右胸腔伸入之淡黄色肿物,占据左胸腔明显,且与膈肌、心包、胸骨及左肺组织均有粘连,仔细地予以分离,该肿物表面  相似文献   

2.
胸腺类癌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类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我院2 0 0 1年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4 7岁。上半身浮肿4个月,加重伴多汗1个月。查体:头、面、颈部、胸背部、双上肢呈压陷性水肿,颈外静脉及胸壁静脉怒张,余无异常。胸片:右上前纵隔胸骨后可见一密度增高影。CT :上前纵隔内有一致密软组织块影,约4 7cm×3 0cm大小,与升主动脉、心包间隙欠清,上前纵隔脂肪间隙消失。考虑:胸腺瘤。于2 0 0 1年8月2 2日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剖右胸探查术。术中见:肿瘤呈哑铃状,大分叶约4cm×4cm×3cm大小,位于右上前纵隔,与心包、胸腺、上腔静脉致密粘连。上腔静脉奇静脉…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因“体检发现左侧纵隔肿物6个多月”收住院。患者于2007年10月在工厂体检X线示:“左前纵隔肿物”,随后到佛山市某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左侧纵隔肿瘤(畸胎瘤、错构瘤)”。患者发现后一直无心悸、气促,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拟“左侧纵隔肿物”收住院。查体:T36.7℃,P84次/min,R20次/min,BP135/85mmHg,神志清,胸廓无畸形,双侧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胸片:左前纵隔可见一大小约8am×7cm的肿块影,肿块与纵隔相交呈钝角,前上缘可见弧形钙化影,肿块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 ,42岁。主诉反复咳嗽 3月余 ,发现右上胸壁肿物 2 0d来我院就诊。门诊X线摄胸骨片示 :正位见胸骨柄右缘有软组织肿块影 ,侧位见胸骨柄骨质密度减低 ,诊断为胸骨柄肿瘤收入院。入院检查 :右颈部及右锁骨下可触及多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 ,质硬 ,无压痛 ,右上胸壁可见一约 3 .0cm× 3.0cm大小的肿物 ,质硬 ,不移动 ,轻压痛。T 37℃ ,WBC 12 .1×10 9 L。常规X线胸透发现 :左下肺门区心影后有一团块状密度增高影。X线摄胸片 :左下肺门区团块状病灶大部分与心影重叠 ,侧位病灶位于心影后 ,肺门区可见结节影 ;胸骨柄可见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9岁,唇颏部肿物10余年,来我院就诊.查:颏须部上方近口唇处有一2cm×2cm 大小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结节,边界清,无压痛,活动性差,口唇内侧稍隆起,全身各系统检查无异常.治疗,局麻下行唇颏部肿物摘除术,术中见肿物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逐于周围正常组织中将肿瘤完整摘除,术中出血较多,曾误诊为血管瘤,术后创口一期愈合,镜下所见:由横纹肌、纤维、脂肪组织及浆粘液腺等组织构成肿瘤之主体成分,上述各种组织成分捧列紊乱,无一定规律,病理诊断,唇颏部错构瘤.  相似文献   

6.
张某某 ,男 ,4 4岁。住院号 :863。因体检摄片发现左后下纵隔块影于 1994年 1月 17日收住我科。患者无任何不适。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X线胸片示 :左后下纵隔肿块。CT示左胸第 12胸椎旁一 9cm× 9cm× 8cm肿块 ,为实质性的 ,密度均匀 ,边界清楚。CT值为 54Hu。入院诊断 :左后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于 1994年 1月 2 6日行剖胸探查手术。术中见左肺各叶正常 ,无胸水及粘连 ,肿块绝大部分位于隔肌内。囊性感 ,包膜完整 ,囊壁薄。穿刺抽出黄白色液体。完整切除肿块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诊断 :支气管囊肿。囊内液体培养无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10余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自觉左前胸痛,同时伴有轻度胸闷,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X线平片发现纵隔肿瘤。为进一步诊断于2006-01-05收入我院胸外科。吸烟7年,平均10支/日。查体:体温36·7℃;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30/70mmHg。胸部CT及增强:左前上纵隔见有软组织密度影,约9cm×6cm,边界清晰,内部密度不均匀,与左肺动脉主干关系密切。彩超:左锁骨中线第3肋间显示9cm×6cm等回声团,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欠均匀,周边见彩色血流。心脏M型超声:左室后壁后方液性暗区6mm。白细胞计数:10·4×109/L…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48岁。"胸闷3月"入院。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症状,前胸部压迫感,偶有胸骨后疼痛不适,无心慌及呼吸困难。门诊胸部CT增强检查见:前上纵隔内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其内可见点状钙化灶,部分肿块与前胸壁分界不清,纵隔内见小淋巴结显示,左侧胸腔可见少量水样密度影,心包积液。增强后前上纵隔肿块边界较前清楚,与纵隔大血管及前胸壁分界清  相似文献   

9.
例1,女,50岁。因声音嘶哑及胸内肿物半年而入院。三年前有甲状腺手术史,术后无嘶哑。体检:颈部有切口疤痕,无肿块。头胸腹无异常。X 线片示右上、后纵隔有密度增高之肿块,下缘光滑,气管向左侧移位。误诊为后纵隔肿瘤而行剖胸术,术中证实为后纵隔障甲状腺腺瘤(简称后甲瘤)。关胸后,重行颈部切口手术切除,病理诊断:后甲瘤。例2,女,55岁。因咳嗽气急、心悸咯痰入院。体检:头颈胸腹无异常。X 线胸片示右肺顶部有密度增高之阴影,侧位片示肿物位于后上纵隔,透视中见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5 0岁。体检发现上纵隔肿瘤 3月而于 2 0 0 2年 6月 1 0日到我院就诊 ,无任何症状。门诊以纵隔肿瘤收住入院。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气管居中 ,甲状腺不大 ,心肺腹未见异常。胸片提示左上纵隔影增宽。CT提示上纵隔主动脉弓旁见 4cm× 5cm的肿块 ,边界清楚 ,B超、心电图及化验室检查无异常。于2 0 0 2年 6月 1 8日全麻下经左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主动脉弓旁 ,大小约 7 5cm× 4cm× 5cm ,包膜完整 ,与周围无粘连 ,营养血管来自主动脉弓。术中考虑胸腺瘤 ,因此连同周围脂肪组织一并切除 ,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hamberlain手术联合纵隔镜在不明原因的纵隔肿物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左前纵隔切开入路,对胸部CT等检查发现的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占位尤其是经颈部纵隔镜难以达到的第5、6组淋巴结进行活检术,其中3例同期行心包开窗术.结果 59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确诊率达100%.3例心包积液患者同期行心包开窗术效果良好.本组手术时间平均短于1 h,手术出血量少于50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 d,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Chamberlain手术联合纵隔镜对于常规纵隔镜难以到达的第5、6组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的纵隔占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岁。因发热、干咳、胸闷半月入院。X 线胸片及断层见右后纵膈约10×20cm 大小分叶状,密度均匀一致,高密度影。B 超:探及后纵隔约8.0×13cm 大小混合性回声团状影。术前诊断:后纵膈肿瘤。行右侧开胸探查术:见肿物位於后纵膈。约10×20cm,呈分叶状:较硬,里不规则形.占据胸腔1/3,右肺下叶发育不良。行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病理诊断:后纵膈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术后10天治愈出院。讨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多发生在交感神经节处,胸腔较为少见.多数在出生时已存在.属先天性肿瘤,年龄越小,恶性度亦越高。(1994—06—27收稿)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0岁,体检发现胞内肿物,近1周感人肩部酸痛不适而入院.体检和实验室均无异常发现.3个月前体检时胸片见中前纵隔偏左有一7cmxscm大小的肿块阴影,密度均匀,边缘较光整,略有分叶、无钙化,肿块紧贴主动脉弓,气管略有向右推移。此次入院后复查肿块迅速增大,约为大mX入m,右上纵隔影增宽较前明显.x线诊断;恶性胸腺瘤或淋巴系恶性肿瘤。手术探查见前上纵隔偏左右胎头大小的分叶状肿物,质硬,正常的胸腺组织被推向左后,肿物侵及无名静脉、上动脉弓和左上肺,与心包,胸膜粘连,行站后、性部分切除。病理诊断:胸腺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因胸闷、咳嗽1个月于2005-10-07入院。查体:胸部无阳性体征。胸部正位X线片示:肺内或纵隔占位性病变。CT检查示:左后纵隔内占位性病灶。术前诊断:左后纵隔肿瘤。全麻下行左侧剖胸探查术。术中见左后上纵隔脊柱旁第2肋间有-2cm×3cm×4cm肿物,质软,边界清,有完整包膜,可活动,基底部源于第2胸椎椎间孔,挤压后肿物缩小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病人 19岁 ,因尿频、小便淋漓不尽于 2 0 0 0年 6月 2 0日入院。体检 :体格偏瘦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心肺未见异常 ,腹膨隆 ,可扪及一 15cm× 12cm包块 ,质韧 ,活动良好。术前诊断 :卵巢肿瘤 ,恶性不排外。于 6月 2 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有腹水约 15 0ml,淡黄色清亮 ,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侧卵巢、输卵管处 ,包膜完整 ,肿物与周围脏器无粘连 ,切除肿物及患侧附件。探查子宫大小如常 ,右侧输卵管、卵巢未见异常 ,保留。术后查标本 :左侧输卵管在肿物上粘连 ,瘀血、肿胀 ,左侧卵巢被肿物占据 ,肿物呈淡青色 ,17cm× 12cm× 8…  相似文献   

16.
卵巢畸胎瘤引起尿潴留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女 ,1.5岁 ,小便时费力 ,哭闹 ,伴尿频 7d,小便不能排出 10 h,以“急性尿潴留”于 2 0 0 3年 4月 5日 8∶ 0 0入院 ,导尿后可于腹下区扪及一肿物 ,质稍硬 ,活动。尿常规 :红细胞( )。 B超 :膀胱充盈过度 ,内壁光滑 ,膀胱后方骶骨前见一 10cm× 10 cm无回声包块 ,边界清 ,有包膜 ,内见分隔。盆腔 CT平扫 :右下腹见一 10 cm× 10 cm囊性包块 ,壁薄 ,内见液性密度。诊断 :畸胎瘤。手术探查见肿瘤位于右侧卵巢 ,有 10 cm×10 cm大小 ,光滑 ,质韧 ,行右侧卵巢及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 :右卵巢成熟性畸胎瘤。讨  论引起尿潴留的原因比较…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15岁.因刺激性干咳、胸闷1月入院.1月前因着凉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无痰,略感胸闷,伴发热,体温37.5~38℃.入院查体:无复视、眼睑下垂,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部CT示右前上纵隔巨大软组织影,密度均匀一致,约16cm×15cm大小,边缘光滑,无分叶,纵隔左移.术前诊断:纵隔实体肿瘤.于全麻下行右胸前外侧切口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前上纵隔,呈椭圆形,约18cm×15cm×15cm,包膜完整,与右胸壁、右肺、上腔静脉和气管粘连,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2岁。因餐后胸骨后阻塞感伴疼痛、嗳气2月余,于1985年10月16日入院.经食管低张双重造影检查,在左主支气管压迹处食管左前壁可见一充盈缺损,长约6cm,并可见突入腔内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胃镜示:距门齿25cm处食管左前壁见一半圆形,表面光滑之隆起物。X线食管造影及胃镜均诊断:食管中段平滑肌瘤。同年10月21日手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 ,3 1岁。发作性抽搐 ,意识丧失病史 3个月。查体无阳性体征。CT示 :右额叶皮层见一圆形病灶 ,周边为环形高密度 ,内为低密度 ,CT值为 2 2Hu ,病灶约 1.2cm×1.3cm ,强化扫描病灶未见强化。初步诊断 :脑内肉芽肿 ,脑囊虫病 ,继发性癫痫。于 1999年 11月在局麻下行右额开颅 ,探查见额中回脑沟处软膜下有 1.5cm× 1.5cm淡黄色病灶 ,切开蛛网膜及软脑膜 ,沿脑沟内钝性剥离深约 1.5cm处见一囊性肿物 ,且与脑沟内一静脉血管相连 ,电凝、切断囊壁血管 ,完整将肿物摘除。病理诊断 :静脉性血管瘤伴陈旧性出血。脑沟内静脉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5 4岁。因进行性吞咽梗阻伴胸骨后疼痛 3个月入院。进半流质 ,饮食时胸骨后刺痛明显并向背部放射 ,近期体重减轻。查体 :精神稍差 ,身体略消瘦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余查体未见异常发现。行电子胃镜检查示 :距门齿 2 5~ 2 7cm食管后壁可见 2cm× 2cm肿物突于腔内 ,中间凹陷 ,充血糜烂 ,活检质脆 ,上下方食管未见异常。病理报告 :食管粘膜小细胞未分化癌。纵隔CT示 :纵隔增宽 ,主动脉上方可见直径约 3cm× 3cm肿大淋巴结影。诊断 :食管(中段 )小细胞未分化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食管原发性小细胞未分化癌组织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