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 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2%,特殊感染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实施有效地防控措施,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以减少口腔科门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依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消毒隔离等制度的制定与督导落实,使门诊诊疗环境,器械清洗消毒,职业防护等有了明显改进.结论:口腔科门诊是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难点,采取循证干预,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经口腔诊疗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督查、监测、分析和反馈及重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结果:各项医院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医院感染。结论:健全管理组织,制定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控知识的培训,加强医院感染各项指标的监测,是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引起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针对口腔科门诊的危险因素,结合口腔科特点,从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和手的消毒、消毒灭菌方法和流程、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措施、诊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并加强监督落实.结果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选择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才能有效降低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樊桂梅 《吉林医学》2012,33(14):3132-3133
目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增强医务人员院感意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健全制度,强化培训,提升专职人员能力,做到管理有制度,落实有措施,为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提供制度保障。结果:基层医院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工作中,充分发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药感染的意识,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结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要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预防和控制医药感染的发生,必须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加强对社区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避免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生命健康。方法:以社区输液室的工作流程为基点,对布局、环境消毒、培训监督、优化工作流程、正确处置医疗废物等环节实行干预措施,对各环节进行管理。结果:社区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高,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环节管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 强化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定期检测.结果 通过规范化管理,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手术室规范化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环节质量管理,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医院感控办,护理部加大对消毒供应室监督,检查和质控力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定,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消毒灭菌各环节质量检测,强化人员教育和培训,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强化意识。结果使消毒供应室不仅成为发放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科室。通过规范化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确保了消毒灭菌合格率,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结论严格的管理措施,是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关健,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管理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蒋青  胡发兰 《吉林医学》2010,31(12):1728-1728
目的:控制感染发生、降低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制度,落实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手术操作环节质量控制等,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无菌切口Ⅰ期愈合率99.7%。结论:完善门诊手术室感染管理控制措施,能有效防止医院感染发生,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预防和控制分娩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 针对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医院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定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监管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结果 加强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使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分娩室医疗护理质量和母婴安全,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娩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对提高分娩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门诊眼科治疗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提高门诊眼科治疗室医疗质量的安全.方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通过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处理、监控等措施,提高了医疗质量的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制度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降低门诊高危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探讨防范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 针对门诊高危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加强管理.结果 通过近2年来定期或不定期监测,各项消毒灭菌效果及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结论 只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正确选择高危科室器械消毒灭菌方法,才能降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督查、监测、分析和反馈及重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结果各项医院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医院感染.结论健全管理组织,制定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控知识的培训,加强医院感染各项指标的监测,是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殷娅 《中原医刊》2009,(14):86-87
目的 有效地预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建筑布局合理,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加强防护。结果完善了各项制度,加强了制度的落实和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结论切实履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仕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133-2134
目的:控制医院门诊注射室感染发生,降低感染,提出门诊注射室抗感染管理的护理对策。方法:抽查我院2009-2010年门诊注射室医务人员的手、物品表面、无菌物品、空气进行细菌学培养,观察感染结果。然后采取随机抽样对26名门诊注射室护士在注射前、后洗手及手消毒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注射室医务人员的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物品表面、空气监测(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菌物品监测(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手消毒后均可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医院感染卫生学标准,护理前明显高于护理后(P<0.05)。结论:有效的医院感染护理措施在门诊注射室控制医院感染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的分析,探讨控制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适的手术环境。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保证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院感染和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方法:重点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血液透析室的布局,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和监测,医护人员防护实施标准预防等环节实施,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结果:通过对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提高了医疗安全,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依据规范的科学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完善对检验科的各项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减少检验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方法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完善各种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加强检验科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职业防护。结果提高了检验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加强了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的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加强检验科的各种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医院感染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状况分析,探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适的手术环境。结果:门诊手术切口1期愈合率达95.2%,感染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完善对检验科的各项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减少检验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方法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完善各种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加强检验科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职业防护。结果提高了检验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加强了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的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加强检验科的各种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医院感染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