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c-erbB-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述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影响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为今后可能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erbB-2蛋白在1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2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的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 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分别为O%(0/11)、33.3%(4/12),71.0%(27/38).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5),而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交界性卵巢浆液囊腺瘤之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ρ>0.0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不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具显著性(ρ<0.05),而在年龄、残存瘤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ρ>0.05).结论 c-erbB-2蛋白在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缺失表达,交界性进展至恶性浆液性肿瘤组织中往往表述上调,提示c-erbB-2蛋白表述的改变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关系密切,是卵巢浆液性肿瘤进展的事件.在卵巢浆液性囊腺中,c-erbB-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其表达量增高可能与肿瘤的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2.
陈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721-1722
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肿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要点。方法:卵巢肿瘤术中作快速超声波石蜡切片,结合大体标本的肉眼观察及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学特点作出快速诊断。结果:44例卵巢黏液性肿瘤良性者35例,交界性者4例,恶性者5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95.5%。结论:术中对卵巢黏液性肿瘤性质作出准确诊断有助于临床决定手术方案,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HIF-1α和MVD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3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囊腺瘤79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2例、浆液性囊腺癌51例、黏液性囊腺瘤67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9例、黏液性囊腺癌1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按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13例,Ⅱ期26例,Ⅲ期19例,Ⅵ期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IF-1α表达和MVD,并将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不同分期之间的HIF-1α表达和MVD值进行对比。同时对HIF-1α的表达和MVD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较卵巢浆 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组织中HIF-1α的阳性率均明显增高(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两组卵巢良性肿瘤(P<0.05)。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两交界性肿瘤组织中,MVD值均较两良性肿瘤组明显增高(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MVD值均较两良性肿瘤组和两交界性肿瘤组明显增高(P<0.05)。随着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级别的增高,HIF-1α 表达的阳性率也由Ⅰ期的38.46%逐渐增高至Ⅳ期的83.33%,其中Ⅳ期较Ⅰ期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随手术-病理分期级别的增高,MVD也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不同组织类型及手术病理分期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IF-1α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 =0.540,P<0.01)。结论:HIF-1α 与卵巢上皮性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提示HIF-1α可能在促进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检测微管轻链Ⅰ蛋白3-Ⅱ型(LC3-Ⅱ)在不同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浆液性卵巢癌及粘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选取204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6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28例,浆液性囊腺癌40例,黏液性囊腺瘤32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30例,黏液性囊腺癌28例,另选取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8例作为对照。使用 SP 法检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 LC3-Ⅱ的表达,并结合浆液性癌、黏液性癌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正常卵巢上皮中 LC3-Ⅱ无表达,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及浆液性癌中 LC3-Ⅱ的阳性率分别为4.5%、71.0%、95.0%,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 LC3-Ⅱ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卵巢良性黏液性囊腺瘤、交界性黏液性肿瘤及黏液性癌中 LC3-Ⅱ的阳性率分别为6.7%、66.7%、92.9%,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 LC3-Ⅱ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在40例卵巢浆液性癌、28例卵巢黏液性癌中,LC3-Ⅱ表达与患者年龄、FIGO 分期及病理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 LC3-Ⅱ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癌中表达增高,自噬活性增强,可能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CA12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癌抗原125(CA125)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的CA125水平(采用微粒子捕获免疫发光法测定的血清值),与术后的病理进行分析,评价CA125在诊断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价值.结果 本组72例患者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39例,其中血清CA125>35U/ml者35例,CA125阳性率为89.7%;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12例,血清CA125>35U/ml者9例,CA125阳性率为75%;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21例,血清CA125>35U/ml者4例,CA125阳性率为19%.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血清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患者,尤其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血清CA125阳性率显著升高.结论 患者术前血清CA125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有助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c-kit、c-erbB-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c-kit、c-erbB-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为今后可能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it、c-erbB-2蛋白在61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的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c-kit、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分别为0%和0%、25%和33.3%、63.2%和71.0%。c-kit、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不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c-kit蛋白与c-erbB-2的表达有正相关性。结论:c-kit、c-erbB-2蛋白表达上调,提示卵巢浆液性肿瘤进展;c-kit、c-erbB-2蛋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其表达量增高可能与肿瘤的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标记物、阴道超声和冰冻切片检查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阴道彩色超声和冰冻切片的资料.结果 CA125、CA19-9和CEA高于正常值者分别为20.0%、10%和15.0%.16例患者在超声检查中提示异常,其中6例提示有乳头状结构;10例提示为囊实性肿瘤.6例(22.2%)血流阻力指数小于0.4.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相符合率为77.8%.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前确诊较难,术中冰冻切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应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金克斯  努尔古丽  马军 《吉林医学》2011,32(25):5298-5299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良性囊腺瘤和25例卵巢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良性囊腺瘤18例,其中14例为单房薄壁性囊肿,3例为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为多房囊壁厚薄不均囊性肿块。囊腺癌20例为多房囊实为主肿块,黏液性囊腺癌5例为单房囊实为主肿块。结论: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growthfactor,PLGF)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浆液性囊腺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密度(1ymphaticvesseldensity,LVD)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16例正常卵巢组织,23例良性、18例交界性和65例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PLGF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CD34和D2—40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VD和LVD的水平,分析PLGF的表达与MVD和LVD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PL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8.75%,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PL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1.74%,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性肿瘤组织中PL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3.33%,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为53.85%;PLGF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PLGFmRNA水平的表达与蛋白一致,且与MVD和LV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P〈0.05),其与MVD的相关性更为密切。结论PLGF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且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期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术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阴道超声和冰冻切片检查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阴道彩色超声和冰冻切片的资料。结果CA125、CA19-9和CEA高于正常值者分别为20.0%、10%和15.0%。16例患者在超声检查中提示异常,其中6例提示有乳头状结构;10例提示为囊实性肿瘤。6例(22.2%)血流阻力指数小于0.4。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相符合率为77.8%。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前确诊较难,术中冰冻切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应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欧阳霆  陈卫健  曹健 《华夏医学》2007,20(3):467-468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实验室及影像学诊断价值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儿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例,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病理结果其中浆液性囊腺瘤36.3%,粘液性囊腺瘤27.4%,粘液性囊腺癌36.3%。结论:囊液CEA测定在粘液性肿瘤中增高,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价值,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鉴别囊腺瘤和囊腺癌很困难,外科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kit、c—erbB-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为今后可能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it、c—erbB-2蛋白在61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的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c-kit、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分别为0%和0%、25%和33-3%、63.2%和71.0%。c—kit、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不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c—kit蛋白与c—erbB-2的表达有正相关性。结论:c—kit、c—erbB-2蛋白表达上调,提示卵巢浆液性肿瘤进展;c—kil、c—erbB-2蛋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其表达量增高可能与肿瘤的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147-150
目的 观察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20年4月卵巢交界性肿瘤初诊患者100例,在术中完成冰冻病理诊断,并以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明确为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100例。分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2.00%,良性囊肿诊断率为7.00%,术后常规病理诊断准确率为100.00%,良性囊肿诊断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卵巢癌为1.00%。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7.23%,Ⅰ期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9.13%,与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6.23%,Ⅱ期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5.00%,Ⅲ期与Ⅳ期均为100.00%,与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诊断不准确相比,术中病理诊断准确平均最大径线更长,绝经前率更高(P<0.05)。而两组年龄、病变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中,诊断准确率为92.00%,而影响其诊断准确的因素与病理分型、病理分期、肿瘤大小、绝经有关。其中病理分型为浆液性诊断准确率高于黏液性,分期越高诊断准确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4.
孙皓  李向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S):15-16,10
目的探讨血管新生与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的进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5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13例浆液性囊腺瘤中VEGF表达、MVD计数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浆液性囊腺癌中VEGF、MVD、PCNA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中的MVD、PCNA显著高于浆液性囊腺瘤(均P〈0.01);Ⅲ级浆液性囊腺癌中的VEGF、MVD、PCNA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浆液性囊腺癌(均P〈0.05);不同的临床分期之间VEGF、MVD、PCNA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VEGF、MVD、PCNA表达与临床预后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VEGF、MVD表达与PCNA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MVD和PCNA参与在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显示其可能成为评估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一个辅助指标。VEGF、MVD和PCNA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5.
孙皓  李向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15-16,10
目的探讨血管新生与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的进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5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13例浆液性囊腺瘤中VEGF表达、MVD计数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浆液性囊腺癌中VEGF、MVD、PCNA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中的MVD、PCNA显著高于浆液性囊腺瘤(均P<0.01);Ⅲ级浆液性囊腺癌中的VEGF、MVD、PCNA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浆液性囊腺癌(均P<0.05);不同的临床分期之间VEGF、MVD、PCNA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VEGF、MVD、PCNA表达与临床预后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VEGF、MVD表达与PCNA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MVD和PCNA参与在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显示其可能成为评估卵巢浆液性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一个辅助指标。VEGF、MVD和PCNA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38例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3月238例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石蜡切片诊断良性肿瘤212例,交界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24例。冰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为98.3%,良性肿瘤为99.5%,交界性肿瘤为100%,恶性肿瘤为87.5%。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是术中确定卵巢肿瘤性质和手术方案的一种较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Fasc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7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43例及正常卵巢组织18例,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Fasc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癌组织中的Fascin阳性率明显高于浆液性囊腺瘤组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均P〈O.01),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Fascin阳性率高于浆液性囊腺瘤组(P〈0.01)。Fascin表达与浆液性囊腺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均P〈0.01)。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Fascin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P〈0.01)。结论Fascin有望成为一个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治疗靶点,Fascin与E—cadherin的表达可能通过某种相应的分子机制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3年5月~ 2005年10月收治的均经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23例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胰腺黏液性囊腺瘤15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黏液性囊腺瘤癌变4例.B超、CT和MRI/MRCP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3.7%、68.8%和83.3%.肿瘤平均长径为9.4 cm,最大长径为20 cm.根据肿瘤部位分别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术、囊腺瘤单纯切除术等术式,手术切除率为82.6%.随访21例(随访率为91.3%),黏液性囊腺瘤14例,均健在,随访时间4月~ 11年.黏液性囊腺瘤癌变2例健在,随访时间分别为5月和4年,另2例死亡,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5月和18月.黏液性囊腺癌1例随访5月健在,2例死亡,术后存活分别为7月和13月.结论 黏液性囊腺瘤有潜在恶性倾向.囊腺癌属低度恶性,手术切除率髙,切除预后好.手术应尽量保证肿瘤完整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所在部位的部分胰腺,根据肿瘤部位可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切除等术式.  相似文献   

19.
探讨B7-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临床靶向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PV-9000二步法检测80例卵巢浆液性肿瘤标本中(40例浆液性囊腺癌、20例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20例浆液性囊腺瘤)B7-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7-H1蛋白在浆液性囊腺癌、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30.0%、15.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0,P=0.000)。B7-H1蛋白在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临床分期(P=0.021)、B7-H1蛋白(P=0.000)为影响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 B7-H1蛋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0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意义及其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26例卵巢囊腺瘤共28个肿瘤,浆液性12例13个肿瘤,粘液性14例15个肿瘤,其中良性23个,交界性或恶性变5个。9个为单囊病灶,信号均匀,19个为多囊多房性病灶,囊内有分隔,呈多房、破鱼网状、囊套囊状等,病灶信号多不均匀。良性表现为囊壁光整,囊内分隔薄而规则。交界性或恶性表现为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可见囊壁结节。注射Gd-DTPA后T1WI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强化较明显,其余病灶均无强化。结论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3.0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3.0T高场强MRI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