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保肝、抗感染、止痛以及H2受体阻滞剂的对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结节完全消融率以及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结节直径小于3cm者完全消融28个,占77.78%,直径3-5cm者完全消融6个,占54.54%,直径大于5cm者完全消融1个,占20.00%;结果显示结节直径〈3cm者在完全消融率方面明显高于直径〉5cm者。1个月后的复查显示有6例结节直径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检测结果明显下降,占54.5%,结节直径大于3cm的患者中只有4例显著下降,占38.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具有有效、安全、微创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手术切除耐受力低且结节直径小于3cm的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波聚能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学证实的40例肝癌患者的62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微波聚能消融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所有病灶超声均显示为不均匀的回声增强。直径≤3cm的35个病灶中体积缩小24个,无明显改变11个;直径>3cm的27个病灶中体积缩小15个,9个无缩小,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微波聚能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延长患者存活时间,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但应注意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直径≤5cm肝癌患者使用切除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激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直径≤5cm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切除术的有57例,记为切除组,行射频消融术的有49例,记为射频消融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V激活率的因素。结果:106例患者中HBV激活18例,激活率为16.98%,激活与未激活组性别、年龄、甲胚蛋白(AFP)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Child-Pugh B、术前肿瘤直径、肿瘤多发、切除术治疗临床资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是HBV激活的危险因素(P 0.05);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BV激活率显著高于经抗病毒治疗的激活率(P0.05)。结论:直径≤5cm肝癌患者使用切除术将提升HBV激活率,术前使用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激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以100例行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完善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并在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死亡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单发病灶者及直径≤3 cm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TL)含量术后7天、15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出血25例(25.0%),疼痛48例(48.0%),发热56例(56.0%),死亡5例(5.0%)。护理总满意率98.0%。结论: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采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在改善肝脏病变程度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生存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酒精治疗62例肝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介入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B超探头引导经皮肤穿刺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62例、128个结节,共治疗544次。结果:甲胎球蛋白升高(阳性)病人下降率77.6%,转阴率48.8%。18例原发性肝癌结节平均直径由3.5cm缩小至3.0cm,44例转移癌肿瘤结节平均直径由3.6cm缩小至2.8cm。结论:本效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操作简单,适应症广,创伤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癌微波消融的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52例肝癌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应用于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并通过良好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肝癌微波治疗的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决定着肝癌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 ,因此提高小肝癌的临床检出率和确诊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小肝癌是指单个肿瘤结节直径 <3cm或癌结节数目不超过 2个 ,其直径的总和 <3cm的肝癌[1] 。现将我科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经超声诊断的 4 9例小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68例,带蒂黏膜下肌瘤28例,黏膜下及肌壁间肌瘤106例,浆膜下肌瘤32例,宫颈肌瘤2例,单发肌瘤112例,多发肌瘤56例,在B超监视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2 a,93.10%(156/168)的月经异常者月经恢复正常,所有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直径≤3 cm肌瘤治愈65.21%,3~5 cm肌瘤治愈率79.03%,5~8.3 cm肌瘤治愈率33.33%。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是一种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介入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的疗效。方法:选择无法切除的瘤体直径〈3cm的或多中心以及切除后复发病例;一般状况较好、肿瘤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者,瘤体直径3~10cm病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结果:直径〈3cm的肝癌患者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和82%,直径3~10cm的肝癌患者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50%和46%。结论:超声介入下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操作简易、适应症广,副作用少、疗效确定、费用低廉、痛苦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1月3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先行TACE治疗,术后14~28天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病人定期复查AFP、B超检查及CT或MR扫描。结:32例穿刺及冷冻消融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Nc)9例,进展(PD)1例。结论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二者联合应用可弥补两种疗法可能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探讨 CT 和 MRI 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长沙中心医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行 手术治疗的 80 例肝癌患者,均应用 CT 和 MRI 进行检查,比较分析 80 例患者的肝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结果,不同大小肿瘤 的诊断结果。 结果:MRI 对肝癌的检出率为 96.25 %,显著高于 CT 的 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的肝内病灶、肝外病灶数目显著高于 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对肝癌直径≤ 3 cm 的检出率为 95.83 %, 显著高于 CT 的 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MRI 对于肝癌的检出率,肝内、外病灶检出数目及肝 癌直径≤ 3 cm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CT,能更好的为进一步治疗肝癌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可能影响肝癌复发的因素及中药序贯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27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使用华蟾素注射液序贯治疗的患者与同期82例肝癌根治术后采用TACE术预防复发/转移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复发/转移时间后,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肝功能分级等情况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华蟾素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患者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等分层后发现,华蟾素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生存期有明显差异。按肿瘤大小分层后,小肝癌(肿瘤直径≤3cm)时,患者复发/转移曲线在大约18个月存在交差,而后逐渐分离,华蟾素治疗组患者复发时间延长。结论:从回顾性分析来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序贯使用华蟾素注射液抗肿瘤治疗,与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冷循环射频消融(C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5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4例。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单针和集柬针进行CRFA治疗。其中单针采用穿刺探头引导,集束针采用三点一线定位法、分散患者注意力法以及二步进针法准确刺入肿块内。肿块内血供丰富的部位是CRFA治疗的重点,合理的布针及消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3cm的肿块采用单针治疗,3~5cm的肿块采用集束针治疗,〉5cm的肿块需采用集束针进行多次消融治疗,并根据肿块形状、部位及周围组织器官情况进行合理的布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安替可胶囊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5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FP、AFU、CEA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替可胶囊联合C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方法,其疗效主要取决于针型的选择、布针方法以及消融的范围,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后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消融时间在2011年11月1日-2012年5月31日间的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服用中药为暴露因素,根据服用中药时间分高暴露、低暴露和无暴露3个队列。结果:共入组患者180例(高暴露组65例、低暴露组56例、无暴露组59例),三组治疗后3个月主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暴露组下降分值更多,但与其它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低暴露组、高暴露组治疗后3个月NK样T细胞与无暴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三组患者2年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8.6%、57.4%、33.3%,高暴露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无暴露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暴露因素为保护因素。结论:对于微波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减少消融后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癌的疗效、适应证与并发症。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54例肝癌患者行65例次PRFA治疗,对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肿瘤血供的变化、并发症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28例PRFA治疗前AFP升高者有86%(24/28)的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后1~48个月MRI或CT复查提示83%(46/54)的患者肿瘤血供明显减少或消失,肿瘤≤3 cm者完全凝固性坏死率81%(26/32);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9/54);患者1 a生存率为91%,2 a生存率为76%。结论PRFA治疗肝癌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切除且直径≤3 cm的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益肝方配合美国氩氦刀冷冻消融对60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经病理证实,Ⅱ-Ⅲ期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氩氦刀治疗组)30例,治疗组(益肝方合氩氦刀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变化及生存质量(KPS评分)变化,两组治疗后AF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及生存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治疗后比较,CD4^+,CD4^+/CD8^+和NK细胞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FP转阴率分别为治疗组61.90%、对照组30.00%,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及KPS评分的差异以及AFP转阴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肝方治疗可以提高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其配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小肝癌(≤5cm)的检出率日益提高,由于小肝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肝癌临床研究的重点。手术、肝移植及射频消融是目前公认的三大根治性手段,而其他治疗模式,如PEI、TACE等也在小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解结节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效果。方法将106例符合射频消融治疗适应证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281个结节)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共141个结节,给予单纯射频消融治疗;研究组53例共140个结节,给予射频消融联合中药解结节汤治疗,中药连续口服6个月。通过乳腺彩超扫描观察增生结节边缘毛刺的数量,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有101个结节没有吸收,毛刺数量(1.7±0.4)个,结节直径(1.58±0.71)cm;对照组有102个结节没有吸收,毛刺数量(2.8±0.7)个,结节直径(1.80±0.82)cm。研究组未吸收结节毛刺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还有41个结节,结节直径(0.65±0.15)cm;对照组有52个结节,结节直径(1.06±0.43)cm;研究组剩余结节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结节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射频消融只是将乳腺增生结节固化,结节仍然存在,需要缓慢吸收,而联合中药解结节汤治疗可促进结节吸收,显著减少毛刺数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小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手术切除的小肝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种因素对小肝癌预后的影响。结果:性别、年龄、术前AFP情况及手术方式对小肝癌预后无统计学意义。全组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0.8%、73.1%和61.0%,而肿瘤直径≤3cm组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8.0%、81.4%和64.O%,〉3cm≤5cm组的1、3、5年累计生存率为81.0%、68.9%和56.3%。肝功能正常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1%、84.9%和66.9%,肝功能异常组分别为83.9%、60.8%、51.1%(P〈0.05);有包膜组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9%、80.3%和65.0%,无包膜组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6.2%、60.5%和52.5%(P〈0.05);病理有肝硬化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4.1%、63.4%、46.5%,无肝硬化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0%、80.8%和66.9%(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小肝癌预后的因素有肿瘤大小、肝功能状态、肝硬化及肿瘤包膜,而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是影响小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①影响小肝癌预后的因素有肿瘤大小、肝功能状态、肝硬化及肿瘤包膜,肝硬化是影响小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②临床以肿瘤直径≤5cm作为小肝癌诊断标准是方便准确的,也利于临床工作的应用。③距肿瘤1.5cm以上切缘的局部切除方式对小肝癌治疗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周岱翰 《中医杂志》2012,53(15):1288-1290
原发性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灶较隐匿,恶性度高,确诊多属晚期,多数不宜手术,故原发性肝癌的姑息治疗切中晚期肝癌或肝癌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现状,既是肿瘤综合治疗的措施,亦是患者的支持治疗,包括中医药治疗,中医药与放疗、化疗、介入及消融治疗等.经方(如鳖甲煎丸、大黄度(廑)虫丸等)在原发性肝癌本病、兼症及配合手术或放疗、化疗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常可获得带瘤生存的效果.针对肝癌治疗的现状,姑息治疗有利于发挥中医药及经方改善肝功能的优势,不断完善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模式,可望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整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