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为末节断指再植患者应用不缩短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末节断指再植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通过抽签单双数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显微组,每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残端修整术进行治疗,显微组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开展不缩短指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显微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更优,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数据对比,P0.05。显微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为末节断指再植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手术不缩短指骨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在有显微外科条件的单位已经广泛开展。高压氧辅助治疗被普遍认为对于改善断指术后的微循环重建和功能恢复有较好作用。但高压氧是否普遍适用于所有末节断指再植,目前报道较少。为此笔者总结了2005年1月-2007年1月本院89例末节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为临床上更好的选择高压氧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皮瓣和动脉皮瓣在断指再植后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河北仓县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河北仓县医院行断指再植手术并行皮瓣移植的患者136例,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静脉皮瓣组68例成活66例(97.06%),68例应用动脉皮瓣移植的患者中成活数为59例,成活率为86.76%,成活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结论断指再植后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采用静脉皮瓣效果优于动脉皮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尹广政  卢磊 《中医正骨》2009,21(1):46-47
末节断指因其解剖的特殊性和显微技术要求较高,再植成活率较低,而有瘀斑的断指都有严重的钝性暴力创伤,离断指有显著的特征:通常指背指腹瘀斑、“红线”征、指尖有出血点、指甲有青紫瘀斑或脱套与甲床分离,断面血管有广泛的挫伤,尤其是静脉血管损伤严重,更增加再植困难,故有瘀斑的断指一直是断指再植的禁忌证。我们于2003年9月至2006年10月再植了7例11指有瘀斑的末节断指,术后采取甲床放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辅助治疗末节断指再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在有显微外科条件的单位已经广泛开展。高压氧辅助治疗被普遍认为对于改善断指术后的微循环重建和功能恢复有较好作用[1-3]。但高压氧是否普遍适用于所有末节断指再植,目前报道较少。为此笔者总结了2005年1月—2007年1月本院89例末节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为临床上更好的选择高压氧辅助治疗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9例患者年龄16~35岁,身体无其他疾患,单手指完全离断,离断水平在远侧指间关节以远、指螺纹以近。其中男62例,女27例;左手42例,右手47例。致伤原因:挤压伤26例,撕脱伤28例,电锯伤13例,切割伤22例。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功率的环境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2007年60例患者100指断指再植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00个再植手指中,成活85指(85%),术后因发生静脉危象而坏死截指7指(7%),术后因私自抽烟造成再植部分干性坏死2指(2%)。60例患者中随访50例,共70指,随访时间为3~5个月,末节再植成功10指均为优,其余60指中优49指、良4指、差7指,这50例患者均能正常工作和学习。结论术后精心的护理治疗能够为再植指提供优良的成活条件,从而有助于断指再植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断指再植最佳的处理方式为动脉及静脉均进行吻合,重新建立动静脉血液循环。但因静脉细小表浅、壁薄,管腔压力低等原因易导致栓塞,缺乏静脉回流。严重末节毁损者,无可供吻合静脉,再植后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诱发静脉危象。临床上在再植指末梢动脉吻合对侧做一切口放血来替代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选取我院60例末节断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断指残端修整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实施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各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种植成活率与研究组相比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末节断指患者给予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种植成活率,降低了并发症,促进了手指感觉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枣仁逍遥汤在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70例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常规三抗治疗的同时,应用自拟方枣仁逍遥汤以活血化瘀,调节情志,对照组予常规三抗治疗。结果:治疗组35例再植断指34例成活,1例坏死,成活率为97.14%。对照组35例再植断指成活29例,坏死6例,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对比在再植成活率上差异显著(P 0.05)。结论:自拟枣仁逍遥汤在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断指再造术的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09年9月间收治的36例断指(42指)再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36例患者经手术后成功植活39指,失活3指,手术成功率为92.85%。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对其回访者进行断指再植功能评定,结果为19指优,17指良,3指差,整体优+良率为92.30%。12指手术探查中取出血管栓塞,6例患者出现血管痉挛,后经镇痛止痛、解痉等治疗后纠正,1例患者因断指污染严重,术后感染致患指坏死。结论:正确保存断指,及时有效地接指治疗,术后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是断指再植手术后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末节旋转撕脱伤患者行断指再植的临床经验,并总结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的末节断指33例38指进行再植,方法包括清创、处理骨与关节、吻合血管和术后处理等。结果:38指再植35指成活,3指失败。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以最后1次随访结果为准,优25指,良9指,差1指,优良率达97.14%。结论: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末节断指再植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术中应充分掌握和利用解剖学特点进行动静脉的吻合,以提高成活率。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血管危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这对再植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断离再植及掌侧静脉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手指末节断离伤患者21例25指进行掌侧静脉吻合断指再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和再植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存活23指,成活率为92%,2指术后24~48 h发生静脉危象,保守治疗无效后给予截指处理。存活23指术后随访6个月~2年,再植效果良好,优良率为92%。结论手指末节断离再植术在修复手指末节断指中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胡伟群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48-164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审美观及手指的外形要求也提高。近年末节断指再植手术也明显增多,而断指再植最理想处理为动脉、静脉均吻合,但末节断指因静脉细小、表浅,损伤严重,无合适静脉吻合,只吻合了动脉,在缺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很难成活。我院2007年1月~2008年2月有20例患者25指末节仅吻合指动脉,术后采取侧切口放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通脉活血方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行断指再植术者共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通脉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术3个月后的再植成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再植体坏死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断指再植成活率和术后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活血方可以显著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同时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游离皮瓣移植联合当归四逆汤口服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游离皮瓣移植联合当归四逆汤口服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1~52岁,中位数36岁。左手9例,右手21例。拇指17例,示指9例,中指2例,环指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 cm×2 cm至3 cm×6 cm。术后1 d开始口服当归四逆汤,每日1剂,连续服用1周。观察皮瓣成活、供区创面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血液循环状态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供区创面均愈合。均未出现皮瓣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术后2周评价疗效,优24例、良5例、可1例。结论:游离皮瓣移植联合当归四逆汤口服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供区创面愈合好、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采用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治疗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8~52岁,中位数29岁。损伤部位位于拇指2例、示指10例、中指9例、环指6例、小指4例。缺损面积1.8 cm×1.3 cm至6.0 cm×4.3 cm。合并肌腱损伤5例,合并指骨骨折12例。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手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1例,采用拇指桡背侧筋膜蒂皮瓣10例,拇指尺背侧筋膜蒂皮瓣12例,掌背筋膜蒂皮瓣6例,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2.0 cm×1.5 cm至6.2 cm×4.5 cm。术后4~6 d,皮瓣边缘出现水疱3例,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后4~6 d,水疱消失、肿胀消退。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7个月;皮瓣均成活,弹性、质地良好,手指外形和保护性感觉恢复,指尖可触及掌横纹,握持有力。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26例、良3例、可2例。结论:静脉动脉化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障碍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再植手术的失败。最常见的是末节断指,因为静脉细小、表浅、壁薄或损伤严重,手术中常无合适静脉吻合,用仅吻合动脉的方法进行断指再植,在缺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很难使其成活。除手术探查治疗以外,我院还采用拔甲或指端侧小切口放血加肝素局部应用治疗静脉回流障碍,提高了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其作用机制:通过断指末节定时放血,构成一个较低水平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侧支的建立,重新建立静脉回流。  相似文献   

18.
静脉回流障碍是断指再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再植手术的失败.最常见的是末节断指,因为静脉细小、表浅、壁薄或损伤严重,手术中常无合适静脉吻合,用仅吻合动脉的方法进行断指再植,在缺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很难使其成活.除手术探查治疗以外,我院还采用拔甲或指端侧小切口放血加肝素局部应用治疗静脉回流障碍,提高了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8~65岁,中位数35岁。单手多指离断38例,其中2指离断23例、3指离断10例、4指离断4例、5指离断1例;双手各1指离断2例。离断指为拇指10指、示指30指、中指26指、环指22指、小指13指。离断部位为指尖离断19指、末节离断30指、中节离断32指、近节离断20指。术中采用多指同步再植法,即将多个断指同一类的操作尽量1次完成,按清创—骨折内固定(克氏针贯穿或交叉内固定)—修复指伸肌腱—修复指屈肌腱—吻合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吻合指腹部静脉—吻合指背部静脉—缝合皮肤关闭创面的顺序完成所有断指的再植。术后随访观察再植指体成活、手部外形和感觉、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再植手指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84.2±3.1)分,优23例、良13例、差4例。均未出现指体创面感染、手指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发生动脉危象2例,行手术探查后动脉危象解除。并发肌腱黏连4例,术后5个月行肌腱松解术后手指屈伸功能恢复。结论: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手指成活率高,有利于手部外形、感觉和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王志红 《中医正骨》2006,18(1):72-72
行末节断指再植时。对断指的静脉损伤严重或无合适静脉吻合者,常采用仅吻合一条动脉,不吻合静脉的方法进行再植,术后采取可控式“闸门”放血处理。因此,有效、精心、正确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9~2004年以来,采用可控式“闸门”放血的方法护理末节断指再植37例42指,存活38指,成活率达9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