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表观遗传在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植入方面有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再生和增殖、血管形成、植入和蜕膜化。DNA甲基化与EMs发生有关,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的高甲基化导致基因表达沉默,很多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肿瘤基因都有异常甲基化变化,进而发生肿瘤。组蛋白修饰参与许多妇科疾病的发生过程,其中部分妇科疾病正是因为改变子宫内膜容受状态进而导致不孕。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之间也可以相互调控,同时组蛋白乙酰化也可以调节DNA甲基化。缺少miRNA的表达与某些人类子宫内膜疾病相关,例如EMs、子宫内膜增生和肿瘤,这些疾病影响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流状态、分子表达进而降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女性不孕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不孕。近年研究发现,EMs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EMs使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泡着床障碍.EMs不孕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低。因此现针对EMs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不孕症的常见病因,HOXA10、HOXA11这2种基因的正常表达与子宫内膜分泌中、晚期容受性的形成关系密切,而这2种基因在EMS患者的子宫内膜中与正常人相比表达下降,故EMS不孕的主要机制可能为低表达的HOXA10、HOXA11这2种基因,使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异常、容受性下降。此外,近期研究指出,导致EMS患者HOXA10、HOXA11基因表达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基因异常甲基化。  相似文献   

4.
影响囊胚种植的3个因素包括:卵母细胞/胚胎的质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子宫内膜与胚胎间的应答.近年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酶分子表达有别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对EMs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酶分子的表达进行比较,并就其与胚胎容受性的相互关系作一研讨.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女性不孕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不孕.近年研究发现,EMs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EMs使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泡着床障碍,EMs不孕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低.因此现针对EMs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胚胎与子宫内膜的同步发育是着床的必要条件,而在着床窗期间,胚泡滋养外胚层侵入和妊娠建立的关键是子宫内膜具有容受性。近年从分子机制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取得很大进展,学者们发现了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的一些基因。本文主要从同源结构域基因EMX2和HOXA10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而造成不孕。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胚胎种植窗期血清孕激素、雌激素浓度,组织学分期和子宫内膜整合素av、β3的表达,并与同期已育妇女的指标作比较。结果: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中Ⅰ期和Ⅱ期共8例(研究1组),Ⅲ期和Ⅳ期共7例(研究2组),与16例对照组比较,血清孕激素和雌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黄体功能不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仅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证实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标记物-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下降,与其导致不孕和流产相关,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上皮型钙粘附因子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与不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芸  陈士岭  邢福祺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4):245-246,T002
子宫内膜对胚泡的容受性 ,在胚泡着床中起关键作用。有关研究发现 ,属于钙依赖性粘附分子家族的钙粘附因子(cadherin) ,在子宫内膜月经周期各阶段都有表达[1 4 ] 。本研究旨在探讨上皮型钙粘附因子 (E cadherin)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与不孕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本研究病例为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 1999年门诊病例 ,共 72例 :(1)正常妇女 37例 (正常组 ) ,2 2~ 35岁 ,月经周期规律 ,近 3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激素类药物。 (2 )不孕妇女 35例 (不孕组 ) ,2 5~ 35岁。按不孕原因分为输卵管性不孕 9例 ,黄体…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作为生育的必要条件一直备受关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将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从未间断,发现众多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生物分子,如有关基因、蛋白、细胞因子、微小RNA、子宫内膜菌群都影响着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但有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应用研究还较少,尚待进一步完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相关因子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研究文献,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及改善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王凤伟  徐键 《生殖与避孕》2015,(2):121-125,136
目前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手段很多,但价值有限。蛋白组学作为一门高通量的新技术,已经被很多学者用于筛查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分子生物学标志。通过比较子宫内膜蛋白谱从增生期到分泌期、从种植前期到种植窗期动态变化过程,学者们鉴定出了一系列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蛋白。内膜分泌蛋白组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无创性评估内膜容受性的方法,在未来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分子筛选中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酶分子表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囊胚种植的3个因素包括:卵母细胞/胚胎的质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子宫内膜与胚胎间的应答。近年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酶分子表达有别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对EMs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酶分子的表达进行比较,并就其与胚胎容受性的相互关系作一研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形态结构与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判断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条件及黄体功能。方法:活检不明原因不孕55例及正常生育16例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行组织学天数及组织学分型;内膜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检测黄体功能缺陷8例及子宫内膜反应不良6例着床窗期内膜性激素及其受体。结果:不孕组内膜的发育同步率(63.6%)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子宫内膜胞饮突数量少,且发育明显滞后于正常生育组。黄体功能缺陷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表达与正常生育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反应不良患者孕激素受体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性差,内膜容受性欠佳可能是部分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之一。鉴别由黄体功能缺陷抑或子宫内膜反应不良引起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LN  Qiao J  Li R  Hu W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5):298-301
目的研究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基因表达。方法9例PCOS患者(PCOS组)及7例非PCOS因男方原因不孕者(对照组)行阴道超声监测结合血清激素测定确定排卵时间,于种植窗口期对两组妇女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提取cDNA,其中6例PCOS患者应用含有21571个基因序列的寡核苷酸芯片进行扫描,经过分析后得到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与对照组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另外3例PCOS患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基因的表达。结果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16个,占全部表达基因的比例为1.23%(116/9421)。PCOS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表达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占0.12%(11/9421);表达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占1.11%(105/9421),其中,MMP-26在基因芯片中表达下调10.6倍。与对照组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比较,3例PCOS患者子宫内膜MMP-26基因的相对表达率(Ratio值)分别为0.31、0.11和0.05。结论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MMP-26基因表达下调,提示PCOS患者存在子宫内膜容受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整合素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参与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部分整合素在人类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表达呈周期性变化,并与子宫内膜“植入窗”的开放同步,其表达的异常可能干扰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导致部分患者不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8月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就诊的71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和16例正常生育妇女在着床窗期行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宫腔冲洗液和血清Glyeodelin水平测定,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测定,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不孕组排卵期、着床窗期超声内膜厚度[(O.93±0.12)cm、(1.02±0.10)cm]均较正常生育组[(1.06±0.10)cm、(1.16±0.08)cm]薄(P<0.01),排卵期A型内膜比例(45.07%)较正常生育组(81.25%)显著减少(P<0.01).宫腔镜下不孕组佳型内膜比例(18.31%)明显少于正常组(81.25%).不孕组内膜发育不同步,子宫内膜胞饮突所占面积不足,且胞饮突的发育明显滞后于正常组.不孕组宫腔冲洗液glycodelin含量(116.34 ng/mL)较正常组减少(196.23 ng/mL)(P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以稀发排卵或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症为特征,胰岛素抵抗和伴随而来的高胰岛素血症也常有发生;PCOS患者子宫内膜中雄激素受体和相应激动剂过度表达,植入窗期子宫内膜对受精卵容受性生物标志减少,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持续异常。PCOS患者内分泌和代谢异常对子宫内膜有复杂影响,引起子宫内膜周期紊乱、不孕、流产率增加和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其发生机制潜藏于以上症状中且极其复杂,有待跨学科研究使其得到更详尽的阐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运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份分别取自正常月经周期第6~27天的内膜、妊娠46~67天的蜕膜及9例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进行了整合素β3表达的检测。结果整合素β3表达于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即正常月经周期第19天以后)和早孕期的子宫蜕膜中,且早孕期整合素β3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妇女相比,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表达缺失。结论整合素β3参与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及胚泡着床过程,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良好指标。整合素β3表达的异常,可能是导致原因不明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殖过程涉及各种复杂因素,其中胚胎能否着床是受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顺利的着床需要有正常生命力的胚胎在适当的时间植入具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且胚胎与内膜达到同步交流状态。着床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妊娠率,而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着床初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为后续胚胎的植入做准备,随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发生蜕膜化为胚胎提供良好的发育环境。这提示EMT与蜕膜化是维持子宫内膜容受状态的基本条件,而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并充分发育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调控因子的时序表达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着床是复杂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仅在极短时期内允许胚泡植入,此时子宫内膜达到最大胚泡种植容受性。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受多种细胞因子、蛋白分子调控,这些特定调控因子在子宫内膜发育分化过程中呈现较为显著的时空表达特征,对内膜容受性形成有重要作用。相关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蛋白分子(胎盘蛋白、半乳糖凝集素-1)及特定转录因子(同源框基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中伴随短暂、瞬间性高表达,其表达量为增生期的4~5倍,该时期与着床窗期时间一致,呈现出时空特异性。表明这几类生物活性分子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顺利植入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将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和胎盘发育异常。胚胎植入过程中,母体和胚胎的胞外囊泡的有序产生和精确协调确保了胚胎的顺利植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可改善病理状态下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