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1-2009年全国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疫情分布.方法 查阅2002-2010年全国鼠疫监测报告文献资料,对2001-2009年全国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及疫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在贵州、广西、云南、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7个省(区)共分离出鼠疫菌2966株.其中,用鼠疫细菌学方法检测各种动物1 138 000只,分离出鼠疫菌1998株;检测媒介动物379 227组,分离出鼠疫菌927株;人体分离出鼠疫菌41株.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各种动物血清1 169 702份,判定动物IHA阳性血清3177份,人IHA阳性血清168份;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检测各种动物材料53 323份,判定RIHA阳性材料500份.在12个类型的疫源地中,有9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和流行动物鼠疫,共分离出鼠疫菌2925株.判定2种动物、6种跳蚤为新的染疫动物和传播媒介;有6个省(区)的23个县(市、区)被判定为新的鼠疫疫源县.结论 2001-2009年我国动物鼠疫疫情仍然比较严重,有9个类型疫源地处在活跃状态.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pathogenic and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of the plague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09, and human and animal plague distribution. Methods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of the plague surveillance report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0, national plague pathogenic and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an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were analyzed from 2001 to 2009. Results From 2001 to 2009, 2966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in the seven provinces which were Guizhou, Guangxi, Yunnan, Qinghai, Tibet, Gansu and Inner Mongolia. Of these, 1 138 000 animals were detected by bacteriological method, 1998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379 227 groups of intermediary animals were detected, 927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41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body. Animal serums of 1 169 702 were detected by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 of these 3177 animal serums were positive, 168 human serums were positive;53 323 animal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RIHA), of these 500 were positive. There were outbreak or epidemic of plague in 9 types of plague foci, 2925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Two animals and 6 fleas were judged as new reservoir and new vector. There were 23 counties of 6 provinces were judged as plague new natural foci counties. Conclusions The plague epidemic in China is still serious between 2001 and 2009. There are nine types of foci in the active state. 相似文献
2.
“八五”期间全国20个鼠疫重点监测点,按照《鼠疫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试行方案》和《鼠疫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方案实施细则》要求,开展了鼠疫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并对血清学监测实施了质量控制。鼠疫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定鼠疫疫点和鼠疫流行动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吴克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8,13(5):305-306
宁夏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包括陶乐县、灵武县、盐池县、银川市郊区部分地区,面积约3056km~2。是我国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西南边缘。现根据历年监测资料,对宁夏长爪沙鼠鼠疫某些流行特点进行探讨。1 景观概述 宁夏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为我国长爪沙鼠疫源地的一部分,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南边缘。海拔1100~1600m,由于风蚀作用严重,地貌为低缓丘陵,地势起伏平缓,相对高度为30~50m,坡度2°~10°,分布着许多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气候温暖,干旱多风,年平均温度6.6~7℃,年降雨量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8年全国鼠疫检验结果,供全国鼠疫省(区)的专业人员参考。方法查阅2008年全国24个省(市、区)鼠疫监测总结,按照省(市、区)和疫源地类型将其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国用鼠疫细菌学方法检验各种动物102 499只,分离出鼠疫菌147株;检验媒介昆虫24 267组,分离出鼠疫菌43株。用间接血凝(IHA)方法检测各种动物血清131 437份,判定IHA阳性血清300份。用反相间接血凝(R IHA)方法检测各种动物材料6 048份,判定R IHA阳性材料89份。结论2008年我国在旱獭疫源地的1个县发生2例人间鼠疫,动物鼠疫在7个省(区)46个县(市、旗)发生与流行;在12类疫源地中,除黄胸鼠疫源地和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外,其他10类疫源地动物鼠疫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宁夏长爪沙鼠动物鼠疫流行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长爪沙鼠疫源地属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的西南缘。据历史考记,在这里曾有过人间鼠疫的发生,死亡300余人。1969~1976年在陶乐、银川、灵武、盐池4县(市),先后从长爪沙鼠体内分离出鼠疫菌,波及面积约30万hm~2,其后动物鼠疫处于静息状态,1987年该地区又出现动物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简称沙鼠疫源地),是一块古老的鼠疫疫源地,早在1901年已有人间鼠疫流行的记载。该疫源地自1954年被证实以来,鼠间疫情几乎连年不断,并多次波及到人间。根据目前的鼠疫防治水平,尚不能达到消除疫源地的威胁性的目的。因此,应用计算机技术,研究动物鼠疫的预测预报,对于及时发现疫情,及早地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波及到人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宁夏盐池县野生动物间鼠疫疫情. 方法 2005年在宁夏盐池县沙鼠鼠疫疫源地,采用一日弓型夹法捕获长爪沙鼠进行监测. 结果 鼠疫菌主要宿主长爪沙鼠,平均密度高达39.9只/ hm2;梳检长爪沙鼠获蚤1 489只,平均蚤指数1.329;自毙长爪沙鼠27只,检出鼠疫菌18株,检菌率66.7%. 结论 宿主的高密度、主要媒介高指数、自毙长爪沙鼠高检菌率均证明本地区鼠疫进入了非常活跃的时期,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苏尼特右旗自1955年首次发现长爪沙鼠鼠间鼠疫以来,共发生疫情405起,疫情比较严重,于1990年被确定为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全国重点鼠疫监测点,现将4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概况 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和西与乌兰察布盟相邻,地处东径110°10′~114°15′北纬41°55′~43°45′之间,总面积约26700km~2,海拔1000~1400m,属荒漠草原地带,年平均气温4.3℃,年降雨量170~190mm。 相似文献
9.
太阳黑子活动与沙鼠鼠疫流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根据1901 ̄1993年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区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的人间鼠疫和动物鼠疫流行资料。分析了太阳黑子活动与鼠疫流行的关系。结果发现:人间鼠疫流行的起始年和动物鼠疫大流行的高峰与太阳黑子活动高峰相一致。其间的8次鼠疫流行均处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参考国际太阳活动22黑子周的预报结果,该地区下一次动物鼠疫大流行可能出现在21世纪初的2000 ̄2002件间。 相似文献
10.
灵武市临河地区1969年4月19日首次从自毙的长爪沙鼠体内用细菌学方法检出了第1株鼠疫菌后,直到1974年8月共14次从动物体内检出鼠疫菌。其中11次从长爪沙鼠体内检出,1次从同型客蚤体内检出,2次分别从自毙的褐家鼠和小家鼠体内检出,从而证实了该疫源地的存在和鼠间鼠疫的流行。为了预防鼠疫传人人间,多年来,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在该地区连续开展了鼠疫监测和大面积灭鼠灭蚤等防治工作,使鼠密度由1974年的每公顷34只下降到2007年的每公顷0.32只,有效地控制了鼠间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甘肃省人间鼠疫疫情动态,探索更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对甘肃省近50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资料及疫源地自然结构、宿主动物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10个县(区)发生动物鼠疫流行.8个县(区)发生人间鼠疫流行,共确诊患者64例,死亡38例。传染源是染疫的旱獭、猫和病人(尸),传播途径主要为剥、食染疫动物和接触病人(尸)。人间病例发生在3—10月,流行月份为5、7、8、9月,高峰为8月。结论猎捕、剥食宿主动物与人间鼠疫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人间鼠疫流行或爆发的危险因子。加强监测管理,及早控制鼠间鼠疫的流行,有效控制疫源地内活动者,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人间鼠疫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俊武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26(5):545-547
目的了解宁夏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疫疫情动态,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甘肃、宁夏两省(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国家《动物鼠疫监测标准》,对1999-2005年宁夏3县(区)14个乡镇56个行政村进行人间鼠疫监测和阿拉善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及鼠疫血清学、细菌学检验。结果7年来,未发现鼠疫病人;阿托善黄鼠平均密度1.59只/hm~2,体蚤指数1.65匹/只,染蚤率55.08%:从阿拉善黄鼠、五趾跳鼠、花鼠、蒙古兔等检出鼠疫血清阳性33份,阳性率0.12%.滴度在1:20~1:2560;鼠疫细菌学检验为阴性。结论宁夏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局部有鼠间鼠疫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落实灭鼠灭蚤、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0-2012年贵州省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掌握该疫源地鼠疫流行现状及趋势.方法 收集2000-2012年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和顶效区3个县(市、区)鼠疫疫情报告、疫源地调查和动物鼠疫监测等资料,分析贵州省鼠疫疫源活动状态.结果 2000-2003年,兴义市、安龙县发生了人间鼠疫流行,累计有腺鼠疫患者137例,死亡1例;66个村寨发生鼠间鼠疫流行,共检出鼠疫菌54株,鼠疫F1抗原阳性鼠49只,占30.62%(49/160).2004-2012年未发生人间鼠疫.2005和2006年分别在顶效区和兴义市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鼠4只,2007-2012年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1抗体.2000-2003年为鼠疫流行期,2004-2006年为疫源活动期,2007-2012年为静息期.疫源地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占42.83%(7 966/18 597),鼠疫流行期和疫源活动期的优势鼠种为褐家鼠,构成比为47.22%(1 480/3 134)和35.35%(2071/5 196),鼠疫流行期的鼠密度为5.34%,与疫源活动期(3.27%)和静息期(1.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286.15,P< 0.01).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占56.34%(10 034/17 811);鼠疫流行时印鼠客蚤指数为1.537 9,与活动期(0.959 6)和静息期(0.540 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68,P< 0.01).结论 贵州鼠疫疫源处于静息状态,鼠密度和印鼠客蚤指数低于国家鼠疫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鼠疫历史疫区宜良县开展鼠疫监测,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等方案,采用笼夹法监测宜良县小型啮齿类动物、并梳检鼠体表面寄生蚤。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 552只,分属2目2科3属,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8.88%,黄胸鼠次之占25.39%。鼠体检蚤,鼠体染蚤率为36.40%,印鼠客蚤为鼠体优势蚤种占61.68%。6年室内平均鼠密度为2.04%,黄胸鼠鼠密度0.57%,室外平均鼠密度为2.42%,黄胸鼠鼠密度0.55%。平均黄胸鼠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85,黄胸鼠鼠体印鼠客蚤指数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峰值为8月份。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均为阴性。结论 6年监测显示,主要宿主、主要媒介依然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以后虽未再发现动物间鼠疫线索,但在大的自然环境、鼠种、蚤种的组成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鼠疫始终存在"复燃"的可能,我们要不断提高监测发现疫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总结分析近10年来新疆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状况,研判预测未来之流行趋势。方法对2000~2009年新疆山地鼠疫疫源地内各监测单位动物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新疆山地鼠疫疫源地仍然保持原有的四大类型山地鼠疫疫源地,疫源地共涉及新疆18个县(市),面积约167000km^2。在此期间,新增温泉县鼠疫疫源县,新增疫源地面积4000km^2,主要宿主、媒介和病原体的生化性状与北天山西段相同,属北天山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的组成部分。10年间,新疆四大类型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43个县(市)次分离鼠疫菌357株,年均有4.8个县次发生动物鼠疫流行,67个县次检出鼠疫宿主动物阳性血清674份,年均7.4个县次有动物鼠疫疫情。其中,天山灰旱獭—长尾黄鼠疫源地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群数量一直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密度水平,种群结构稳定,动物间鼠疫流行呈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年均4.3个县次分离出鼠疫菌,占4块疫源地总和的89.6%,鼠疫菌分离数占总计的98.6%,年均5.3个县次检出宿主鼠疫阳性血清,占四大类型疫源地年均阳性县次总数的71.6%,阳性血清数占86.8%。新疆南部的南天山、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鼠疫疫源地的宿主媒介指标低于北天山山地,染蚤率和蚤指数仅分别为42.5%、48.8%、33.2%和1.9、2.5、1.2。此3块疫源地年均分离出鼠疫菌的县次分别为0.2、0.1和0.1个县次,分别占全疆的4.7%、2.3%和2.3%,分离出的鼠疫菌数分别占全疆的0.56%、0.28%和0.56%。3块疫源地年均检出宿主动物的鼠疫阳性血清的县次数分别为0.6、0.2和0.2,血清阳性率分别为0.62%、0.3%和0.66%。结论新疆天山北坡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呈现出稳定、持续、且流行较为猛烈的状态,南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鼠疫自然疫源地呈现相对较弱的动物鼠疫流行状态,但疫源地宿主和媒介组成稳定,鼠疫疫源地的疫源性依然存在,在局部范围内仍存在动物间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18.
1991~2000年中国鼠疫概况及疫情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1991-2000年中国鼠疫概况,并分析10年来中国鼠疫疫情。方法:对1991-2000年全国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目前我国有10种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9个省(区),273个县(市、旗)。10年发生鼠疫病人550例,死亡48例;检出鼠疫菌4711株,检出IHA阳性血清2743份。结论:1991-2000年人和动物间疫情都十分活跃,流行强度明显增强,新的疫源县不断发现,流行范围逐渐扩大,疫情流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我国人间鼠疫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子军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2,17(2):105-106
目的 通过对10年我国人间鼠疫疫情流行趋势的分析,为今后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病例主要集中在云南、西藏、青海;动物间鼠疫呈局部暴发;疫源地面积扩大。结论 10年间我国人间鼠疫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鼠疫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