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目的 找准我县ADR监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与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方法 通过对2010年我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药械不良反应报告与事件进行汇总,具体分析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论 我县ADR报告数量不够真实,质量不高,资金投入少,组织机构不健全.建议相关人员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取消不切实际的指标,加强培训教育,提高素质,配强人员,配齐设施设备,善于沟通协调,建设全覆盖网络,提供科学完整,真实规范的监测信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药剂科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这一年时间内,我院自主收集并上报的院内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50份,并针对院内药剂科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ADR)在监督管理中出现问题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对策。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到,在我院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报告份数50份,但是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进行上报的报告份数为30份(60.0%),得出我院药剂科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上报率较低,同时上报的报告中不完整的报告15份(50.0%),不完整信息中患者自述信息不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报告10份(66.7%),药品信息及诊断记录不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报告份数5份(33.3%),我院药剂科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报告信息完整度较低。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我院药剂科存在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报告监测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应针对现阶段我院药剂科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以此做到对我院药剂科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使我院药剂科的工作人员重视院内药品不良反应信息(ADR)的监测工作,在提升我院的管理工作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院内药剂科的药品管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唐剑萍  吕和平 《西部医学》2007,19(6):1167-1168
药品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自1968年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计划组织成立以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主要来自医院(占报告总数的99%),是发现ADR的主要场所,在ADR监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我院实践,对做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杰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6):158-159
药品不良反应(ADR)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用药,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颁布,ADR监测工作在我国逐渐深入展开,并引起普遍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保证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的措施.通过对我院收集的10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特点,以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宋静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58-158
海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断完善ADR监测手段,加强ADR信息平台建设,目前,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电子化。  相似文献   

6.
抓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管理。方法依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健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不良反应病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建立ADR监测网络,有利于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轻度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但为确保药物治疗的综合效果,还是需要对药物不良反应加以重视。一旦发现患者存在有不良反应,需立即采取对应措施,做好对应宣传、监测等工作。建立ADR监测机构能够及时发现ADR,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预防相同类型的ADR再次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的用药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我院落实ADR监测机构,并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加强协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ADR事件的发生以及纠纷事件的发生均得到有效控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认识的增加,以及国家对ADR监测网络的建设,ADR监测工作已经成为药学工作者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自1997年本地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挂靠我院开始,每年我院都要接收大量本地区其它医疗机构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相似文献   

9.
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室在药物不良反应(ADR)收集过程中,发现漏报,瞒报,填写不正确等问题。为了解医务人员对ADR的认知情况,促进ADR监测工作,对本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认知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芳 《华夏医学》2003,16(5):611-612
目的:探讨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掌握程度。方法:通过对25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临床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护士掌握用药知识的深度不够,对ADR监测知识缺乏,未充分认识到ADR监测的重要性。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ADR监测各环节的要求,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激发护士更好地投入到ADR监测工作当中,自觉地向患者介绍用药知识,指导患者正确反映用药后的不良感受,及时发现新的、特殊的、重大的药品不良反应,以推动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3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该地区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该市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40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2例报表中涉及11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发生ADR头孢菌素抗生素以头孢曲松最多.结论 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高度重视不良反应的检测,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11年蚌埠地区250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邢蓉  许健 《实用全科医学》2014,(9):1527-1528
目的了解2011年蚌埠地区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的发生情况,总结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利用ADR监测网络,对蚌埠地区2011全年度上报的250例抗肿瘤药品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其例数为128例,所占比例为51.20%,40-49岁和50-59岁比例相当,分别占18.80%和19.60%,本次研究中小于18岁的人群中暂没有ADR病例的上报;男性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148∶102)。抗肿瘤药的ADR表现:发生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最多为137例(占51.89%),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其次为皮肤系统47例(占17.8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有其他系统(主要为血液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也较多44例(占16.67%),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一般ADR主要发生于用药后的1 d;蚌埠市区几家大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明显多于基层医疗单位;在六类抗肿瘤药物中,监测到以其他类抗肿瘤药发生的ADR发生例数最多,其中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厂家抗肿瘤药药物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不全面,应及时跟踪更新,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安徽省县级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家县级医院2012和2013年度上报的ADR报告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1 944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73.8%);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0.3%);药物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38.7%);2年度9家县级医院报告ADR的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引起ADR药物品种和不同医院报告病例数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ADR的发生与给药方式、药品种类有关,ADR监测和报告制度在县级医院执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临潼区人民医院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潼区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相关因素。方法对临潼区人民医院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84岁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发生ADR,女性多于男性(1.4∶1),ADR表现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43.8%,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15.7%,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最多77.5%,且易发生在给药后1~40 min,89例ADR报告共涉及9类药物64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构成比(32.8%)居首,其次是循环系统药物26.6%,以及中药注射剂17.2%。结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应加强医务人员对ADR的认知和呈报,控制静脉注射给药频次,及抗感染药物以减少临床ADR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中山市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以中山市某三甲医院2013-2015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528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考察对象,按照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年龄、性别、药物种类、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 累及系统-器官涉及皮肤及其附件、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胃肠道反应容易发现,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肝胆系统的反应具有隐匿性.结论 临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既要关注其抗菌效应,也要高度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危害性.避免无指征用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科学地开展ADR 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设计一套基于医院内ADR监测的查询统计系统。结果:及时将患者的ADR信息进行网络登记并汇总到药剂主管部门,快速实现信息上报、查询和统计工作。结论:实现对医院内ADR报告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映ADR信息。  相似文献   

17.
422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肿瘤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人群分布?ADR级别?用药途径及严重ADR报告,以提示相应人群提高健康意识,注意防癌和尽可能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方法:从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数据库下载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1年ADR报告,运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ADR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用药途径?ADR级别等?结果:抗肿瘤药ADR 422例次位居第一;不良反应中50~59岁人群357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其中男性163例,女性194例,又以肿瘤病例151例最多,其中男90例,女61例;发生ADR级别严重?新的严重居多为349例(82.70%);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385例(91.23%)]为主;严重不良反应以奥沙利铂(50例)居首?结论:2011年抗肿瘤药ADR比例大幅上升,人群以50~59岁且男性居多,所以此人群要特别注意防癌及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572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年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情况,为安全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572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各年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品种类、剂型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年度发生例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喹诺酮类发生不良反应较多,占28.90%;静脉注射粉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它剂型,占56.31%。结论抗感染药物发生ADR的例数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医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ADR监测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情况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24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高发年龄段为≤10岁,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径更容易发生ADR,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中变态反应最多。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漯河市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发生ADR的因素。方法对漯河市2007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795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795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1.2%(328例),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4.9%(118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6.5%(370例),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72%(573例)。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培养,并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