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慢性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砷中毒人群发、尿、血砷含量并进行皮肤病理学检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砷含量;采用超低温捕获-还原气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发、尿、血砷含量;皮肤样本进行HE病理学检查。结果砷中毒患者饮用水中三价无机砷(AsIII)、五价无机砷(AsV)、有机砷及总砷(tAs)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砷暴露对照人群;砷中毒患者毛发中无机砷(iAs)、二甲基砷(DMA)及tAs水平,尿中iAs、甲基砷(MA)、DMA及tAs水平,血液中MA及DMA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无砷暴露对照人群。发砷、尿砷及血砷水平男女间无显著差异。皮肤HE病理切片中黑色素细胞出现凋亡并有黑色素产生增多现象。结论砷性皮肤损伤可能与血液中高水平的MA关系密切;砷性皮肤色素脱失可能与黑色素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亚慢性饮水砷暴露小鼠血和肝中砷形态的分布,评价砷对血和肝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方法 小鼠以自由饮水方式饮用含砷量为0(对照)、25、50、100mg/L的水溶液,连续染砷6周.采用氢化物发生-超低温捕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血和肝中无机砷(iAs)、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的水平,计算甲基化率.采用二硫双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全血和肝组织中GSH的水平.结果 小鼠血和肝中iAs、MMA和DMA水平随染砷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各染砷组小鼠血和肝中的砷一甲基化率(PMI)和二甲基化率(S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0 mg/L染砷组小鼠肝中SMI[(50.45±2.94)%]明显高于25 mg/L组[(41.68±7.09)%]和100 mg/L组[(41.19±8.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砷组小鼠血和肝中砷形态的构成比(iAs:MMA:DMA)分别为2:3:5和4:3:3.有机砷(MMA+DMA)的水平分别约占总砷的80%和60%.各染砷组小鼠血和肝中GSH水平随染砷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染砷组之间的小鼠血和肝中G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砷暴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肝脏对iAs的甲基化代谢能力可达到饱和.血中砷形态变化不同于肝组织,提示机体内的其他组织器官也可能具有砷甲基化代谢能力.血和肝中GSH水平是反映砷毒性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甲基化能力与中毒症状间的关系。方法对贵州省某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进行调查,依据诊断标准确定患者,并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取尿样,测定尿中无机砷(iAs)、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水平,计算总砷(tAs)水平,以一甲基化率(FMR)和二甲基化率(SMR)评价砷甲基化代谢能力。结果重度患者组iAs、MMA、DMA及tAs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组;iAs、MMA及tAs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患者组。重度患者组SMR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及中度患者组。SMR与尿中MM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93,P=0.001),与砷中毒症状的轻重程度亦呈显著负相关(r=-0.439,P=0.046)。结论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SMR水平与尿中MMA水平显著负相关,重症患者的中毒损伤效应可能是由于患者SMR水平降低而引起MMA水平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4.
饮水砷暴露小鼠肝和脑组织多形态砷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饮用含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形态的无机砷(iAsⅢ,iAsⅤ)水,砷化物在小鼠肝和脑组织中的分布及代谢情况。方法小鼠以自由饮水方式暴露iAsⅢ或iAsⅤ42d,采用氢化物发生-超低温捕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和脑组织中无机砷(iAs)、一甲基胂(MA)、二甲基胂(DMA)和三甲基胂(TMA)水平。结果在小鼠肝组织中,iAs、MA及DMA均随染砷量的增加而升高;在脑组织中,iAs在各染砷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A在各染砷组中随染砷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脑组织中未检测到MA。结论经饮水进入小鼠体内的iAsⅢ或iAsⅤ,主要在肝组织内进行甲基化代谢,低质量浓度的iAsⅢ较iAsⅤ更容易进入肝组织,并被甲基化代谢。砷化物可以透过成鼠的血脑屏障,脑组织分布的砷化物形态以DMA为主。  相似文献   

5.
饮水型砷暴露人群DNA氧化损伤与砷甲基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砷暴露人群DNA氧化损伤和砷甲基化模式的关系.方法 对饮水型砷暴露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用超低温捕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尿无机砷(iAs)、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水平,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结果 与低砷暴露组相比,高砷暴露人群尿中各形态砷与总砷水平、iAs%和MMA%升高,DMA%、一甲基化率(FMR)和二甲基化率(sMR)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高砷暴露人群尿8-OHdG含量是低暴露人群的2.3倍(P<0.01);高砷暴露者尿8-OHdG含量与尿形态砷、总砷和MMA%呈显著正相关,与SM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高砷暴露导致人体DNA氧化损伤与砷甲基化能力降低,两者可能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饮水砷暴露小鼠尿中各形态砷及血中谷胱甘肽(GSH)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清洁级的雌性昆明小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染砷组及Hcy与砷联合的染砷干预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小鼠饮蒸馏水外,另外2组小鼠以自由饮水方式饮含50 mg/L亚砷酸钠的水,染毒10 d。在染毒的第10天,将所有小鼠放置代谢笼中,同时染砷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200 mg/kg体重的Hcy溶液,对照组和单纯染砷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早晚各1次。首次注射24 h后,收集尿液,然后处死小鼠,快速取血,检测血中GSH和T-AOC,然后检测尿中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含量,并计算总砷含量(TAs)及一甲基化率(primary methylation ratio,PMR)和二甲基化率(secondary methylation ratio,SMR)。结果单纯染砷组和染砷干预组小鼠尿中iAs、MMA、DMA、TAs及MMA%均高于对照组,而DMA%和SMR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砷干预组小鼠尿中iAs、DMA、TAs及SMR均显著高于单纯染砷组而MMA%显著低于单纯染砷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纯染砷组和染砷干预组小鼠全血GSH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染砷干预组相比,单纯染砷组小鼠血清T-AOC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暂时性Hcy升高能增加小鼠砷甲基化能力,加强砷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降低砷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性别、吸烟和饮酒与人尿中硫氰酸盐(USCN)含量变化的关系,判断人体USCN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2020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5家工厂无氰化物接触的健康务工人员的尿液,并采用自制问卷对工人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人尿中USCN含量,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共检测尿样300份,其中USCN含量均值男性(15.28 mg/L)高于女性(7.6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84,P<0.01);USCN含量吸烟组(12.83 mg/L,t=19.088)和饮酒组(14.62 mg/L,t=21.946)均高于不吸烟且不饮酒的人群(5.65 mg/L,P<0.01);不同吸烟量人群(F=93.859)、吸烟年限人群(F=44.979)和饮酒年限人群(F=44.165)的USCN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SCN含量随吸烟量和吸烟、喝酒年限的增加而上升;而饮酒量的不同对USCN含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6,P>0.01).不吸烟且不饮酒者、吸烟者和饮酒者USCN水平的95%上限值分别为8.17 mg/L,17.40 mg/L和19.54 mg/L.结论 性别、吸烟与饮酒均可影响人体中USCN含量,建议不吸烟且不饮酒者、吸烟者和饮酒者USCN水平正常参考值分别小于8.17 mg/L,17.40 mg/L和19.54 mg/L;应加强本辖区居民人体USCN的监测,完善健康宣传制度,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亚砷酸钠(iAs3+)和砷酸氢钠(iAs5+)染毒后,对大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肝脏砷及甲基化产物的关联性,寻找不同价态砷体内代谢转运间的差异,为进一步阐明砷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70只Wistar大鼠分成7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给予饮用去离子水;第2~4组为染毒iAs3+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6.7、2.2 mg/kg体质量亚砷酸钠溶液;第5~7组为染毒iAs5+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6.7、2.2 mg/kg体质量砷酸氢钠溶液.各组大鼠于染毒90 d后处死,取肝脏组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测定MRP2表达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HPLC-HGAFS)分析各组肝脏中砷及甲基化产物含量,并运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MRP2表达与砷及甲基化产物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iAs3+和iAs5+高、中、低剂量组MRP2蛋白表达分别为1.21±0.13、1.85±0.09、1.65±0.19、1.61±0.18、1.69±0.04、1.42±0.19、1.27±0.10,iAs3+的高、中、低剂量组和iAs5+高、中剂量组MRP2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同受试物比较,iAs3+和iA83+的高剂量组MRP2蛋白表达均高于低剂量组(P均< 0.05);不同受试物同一剂量组比较,iAs3+高、中、低剂量组的MRP2蛋白表达均强于iAs5+高、中、低剂量组(P均<0.05).同时,iAs3+染毒组肝脏中MRP2蛋白表达量与iAs3+和砷甲基化代谢产物MMA和DMA的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75、0.678、0.395,P均<0.05);iAs5+染毒组肝脏中MRP2表达量与MMA和DMA的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93、0.643,P均<0.05),与iAs3+的含量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MRP2表达逐渐上调,从而致使肝细胞膜上MRP2表达代偿性改变.MRP2外排通路可能在iAs3+代谢径路中发挥重要作用.肝脏MRP2与不同价态砷甲基化产物的负荷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RNA在饮水砷暴露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50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亚砷酸钠组(iAs3+组,300 mg/L)、砷酸钠组(iAs5+组,300 mg/L).10个月后处死小鼠,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球蛋白(GLB);部分肝组织进行HE染色;Trizol-酚-氯仿一步法提取小鼠肝组织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RNA及纯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IMP-1 mRNA的表达,以18S基因作为质控.结果 ALT在对照组(36.67±3.51)、iAs3+组(61.46±13.85)和iAs5+组(43.31±4.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59,P<0.05);iAs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s5+组与对照组、iAs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对照组(135.00±20.42)、iAs3+组(510.86±59.01)和iAs5+组(258.93±22.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327,P<0.05);GLB在对照组(20.86±0.61)、iAs3+组(26.94±3.73)和iAs5+组(24.59±5.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00,P>0.05).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肝组织中有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和再生,TIMP-1 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37,P<0.05).结论 TIMP-1基因在水砷暴露肝损伤小鼠肝组织损伤、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Ⅰ型胶原(Col-Ⅰ)在饮水砷暴露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5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被分成对照组、iAs3+组、iAs5+组.分别饮用自来水,亚砷酸钠溶液(NaAsO2,含砷离子300 mg/L),砷酸钠溶液(Na2HAsO4·7H2O,含砷离子300 mg/L).10个月后处死小鼠,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氧酶(AST)、球蛋白(GLB);Masson染色肝组织,检测单位视场内的纤维面积;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肝组织中PDGF和Col-Ⅰ的表达.结果 ①对照组、iAs3+组、iAs5+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36.67±3.51)、(61.46±13.85)、(43.31±4.21)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P<0.05),iAs3+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ST水平分别为(135.00±20.42)、(510.86±59.01)、(258.93±22.40)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33,P<0.05),iAs3+、iAs5+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A3+组明显高于iAs5+组(P<0.05);血清GLB水平分别为(20.86±0.61)、(26.94±3.73)、(24.59±5.27)g/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0,P>0.05).②光镜下染砷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细胞变性、坏死、再生,汇管区炎细胞浸润,纤维增生.对照组(0.069±0.013)、iAs3+组(0.192±0.108)和iAs5+组(0.143±0.122)单位视场内的纤维面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P<0.05),iAs3+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iAs3+组、iAs5+组PDGF、Col-Ⅰ光密度值分别为202.788±7.462、174.382±7.706、177.644±7.811,200.11±7.46、176.47±10.20、177.38±7.9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2.91、78.51,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iAg3+、iAs5+组PDGF、Col-Ⅰ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表明肝组织内PDGF、Col-Ⅰ表达明显增多.且PDGF在汇管区、间隔细胞、窦旁细胞内均有表达,而Col-Ⅰ表达广泛分布于血管及胆管周围,并自门管区向肝实质内延伸形成纤维间隔.结论 长期饮水砷暴露,可导致慢性肝脏损伤、肝纤维化形成.PDGF、Col-Ⅰ在砷敛小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孕期和哺乳期砷暴露对子代大鼠脑、肝组织砷代谢与分布的影响,探讨砷在大鼠体内通过胎盘屏障、乳汁屏障以及血脑屏障的情况.方法 将Wistar雌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于妊娠第6天开始分别饮用含亚砷酸钠(NaAsO_2)0、10、50、100 ms/L的蒸馏水.于子代大鼠出生第0、15、28、42天,用氢化物发生-冷原子捕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体内肝、脑组织及母乳含砷量.结果 子代大鼠出生第0、42天,50、100 mg/L组仔鼠脑组织中iAs水平[(120.0±46.0)、(195.5±125.3),(216.5±278.4)、(176.6±151.8)ng/g]、MMA[(47.2±18.1)、(199.6±389.1),(47.4±55.2)、(82.7±79.2)ng/g]、DMA[(984.3±377.4)、(2222.1±1433.2),(998.1±368.3)、(1781.3±715.7)ng/g]均高于0 mg/L组[0、0、0,(7.3±6.6)、0、(44.2±27.4)ng/g,P均<0.05],在出生第15、28天,50、100mg/L组仔鼠脑组织中DMA水平[(270.3±73.1)、(323.9±72.7),(758.7±245.9)、(1020.6±383.6)ng/g]高于0 mg/L组[(13.9±18.1),(50.6±98.3)ns/g,P均<0.05).出生后第28、42天,10、50、100 mg/L组仔鼠肝组织中iAs[(37.5±28.1)、(268.8±246.4)、(307.2±339.9),(15.4±9.4)、(479.1±161.1)、(408.4±51.9)ng/g]、DMA水平[(594.5±148.8)、(3181.9±519.0)、(4834.2±2568.4),(1061.8±85.2)、(3697.1±553.7)、(4120.0±732.8)ng/g]明显高于0 mg/L组[(1.4±3.5)、(49.7±47.1),0、(100.4±30.2)ng/g,P均<0.05],而在出生第15天,10、50、100 mg/L组仔鼠肝组织DMA[(182.0±60.2)、(637.6±90.0)、(1458.7±196.3)ng/g]高于0 mg/L组[(13.2±20.5)ng/g,P均<0.05].脑、肝中各种形态砷化物均随饮水砷暴露浓度的增高而增加.第0、15天50、100 mg/L组母鼠乳汁中的DMA[(182.3±85.9)、(372.2±203.9),(124.2±33.1)、(244.4±196.5)ng/g]也明显高于0 mg/L组[(9.8±13.4),0ng/g,P均<0.05].且各组仔鼠脑、肝组织中各种形态砷化物均在出生后第15天出现一个降低的趋势,在第0、28、42天都旱现比较高的水平.结论 仔鼠脑、肝组织中砷及其甲基代谢物呈现剂量相关性分布.砷可通过胎盘屏障、血脑屏障对仔鼠产生不良影响,而乳汁屏障能够阻碍一定量的砷进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萨索玛村为调查点.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对在村的全部人员进行了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年限、饮水量、饮茶情况、奶类摄入量、豆类摄入量、肉类摄入量、鱼类摄入量、蛋类摄入量、蔬菜类摄入量、水果类摄入量13项指标.根据地方性砷中毒临床诊断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非中毒(对照)组、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集调查村集中饮用水水样,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含砷量;采集调查对象尿样66份,按病情分为对照组和砷中毒组,用氢化物发牛原子荧光法测定尿中3价无机砷(iAs~Ⅲ)、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化物(DMA)和5价无机砷(iAs~Ⅴ)4种形态砷的量,以所测4种砷形态量之和为近似总砷(Tas)值,以iAs~Ⅲ和iAs~Ⅴ之和为总无机砷(iAs).结果 调查村水砷为0.97 mg/L;共调查155人,检出地方性砷中毒病例90人,检出率为58.1%;砷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MMA(300.85、177.48μg/L)明显升高(χ~2=6.1823,P<0.05),DMA(417.18、586.93μg/L)明显降低(χ~2=4.17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居住年限和蛋氨酸摄入量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显著相关,居住年限长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的主要危险因素(OR=1.513,P<0.05),蛋氨酸摄入量增加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的保护因素(DR=0.591,P<0.05).结论 地方性砷中毒病情主要与高砷暴露年限有关,增加蛋氨酸的摄入量是可能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蒙古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皮肤损伤(角化和色素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杭锦后旗、五原县的5个乡10个社中90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检,观察皮肤改变情况.采集所有调查对象的手指甲、饮用水水样,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水砷,中子活化分析(INAA)法测定指甲含砷、硒量.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肤角化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使用农药、指甲含砷量、吸烟、吸烟时间、饮酒、水砷、氟中毒和饮含砷水时间,保护因素为职业、指甲含硒量和维生素;色素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使用农药、指甲含砷量、吸烟、吸烟时间、吸烟量、饮酒、氟中毒、水砷和饮含砷水时间,保护因素为性别、职业和指甲含硒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使用农药和水砷为皮肤角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87、1.583、1.321,P均<0.05),职业和维生素为其保护因素(OR值为0.307、0.260,P均<0.05);年龄、使用农药、指甲含砷量、氟中毒和水砷为皮肤色素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24、2.636、2.741、3.699、1.863,P均<0.05),而性别是其保护因素(OR值为0.255,P<0.05).结论 慢性砷中毒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以采取改水除砷、健康宣教、合理摄入营养素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2(MRP1、MRP2)基因突变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表型的影响.方法 在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高发区朔州市朔城区的3个自然村.对常住人口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中筛选出在当地居住20年以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临床检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将临床诊断为地方性砷中毒的75名患者作为砷中毒组,其余164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外周血,其中砷中毒组75份,对照组118份,提取DNA.对MRP1基因第2、17、23外显子和MRP2基因第10、18、31外显子进行扩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目的 基凶的突变情况,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基因突变率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239份,其中砷中毒组75份,对照组164份.两组人群在年龄[(58.85±11.26)岁与(45.73±11.92)岁]、性别[男性57.3%(43/75)与27.4%(45/164)]、吸烟[46.7%(35/75)与21.3%(35/164)]、农药接触史[41.3%(31/75)与29.3%(48/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分别为3.378、3.553、3.225、1.864,P<0.01或<0.05];在饮酒[17.3%(13/75)与8.5%(14/164)]、果蔬摄入[5.3%(4/75)与9.1%(15/164)]、肉蛋奶摄人[34.7%(26/75)与30.5%(50/1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836、0.560、1.210,P>0.05).MRP1的第23外显子和MRP2的第18外显子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突变:MRP1的第2外显子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中突变检出率分别为8.00%(6/75)和5.93%(7/118),第17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3_33%(10/75)和8.47%(10/118);MRP2第10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2.67%(17/75)和18.64%(22/118),第31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33%(4/75)和2.54%(3/118),两组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12、1.165、0.460、2.794,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果蔬摄入、肉蛋奶摄入和农药接触史后,以上基因突变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803、1.892、2.388、1.098,P>0.05).结论 未发现MRP1基因第2、17、23外显子和MRP2基冈第10、18、31外显子突变对地方性砷中毒表型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山西省山阴县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居民饮水砷暴露与皮肤病变间的关系,为地砷病防治研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在山西省山阴县地砷病病区抽取17个村的189例地砷病患者和59例非患者(对照)作为调查对象.入户采集所有调查对象饮用水,用水砷快速检测试剂盒半定量检测水砷,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HPLC-ICP-MS)定量检测水砷.地砷病皮肤病变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诊断.结果 在抽取的134份水样中,砷超标率达64.9%(87/134).水砷中位数为91.43μg/L.饮水砷暴露水平(>50μg/L为高砷暴露,≤50μg/L为低砷暴露)与掌跖角化、色素沉着和脱失间的关联强度OR(95%CI)值分别为2.46(1.22~4.94)、3.34(1.50-7.44)和2.86(1.50-5.46).随着水砷暴露水平(按≤10、≤50、≤200、>200μg/L分组)升高,患掌跖角化、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组间OR值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水砷>200μg/L组以≤10μg/L组作为参考,OR值分别为6.15、13.96、11.4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色素Ⅲ度脱失患者水砷暴露水平(318.300μg/L)明显高于0、Ⅰ、Ⅱ度脱失患者(86.670、131.800、110.590μg/L,P<0.05).结论 山阴县属于中度砷暴露地区,水砷暴露是皮肤病变的危险因素.随着水砷暴露量增加,病变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饮水型慢性砷中毒病区环境介质中砷暴露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山西省饮水型慢性砷中毒病区环境介质水、土壤以及自产粮食、蔬菜中的砷含量,了解该病区外环境中砷暴露水平,为病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山西省山阴县饮水型慢性砷中毒病区,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选择126个家庭共309人作为调查对象,入户采集饮用水、土壤、当地自产粮食(小米、黍子)和蔬菜(马铃薯).水砷和粮食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P-MS)检测,土壤和蔬菜通过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AFS)定量检测砷含量.按饮水含砷量分为5组(≤10,> 10~50,>50 ~ 100,>100~200,>200 μg/L),以≤10 μg/L组作为参考值,分析水砷暴露与皮肤病变的关系.结果 在抽取的126份饮用水样品中,水砷范围为4.04~720.00 μg/L,中位数为87.75 μg/L,超标率为63.49%(80/126);粮食砷浓度范围为0.16~4.58 mg/kg,中位数为0.66 mg/kg,超标率为98.73%(78/79);土壤和蔬菜中砷含量范围分别为5.34~13.74 mg/kg和0~ 0.30 mg/kg.用标准参考人估算通过饮水、粮食、蔬菜每天摄入的无机砷量,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无机砷最大日允许摄入量(MTDI)比较,粮食中总砷含量为0.17 mg/kg时无机砷的摄入量相当于水砷浓度为10μg/L时无机砷的摄入量.同时,分析水砷暴露与皮肤病变关联强度,组间比值比(OR)分别为3.219、9.001、56.127、97.734,呈递增趋势,地方性砷中毒皮肤病变发病危险性逐渐增加,进一步对水砷暴露水平与皮肤病变严重程度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r=0.501 (P<0.05),水砷暴露与砷中毒的皮肤病变存在关联性且水砷暴露水平越高,皮肤病变程度越严重.结论 山西省山阴县饮水型慢性砷中毒病区饮用水、自产粮食砷含量偏高,而土壤和蔬菜砷含量不高.饮用高砷井水是导致慢性砷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饮食摄入的砷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慢性饮水型砷暴露对人体DNA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慢性饮水型砷暴露及暴露时间对人体DNA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108名慢性饮水型砷暴露居民和75名对照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队列研究对64名慢性饮水型砷暴露者分别于砷暴露7年和9年时进行调查.用ELISA法测定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砷.结果 横断面研究中,砷暴露组尿砷中位数为484.17 mg/kg Cr,对照组为13.80 mg/kg Cr,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66,P<0.01);儿童、成人尿8-OHdG中位数分别为16.60、21.88 mg/kg Cr,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10.50 mg/ks Cr)和成人(9.11 mg/kg Cr),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49、6.913.P<0.01);暴露组儿童8-OHdG水平明显低于成人(t=-1.997,P<0.05).队列研究中,砷暴露7年时尿砷中位数为461.31 mg/kg Cr,暴露9年时为422.90 mg/kg Cr,二者比较未见明显差异(t=-0.250,P0.05);砷暴露9年时儿童与成人尿8-OHdG中位数分别为23.46、24.30 mg/kg Cr,与暴露7年时(14.29、18.38 mg/kg Cr)比较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2.949、-3.055,P<0.01).结论 慢性饮水型砷暴露可导致机体DNA氧化损伤.在一定时期内,机体DNA氧化损伤可能随砷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