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医院儿科分离的6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型和相互间的同源性,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对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和金属酶E条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菌株是否携带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等耐药基因,并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多位点序列(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验证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6株肺炎克雷伯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所有菌株改良Hodge和金属酶E条试验均阳性,且携带多个耐药基因。其中5株菌,分别携带NDM-1、SHV-11、DHA-1、oqxA和fosA3基因。另外1株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携带KPC-2、CTX-M-65、TEM-1和OXA-1基因。5株携带NDM-1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有4株的PFGE带型相同,且都为ST571型,另一株为ST76型,带型与前4株不同。结论新生儿病房中存在携带NDM-1、SHV-11、DHA-1、oqxA和fosA3基因的ST571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统计及药敏结果分析。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做改良Hodge试验和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阳性菌株筛查KPC酶及耐药细菌(NDM-1)基因。结果 2009、2010年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仍保持高敏感性,对2010年分离的8株耐亚胺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做改良Hodge试验均为阴性(2009年菌株未保留)。2011年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升高,47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KPC酶阳性;2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所有菌株NDM-1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由KPC酶介导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分离菌株中显著增加。KPC酶基因的出现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引起的耐药基因突变,携带KPC酶的质粒存在不同种属细菌间进行转移的可能性,临床应加强监控,防止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在医院环境中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检测耐药表型,设计通用引物行PCR检测KPC、IMP、VIM、NDM-1和OXA-23耐药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 14株肺炎克雷伯菌呈现高度耐药性,有13株携带KPC-2基因,1株携带IMP-4基因,未检测出VIM、NDM-1和OXA-23基因。结论本院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为KPC-2和IMP-4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31株对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的改变。方法纸片扩散法筛选对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金属酶表型初筛试验、常见耐药基因PCR及测序、外膜蛋白分析,研究其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改变。结果 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2株产KPC-2酶,1株产IMP-4酶,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外膜蛋白均有改变。结论 KPC型碳青霉烯酶仍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主要原因,但金属酶IMP的出现,提示应加强对金属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和同源性。方法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从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用V1TEK-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常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用三维试验和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用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接合试验研究其传播机制;通过基因外重复回文(REP)-PCR分析其同源性。结果共检测得4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其中2株菌对所测试的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1株菌产IMP-4型金属酶;未检测出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转移接合试验呈阴性;REP-PCR显示4株菌属于3个不同的克隆型。结论该院出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属于不同克隆型,耐药机制复杂,产IMP-4型金属酶是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17株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相关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I类头孢菌素酶(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及网上比对确定基因型;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和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 1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KPC-2、TEM-1、SHV和CTX-M型基因,SHV12和CTX-M-24为主要基因亚型;2株大肠埃希菌检出KPC-2基因,其中1株大肠埃希菌检出TEM-1和CTX-M-24基因,另一株大肠埃希菌检出CMY-42和OXA-1基因;17株菌未检测到IMP、VIM和NDM碳青霉烯酶。15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A、B和C三个ERIC类别,12株A类为ST11型,2株B类为ST290和ST147型,1株C类为ST967型,2株大肠埃希菌是同一ERIC类别。结论 17株菌亚胺培南耐药主要与KPC-2基因有关,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在本院神经外科病区呈克隆传播流行,ST11型为此次流行的主要型别;17株菌同时也是产ESBLs株或产ApmC酶株;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发现ST290和ST967型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临床科室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arba NP确证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采用多序列位点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 50株耐破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中,42株PCR扩增KPC-2阳性,1株NDM-1P阳性,其余7株未检测到碳青霉烯酶基因;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率为:bla CTX-M 21.5%,bla SHV 42.9%,bla TEM 69.1%和bla DHA4.8%;MLST结果显示42株KPC-2阳性菌株中,37株为ST11型。结论 KPC-2的产生是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且该院存在着ST11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自新生儿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类型。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南宁市2家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8株。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以及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改良Hodge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乙二胺四乙酸(EDTA)纸片增效试验筛选产金属酶菌株。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KPC、GES、SME、NMC、IMI、IMP、NDM-1、VIM、SIM),并对PCR阳性产物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药敏结果显示,8株耐药菌株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表型确认试验显示,6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7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携带IMP-4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出KPC、GES、SME、NMC、IMI、NDM-1、VIM、S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论本地区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新生儿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是产B类碳青霉烯酶,IMP-4是其主要酶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江苏盛泽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KPC和NDM-1耐药基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亚胺培南-EDTA纸片协同试验和AmpC酶三维试验检测29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产酶情况;用PCR方法检测KPC及NDM-1两种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29株分离菌中,26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7株亚胺培南EDTA纸片协同试验阳性,7株AmpC酶三维试验阳性,16株携带KPC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未扩增出NDM-1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论该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一株肺炎克雷伯菌(K3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K30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类碳青霉烯酶(KPC)、B类碳青霉烯酶(NDM、IMP、VIM、SIM)、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CTX、TEM、SHV)、头孢菌素酶(AmpC,FOX、EBC、ACC、DHA、CIT、MOX)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膜孔蛋白基因ompK35、ompK36的mRNA表达;利用质粒接合试验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30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能力。结果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K30对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内的11种抗菌药物均耐药,仅对头孢西丁钠中介,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菌K30的改良Hodge试验为阳性。PCR扩增A类碳青霉烯酶基因KPC和2种ESBLs基因CTX、SHV为阳性,其PCR产物经测序后同GenBank数据库比对证实分别为KPC-2、CTX-M3和SHV-38。其余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扩增均为阴性。与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相比,膜孔蛋白基因ompK35、ompK36的表达没有降低。质粒接合试验未成功获取结合子。结论临床分离的一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与产A类碳青霉烯酶KPC-2合并产ESBLs有关,且KPC-2可能不由质粒介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和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16种相关耐药基因,并用DNA测序仪测序。结果120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为44.2%(53株)。从5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TEM、SHV、CTX-M-1群、CTX-M-9群、OXA-1群、LEN、OKP和DHA 8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5.5%、22.6%、18.9%、7.5%、11.3%、5.7%、3.8%和41.5%,其中2株菌同时检出6种β-内酰胺酶基因。基因测序证实为TEM-1、TEM-11、SHV-13、SHV-28、CTX-M-22、CTX-M-55、OXA-1和OKP-6等。结论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已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离自儿童肺炎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产ESBLs及AmpC酶的耐药表型、基因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表型筛出产ESBLs及AmpC酶的耐药株;再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ESBLs与AmpC酶的基因型;并用ERIC-1R PCR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耐药质粒进行接合与转化;最后用WHONET5.4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6株肺炎克雷伯菌SBLs基因型除一株外其余均同时检出TEM与SHV型,部分产CTX-M-9或CTX-M-3型;28株大肠埃希菌ESBLs基因型有25株均产CTX-M-9型,半数产TEM型,少数产SHV或CTX-M-3型;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基因型仅见DHA型,大肠埃希菌仅检出一株CIT型AmpC酶;ERIC-1R PCR分型可见各型散在分布;质粒接合ESBLs成功17株,AmpC成功4株,ESBLs+AmpC成功2株,带有头孢西丁与四环素同时耐药的质粒4株转化成功.结论 ES-BLs基因型多样而AmpC酶基因型单一;两种酶的耐药基因均可通过质粒传播.加强耐药菌的流行监测,预防控制耐药传播与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2株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及基因同源性。方法菌株鉴定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MBL)。PCR检测各类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耐药基因及喹诺酮类相关gyrA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 (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4.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22.7%,对其他所测抗菌药耐药率均大于90%。(2)产AmpC酶21株占95.5%;产ESBLs和MBL各5株,分别占22.7%。(3)100%携带AmpC酶基因、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aacA4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aacC1、aadA1型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各占95.5%;有gyrA型DNA旋转酶基因突变;各1株检测到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PER型ESBLs基因和aphA1型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分别占4.5%;未检测到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VEB型ESBL基因I、MP型和VIM型金属酶基因、OXA-24型碳青霉烯酶基因。(4)PFGE结果显示20株出现完全相同条带,具有高度同源性,另2株各自为独立株。结论 2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一个克隆流行株,携带AmpC酶基因、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及aacA4、aacC1、aadA1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高产AmpC酶,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内的感染。方法对临床分离出来的28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标本、科室分布的统计及耐药性分析,并对其中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碳青霉烯酶(KPC)、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等试验。结果 286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占79.72%(228/286),其次为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8.74%(25/286)、5.59%(16/286);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分别占56.29%(161/286)、27.62%(79/28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62株,检出率为56.64%(162/286);产AmpC检出39株,检出率为13.64%(39/286);产KPC28株,检出率为9.79%(28/286);产NDM-1检出2株,检出率为0.70%(2/286)。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以ICU感染最为严重,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较高,且耐药表型多样,研究多重耐药株的耐药机制非常重要,以便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基因型和同源性。方法收集临床采集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23株,检测其药物敏感性和ESBLs表型,改良Hodge试验确证碳青霉烯酶表型,PCR、DNA测序和BLAST证实基因型,脉冲场电泳(PFGE)分析产酶菌株同源性。结果 2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完全耐药,其中47.8%来源于痰液标本,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CU)。23株菌ESBLs和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1.7%、82.6%,检出SHV-11(22株)、KPC-2(14株)、NDM-1(6株)、VEB(2株)、IMP(1株)、OXA-1(2株)和OXA-10(2株)耐药基因。PFGE将23株菌基因分成A~G 7个带型,其中以A型为主(69.6%,16/23)。结论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以KPC-2型及NDM-1型为主,院内存在克隆株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株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机制。方法用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PCR和DNA测序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和7个管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7个管家基因的序列分析;改良Hodge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利用抑制剂的双纸片增效试验和改良ESBLs确证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表型。结果该菌株呈泛耐药性,携带KPC-2和CTX-M-15基因,MLST显示ST11型;改良Hodge试验检出碳青霉烯酶;ESBLs确证试验呈假阴性结果,改良ESBLs确证试验呈阳性结果;用3-氨基-苯酚硼酸(APBA)的双纸片增效试验呈阳性结果,显示产KPC型A类碳青霉烯酶。结论该菌株的泛耐药性可能是由于产KPC酶,利用抑制剂的表型试验能简便准确地检出KPC和ESBL。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bla_(NDM-1)基因的分布,探讨NDM-1阳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2011年1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bla_(NDM-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和BLAST软件分析。对bla_(NDM-1)基因阳性菌株,采用E试验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bla_(DHA)、bla_(VIM)、bla_(IMP)、bla_(GIM)、bla_(CTX-M)、bla_(KPC)、bla_(TEM)和bla_(SHV)等)和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共收集到687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3株被证实为bla_(NDM-1)基因阳性菌株,包括2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编号CS11495和CS610)和1株阴沟肠杆菌(菌株编号CS30754)。该3株菌均来源于湘雅医院。在测试的12种抗菌药物中,除对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菌株CS11495同时检出bla_(SHV-12)、bla_(TEM-1)、bla_(CTX-M-15)和bla_(IMP-4),菌株CS610携带bla_(DHA)、bla_(SHV-12)和bla_(TEM-1),菌株CS30754中bla_(SHV-12)和bla_(TEM-1)基因阳性。其余基因均为阴性。2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型可分为A、B两型。MLST显示,菌株CS11495、CS610和CS30754分别属于ST629、ST490及ST214,其中ST490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 bla_(NDM-1)阳性菌株具有广泛的耐药谱,与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有关。尽管本地区不存在克隆传播,但分布于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应预防其播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碳青霉烯酶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该院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15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用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进行检测,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已知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在15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通过改良Hodge试验筛选出12株可能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其中有1株的金属酶试验为阳性,该12株菌经PCR扩增及测序确定产碳青霉烯酶菌株有5株,金属酶阳性株为IMP-4型金属酶,另外4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为KPC-2型。结论近年来该院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出现了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临床分离自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3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及同源性分析。方法对某严重烧伤患者的股静脉导管尖端、创面分泌物及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3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双纸片协同及增效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筛查耐药基因;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 3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改良Hodge试验均为阴性,双纸片协同及增效试验均为阳性;3株菌均检出blaNDM-1基因,而未检出bla_(KPC)、bla_(GES)、bla_(IMP)、bla_(SPM)、bla_(VIM)、bla_(GIM)及bla_(OXA-48)等耐药基因;ERIC-PCR显示3株菌为同一型别,MLST分型结果显示3株菌均属于ST17型。结论 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为携带bla_(NDM-1)基因,且这3株菌为同一克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产酸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AmpC酶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采用API及VITEK32鉴定菌株;琼脂稀释法检测MIC值;CLSI纸片确认实验检测ESBLs,3-氨基苯酚硼酸(APB)纸片增强法检测AmpC酶;基因芯片技术检测ESBLs与AmpC酶的基因型;并进行肠杆菌基因间共有重复序列(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ERIC)分型。结果165株产酸克雷伯菌ESBLs阳性129株(78.2%),ESBLs与AmpC酶同时阳性16株(9.7%),表型及基因型均未检出AmpC单独阳性株;CTX-M型是其主要基因型(89/109),产AmpC酶株的基因型仅见DHA型;ERIC分型显示多数耐药产酸克雷伯菌具有相同的分子型。产酸克雷伯菌的产酶株及非产酶株对碳青霉烯类100%敏感,但产酶株(尤其是同时产ESBLs与AmpC酶)比非产酶株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性更常见。结论儿童患者中产酸克雷伯菌产ESBLs分离率较高;ESBLs与AmpC酶的耐药基因型分别主要是CTX-M型和DH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