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近期疗效.方法 对20例既往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史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以组织胶(α-氰基丙烯酸,TH胶)为主要栓塞材料的PTVE治疗,观察治疗后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和肝功能的改变,以及侧枝静脉栓塞前后脾静脉压力.结果 (1)在平均8.3个月的随诊期内,患者再出血率为15%,无死亡病例.(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肝功能和外周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3)PTVE治疗前,未经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者脾静脉压力显著高于接受过手术治疗者,PTVE治疗后2组患者的脾静脉压力均有显著性升高.结论 PTVE可能对肝硬化合并严重门静脉高压症,甚至并发活动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超声显像预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B超显像预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方法1990年~1996年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探测142例(非出血组108例,出血级34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的直径,并与慢性肝炎75例作为对照.结果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有关.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组肝门静脉(151cm±020cm)、脾门静脉(118cm±028cm)直径明显大于肝硬变非出血组(119cm±023cm,094cm±018cm,P<001).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与上消化道出血率呈正相关(r=099,P<001).肝门静脉≥15cm,脾门静脉≥11cm,可作为预测上消化道出血的警戒线.22例门脉高压患者应用普鲁纳洛治疗,治疗后显示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较前缩小.结论应用B超显像测定静脉直径可预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亦可作为观察降门脉压力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曾引领现代外科的发展。然而,在过去的10~20年里,筛查和控制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药物、曲张静脉套扎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非手术疗法获得广泛应用。手术治疗只适用于内镜疗法无效、肝功能Child-Pugh A级的患者。目前公认可取的3种手术是远端脾肾分流术、广泛的贲门周围离断术加脾切除术和二阶段经胸腹联合断流术。由于在中国供肝短缺,因此肝移植难以普及。腹腔镜脾切除以及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乃是重大挑战。认为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应与非手术疗法合作,从而对肝硬化和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84例.男65例,女19例,年龄14—55岁.68例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16例为混合型肝硬变.肝功能以Child分级,A级36例,B级38例,C级10例.84例均有Ⅱ-Ⅵ级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43例有消化道出血史,出血3次以上者11例,其中有1例反复出血达15次之多.食管钡餐造影68例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有7例虽未发现静脉曲张,但术前都有3次以上出血史,采用脾腔侧侧分流术62例,脾腔端侧分流术22例.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病情复杂,并常伴有其它系统疾病,集中表现为体质弱,食欲欠佳,患者精神紧张、恐惧、顾虑重重、担心手术顺利与否等.针对患者  相似文献   

5.
晚期肝硬变引起門靜脉高压症,在我国是一种常見的疾病。对营养情况及肝功能很差的患者,目前还未有很好的处理方法。而本組病人多属晚期肝硬变,一般营养情况不好,肝功能很差,分流术无条件,我們对47例病人施行了脾切除、大网膜包腎、包肝,其中4例因食管下端靜脉破裂出血而施行了脾切除和胃底靜脉結扎术。现将本組病案作以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们近来应用洛赛克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炎并出血12例,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8~54岁。均因黑便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就诊。其中因门脉高压症、脾大、脾亢、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脾切除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2例。脾切除加肠腔分流术2例;另外5例以前均被诊断为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经纤维胃镜检查8例,均诊断为门脉高压性胃炎,胃底粘膜糜烂出血。肝功能按Chlid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3例。首次出血者3例,出血2次以上者9例,无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的首要并发症,它发生于肝硬化之前,且贯穿于肝硬化始终。它是肝硬化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常并发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其中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所有的诸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各有利弊,疗效尚不令人满意,本研究应用双介入术即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8.
Xu K  Han GH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7):481-482
门静脉高压常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腹水、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统称为门静脉高压症,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和顽固性腹水最为常见.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死性的并发症,50%的肝硬化患者诊断时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多数发生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C级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李星 《山东医药》2008,48(8):17
199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8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8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男184例,女102例;年龄14~66(35±3.6)岁.均为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10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6例,酒精性肝硬化20例,特发性肝硬化30例.肝功能Child 分级A级221例,B级65例.均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重度曲张258例,中度曲张28例;238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史.均有不同程度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本组行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94例,脾-腔人工血管架桥术86例,脾-肾分流术24例,门-腔分流术16例,改良脾-肺固定术66例.结果23例治愈出院,死亡7例(术后1周内死于腹腔内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各3例,术后2周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脾大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侧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患者111例,将其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6例。对照组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试验组行脾大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侧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观察手术前后两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自由门静脉压(FPP)、血清免疫球蛋白、促吞噬肽(Tuftsin)浓度、外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FPP和门静脉直径、流速、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FPP、门静脉直径小于对照组,流速及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gG、IgM、IgA及Tuftsin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IgG、IgM、Tuftsin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9.3%,低于对照组的58.2%(P0.05)。结论脾大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侧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门静脉压、控制出血和维持脾脏功能,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1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继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动物实验后,我们用该技术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11例,成功8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男5例,女3例,年龄31-68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变。6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其中2例既往已行脾切除 断流术;另2例为肝硬变顽固性腹水。8例患者入院后均经内镜或食管钡餐证实有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1.2 方法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器械选用RUPS-100,球囊扩张导管球囊6cm×10mm,内支架选用国产螺旋状自展式Z型支架6cm×10mm。经颈静脉至肝静脉穿刺门静脉,球囊导管扩张肝内穿刺道后,置入血管内支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41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其中21例行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术(A组),另外20例患者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PSE)(B组),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白细胞、血小板改变、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门静脉自由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变化。结果 A组曲张静脉消失率、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术后门静脉压力亦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白蛋白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以TH胶栓塞联合门体静脉小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期望对断流术后降低消化道再出血机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3年12月-2013年12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术后再出血组(n=32)及无出血组(n=206),对可能引起术后再出血的诸多因素进行对比,用t检验或χ2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评估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32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引起出血1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所见肝硬化程度、胃黏膜病变、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合并糖尿病在再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对术后再出血影响显著的独立因素为:合并糖尿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见肝硬化程度、弥漫性胃黏膜病变、PT、APTT。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针对可能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防止再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外科治疗方式。 方法 方法 对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 所附属湘岳医院18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果 16例患者行脾切除贲 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2例患者先行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后因再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分别于术后32、 40个月行脾 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随访6~72个月, 未再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论 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适用 于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冯凯  张春清  王京 《山东医药》2007,47(26):41-43
72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组)行双介入疗法:急诊或择期行经皮经肝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同期收治的78例病情相似者行急诊或择期食管静脉套扎术(EVL,套扎组),比较两组术后3a内曲张静脉消失率、再出血率、肝功能及外周血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a内曲张静脉消失率差异无显著性,18个月时介入组明显高于套扎组;期间套扎组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介入组;介入组术后外周血血小板明显升高,但套扎组无明显变化。提示双介入疗法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再出血率低,同时能改善脾亢;既可行急症止血,亦可作为预防出血的措施;其疗效优于套扎术。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远端脾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总结近8年来施行的42例选择性远端脾腔分流术的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效应以评价此术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治疗价值。本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在分流术后仍维持术前的门静脉高压状态及门静脉向肝血流;而脾腔静脉吻合通畅率高,脾静脉压力显著下降。术后病人只有1例发生早期再出血,肝功能稳定,无肝性脑病发生,病人生活质量佳,本文结果表明,选择性远端脾腔分流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性分流术式。  相似文献   

17.
肝病患者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脾脏形态功能产生相应变化。是否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脾切除一直以来存有争议。脾切除术作为外科治疗复发性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除能降低门静脉压、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及纠正WBC和PLT减少外,还具有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进展等保护肝脏的作用。结合现有临床及实验室数据,综述了脾切除术对硬化肝脏的影响,以及手术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防治等相关问题,以期对肝硬化患者推广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与食管胃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应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临床收治的29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TIPS与食管胃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治疗,测量患者栓塞前后和支架置入前后门静脉压力。观察和统计术后再出血率、分流道再狭窄率和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完成TIPS与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手术297例,成功率为99.3%。297例均在术后随访3年,术后1、2、3年再出血率分别为4.7%、11.1%和19.2%;3年分流道累计狭窄率为19.5%。结论 TIPS与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应用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弥补了二种技术单独临床应用的不足,而且并不增加行TIPS的复杂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的 观察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加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方法 2002年10 月-2011年10月, 采用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术 (部分患者加做胃底大弯侧部分切除术),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患者。随访1~9年, 观察疗效。结果 结果 共手术治疗43例, 其 中择期手术27例, 急诊手术16例, 平均随访时间为6.8年, 止血率为100%。术后死亡1例, 死亡原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后 再出血。2例解黑色柏油样大便, 均经保守治疗后消失。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结论 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 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470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36例,占92.8%。结果出血患者424例,手术止血率为993%(421/424),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4%(6/424),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急症及择期手术424例,预防手术46例,预防手术嗣手术期无死亡。平均随访时间4年,出血患者术后复发出血率为3.2%(15/470),预防手术后无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9/470)。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防治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完全彻底断流、术后早期抗凝及近端脾静脉结扎预防术后肝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