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氟哌啶醇(haloperidol)是丁酰苯系抗精神病药,自从应用于精神科临床以来,常见的副作用有锥体外系反应、口干、流涎、转氨酶增高等。然而,氟哌啶醇所致的药物性皮炎并不多见,国内迄今尚未见报道。现将笔者在临床中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 例1 严某,男,17yr。因精神失常2yr,于1988年3月10日首次入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妄想型。选用氟哌啶醇15mg/d,肌注2d;30mg/d,肌注6d;改为口服氟哌啶醇42mg/d,22d,于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作用谱广、疗效好、安全性好等优点,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然而,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广泛,其导致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锥体外系反应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笔者对125例女精神病人住院治疗过程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胞二磷胆碱有治疗帕金森病及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作用[1,2],现将我们用于预防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系符合CCMD-Ⅱ诊断标准,前2周未用抗精神病药物,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各单项分均≤2分的住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精神病性症状(Psychosis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PDPsy)的处理进展,尤其关注药物治疗进展。方法:检索并分析近年来关于PDPsy流行病学、危害、发生机制及风险因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讨论PDPsy患者处理,尤其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选择。结果与结论:帕金森病合并精神病性症状发生率较高,与帕金森病病程、严重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等相关。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金刚烷胺均增加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风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如果是帕金森病本身合并的精神病性症状,则考虑先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果精神病性症状与抗帕金森病药物相关,则需先调整抗帕金森病药物。临床药师需根据精神病性症状的原因、各类药物的疗效特点、不良反应等协助医生进行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尤玉敏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820-1820
<正>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简称TD)是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尤其是典型抗精神病药后所出现的一种较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唇、舌等部位  相似文献   

6.
顾红瑛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694-2695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常降低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庄医学漠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今天,如何从护理学的角度分析影响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降低其发生率,为锥体外系反应病人提供舒适的护理,力求讯速缓解锥体外系反应症状,从而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对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2005年6月收治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病例27例,均采用东莨菪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桂利嗪(cinnarizine,脑益嗪)为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抗组胺和抗5-羟色胺、抗多巴胺能活性。常见副作用为乏力、嗜睡,而锥体外系反应少见。我们遇见2例,报告如下。 例1 男,24yr。因头痛口服桂利嗪75mg,每日3次,服至14d时出现两手震颤、烦躁、徘徊、皱  相似文献   

9.
马蓉  徐安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79-2179
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2005年6月收治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病例27例,均采用东莨菪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物如吩噻嗪类、硫杂蒽类及丁酰苯类等长期、高剂量应用,可产生多种锥体外系反应(EPS).近年来,非抗精神病类药物引起的EPS报道也较多,本文重点介绍近儿年药物尤其足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IP)的诊治,并简要分析文献报道的其他多种药物引起的EP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以便引起临床用药的观注.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FGA)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自1952年氯丙嗪问世至今,抗精神病药物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由于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与阻滞多巴胺D2受体有关,随之发展了一系列D2受体阻断剂的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氟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三氟拉嗪、氯普噻吨、五氟利多和硫利达嗪等,即FGA,又称典型抗精神病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现了氯氮平,疗效好且锥体外系反应(EPS)少,因与多种受体有亲和力故  相似文献   

12.
氟桂利嗪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氟桂利嗪(flunarizine,Flu)是哌嗪的双氟化衍生物,是新型的选择性钙阻滞剂,Flu的结构式中含有的哌嗪基,与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会发生类同的抗多巴胺样副作用。我国自80年代后期用于临床,主要治疗眩晕、偏头痛、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癫痫等。关于其锥体外系反应,Chouza报道过12例Flu引起的帕金森征,国内少见报道,我们从1989年以来应用Flu后遇见锥体外系反应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东莨菪碱治疗胃复安锥体外系反应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风  戴立英 《淮海医药》2007,25(5):475-475
我院门急诊2003~2005年收治39例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患儿,集中表现为扭转痉挛,其中20例采用东莨菪碱静滴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木文报告应用进口氟哌啶醇癸酸酯注射液治疗17例男性精神病患者,年龄31±(SD)12岁,病程6±6yr(年),疗程6mo(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65%,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长效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5.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前,中,后锥体外系症状(EPS)的发生率。方法:以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对46例首次发作,从未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鲜明症患者,在应用利培酮治疗的前,中,后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6.
<正> 氯氮平(clozapine)为目前精神科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广谱抗精神病药物,因无明显锥体外系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笔者遇到2例,给予氯氮平(上海黄河制药厂生产,批号841101M)后引起夜间遗尿,报道如下。例1 景某,男,46岁,已婚。于1986年11月1日因情绪低落,周身不适,企图自杀,及兴奋话多,易激惹交替发作已20 yr,1mo前发作加重入院。患者于20 yr前,因家庭不和致出现周身不适,皮肤蚁行感,头部发沉,视物模糊,情绪低落,企图自杀,曾在院外多次就诊,诊治不详。有时自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137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情况及用药记录。结果:137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89例(64.96%)伴有各种躯体疾病;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83例(60.58%),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54例(39.42%);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78.53%;用药频度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氯丙嗪、氯氮平;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基本都在常用治疗剂量低端;在联合其他精神科药物方面,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联用较多。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躯体情况个体化用药,用药品种宜少,选择疗效高、不良反应小、药物间互相作用少的抗精神病药物,低剂量使用,慎用对心脏毒性大、抗胆碱作用强和锥体外系反应明显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锥体外系症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锥体外系症状(EPS)的情况,利用Medline检索系统对已公开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与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间引起EPS的程度各有差异,有的与剂量相关,总体较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率低,严重程度轻。但临床仍应重视锥体外系症状的预防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宏 《现代医药卫生》2013,(9):1335-1336
目的调查基层精神病院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现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四川省峨眉山市精神病院收治的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用治疗药物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及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进行分类统计建档。结果 2010年单独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60.6%,2011年占43.1%,2012年占11.7%,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联合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39.4%,2011年占56.9%,2012年占88.3%,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其对认知功能改善、对阴性症状作用、引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在基层精神病院使用量逐年大幅度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未来前景应用广阔。  相似文献   

20.
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减少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却伴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已有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有望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开创新的局面。本文从药物应用方面综述了自2000年上市的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期待越来越多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