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与心力衰竭的转归关系。方法 :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 2例合并低钠血症 ,18例血钠正常 ,比较血钠正常组与低钠血症组死亡率及低血钠范围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血钠正常组与低钠血症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钠浓度与死亡率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者34例,有效者8例,有效率79.07%。对照组显效者21例,有效者14例,有效率50%。治疗组患者服药后血浆脑钠肽浓度为(239.41±29.86)pg/m L,对照组高达(357.26±34.17)pg/m L。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良好临床效果。它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消除水肿,改善心衰症状。  相似文献   

3.
哈玲梅  王宏鑫 《医学综述》2014,20(21):3976-3977
目的分析并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及1个月后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中N端脑钠肽原水平的测定。结果心力衰竭组治疗前[(1795.1±519.2)ng/L]及治疗后[(723.9±224.2)ng/L]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7±27.4)ng/L或(65.9±2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组间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Ⅳ级组间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治疗后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723.9±224.2)ng/L]均比治疗前[(1795.1±519.2)ng/L]显著下降。结论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可以反映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情变化情况,可作为病情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0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副作用;干预前后患者心率、左心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结果:观察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出现;干预前两组心率、左心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B型脑钠肽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降低B型脑钠肽,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24例,其中并发低钠血症者(低钠组)64例,正常血钠者(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心衰级别与血钠浓度的关系,同时比较病死率。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组中重度心衰组与中度心衰组比较,血钠浓度更低(P〈0.01) 低钠组比正常血钠组有更高的病死率(P〈0.01)。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级别越高,血钠浓度越低,其病死率越高 低钠血症与病死率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0):891-89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不同血清钠水平患者的预后。方法对CHF合并低钠血症的128例患者行回顾性研究,按血清钠水平分为≥130mmol/L及≤129mmol/L2组,比较血清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利尿剂应用前后血清钠的变化与远期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利尿剂后血清钠≥130mmol/L64例,死亡4例,病死率6.25%;血清钠≤129mmol/L64例,死亡28例,病死率43.7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F合并低钠血症严重影响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记录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8.78±4.53)%,心输出量为(7.94±3.43)L/min;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03±3.76)%,心输出量为(6.24±2.56)L/min,两组患者对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NP为(63.19±15.43)mol/L,6 min步行距离为(389.57±65.41)m;对照组患者BNP为(125.74±28.65)mol/L,6 min步行距离为(321.66±48.96)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应用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升其心脏射血分数和改善其临床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的8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吸氧、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以硝普钠治疗,对照组给以酚妥拉明治疗;治疗观察4天,并对两组的心功能改善、症状改善及心脏彩超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应用硝普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赖诺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10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50例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仅给予赖诺普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赖诺普利治疗(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情况。结果:治疗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心率(76.47±8.44)次/min、舒张压(81.45±3.56)mmHg以及收缩压(128.26±4.24)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赖诺普利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治疗前后及10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于晨起空腹时采肘静脉血4~5 mL,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尿酸检测试剂盒(尿酸酶法)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HF组的尿酸值(390.2±56.2)mmol/L;健康对照组尿酸值(224.3±24.5)mmol/L,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Ⅰ级尿酸值(225.7±19.4)mmol/L;心功能Ⅱ级尿酸值(364.2±24.2)mmol/L;心功能Ⅲ级尿酸值(461.0±l1.8)mmol/L;心功能Ⅳ级尿酸值(597.3±33.9)mmol/L,检测结果表明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是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和死亡的一个良好预测因子。血清尿酸检测可用于基层医务人员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联用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5 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 32例给予培哚普利2~ 6mg/d ,美托洛尔 12 .5~ 5 0mg/d ;对照组 2 2例 ,仅给予培哚普利 2~ 6mg/d ,疗程均为 4周。对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量 (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 (EDV)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血压、心率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75 % ,对照组为 86 36 %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LVEF均明显增高 (P <0 0 1) ,治疗组ESV有所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对治疗心功能NYHA分期为 2~ 3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合理、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彭军 《海南医学》2005,16(9):77-78
目的 观察洛汀新、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死亡率及病残率。方法 将16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及对照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洛汀新5-10mg/d;倍他乐克6.25-100mg/d,治疗0.5~2年。治疗6个月后心脏超声复查。对治疗终点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率减慢,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房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随访2年其死亡率及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服用洛汀新加倍他乐克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107-109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通过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各项指标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住院费用为(6872.47±120.35)元,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74.26±5.62)次/min、(75.87±11.74)mmHg、(117.52±15.23)mmHg,同对照组数据相近(P0.05),但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改善明显(P0.05)。结论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优越,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我院自2001年9月~2004年9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10例,其中并发血钠异常者45例,占14.5%。本文就血钠异常与脑出血部位、病死率的关系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310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均无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肝肾疾病史。男性182例,女性128例,年龄37~81岁,平均(60.1±4.2)岁。血清钠<135mmol/L为低血钠,血清钠>145mmol/L为高血钠。血钠异常者45例(14.2%),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9~81岁,平均(61.2±4.1)岁。经CT检查,基底节区脑出血1…  相似文献   

15.
本文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低血钠40例,占55.5%。其中血钠≤125mmol/L7例,发生肝昏迷4例,占57.1%。血钠为126~130mmol/L21例,发生肝昏迷5例,占23.8%。血钠为131~135mmol/L12例,无肝昏迷发生。结果显示:当肝硬化腹水及肝昏迷时,血钠明显降低(P<0.001)。血钠降低与肝硬化腹水发病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 73例NYHAⅡ、Ⅳ级住院患者按血清钠水平分为正常血钠组(41例)和低血钠组(32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PRA、AngⅡ、ALD及BNP水平,并分析血清钠水平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 ;根据心功能级别分为心功能Ⅱ级组(20例)、Ⅲ级组(22例)和Ⅳ级组(31例),并分别进行组间血钠、PRA、AngⅡ、ALD、BNP水平比较.结果 ①与正常血钠组相比,低血钠组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RA、AngⅡ、ALD、BNP水平均显著升高 ;②相关分析显示,血钠与血浆PRA、AngⅡ、ALD、BNP呈显著负相关 ;③与心功能Ⅱ组比较,心功能Ⅲ、Ⅳ组的血浆PRA、AngⅡ、ALD、BNP水平显著升高,而血钠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PRA、AngⅡ、ALD、BNP水平呈负相关,可能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RA、AngⅡ、ALD、BNP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浓度变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2h内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BNP浓度,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治疗2~26d,于出院前或临终前重复测定血BNP浓度,探讨BNP水平变化在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近期预后中的价值。结果:院内死亡的3例患者临终前24h内血BNP水平((3534.0±907.0)ng/L)较入院时((1416.0±872.0)ng/L)升高,未发生临床终点事件的患者出院时BNP水平较入院时((459.1±154.3)ng/Lvs(932.3±309.8)ng/L,P<0.05)降低。而院外发生临床终点事件的患者治疗后BNP仅轻度下降((1007.9±266.9)ng/Lvs(749.1±214.4)ng/L,P<0.05),且2组降低的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浓度增高,提示近期预后差;BNP浓度降低幅度大的患者较降低幅度小的患者近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益平  张克军 《吉林医学》2010,31(17):2619-2620
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除结构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外,所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使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6.25mg,2次/d,渐增至50mg,2次/d,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做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EF)、6min步行距离的对照。结果:治疗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EF)、6min步行距离均得到改善。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个月后,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维国 《吉林医学》2011,(3):493-493
目的:观察和探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全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和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各6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两组在治疗过后,NYHA级别都有显著改善,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采用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对照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高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48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常规使用洋地黄类、利尿剂及ACEI类药物治疗,仅卡维地洛组加用卡维地洛治疗,3个月后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24h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次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月疗程后,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加,E/A比值明显提高,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次数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长期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对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