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白芍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坏死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EERP灌胃7d,最后1d腹腔注射CCl4,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肝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l4组血清中ALT、AST、ALP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CCl4组比较,EERP+CCl4组血清中ALT、AST、ALP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胞浆中SOD和CAT活性提高、MDA水平降低(P<0.05)。结论白芍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减轻CCl4所致的大鼠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异甘草素(is01iquiritigenin,ISL)是甘草中提取的一种有效单体,属黄酮类化合物。本文研究了ISL对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加脂多糖(1ipopo1ysaccharide,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BCG lmg/5×10^7个活菌小鼠尾静脉注射12d后再尾静脉注射LPS 4μg制作免疫性肝损伤模型。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三个ISL给药组分别给ISL 10,20,40mg/kg/d灌胃,连续12d。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0.4ml/只。末次给药12h采血并处死动物,取肝脏和脾脏,计算肝脾指数,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ELISA法检测肝匀浆TNF-α和IL-1β口含量。另取部分肝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小鼠肝脾指数、ALT、AST、TNF-α和IL-lβ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别。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也显示模型组动物肝内出现弥漫性分布的点片块坏死、桥接坏死,肝血窦明显充血和弥散性炎症细胞浸润。ISL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还可降低肝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还发现ISL可明显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症细胞浸润。结论:ISL对卡介苗加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Iβ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当归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当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免疫肝损伤模型,观察当归大、小剂量对其肝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细胞膜功能的影响。结果当归尤其是小刘量当归具有明显提高肝细胞SOD、降低MDA(P<0.05).并提高肝细胞膜ATP酶(ATPase)活性(P<0.05)的作用。结论提示当归具有明显的抗肝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改善肝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氯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氯苯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氯苯胺 ( 1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目前工业生产采用铁粉还原对氯硝基苯法 ,该法三废污染严重 ,产品质量差。本文用加氢还原法 ,可大幅减少三废污染 ,提高产品质量。一般用骨架 Ni、Pd/C等加氢催化剂 ,但容易脱卤 [1] ,导致催化剂中毒 ,降低反应的收率。一般可在反应中加入脱卤抑制剂[2 ] ,但会影响产品质量 ,并增加了脱卤抑制剂与产物的分离步骤 ,提高了生产成本。亦可预先使催化剂中毒 [3] ,但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本文对 Pd/C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调节 ,加入 Fe和 Ce以改善其表面吸附性能 ,达到抑… 相似文献
6.
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赤芍甘草冲剂(200、400、800 mg.kg-1)灌胃给药均能降低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水平,使升高的肝脾指数降低;同时发现赤芍甘草冲剂可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和NO水平。结论:赤芍甘草冲剂对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木瓜醇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采用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木瓜醇提取物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匀浆中SOD水平升高,MDA含量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P<0.01,P<0.05)。结论木瓜醇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ISL)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在体实验选用♂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6组,每组8只.ISL三剂量给药组分别灌服ISL 10,20,40 mg·kg-1·d-1;甘草酸二铵胶囊(DG)组灌服DG 500 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服等容量的溶媒.连续给药7 d,qd.以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酶学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②体外实验采用大鼠离体肝细胞原代培养,并建立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检测ISL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①lSL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清中升高的ALT和AST活性,升高肝组织中降低的GSH含量、SOD和GSH-Px活性,同时降低过氧化物终产物含量.②ISL浓度(5.0~20.0 μmol·L-1)依赖性抑制CCl4引起的ALT和AST升高,ISL 20.0 μmol·L-1可阻断CCl4产生的肝细胞ALT和AST漏出.结论ISL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清除肝组织中的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珍珠梅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珍珠梅水提取物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CCh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活性;比色分析法测定血清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CCh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珍珠梅水提物和联苯双酯灌胃给药能显著降低CCh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结论珍珠梅水提物对CCl4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精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黄精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ALT、AST活性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SOD活性升高,MDA活性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精提取物可以降低肝损伤小鼠ALT、AST及MDA活性,提高肝脏SOD活性,对急性肝损伤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五指毛桃水提物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拘束应激模型组,破壁灵芝孢子粉(GL)组(500 mg·kg-1)和五指毛桃水提物(RFH)低、中、高剂量组(125,250及500 mg·kg-1),共6组.连续灌胃给药4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拘束负荷18 h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分别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Griess化学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荧光酶标仪测定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HPLC法测定谷胱甘肽(GSH)含量、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结果:与拘束应激模型组相比,五指毛桃水提物可以明显降低拘束负荷小鼠血浆ALT活性、肝组织MDA和NO含量,有效提高肝组织的ORAC指数、GSH含量、GSH-Px和GST活性.结论:五指毛桃水提物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缓解拘束负荷小鼠的氧化应激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甘草饮片HPCE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甘草饮片HPCE-DA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甘草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色谱分离,以40 mmol.L 1硼砂-10 mmol.L 1磷酸二氢钠-10%甲醇(pH=8.6)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为20 kV,波长为254 nm,以甘草酸为参照物(IS),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10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甘草饮片HPCE-DAD指纹图谱,发现少数甘草饮片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其炮制品的指纹谱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甘草饮片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真空度、上样量、洗脱剂用量和洗脱流速对固相萃取工艺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各萃取液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结果甘草最佳固相萃取备件为真空度0.01MPa,上样量1.5mL,洗脱剂用量25mL,洗脱速率3mL/min;甘草苷和甘草酸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85%和99.67%。结论SPE—HPLC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甘草及含甘草的复方制剂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药中农药残留污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甘肃省是中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的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但是,近年来农药残留物超标问题阻碍了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发展。针对甘肃省大宗道地药材当归、党参、甘草和黄芪,本文综述了2009-2019年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和国内标准的差距,并提出针对中药中农药多组分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方案,以期保证中药质量安全,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老鹳草提取物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刀豆蛋白A(ConA)诱导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灌胃给予老鹳草提取物(100,200,400mg.kg-1),观察小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变化;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肝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不同剂量老鹳草提取物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MDA含量(P<0.05或0.01),并能使降低的SOD活性升高;中、高剂量老鹳草提取物(200,400 mg.kg-1)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及LDH活性(P<0.05)。不同剂量老鹳草提取物可使血清蛋白含量维持正常比例,肝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老鹳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方肝炎平颗粒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复方肝炎平颗粒对CCh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复方肝炎平连续给于小鼠7天(100.0mg/kg、50.0mg/kg、25.0mg/kg),用CCh造成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复方肝炎平连续给药7天(100.0ms/ks、50.0mg/kg、25.0mg/kg),能抑制小鼠灌胃CCl4引起亚急性肝损伤所致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升高,同时能够升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并能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 复方肝炎平颗粒是由苦参、三七等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颗粒剂,具有清肝利胆、活血化淤、降酶等功效。复方肝炎平颗粒具有的保肝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对乙酰氨基酚(A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分别热休克(HS)处理小鼠10min(HS10组)、20min(HS20组)和30min(HS30组),室温恢复8h后,小鼠ip给予AAP 550mg·kg-1诱导急性肝损伤,分别于AAP后0,6,24,42和72h进行相关指标检测。赖氏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给予AAP后0 h,小鼠肝热休克蛋白70(HSP70),细胞色素P4501A2(CYP1A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给予AAP后0,6,24,42和72h时小鼠PCNA的表达。结果与AAP对照组相比,HS20组小鼠血清中AST和ALT酶活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HS10组和HS30组小鼠无显著差异。与AAP对照组相比,HS20显著降低了A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程度(P<0.05),而HS10和HS30未显著降低肝损伤的程度。HS20显著诱导了小鼠肝HSP70(P<0.01),CYP1A2(P<0.01)和PCNA(P<0.05)的表达,而HS10和HS30显著诱导了小鼠肝HSP70和CYP1A2(P<0.05)的表达,但未明显诱导PCNA的表达。与HS10和HS30相比,HS20更加显著地诱导了HSP70和CYP1A2的表达(P<0.05)。HS20组小鼠在注射AAP后0,6,24,42和72h,小鼠肝PC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AP对照组(P<0.05)、HS10和HS30组(P<0.05)。结论 40℃热休克预处理20min可以有效降低A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程度,加速肝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Toxicology mechanisms and methods》2013,23(8):510-514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Danshensu on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omethoate in Sprague Dawley rats. The acute omethoate poison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dministrating subcutaneously with omethoate at a single dose of 60?mg/kg. Danshensu treatment markedly inhibited the increases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cyclooxygenase-2,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hromboxane B2, and thromboxane B2/6-keto-PGF1alpha ratio induced by omethoate. 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urther confirmed that administration with Denshensu ameliorated liver injur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Danshensu possesses protective action on hepatic injury induced by omethoate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was related to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circulation improvement of Danshensu, at least in par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