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及药物治疗。对于晚期或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及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临床以激素治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为主。本文综述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较常见的妇科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术为主,但是,对于晚期和复发的患者以及合并有高危因素的早期患者,需辅助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激素治疗主要包括孕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芳香化酶抑制剂(AIs)及其他(如达那唑)。近年来,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各种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及肿瘤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就AIs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据统计,2007年美国有4万例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Jemal A,Siegal R,Ward E,et al.2007).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为辅,化疗在子宫内膜痛治疗中的作用一直备受争议,以往仅用于晚期及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近年来,国外开展了多项针对早期高危予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预防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从而使化疗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得以开展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内膜癌是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癌,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模式也出现了变化,除了以手术为主,并进行精确的手术——病理分期外,还需辅助激素化疗和放疗等治疗,孕激素因毒性低,可转化内膜而常用  相似文献   

5.
<正>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该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发病者可以高达14.4%~([1])。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并且辅助放疗、化疗以及激素治疗等,早期的子宫内膜癌的治愈率高达70%~([2])。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主要是与患者体内持续的高雌激素状态有关,因此临床上会采用孕激素拮抗高浓度的雌激素水平,从而延缓子宫内膜的增生,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由于子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除手术治疗外,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辅助化疗,可使晚期宫颈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同步放化疗可增强放疗敏感性,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效的化疗可以及早防止卵巢癌复发,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化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亦日益受到重视.铂类抗癌药物作为主要的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45岁子宫内膜癌19例病例资料,与同期>45岁的患者126临床资料作对比。结果本组19例占同期收治子宫内膜癌的13.1%(19/145),其中6例未孕,占31.5%,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排液、月经量多经期延长;18例诊刮确诊,1例外院因功血行子宫切除诊为内膜癌,需作补充手术住院;结论 18例手术治疗,1例孕激素治疗后促排卵妊娠,现已足月分娩。结论 45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期别较早,病理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分化、肌层侵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以手术为主,对高危患者辅以放、化疗,对于有生育要求低危患者,可保留其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三大常见死亡原因,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1]。早期子宫内膜癌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愈,但伴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需要通过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等来减少复发[3]。但目前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最佳辅助治疗方案尚存争议[3]。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Х^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IGO分期(OR=3.234,95% CI:1.324~ 13.454)和淋巴结转移(OR=8.235,95%CI:1.563~18.574)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IGO分期(HR=4.342,95%CI:1.643~ 15.856)和淋巴结转移(HR=3.853,95% CI:1.864~9.675)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达到预防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的目的。方法对12例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除1例晚期患者治疗死亡外,余11例手术治疗随访至今仍健在。结论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与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高危因素有关;多不具备子宫内膜癌三联征的典型表现;且多数为高分化腺癌,与子宫内膜腺瘤增生及重度非典型增生难以区别;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比老年者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可酌情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中青年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达到预防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的目的。方法对23例45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除2例晚期患者治疗死亡外,余21例手术治疗随访至今仍健在。结论中青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与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高危因素有关;多不具备子宫内膜癌三联征的典型表现;且多数为高分化腺癌,与子宫内膜腺癌增生及重度非典型增生难以区别;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比老年者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或卵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辅助化疗和相应的护理。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辅助化疗,未出现化疗不良反应或者死亡病例。结论 对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全方位的临床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侯玉梅 《河北医药》2008,30(7):973-974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不同的,临床分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91年3月至2003年1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30例(经组织细胞学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据临床分期及不同的治疗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手术加放疗组、综合治疗组(手术 放化疗 激素),对其治疗后的疗效、复发、转移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77.7%,单纯手术组、手术加放疗组及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78.1%、82.5%.手术加放疗组及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放疗后的并发症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分的发生率别为3.1%、2.7%.结论采用手术、放化疗及激素等综合治疗方法 ,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术后复发及转移,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95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分析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方法:对9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为91.68%。结论:手术病理分期、术后适当的辅助治疗(化疗、放疗)是改善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赵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319-319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以手术为主。腹腔镜手术由于对机体创伤小、出血少,盆腔脏器干扰少,痛苦轻的显著特点,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上,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应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11年1月~10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86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回顾。结果均为腹腔镜手术,没有一例转为开腹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住院天数15d,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后及并发症护理,缩短住院天数,保证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化学药物、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以手术治  相似文献   

17.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但对于晚期不能手术或年轻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并且属于激素依赖性的EC患者,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占宫体恶性肿瘤的 90 %以上 ,近年文献报道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与宫颈浸润癌相近 ,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 ,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因而对化疗的预后预测也日趋重要。我院于 2 0 0 0年开始 1 0个月中 ,遇到 1 9例子宫内膜癌 ,现就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状况与肿瘤细胞分化、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及预后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选取我院 2 0 0 0年 1~ 1 0月 1 9例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 ,按病理组织分类 ,子宫内膜样癌 1 5例 ,乳头状腺癌 3例 ,透明细…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标准的手术方式为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双附件切除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我们不仅要尽量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关于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类治疗及临床研究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邵淑丽岳丽萍郭晋峰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内膜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关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问题,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等一直是临床医学探讨的重点,本文总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