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616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目的通过回顾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本地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来诊的急性中毒患者均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准确填写急性中毒表格,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生时间、病人来源、发生地点、意图、中毒类型,中毒物质名称、剂量,毒物种类、侵入途径,急诊处理方式、诊断及转归等。结果自2001年7月1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止,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616例,男女比为1:1.4,女性高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发生在20—29岁的年龄组(占32.6%),其次发生在30~39岁之间,占24.3%。主要毒物是药物,其中最多的是镇静催眠类,占中毒总数的21.7%。居第二位的中毒物质为一氧化碳占17.9%,然后是农药中毒占17.1%,再其次是酒精中毒占10.1%。自杀占急性中毒的47.1%,口服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占77.1%。73.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中毒病人的职业排在前三位的是农民(19.6%)、待业人员(18.2%)和学生(14.0%)。中毒在8月、9月高发,占全年的24.9%。96.6%的病人出院,死亡占1.6%。结论我院急性中毒病人以20~39岁为多见,尤以20~29岁最多,女性多见;毒物排列顺序为药物、一氧化碳、农药、酒精;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口服为主要途径。农民、无业人员和学生是主要的中毒职业分布。  相似文献   

2.
刘加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86-4786
目的了解龙井市老头沟镇2009年居民意外死亡的流行规律。方法资料分人群分布、时间分布、死因等分别比较,应用χ2检验、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2009年居民意外病死率为100.89/10万,男性138.81/10万,女性66.62/10万。交通事故、被杀、自杀是居民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三者占意外死亡总数的69.44%。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男性与女性均以75~岁组为最高,30~岁组次之(男性u=1.80,P<0.05;女性u=2.42,P<0.05)。结论本次调查分析龙井市老头沟镇2009年居民意外病死率为100.89/10万,明显高于我国人群平均水平(66.56/10万),亦高于我国农村人群平均水平(74.63/10万)。调查结果表明:意外死亡已是该镇严重的社会问题和主要卫生问题,提示有关部门要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2007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上海市2007年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上海市急救中心2007年院前急救患者数据库和同期全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对其中记录完整者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之间比较采用y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对时间、日期和月份使用圆形分布的统计方法 .结果 2007年本市中心城区实施的院前急救患者中,有完整数据记录者86 815人,男女比为3.89:1,老年人占84.95%.其主要疾病依次分别为创伤.脑血管病、心脏病、昏迷、高热、肿瘤急症、急腹症、妇产科急症和上消化道出血.一天中,院前急救的高峰时点为12:15,高峰时段为05:43至17:45,不同疾病的院前急救均有其高峰时点和时段;一年中,院前急救无明显高峰期,但高热、急腹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的院前急救均有其高峰期.结论 上海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患者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因此不断完善院前急救系统建设,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院前急救需求,是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保护人群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前瞻性调查急诊手外伤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致伤原因、受伤环境、损伤类型、伤后就诊时间、患者来源等因素分布特征.结果 (1)急诊手外伤高发年龄段在15~44岁;患者男女比例为3.72∶1;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为51.02%,其次为高中,占20.69%.(2)受伤原因中,以工伤最多,占69.99%,其次为生活伤,占19.35%;受伤环境分布依次为工作场所、家中.(3)开放性损伤占98.28%,其中挤压伤、切割伤分别占36.65%、35.06%,闭合性损伤仅占1.72%.(4)患者受伤后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30.00 min.结论 本地区急诊手外伤患者以青中年居多,且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工伤、开放性损伤所占比例最高,应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0±1.08) min、(13.68±7.14) min、(25.25±12.34) min、(13.75±6.48) min、(54.74±25.47) min、(7.86±3.91)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 min、(13.58±6.78) min、(25.53±12.34) min、(13.60±6.54) min、(53.79±23.77) min、(7.67±3.86) 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 min、(14.10±7.05) min、(24.79±12.08) min、(13.79±6.61) min、(54.80±25.36) min、(7.90±3.92)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与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②院前死亡总体、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月份及季节分布以2月份、第一季度为最多,日时间段分布以8:00~10:00为最多.③院前死亡患者中循环系统、其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数分别位居第一、二、四、五、八,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其中循环系统类中心脏性猝死死亡最多;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三、六,均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④男性院前死亡数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数均明显多于女性.⑤院前心脏性猝死占循环系统类死亡的绝大部分(67.33%),目击者现场心肺复苏(CPR)为4.46%,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1%.结论:①心脏性猝死是中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③创伤致死是中国大中城市又一常见院前死因,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将是降低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发生及其死亡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急诊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了解深圳市急诊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抽样方法调查本市急救中心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急诊伤害就诊情况。结果 伤害占急诊总量的31.92%,伤害病死率0.24%。伤害死亡占急诊总死亡构成的58.54%。意外伤害占首位,意外伤害的前三位为:机械伤、交通伤、跌倒伤(31.64%、23.48%、17.1l%)。结论 深圳市急诊伤害构成比高,病死率高。加强伤害预防和建立完善的伤害监测系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7日至6月25日,山西省太原市共发生SARS病例336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5.36%。为了解SARS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SARS发生发展规律,为政府疫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太原市SARS死亡病例分布及其病死率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北京煤炭总医院急诊科服药自杀未遂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未遂是指各种有意威胁、伤害自己的生命,但未导致死亡的行为,其中服药为自杀未遂的主要方式。为预防自杀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笔者分析了2004-08/2008-07北京煤炭总医院急诊科救治服药自杀未遂患者,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41例服药自杀未遂急诊患者中,女35例,占85.3%,男6例,占14.7%,男女比例为1∶5.8。1.2方法对上述急诊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年龄、职业、自杀诱因、服药类别等因素特征。2结果年龄分布在16~73岁,30岁以下者31例,占75.6%。职业史方面无固定职业者29例,占70.7%。自杀诱因中,婚恋纠纷27例,占65.8%,其余14例中,家庭矛盾6例,精神障碍4例,工作矛盾2例,校园矛盾1例,政治难民1例。服用镇静催眠药19例,占46.3%;混合处方药8例,占19.5;还有服用杀虫剂4例,解热镇痛药3例,抗生素2例,中药1例,高锰酸钾洗液1例,日用消毒液1例,工业用有机溶剂1例,抗结核药1例。3讨论世界范围内自杀未遂率女性高于男性。本文调查的41例服药自杀未遂者均未求助心理咨询或社会支持方式化解矛盾。青年女性在婚恋问题、家庭纠纷等诱因影响下,同时主观不愿选择痛苦较大的...  相似文献   

9.
6458例急诊伤害病例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规律及伤害病人急诊救治情况 ,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 ,对 2 0 0 1年 7、10月以及 2 0 0 2年 1、4月上半月在所选择的医院急诊首诊的伤害病例进行调查。由接诊的医生亲自对病人进行询问 ,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 6 4 5 8例伤害病例调查表。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 94 :1。 15~ 34岁组伤害比例最高占 5 4 80 %。意外伤害占伤害总人数的 81 14 %。工人、农民、学生伤害居职业前三位。伤害发生的昼夜分布存在集中趋势 ,围绕 13:2 6 0 7分布。伤害地点以公共场所中街道公路为主 (占 4 3 33% )。机械性损伤最常见 (占5 3 30 % )。机动车运输事故是伤害的首位死亡原因。跌倒是 6 0岁以上老人的第一位伤害种类。伤害病死率为 2 32‰。结论 急诊室伤害监测是伤害发生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 ,通过本研究提出了对伤害干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海宁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医疗体系(EMSS)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病医学紧密相扣的三个环节。院前急救是第一环节,和院内急救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作者对海宁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了解近年来海宁市院前急危重症疾病的急救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拟定更适合急救事业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Isolated reports suggest that haematogenous osteomyelitis inthe adult may be presenting to the physician with increasingfrequency. The disease continues to cause diagnostic difficulties.Results of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6 cases over an eight-yearperiod support previous suggestions that a second peak in incidenceoccurs in the elderly; they are consistent with an increasingincidence although the small numbers make from conclussionson incidence impossible. The time from onset of symptoms topresentation is often prolonged and diagonostic delay may occur.Thos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most useful in diagnosis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许晓春  郭东风 《华西医学》2009,(11):2996-2999
目的:探讨急诊医疗过程中意外死亡的原因,以引起广大同道的重视。方法:对急诊就诊过程中24 h内死亡且符合入选标准的68例患者进行死亡原因分析,分析意外死亡常见的病因并探讨死亡原因与就诊之初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68例意外死亡患者占同期死亡人数的4.39%,其中主动脉夹层31例,占同期死亡2%,占意外死亡的45.6%;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塞9例,心肌炎4例)13例占同期死亡病人的0.84%,占意外死亡总数的19.1%;急性脑血管病(小脑出血5例,小脑梗塞8例)13例,占同期死亡人数的0.84%,占意外死亡总数的19.1%;重症哮喘3例;不明原因死亡5例。临床特征多为胸痛、胸背痛、头痛、上腹痛、眩晕等为首发症状。结论:急诊就诊过程意外死亡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由于这些病例症状多不典型,病情复杂多样,临床医师极易忽视,临床极易漏诊、误诊,一旦发生,都将引起较大的医疗纠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对急诊就诊过程中的不典型特征高度重视及时考虑主动脉夹层、心脏性猝死、急性脑血管病,早期治疗,避免意外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武汉市江汉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的特点。方法:对从武汉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的2008年度武汉市江汉区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院前急救患者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2.24±1.05(min)、16.41±7.82(min)、12.39±6.17(min),急救半径为9.17±4.36(km)。其中院前死亡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2.17±1.13(min)、15.86±8.17(min)和23.26±11.39(min);急救半径为8.96±4.28(km),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分别为2.26±1.08(min)、16.23±7.94(min)和22.97±10.48(min);急救半径为9.25±4.13(km)。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到达现场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院前死亡的患者(P〈0.01)。(2)院前急救,包括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均以第1季度为最多。(3)在2 198次院前急救中,创伤类居首位,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段最多;其次分别是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4)创伤类的死亡位居首位;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2~5位,其中循环系统类的死亡中居首位的是心脏性猝死。(5)男性的院前急救例数、总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1)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的主要原因;(2)应重视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发生及其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佛山市狮山镇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本区域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华立医院急诊科2009年度院前急救14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和21~60岁为主,创伤占55%,其中车祸占59%.非创伤急救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院前急救后64%患者急诊入院治疗,其中39%紧急入院手术治疗,7%)转入危重症监护室治疗.院前死亡67例,其中创伤导致死亡18例,非创伤49例,院前CPR成功11例.结论:以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为依据,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应持续进行院前急救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徐平  曹灵红  章成 《华西医学》2011,(11):1649-1652
目的研究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度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院前急救数据,研究院前急救疾病谱及性别、年龄构成,并分析时刻及季节分布特点,描述院前急救转归。结果 2009年度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共4 588例,排前6位疾病依次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5.6%),循环系统疾病(15.0%),呼吸系统疾病(6.3%),神经系统疾病(6.0%),精神和行为障碍(5.6%),消化系统疾病(4.9%);性别构成男性多于女性(P〈0.05);年龄构成以中老年较多,青少年儿童较少(P〈0.05);时刻分布规律高峰点为15点40分(P〈0.05),季节分布以冬季较多(P〈0.05);患者转归以住院、留院观察为主,院前死亡人数占比例为3.8%。结论根据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规律,可以合理配置急诊资源,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满足民众不断增加的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探讨应急医疗救援策略,为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山市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中提取2006~2010年间发生3人(含3人)以上伤亡的3474起群体性突发事件资料,总结分析其流行病特点和应急处置情况.结果:中山市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突发事故类型依次是交通事故、外伤、火灾;交通事故和外伤事件有逐年增加趋势,食物中毒呈下降趋势.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21~50岁的年龄段;事故发生高峰在晚上18:00~凌晨2:00;平均反应时间(从呼叫受理至急救车到达事发现场的时间)由2006年的12.4 min缩短到2010年的11.6min;救治结果:显效6490例(52.83%),有效4738例(38.57%),无变化870例(7.080/0),恶化187例(1.52%),总有效率为91.4%.结论:建立健全的院前急救系统、合理布局急救站点、规范现场处置工作、加强120系统内外联动的协作配合、完善预案并加强演练和普及急救知识是降低突发群体伤亡事件病死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急诊室内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和影响抢救成功的因素。方法:复习五年来急诊室抢救记录。结果:142例新生儿和婴儿在急诊室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前五位分别是窒息、肺炎、先天畸形、腹泻病和颅内疾病。103例(72.6%)病儿转院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出租车,并无医务人员护送,仅14.8%的病儿由救护车转送,124例于院前死亡。结论:导致本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的疾病主要原发于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许多病人在转运中未使用救护车,亦无医务人员护送,到达急诊室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建立儿童急救网络和实施安全转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诊死亡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我院急救中心死亡病人565例临床资料。结果:本院急诊死亡的患者涵盖各年龄层,以老年人为主;疾病涵盖各专科,猝死和不详原因死亡发生率高;春秋季是死亡高发季节。结论:减少急诊死亡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和完善急救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