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5例患者早期行后路骶椎管减压:神经根探查松解,GSS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21.3个月。结果: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2~3个月,平均2.3个月。优良率80%。结论:使用GSS治疗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具有固定可靠、复位满意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辅助微创三角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性骶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微创入路与传统切开入路三角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性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24例单侧不稳定性骶骨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均为AO C1.3型骨盆骨折,术前均接受神经核磁检查明确腰骶神经未被骨折断端或骨块卡压;骨盆损伤均一期采用前后联合固定,骶骨骨折采用三角固定。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机器人辅助微创入路组[简称机器人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36.3±1.2)岁(范围,22~56岁);Dennis骶骨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神经损伤2例,Gibbons分级Ⅱ级1例,Ⅲ级1例]和传统后正中切开入路组[简称切开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38.2±1.6)岁(范围,19~58岁);Dennis骶骨骨折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神经损伤3例,Gibbons分级Ⅱ级2例,Ⅲ级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Majeed功能评分采用t检验,Mears和Velyvis评价、内固定置入准确度、骨折愈合率采用卡方检验,术后感染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Gibbons分级变化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3.2)个月(范围,14~36个月)。手术时间,机器人组为(100.3±14.5)min,切开组为(202.0±18.5)min;术中出血量,机器人组为(180.0±17.4)ml,切开组为(850.0±15.2)ml;术中透视时间,机器人组为(23.3±4.5)s(包括切开前机器人扫描定位图像时间);切开组为(90.0±7.7)s。Mears和Velyvis评价,机器人组解剖复位7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切开组解剖复位7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两组复位满意率均为91.7%(11/12)。两组均置入36枚螺钉,其中机器人组螺钉置入准确率100%,切开组螺钉置入准确率为77.78%(28/36)。两组骶骨骨折均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机器人组(8.5±1.9)个月,切开组(12.8±2.4)个月。Majeed评分,机器人组(86.2±3.4)分,其中优7例,良4例,可1例;切开组(84.2±2.7)分,其中优6例,良4例,可2例。机器人组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切开组术后出现1例伤口深部感染,2例表浅感染,感染率为25%。Gibbons分级,机器人组1例由术前Ⅱ级恢复至术后Ⅰ级,1例Ⅲ级恢复至术后Ⅱ级;切开组2例由术前Ⅱ级恢复至术后Ⅰ级,1例Ⅲ级恢复至术后Ⅱ级。机器人组与切开组患者Gibbons分级变化、Mears和Velyvis评价、骨折愈合率、Majeed评分及术后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手术时间(t=14.99)、术中透视时间(t=32.13)、术中出血量(t=100.46)、内固定置入准确率(χ2=9.00)及骨折愈合时间(t=4.87)方面,机器人组均优于切开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微创入路三角固定与传统切开固定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少、出血量小、内固定置入更为准确及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单侧不稳定性骶骨骨折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治疗骶骨纵行骨折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治疗骶骨纵行骨折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18~61岁,平均35岁。按照Denis分类法,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7例,均采用经皮空心钉回定。结果: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8min。全部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6个月。参照改良的骨盆创伤治疗标准,影像学评价优18例,良5例,差1例;临床评价优16例,良8例。结论: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骶骨纵行骨折,置钉精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探讨后路髂骨钉棒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治疗50例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置钉及固定方式分为髂骨钉棒固定组(简称髂骨钉棒组)和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组(简称骶髂螺钉组),其中髂骨钉棒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1.10±14.07)岁(范围,22~76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5例,Ⅱ型15例;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12例,C1型6例;3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Ⅱ级。骶髂螺钉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0±13.35)岁(范围,16~78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6例,Ⅱ型24例;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20例,C1型8例;4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3例Ⅱ级,1例Ⅲ级。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Majeed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骨折复位质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骶神经损伤恢复Gibbons分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8个月(范围,12~40个月)。髂骨钉棒组手术时间(41.40±7.30)min;术中出血(105.00±61.94)ml;术中透视(19.10±7.33)次;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价标准,9例解剖复位,10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4.25±8.29)分;术前3例GibbonsⅡ级骶神经损伤,术后2例恢复为Ⅰ级。骶髂螺钉组手术时间(18.27±5.89)min;术中出血(33.00±17.54)ml;术中透视(14.93±4.49)次;术后15例解剖复位,13例复位满意,2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6.43±7.43)分;术前3例GibbonsⅡ级骶神经损伤,其中2例术后恢复为Ⅰ级,术前1例Ⅲ级损伤,术后恢复为Ⅱ级。与骶髂螺钉组比较,髂骨钉棒组手术时间长(t=-12.36,P<0.001)、出血量多(t=-6.04,P<0.001)、透视次数多(t=-2.50,P=0.016),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髂骨钉棒组与骶髂螺钉组在骨折复位质量(χ^2=0.23,P=0.89)、Majeed评分(t=0.97,P=0.34)、Gibbons分级(Z=-0.224,P=0.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髂骨钉棒组1例发生单侧伤口表浅感染,1例诉钉尾部不适;骶髂螺钉组1例发生S1神经损伤。结论对于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且不适合使用骶髂螺钉固定者,采用后路髂骨钉棒固定操作简单,术后疗效满意,与使用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固定相似。 相似文献
9.
腰椎-髂骨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髂骨固定治疗DenisⅡ、Ⅲ型骶骨纵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腰椎-髂骨固定治疗的7例DenisⅡ、Ⅲ型骶骨纵形骨折病人,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患者术后4 d左右即可适当下床活动,术后随访至少1年,平均内固定拆除时间5.5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继发性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主诉髂骨螺钉处有触痛,但无皮肤坏死。[结论]腰椎-髂骨固定治疗DenisⅡ、Ⅲ型骶骨纵形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生物稳定性好,并发症少,允许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便于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0.
1998年2月~2003年6月,我们对14例移位明显的肩胛骨体部骨折采取手术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25~58岁。左侧6例,右侧8例。新鲜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1例,均为肩胛骨体部闭合骨折。1.2治疗方法全麻下侧卧位。取后侧弧形入路2例,肩胛骨外侧缘入路12例,充分暴露骨折端,重建钢板塑形后行复位固定。见图1。术中C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放置引流片,关闭切口。术后24~48h后开始钟摆式功能锻炼,6周开始主动活动锻炼,3个月后开始肌肉强度和耐久力的训练。图1肩胛体骨折X线片A.术前;… 相似文献
11.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骶骨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LCP固定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不稳定骶骨骨折患者7例:L5神经根损伤3例,骶丛神经损伤4例.2例术中行经后路神经减压、骨折复位固定术,5例单纯行骨折复位固定术.结果7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20.8±8.6)个月.3例L5神经根损伤和2例骶丛神经损伤者Frankel分级由C级恢复至E级,另2例骶丛神经损伤者由C级恢复至D级。术后功能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评定:优3例,良3例,可1例.结论LCP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骶骨不稳定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65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8~62岁。左侧31例,右侧34例。中1/3骨折42例,外1/3骨折15例,内1/3骨折8例。横断骨折17例,斜形骨折20例,粉碎性骨折28例。开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型锁定钛板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使用微型锁定钛板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患者21例,分别取Judet入路、肩胛骨外侧缘加辅助入路,骨折复位后使用微型锁定钛板进行固定。结果 21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时间为3~20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结果示复位满意。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其中优1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95.2%。结论 对于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根据骨折部位选择相应的入路使用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AO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AO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3例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按照AO/ASIF分类,C14例,C23例,C36例)行后路径鹰嘴截骨入路,骨折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或加1/3管型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摄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1-3年,平均1年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用Cassebaum方法评价:优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 AO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优于其它内固定材料,可作为目前手术治疗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首选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9.
20.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的17%[1]。大多数病例通过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复位后丢失率高,容易遗留肢体短缩、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我院自2001-2004年使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8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5岁;左侧7例,右侧11例。根据AO分类:B3型5例,C1型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