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本市无偿献血事业蓬勃发展,基本保证了日常临床用血需要和输血安全。在突发事件中,医疗救护是挽救生命、保障健康的重要环节,而输血治疗是医疗抢救的重要手段,如何保证充足且安全的血液供应是对采供血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重大灾害事故医疗急救用血应急机制是保障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全国无偿献血应急保障体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国无偿献血应急保障体系的现状。方法以问卷形式从应急预案的建立、应急预案的主管部门、应急预案的预警分级、应急队伍管理、应急储备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全国有97.01%的采供血机构建立了应急保障预案;共有6个不同的组织或部门负责采供血应急保障工作,应急保障体系有3种不同的类型;虽然有255个采供血机构对应急预案进行了预警分级,但是分级没有统一的标准;有2/3建立应急队伍的采供血机构以电话沟通、联谊会等方式对应急队伍进行管理,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定期培训;在应急储备中,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均有待于提高,血源储备应在需求量上至少扩大10%。结论建立统一的采供血应急保障预案,将各个环节有效管理和运行起来,同时结合其他的血液储存、供应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采供血机构在重大事件中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7.
8.
9.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22):3329-33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整体实力得到快速提升,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给我们新时期的急救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就透彻理解并把握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机制,运用于急救护理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省三级医院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现状,以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进和完善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准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省20家三级医院的200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现状调查。结果:20家三级医院手术室应急预案的编制基本完成,但缺乏对预案的修订;应急组织指挥的权威性尚待加强;应急培训、演练环节薄弱;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尚待规范;推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专业化人才培训和资金不足以及领导重视不够等。结论:我省三级医院手术室需开展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落实应急培训、演练、考核评价及应急救援的基础保障工作,加大应急资金投入和领导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手术室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徐慧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0):3718-3720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是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对急诊成批伤,减轻危害程度,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通过院前预警、准备救治工作,SOS小组的启动;来院后的伤情判断、专业化的分诊、预检登记,适当的有序分流,有效的抢救治疗到最后的转归。抢救工作的提前介入、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与正确实施,减少了差错率,增加了抢救成功率。成熟的应急预案,完善的流程使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在保证了这批患者有效救治的同时,也确保了其他急诊患者有序的就诊。急诊分诊是患者与医疗机构接触的第一个窗口,急诊护士必须经过良好专业培训并具有一定经验,熟悉应急预案、规范操作流程将直接影响到急诊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整个急诊科的运作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有一套完整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完善应急流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12日深夜紧急部署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要求"全国卫生系统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紧急动员起来,将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求未受灾地区卫生部门要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做好救援物资准备工作".在抗震救灾期间,江苏省血液中心通过启动"中心灾害、突发事件、血液救援、采供血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既保证了南京地区部、省属及部队等医疗机构临床供血工作的有序进行,又支援灾区的血液需求,全面提高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血液保障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抗震救灾采供血应急处置评估,分析在突发事件中应急处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此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德尔菲法评价基层医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方法:用德尔菲法建立基层医院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综合线性模型,观察其可行性。结果:从47个指标中按重要性和可行性筛选出14个指标进入模型,建立线性模型:yi=0.11(0.552X4+0.448X7)+0.41(0.154X9+0.112X10+0.138X12+0.101X13+0.168X19+0.104X21+0.098X26+0.125X28)+0.48(0.306X32+0.214X35+0.222X39+0.258X45)。结论:用德尔菲法建立的基层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切实可行,是基层医院应急能力的重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突发应急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复杂性等特点,如何积极应对是当今所有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急诊医疗作为医院最前沿的对外窗口,常面对着各种突发应急事件(包括事故灾难、重大医疗纠纷、疫情暴发、安全威胁等各类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各级医院为了提高急诊医疗中应对上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确保医疗卫生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急诊医疗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制订急诊医疗安全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系统构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前,我国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院前急救系统仍然普遍较差,与日益增加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要求的应急处理能力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并改造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一场罕见大雪对我国部分地区的交通、电力造成很大冲击,也给临床供血平添了很多困难.由于持续低温,雪大路滑,出行不便,街头无偿献血人数锐减,血站血液库存频亮红灯,加之面临春节长假,血站急需补充血液库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