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固定团体无偿献血体系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领导和支持下,各采供血机构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各地已建立起较为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并在血液紧张、偏型及应对突发应急事件中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固定的自愿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街头无偿献血应急队伍,保证献血淡季和应急状态下的相对稳定的献血人群。方法通过电话回访,招募街头应急献血者,建立街头应急献血队伍,并在献血淡季启用。结果通过初次短讯招募,在街头应急献血队伍中,成功率为4.15%,高于非街头应急队伍献血者人群(1.97%)。结论建立街头应急献血者队伍,在应急状态下,针对目标人群,能够更有效地招募献血者,同时,对于应急献血者队伍,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部分解决结构性、季节性缺血的矛盾,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饶凡  徐珽  苏兰  马音  费小凡 《华西医学》2011,(3):462-463
近年来全球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屡屡发生,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如2003年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发生SARS及四川5·12汶川大地震等.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应急体系,成为各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医疗机构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完善...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本市无偿献血事业蓬勃发展,基本保证了日常临床用血需要和输血安全。在突发事件中,医疗救护是挽救生命、保障健康的重要环节,而输血治疗是医疗抢救的重要手段,如何保证充足且安全的血液供应是对采供血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重大灾害事故医疗急救用血应急机制是保障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全国无偿献血应急保障体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国无偿献血应急保障体系的现状。方法以问卷形式从应急预案的建立、应急预案的主管部门、应急预案的预警分级、应急队伍管理、应急储备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全国有97.01%的采供血机构建立了应急保障预案;共有6个不同的组织或部门负责采供血应急保障工作,应急保障体系有3种不同的类型;虽然有255个采供血机构对应急预案进行了预警分级,但是分级没有统一的标准;有2/3建立应急队伍的采供血机构以电话沟通、联谊会等方式对应急队伍进行管理,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定期培训;在应急储备中,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均有待于提高,血源储备应在需求量上至少扩大10%。结论建立统一的采供血应急保障预案,将各个环节有效管理和运行起来,同时结合其他的血液储存、供应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采供血机构在重大事件中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应急报告制度,应急处理原则,常见情况如停水、停电、失窃、暴徒、火灾、地震、患者病情危重等的应急处理内容.认为手术室突发事件,重在预防,通过制定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使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有据可循,采取相应应急流程,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安全,使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自非典开始,突发事件的处理成为关注焦点。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相似文献   

8.
正因各种原因导致采供血机构血液库存偏少或紧缺的情况,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如何解决血液短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1,2]。利用短信平台向无偿献血者发布血液库存偏少及招募献血的短信,是采供血机构常用的应急招募办法[3],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短信应急招募献血者已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对不同的短信发送次数及短信内容对献血招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整体实力得到快速提升,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同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给我们新时期的急救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就透彻理解并把握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机制,运用于急救护理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省三级医院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现状,以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进和完善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准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省20家三级医院的200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现状调查。结果:20家三级医院手术室应急预案的编制基本完成,但缺乏对预案的修订;应急组织指挥的权威性尚待加强;应急培训、演练环节薄弱;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尚待规范;推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专业化人才培训和资金不足以及领导重视不够等。结论:我省三级医院手术室需开展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落实应急培训、演练、考核评价及应急救援的基础保障工作,加大应急资金投入和领导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手术室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1.
灾害等突发事件血液应急探讨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输血已成为医疗救护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许多国家在关注血液安全的同时,还考虑在任何情况下如何保证安全血液的供应,特别是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后,世界各国更是日益重视制定或完善突发事件紧急处置预案(包括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血液应急预案),以阻止灾害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7月23日20∶34,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造成6节动车车厢脱轨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由于正值献血"淡季",高温炎热天气导致街头献血人员稀少,血液库存量一直处在警戒线上缘。针对此次动车追尾事故,预计伤员中将有相当比例的外伤出血患者,我市将会迎来事故后用血的"井喷期",为确保临床急救用血需求,本中心启动了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采供血预案,全力做好全血及血小板献血者的应急招募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是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重要场所,护理部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护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特点,成立应急救护小组,强化理论及技术培训;面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快速启动紧急预案,作好护理人力资源及医疗设备、急救物资的合理调配,采取积极有效的紧急救护,确保大批伤病员的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是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对急诊成批伤,减轻危害程度,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通过院前预警、准备救治工作,SOS小组的启动;来院后的伤情判断、专业化的分诊、预检登记,适当的有序分流,有效的抢救治疗到最后的转归。抢救工作的提前介入、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与正确实施,减少了差错率,增加了抢救成功率。成熟的应急预案,完善的流程使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在保证了这批患者有效救治的同时,也确保了其他急诊患者有序的就诊。急诊分诊是患者与医疗机构接触的第一个窗口,急诊护士必须经过良好专业培训并具有一定经验,熟悉应急预案、规范操作流程将直接影响到急诊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整个急诊科的运作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有一套完整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完善应急流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12日深夜紧急部署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要求"全国卫生系统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紧急动员起来,将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求未受灾地区卫生部门要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做好救援物资准备工作".在抗震救灾期间,江苏省血液中心通过启动"中心灾害、突发事件、血液救援、采供血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既保证了南京地区部、省属及部队等医疗机构临床供血工作的有序进行,又支援灾区的血液需求,全面提高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血液保障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抗震救灾采供血应急处置评估,分析在突发事件中应急处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此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德尔菲法评价基层医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方法:用德尔菲法建立基层医院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综合线性模型,观察其可行性。结果:从47个指标中按重要性和可行性筛选出14个指标进入模型,建立线性模型:yi=0.11(0.552X4+0.448X7)+0.41(0.154X9+0.112X10+0.138X12+0.101X13+0.168X19+0.104X21+0.098X26+0.125X28)+0.48(0.306X32+0.214X35+0.222X39+0.258X45)。结论:用德尔菲法建立的基层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切实可行,是基层医院应急能力的重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成军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84-1285
突发应急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复杂性等特点,如何积极应对是当今所有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急诊医疗作为医院最前沿的对外窗口,常面对着各种突发应急事件(包括事故灾难、重大医疗纠纷、疫情暴发、安全威胁等各类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各级医院为了提高急诊医疗中应对上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确保医疗卫生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急诊医疗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制订急诊医疗安全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系统构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前,我国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院前急救系统仍然普遍较差,与日益增加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要求的应急处理能力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并改造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一场罕见大雪对我国部分地区的交通、电力造成很大冲击,也给临床供血平添了很多困难.由于持续低温,雪大路滑,出行不便,街头无偿献血人数锐减,血站血液库存频亮红灯,加之面临春节长假,血站急需补充血液库存.  相似文献   

20.
建立医疗纠纷应急机制应对重大医疗纠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医患矛盾不断激化,殴打医务人员的恶性医疗纠纷层出不穷,极大地损害了医患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重大医疗纠纷,是摆在各级医院管理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本文就医疗纠纷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医院应建立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三级预警机制及现场处置的医疗纠纷应急机制,以期能够积极有效的应对和化解重大医疗纠纷,防止发生不良群体事件,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