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滕金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9):109-109,1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羊水粪染的程度及胎心监护的关系。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分娩的126倒窒息新生儿的羊水性状及胎心监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与羊水粪染有关,且粪染的程度越高,发生的窒息率越高,胎心监护的异常发生率越高。结论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监护异常与羊水粪染有关。羊水出现粪染时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尽快采取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3.
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265例有不同程度羊水粪染产妇的羊水状况、产程观察、胎心电子监护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程度的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程度的羊水粪染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心监护正常与否,与新生儿预后呈线性相关(p〈0.05)。结论羊水粪染程度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监护羊水粪染、评估胎儿安危、防止发生新生儿窒息是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及胎盘病理检查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产前检查,提升新生儿分娩质量。方法 按照羊水粪染诊断标准,对1060例产妇的羊水粪染情况进行分析,观察不同羊水粪染程度(Ⅰ、Ⅱ、Ⅲ度粪染)产妇新生儿窒息和胎盘胎膜炎细胞浸润(胎盘病理检查)的发生情况。结果 1060例产妇中发生羊水粪染172例,羊水粪染发生率为16.23%。其中Ⅰ、Ⅱ、Ⅲ度粪染率分别占羊水粪染产妇总数的50.00%、31.98%和18.02%。172例羊水粪染产妇中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重度窒息3例,窒息发生率为5.23%。其中Ⅰ度粪染新生儿窒息率为1.16%、Ⅱ度粪染新生儿窒息率为3.64%、Ⅲ度粪染新生儿窒息率为19.35%,Ⅲ度粪染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Ⅰ、Ⅱ度粪染的新生儿窒息率(均P<0.01)。172例羊水粪染产妇中发生胎盘胎膜炎性细胞浸润25例,发生率为14.53%。其中Ⅰ、Ⅱ、Ⅲ度粪染胎盘胎膜炎性细胞浸润发生率分别为3.49%、14.55%和45.16%。Ⅱ度粪染发生胎盘胎膜炎细胞浸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度,Ⅲ度粪染胎盘胎膜炎性细胞浸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度(均P<0.01)。结论 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和胎盘胎膜炎性细胞浸润发生有明显的关系,粪染程度越大,新生儿发生窒息和胎盘胎膜炎性细胞浸润的风险越高。通过及时监测羊水粪染状况,可为改善新生儿分娩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娩期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娩期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足月妊娠分娩期羊水Ⅱ-Ⅲ度粪染的孕妇54例作为研究组,羊水Ⅰ度污染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分娩期羊水Ⅱ-Ⅲ度粪染,胎儿监护异常;新生儿窒息及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的比例高(P<0.05).结论 羊水粪染的程度与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羊水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外界环境,临床上通常以羊水中有无粪及粪染程度来判断胎儿预后,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Ⅲ,为了解羊水粪染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我们对羊水粪染的489例产妇实行胎心监护,新生儿血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探讨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严密观察682例产妇产程进展,进行胎心电子监护,评估羊水粪程度,记录分娩方式对新徨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682例产妇中羊水粪染71例,占10.4%;羊水粪染中新生儿轻度窒息占23.9%,重度窒息占8.4%,其中羊水Ⅲ度粪染者中新生儿窒息率占35.9%,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羊水粪染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9-01-2010-10 280例发生羊水粪染新生儿,根据羊水粪染程度、电子胎心监护和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羊水Ⅱ度、III度粪染的胎心监护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羊水I度粪染者(P<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羊水粪染程度有关;羊水粪染可作为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标准之一,产程中一旦发现羊水粪染伴电子胎心监护异常者应尽快结束分娩,对羊水Ⅲ度粪染者即使胎心无异常也应尽快结束分娩,以减少缺氧对新生儿的损害,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防止胎粪吸入综合征,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及其与新生儿窒息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及其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对胎儿窘迫的合理诊治措施。方法对近2年多来362例胎儿窘迫病例,按胎儿窘迫的不同诊断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统计其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并统计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结果362例临床诊断为胎儿窘迫中,发生新生儿窒息69例(19.06%),以胎心率异常、胎心电子监护异常、羊水粪染Ⅱ~Ⅲ°任何一项指标异常确诊胎儿窘迫者,其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羊水粪染Ⅱ~Ⅲ°伴胎心率异常或胎心电子监护异常二项指标同时诊断者;可找到的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亦如此,在362例胎儿窘迫病例中,能找到相关因素的有266例(73.48%),以脐带因素最高,占41.35%,其次为羊水过少(10.90%)和妊娠合并症(10.52%),新生儿窒息亦与脐带因素关系最大,占34.78%。结论胎儿窘迫应采取多指标来诊断,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应密切监护、积极处理、适时行剖宫产术,既要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又要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干预而增加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羊水粪染程度与胎心监护、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及呼吸道清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6,(2)
通过对本院7155例新生儿出生时羊水性状的临床观察,表明羊水烘染程度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间关系密切。粪染程度越重,窒息发生率越高,有显著性差异(X2=68.7,9.03,42.69,P<0.001)。从对213例窒息儿复苏术中呼吸道清理方法与合并症分析,提示羊水粪染Ⅱ度或Ⅲ度宜尽早采取气管插管措施,以期及早保证呼吸通畅,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合并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羊水置换治疗产时羊水粪(meconium—staine amniotic fluid MSAF)的效果。方法:选择76例胎膜破裂后MASF≥Ⅱ度,志愿行羊水置换42例孕妇作为治疗组,余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的产程及母儿病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褥病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羊水粪染行羊水置换,可改善新生儿愈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及呼吸道清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院7155例新生儿出生时羊水性状的临床观察,表明羊水烘染程度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间关系密切。粪染程度越重,窒息发生率越高,有显著性差异。从对213例窒息儿复苏术中呼吸道清理方法与合并症分析,提示羊水粪染Ⅱ度或Ⅲ度宜尽早采取气管插管措施,以期及早保证呼吸通畅,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合并症。 相似文献
15.
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预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情况下,羊水透明无色,并可见胎脂,当胎粪排入羊水并使其变得混浊时,称为羊水胎粪污染。羊水胎粪污染是产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住院分娩产妇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电子胎心监护、新生儿预后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羊水胎粪污染的临床护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我院产科对2002年12月1日-2003年11月30日的1618例活产分娩者(臀位分娩除外)羊水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评估,对羊水胎粪污染的原因、程度、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法和气管插管吸引在羊水粪染新生儿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出生羊水粪染需要气管吸引的新生儿93例的临床资料,将行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的52例作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吸引的4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窒息复苏成功率、胎粪吸入综合症(MAS)、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异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窒息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MA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IE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普通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法优于气管插管吸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对618例羊水胎粪污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羊水Ⅰ度污染者242例作为对照组,Ⅱ~Ⅲ度污染者37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胎心监护异常、母体伴有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在胎儿监护异常、母体伴有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羊水胎粪污染者常出现胎儿心电监护的异常,也常合并有母体并发症;在不同的分娩方式下,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羊水胎粪污染而产程进展顺利,且不伴有胎心监护异常者,则可以等待自然分娩,不必过早干预。羊水污染伴有胎心监护明显异常者,高度提示存在胎儿宫内窘迫表现,无论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高,临床医师和助产人员都要加强监护,积极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