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偏头痛随机分成 2组。治疗组 49例 ,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 ,对照组用阿米替林治疗 ,观察头痛的发作情况及治疗后的转归和并发症 ,时间 2个月。结果 :缓解头痛 ,治疗组有效率 79.6% ,对照组有效率 5 5 .6% ,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治疗组不良反应 3例 (占 6.1 % ) ,对照组 8例 (占 1 7.8%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用于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阿米替林 ,且副作用少 ,并对预防偏头痛发作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加西比灵治疗,观察其前后症状变化及椎动脉在经颅多普勒(TCD)的收缩期流速(PSV)、舒张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SV、EDV减慢,RI、PI降低。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减轻动脉痉挛、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养血清脑颗粒对颅脑损伤后记忆减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记忆减退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淀粉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服养血清脑颗粒和淀粉每次4.0 g,3次·d-1,共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记忆商的测定,同时进行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按临床疗效标准.养血清脑颗粒组总有效率87.7%,对照组为40.3%,两组经统计学分析示有显著差异(P<0.01).患者的记忆力提高.养血清脑颗粒组平均增值17±11分,对照组平均增值5±7分,两组间比较P<0.01.养血清脑颗粒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颅脑损伤后的记忆减退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组及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88.6%)明显高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81.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优于单独服用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178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90例)和B组(88例),B组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而A组则在尼莫地平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养血清脑颗粒,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差。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且A组各指标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头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用更年康片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以计分法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63.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头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失眠的治疗效果,以提高对失眠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慢性脑供血不足。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使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失眠治疗效果、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睡眠质量评分为(5.63±1.0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养血清脑颗粒有助于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每次4 g,每日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银杏叶片,口服,每次19.2 m g,每日3次。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10年3月~2012年9月期间在九江市中医院门诊就诊以眩晕为主明确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5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以及西药,对照组服用西药,同时检测血常规、血流变以及经颅多普勒(TCD),在治疗1周、2周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1周、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时与治疗1周时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2周时与治疗1周时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各项TCD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各项TCD指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66-768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偏头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颅痛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为62.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的出现,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治疗患者偏头痛时,使用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显著疗效,且使用较安全,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配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腧穴及内服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采用内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养血清个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48例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通过收集48例SAH后CVS患者,研究SAH后CVS的高危患者、重点观察时段、先兆症状,进行预见性地观察及护理。结果:脑血管造影、TCD诊断CVS及Fisher分型型患者临床上更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出血次数和严重程度与症状性CVS相关,SAH出血后或术后一周后为重点观察时段。结论:对SAH后脑血管痉挛高危患者应进行预见性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 rhage,SAH)后自噬在基底动脉壁的表达,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SD大鼠SAH后早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干预作用,并分析其与自噬(autophagy)的相关性.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B组)、安慰剂组(C组)、Cystatin C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在枕大池单纯注入生理盐水,其余三组大鼠在枕大池一次性注血制作SAH模型,治疗组在注血前30min经枕大池注入Cystatin C水溶剂0.1ml(10μg/0.1ml),安慰剂组在注血前30min经枕大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均于术后48h处死大鼠,取脑基底动脉部位标本作病理检查,测定基底动脉内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以此评价有无脑血管痉挛及程度;应用自噬标记抗体LC3和Beclin-1对各组大鼠基底动脉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SAH组和安慰剂组大鼠基底动脉内径周长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血管壁厚度明显增加(P<0.01).Cystatin C治疗组基底动脉内径周长增大,管壁增厚程度减轻以及CVS值下降,与SAH组及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自噬相关指标LC3和Beclin-1在对照组呈低表达,在SAH组及安慰剂组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ystatin C治疗组,LC3 和Beclin-1的表达进一步增高,与SAH组及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AH后自噬在基底动脉壁被激活,提示自噬可能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参与了CVS的病理及生理过程,经枕大池注入Cystatin C能诱导自噬在基底动脉壁的高表达,对CVS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品春  李修蕃 《临床医学》2014,(11):119-12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佐治颅脑创伤后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4例颅脑创伤后综合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脑复康、谷维素、尼莫地平、尼麦角林等西药治疗,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79.0%,总有效率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1%和82.2%(P〈0.01);ADL和WMS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佐治颅脑创伤后综合征效果明显、安全,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13-2614
探索脑供血不足性眩晕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清FSH LH PRL GH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人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泌乳素 (PRL)、生长激素 (GH)的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对 35例动脉瘤性SAH病人发病后 1~ 3、7~ 9、13~ 15d血清FSH、LH、PRL、GH的浓度进行动态观察 ,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VMCA)。结果 动脉瘤性SAH病人血清FSH、LH、PRL、GH浓度在发病后 1~3、7~ 9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尤以发病后 7~ 9d变化最明显 ;术前、术后有脑血管痉挛 (CVS)组和非CVS组也有明显差异。结论 动脉瘤性SAH病人血清FSH、LH、GH、PRL含量与SAH的病情演变、CVS程度有关 ,并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SAH后CVS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CAVm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SAH后CVS,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血管痉挛,提升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93-2895
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量、Mo CA评分、MMSE评分、H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较对照组的66%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Mo CA评分、MMSE评分、HDS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痴呆程度(CDR)及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DR评分及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可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其认知水平,降低痴呆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王永贵  李丹  孙峰  刘彬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75-775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SAH患者42例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于发病48h内接受治疗,对照组用脱水、止血等常规疗法,氟桂利嗪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5mg,3次/d口服,共3~4周。结果1个月内,氟桂利嗪组的CVS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第14天时,氟桂利嗪组患者的病情级别及TCD检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防治SAH后CVS疗效确切,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