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膈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它是由多种因素刺激神经而引起的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而导致,可因寒冷刺激、精神因素和过食强饮引起.祖国医学称"呃逆"、"哕",俗称"打咯忒".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脾阳虚衰,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相似文献   

2.
<正>呃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俗称打嗝。患者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发出短而频的"呃"声,难以自忍,甚至影响进食、睡眠。若  相似文献   

3.
呃逆古称"哕"、"哕逆";俗称"打嗝"、"打呃忒".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1].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各种原因导致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膈肌痉挛,伴随喉肌痉挛的病症[2].短者数次或数分钟可止,长者可达数十年不愈.久患呃逆致损伤正气,严重影响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呃逆是因气逆动膈致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的病症,相当西医学的膈肌痉挛,本病位在膈,基本病机为气逆动膈,多为饮食不当,情志不舒和突然吸人冷空气而引发.呃逆使患者不舒,呃逆频率高引起饮食困难,仍致引起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活动和引起患者恐惧.现将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呃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呃逆俗称"打嗝",它不是麻醉并发症,却常在麻醉或手术中出现.虽无生命之危,却影响手术进行.呃逆在麻醉,手术中发生的原因:病人既往有呃逆病史;情绪紧张及禁食引起的饥饿可能是诱因;手术刺激牵拉膈肌引起膈肌痉挛.中医认为呃逆为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轻者取嚏使肺及膈间之气疏通,以助胃气复降;重者药之,针之.笔者处理严重呃逆病人二例,体会手术中呃逆穴位针刺注射治疗简单、方便、有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呃逆为膈肌痉挛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膈肌痉挛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的收缩运动,有的可持续较长时间而成为顽固性呃逆,药物不易控制.自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本人通过四年多的临床实践探索,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7.
呃逆俗称"打嗝",西医学称"膈肌痉挛",是指膈神经受到异常刺激而引起膈肌运动异常,临床表现为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一般的呃逆症状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消失,当膈肌反复持续痉挛而引起呃逆频繁、持续24h不能缓解者称为顽固性呃逆。笔者自2010年5月起采用胃复安针双侧足三里、内关穴位封闭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23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3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8.
呃逆是由膈肌痉挛而引起,即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产生间歇性的收缩运动所致,因同时伴有声带闭合,故会发生一种呃声.……  相似文献   

9.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呃逆可偶然发生,为膈肌痉挛所致;也可见于其他病的兼症,如胃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患、尿毒症等,多呈连续或间歇发作.中医对"气逆"传统的治则为"逆则平之",对胃气上逆引起的呃逆主张和胃降逆平呃.  相似文献   

10.
呃逆是膈肌痉挛引起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是指膈肌产生间歇性的收缩运动.中医认为呃逆是以胃气不降,上冲咽喉而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有声无物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名哕、发呃,病位主要在中焦.  相似文献   

11.
方震宇  郎伯旭  金城钟 《中国针灸》2004,24(10):730-731
呃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历来是针灸科的常见病,临床报道屡见不鲜.笔者自临证以来,曾收治数百例,发觉有许多病例单用常规取穴收效甚微,而辨病辨证针对病因治疗,则可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刺膻中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俗称"打呃忒",古称"哕",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的疾病.轻者不治自愈,或经过一般的处理能缓解,严重者昼夜不停,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临床上一般把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者称为顽固性呃逆.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苍龟探穴法针刺膻中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是由于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气血亏虚等原因而引起胃失和降,造成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  相似文献   

14.
耳穴磁疗法是以磁体产生的磁力线透入耳穴,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李时珍曾说过:"真磁石豆大,新棉裹塞耳中,口含生铁觉耳如风雨声,即通[1]"。呃逆又称"打呃"、"哕逆",现代医学认为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膈肌间歇性收缩,故名膈肌痉挛。常表现为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常于耳穴耳中、神门、交感、胃等穴压痛明显,电测阳性等反应。耳穴磁疗有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菊莲 《中国针灸》2004,24(Z1):7-8
呃逆,古称"哕",又称"咳呃",由多种因素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痉挛而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顽固性呃逆患者无论有无器质性病变,多伴有情志方面的改变,或在发病之初有精神刺激因素,或在疾病过程中长期抑郁不舒,或烦躁易怒,故在治疗时配合以调理神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打嗝,中医又称"呃逆",是膈肌痉挛收缩而引起的,原因尚不明。因横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与牙痛一样,打嗝虽然不算是个"病",但打个不停十分尴尬,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是件颇苦恼的事。从古到今,治打嗝的窍门不少,像民间  相似文献   

17.
李隽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512-1512
呃逆,西医学称为"膈肌痉挛",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控的一种症状,是由于各种病理因素导致胃失和降而出现胃气上逆动膈.脑血管病是呃逆常见病因之一.持续性呃逆可加重患者饮食困难,使其出现疲劳和精神萎靡,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缺乏、水电解质紊乱、体重下降、抑郁和呼吸抑制等症,使脑血管病患者的恢复期明显延长,病死率增加.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脑血管病并发呃逆,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素问·宣明五气篇》:"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哕即为呃逆,俗称"打咯忒"。中医的"呃逆"是指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从西医上讲,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颈髓3~5节段以上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引起的膈肌的阵发性痉挛引起的,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的特别声音[1]。对于呃逆,一般首选物理刺激疗法,如:鼻咽部刺激(取嚏)、屏住呼吸(闭气一时)、过度换气等。当物理疗  相似文献   

19.
呃逆是指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的病症[1],俗称"打嗝",常与腹胀、嗳气、胸闷等症状并见,呃逆既可以作为一种疾病在临床中单独出现,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膈肌痉挛;亦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如功能性胃肠病、胃炎、胃扩张、胸腹腔肿瘤、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等引起膈肌痉挛之呃逆.一般轻症呃逆可不治自愈,而就医者多...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膈疝因胸腹部受到创伤致膈肌破裂,使腹腔脏器疝入胸腔而引起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且多伴有严重多发伤.我院2001年7月-2007年7月收治15例创伤性膈疝病例,现将其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