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乳腺早期导管癌的价值。方法高频彩色超声观察30例病理诊断为乳腺早期导管癌(实验组)和50例病理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结节(对照组)的病灶,比较2组病灶超声特征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乳腺病灶超声特征中,除纵横比≥1外,实验组出现周边高回声晕、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内见微钙化灶(<0.04 cm)、有穿支血流等特征较对照组多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早期导管癌超声特征中诊断特异性最高的是周边高回声晕(94%),敏感性最高的是边缘不清(83%)。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可以观察乳腺病灶形态学特征,是诊断乳腺早期导管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ILC患者的钼靶X线资料。结果 60例IL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37例(其中肿块伴钙化5例),结构扭曲8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9例,单纯性钙化2例,阴性4例。结论 ILC以浸润性边缘或星芒状边缘的不规则肿块、结构扭曲等改变最常见,结合B超及临床资料,能提高该病的X线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乳腺原位癌的超声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乳腺原位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其均接受超声检查,对其超声表现情况作观察分析。结果乳腺原位癌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其疾病检出率为88.00%,其中小叶原位癌5例,导管原位癌39例;56.82%的患者经超声诊断为肿块型、29.55%为片状低回声、9.09%为导管扩张型、4.55%为单纯微钙化型;乳腺原位癌经超声检测,其PSV值为(18.43±6.55)cm/s,其RI值为(0.73±0.10)。结论乳腺原位癌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其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实施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乳腺小叶增生121例血清激素测定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14000)贾国华为探讨内分泌激素紊乱与乳腺小叶增生病的病因关系,对121例手术病理报告为小叶增生的患者,采用LA法测定血清催乳素(PRL)、生长素(G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ILC患者6例,表现为结构紊乱扭曲、不对称性致密影4例(66. 67%),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2例(33. 33%)。IDC患者37例,表现为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者17例(45. 95%),肿块边界清晰者3例(8. 10%),肿块伴有钙化者13例(35. 13%),单纯钙化者2例(5. 40%),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2. 70%),误诊为可疑结节者1例(2. 70%)。LIC与IDC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637,P=0. 007)。结论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提高ILC与I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抗乳腺小叶增生合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d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波长为250nm,柱温30℃。结果甘草酸在9.75~117.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9%,RSD=1.17%。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抗乳腺小叶增生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特征。方法:20例均采用GE平板2000D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尾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摄局部点片,对乳头溢血者行乳管造影。结果:诊断为BI-RADS1-3级患者4例,BI-RADS4-5级16例。浸润性小叶癌FFDM表现以结构扭曲、非对称致密、未见异常以及伴放射状毛刺的肿块多见,可伴发钙化。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不典型,尤其在致密型乳腺,假阴性率较高,运用B超或MRI作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的补充手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乳腺小叶增生病58例中医治疗体会尤秀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南京210029)关键词乳腺小叶增生病;逍遥散乳腺小叶增生病是乳腺与内分泌密切相关的一种非炎性增生性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将经中医治疗资料完整的58例小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9.
宋传涛  李运兴 《中原医刊》2011,(11):118-120
目的探讨全数字乳腺摄影结构扭曲征象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全数字乳腺摄影患者中具有结构扭曲征象,并剔除证实因体位及加压因素所致乳腺内异常密度及合并典型恶性钙化,仅表现为乳腺结构扭曲、变形,共33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并对8例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术后改变5例,脂肪坏死伴间质纤维化1例,囊性增生6例,炎症4例,硬化性腺病2例。恶性病变15例: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黏液癌2例,Paget病2例。经四表格Fisher精确算法检验,病变区密度在良、恶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而边缘征象在病变的良、恶性之间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边缘浸润征在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边缘模糊征象在良、恶性病变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星芒征在良、恶性病变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区结构消失在良、恶性病变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病变区结构可见”征象在良恶性病变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触诊病变质地在良恶性病变间及良性病变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认识结构扭曲征象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卵巢健全乳腺小叶增生模型,评估Tamoxifen(TAM)对小鼠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E2)诱发卵巢健全小鼠乳腺小叶增生症,E2剂量为0.2mg/d肌肉注射,连续30d,以TAM0.5mg/d拌入饲料中,连续喂养30d。结果:模型组注射E222只小鼠均发生乳腺小叶增生病变,光镜下9只(41%)形态似人类单纯性小叶增生,6只(27%)形态似人类腺性小叶增生,5只(23%)形态似人类乳头状瘤病,2只(9%)形态似人类囊性小叶增生。其中上皮呈轻度增生12只(54%),高度增生5只(23%),不典型增生5只(23%)。预防组及治疗组病变明显减轻。免疫标记:兔抗雌二醇阳性率41%,兔抗孕酮阳性率90%。结论:E20.2mg/d连续用30d,可造成卵巢健全小鼠乳腺小叶增生的新模型,TAM具有明显抑制和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卵巢健全乳腺小叶增生模型,评估Tamoxifen(TAM)对小鼠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E2)诱发卵巢健全小鼠朱小叶增生症E2剂量为0.2mg/d肌肉注射,连续30d,以TAM0.5mg/d拌入饲料中,连续喂养30d。结果 模型组注射E222只小鼠均发生肌乳腺小叶增生病变,光镜下9只(41%)形态似人类单纯性小叶增生,6只(27%)形态似人类腺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P120 catenin和E-Cadherin联合标记,以鉴别乳腺小叶肿瘤和导管肿瘤。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乳腺肿瘤性病变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P120 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结果:P120 catenin在小叶原位癌及小叶浸润癌显示异位的胞浆表达,而在正常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癌却显示胞膜的高表达;E-Cadherin在小叶原位癌及小叶浸润癌表达弱甚至不表达,而在导管原位癌和导管癌却高表达。结论:用P120catenin和E-Cadherin联合标记对于鉴别小叶和导管病变很有帮助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红艳 《浙江医学》2018,40(8):880-882
目的探讨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中采用多普勒高频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4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微小癌患者(研究组)和4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多普勒高频超声表现以及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乳腺病变在低回声、边缘毛糙、微钙化、显示血流和血流阻力系数>0.7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多普勒高频超声对乳腺微小癌的诊断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5.00%,诊断准确度为82.50%,Youden指数为58.33,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78.38%,特异度为66.67%,诊断准确度为77.50%,Youden指数为45.05,两组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合计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80.82%,特异度为71.43%,诊断准确度为80.00%,Youden指数为52.25,准确度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微小癌诊断中采用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均能取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以将图像表现细致化,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黄安茜  谭艳娟  包凌云  朱罗茜  阚光娟  刘坚 《浙江医学》2018,40(21):2380-2382,2387
目的探讨非肿块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超声特征。方法应用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及弹性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8例患者164个乳腺非肿块病灶。将138例患者按年龄分成<40岁组、40~60岁组和>60岁组,按病灶数量分成单灶组和多灶或双侧组,对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进行比较;将164个乳腺病灶按部位、分布特征、病灶内钙化数量、有无导管内低回声、有无结构扭曲、彩色血流分级和弹性评分分组,对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0岁组与40~60岁组、>60岁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灶组和多灶或双侧组间良恶性病灶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非肿块良恶性病灶比例在不同病灶部位、有无导管内低回声、有无结构扭曲特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不同病灶分布特征、病灶内钙化数量、彩色血流分级和弹性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病灶内无钙化组与散在、多发簇状钙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灶内无血流(0级)组与有血流信号(I级、II级、III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级组与II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非肿块乳腺病灶超声征象均有一定的特征,年龄>40岁、超声征象为单灶、节段性分布、内部出现钙化及血流信号、弹性评分质硬的病灶恶性概率高。  相似文献   

15.
狄琳娜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18-120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讨论治疗方法个体化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次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石蜡病理结果分两组:A组:伴有非典型增生组(n=26);B组:不伴有非典型增生组(n=26)。结果两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在构成比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影像学表现及手术方式、临床资料与冰冻病理符合度、冰冻石蜡病理符合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伴有非典型增生的IP患者症状更不典型,单凭其临床表现来评估其良恶性不易,需手术准确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不伴有非典型增生的IP患者建议仅作长期密切影像学检查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小叶型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20年7月确诊的5例AME的临床病理资料,调阅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指标表达情况,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5例组织学形态均为小叶亚型腺肌上皮瘤,2例术中冰冻诊断误诊为低级别导管内癌及小叶原位癌。组织学上主要由增生的肌上皮和腺上皮间质构成,各成分因病例不同而变化,增生的肌上皮形态不一,围绕被覆腺腔上皮的小腺腔,腔内可见坏死样物,免疫组化显示腺上皮表达CK、CK7,肌上皮表达P63、Calponin、S-100、CK5/6。5例ER和PR染色阴性或灶状弱阳性,HER-2均为阴性,Ki-67指数约10%-30%。5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未行进一步辅助治疗,截至末次随访,5例患者均未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乳腺小叶型AME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病变,形态学上多种多样,在术中及常规病理诊断中极易误诊为导管内癌、小叶瘤变及浸润性癌,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可有效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金红 《吉林医学》2013,34(13):2413-2414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超声表现及对不同类型DIC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46例,分析比较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特点。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分为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单纯低回声结节、混合回声肿物型、无特殊超声表现或仅有乳腺导管轻微扩张4种类型。其中以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和单纯低回声结节为主,分别占43.48%(20/46)和32.61%(15/46)。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对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连成  赵敏霞  郑享珍 《吉林医学》2011,(21):4442-4442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病理与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例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治疗资料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经产妇,平均年龄34岁,单侧乳腺肿块,超声检查可见低回声结节,组织学表现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经过手术治疗后,都痊愈出院,随访1例复发。结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应用手术治疗,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及DCISM患者120例,分别纳为DCIS组(n=62)与DCISM组(n=58),比较二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影像特征。另外根据微钙化检出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微钙化组与无钙化组,并分析微钙化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DCISM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肿块大小以及微钙化检出率高于DCIS组(P<0.05),ER阳性率低于DCIS组(P<0.05)。微钙化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比例高于无钙化组(P<0.05),且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低于无钙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钙化检出率与病理分级、Her-2阳性率及Ki-67指数呈正相关,与ER阳性率、PR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与DCIS患者相比,DCI...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超声特征表现,以及多模态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乳腺非肿块病变(139个病灶)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灶最大直径分为大病灶组(n=53)与小病灶组(n=86)。比较两组不同性质病变的超声特征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多模态超声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效能。结果 小病灶组中,相比于良性病变,簇状钙化分布、冠状面结构扭曲、血流阻力指数(RI)高及弹性评分高在恶性病变中更为常见(均P<0.05);大病灶组中,相比于良性病变,簇状钙化分布、血流丰富、血流RI高及弹性评分高在恶性病变中更为常见(均P<0.05)。血流RI高、冠状面结构扭曲、弹性评分高均是小病灶组病变性质为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簇状钙化分布、血流丰富、弹性评分高均是大病灶组病变性质为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在小病灶组及大病灶组中,多模态超声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常规超声检查(均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