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血病抑制因子与嗅感觉神经元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的嗅感觉神经元(olf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均具有终生可再生的特性.嗅上皮内ORNs的数目之所以能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是因为ORNs的死亡和再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维持这种动态平衡,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factor,LIF)是近年研究得比较多的一种细胞因子.本文在介绍LIF的结构、分布和信号转导机制后,综述近年来开展的有关LIF与ORNs再生的研究,并分析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receptorneurons,ORNs)作为嗅觉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与大多数神经元受到损伤后难于修复不同,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脊椎动物I]OORNs终生具有自发、持续再生能力。本文就ORNs的基本结构,再生调控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嗅觉障碍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许多内耳疾病中均可检测到不同程度的毛细胞凋亡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的表达调控,而活性氧也在耳蜗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活性氧与内耳组织损伤、内耳细胞凋亡及其相关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成年哺乳动物的嗅觉受体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可自我更新,成年人的嗅上皮也仍保持神经再生和分化能力,而嗅上皮的这种特性使嗅觉障碍的恢复和治疗成为可能.ORNs是脊椎动物中惟一一种胞体同外周环境直接接触的神经元.外界环境中细菌、病毒、吸烟以及物理性损伤都可以造成ORNs损伤和死亡.随着对嗅觉及嗅觉障碍等相关研究,在对嗅神经元的增殖与凋亡方面也有更加深入的进展.本文就嗅觉神经元的凋亡与其相关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脊椎动物的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neurons,ORNs)具有独特的终生可持续再生的能力。本文在复习嗅黏膜的结构后,将从研究ORNs再生的手段、ORNs的再生过程和影响这一过程的分子信号三方面复习文献,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在嗅觉中有重要的作用,且能够不断更新。ORNs的干细胞存在于嗅上皮的球形基底细胞中,ORNs的前体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ORNs产生的重要调控点。而对ORNs的调控分子信号主要为两个多肽类生长因子的超家族,这些分子信号对ORNs的再生和保持嗅上皮中适当数量的ORNs都有重要作用。了解ORNs再生的调控机制,研究促进ORNs的再生.可为治疗嗅觉障碍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嗅神经切断术后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嗅上皮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与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receptorneurons,ORNs)再生的关系。方法建立嗅神经切断的小鼠动物模型,在术后8小时、2天、3天和5天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相对半定量RT-PCR的方法,在蛋白和mRNA水平观察LIF及其特异性受体LIF-R在嗅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LIF和LIF-R的表达都是在术后8小时迅速、一过性地上升,随后又迅速恢复至对照组水平。LIF由残留的ORNs表达,LIF-R则由基底细胞和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表达。结论LIF是在ORNs凋亡再生机制中较早表达的一种细胞因子,凋亡中的ORNs产生并分泌的LIF作用于基底细胞和嗅鞘细胞,从而启动调节ORNs再生的一系列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的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均具有终生可再生的特性。嗅上皮内ORNs的数目之所以能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是因为ORNs的死亡和再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维持这种动态平衡,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近年研究得比较多的一种细胞因子。本在介绍LIF的结构、分布和信号转导机制后,综述近年来开展的有关LIF与ORNs再生的研究,并分析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放射治疗已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线作用于嗅黏膜后可导致嗅黏膜充血、水肿、血管闭锁、局部组织纤维化、嗅感觉神经元凋亡与再生失衡及其周围环境改变等.上述结构的破坏必然影响正常的嗅功能,导致嗅感受阈、识别阈的升高,但嗅觉的损伤尚可获得有限的恢复,且其损伤的程度还可能与放射线的剂量有关.本文综述r放射线对嗅黏膜的损伤及嗅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放射治疗导致嗅觉障碍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活性氧与内耳毛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及基因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内耳疾病中均可检测到不同程度的毛细胞凋亡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的表达调控,而活性氧也在耳蜗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活性氧与内耳组织损伤、内耳细胞凋亡及其相关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嗅觉障碍大鼠嗅黏膜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大鼠外伤性嗅觉障碍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嗅黏膜组织学变化.方法 神经切断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大鼠均在显微镜下暴露左侧嗅球,沿筛板切断神经组切断大鼠左侧嗅神经.采用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s,OEPs)和神经示踪验证造模效果.术后1天、5天、2周、3周、6周处理大鼠,处理前1天每组各取2只大鼠经鼻腔滴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嗅黏膜及嗅球冰冻切片后观察嗅上皮的厚度、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嗅神经的连续性,并且行免疫组化观察嗅上皮中的新生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结果OEPs及神经示踪证实手术方法可以完全切断嗅神经.术后1天,切断侧黏膜中ORNs出现凋亡,两组大鼠双侧嗅上皮厚度和细胞数量比值无明显变化.5天时切断侧嗅上皮中细胞数量减少,上皮厚度变薄,嗅球中无HRP标记纤维.术后2、3周大鼠嗅球中出现蓝色标记,嗅上皮厚度和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但仍然与对照组有差异,此时嗅上皮中出现大量的新生ORNs.经过6周的恢复,嗅上皮厚度及细胞数量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嗅上皮中有较多的新生ORNs,其轴突与嗅球重新建立神经联系,但是上皮中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凋亡细胞.结论 嗅神经切断术可以作为制作外伤性嗅觉障碍的可靠方法;由于ORNs具有再生能力,大鼠嗅神经切断后嗅黏膜在一定时间内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气味受体是嗅觉信号转导通路的第一个门户,通过正相或负相的基因表达调控,嗅黏膜受体呈现"一个细胞,一个受体"的表达模式,且有特定的区域性表达特征,在嗅觉处理过程中实现对气味分子的准确识别,受体表达的数量和种类与嗅觉灵敏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嗅鞘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神经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维持嗅神经的更新。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嗅鞘细胞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恢复,并且在临床上也有应用嗅鞘细胞成功治疗脊髓损伤的报道。嗅鞘细胞治疗神经损伤的机制可能是分泌多种营养因子,诱导神经的再生,并在局部形成髓鞘,帮助新生的神经纤维穿越损伤形成的疤痕区,与远端的神经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在支配面部的表情、动作和对称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使其极易受到损伤,且损伤后面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效果尚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所以面神经损伤的治疗成为目前医学领域的一个棘手问题.研究发现嗅鞘细胞能够改善面神经损伤的局部微环境,促进轴突和髓鞘的再生,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帮助再生神经轴突穿越瘢痕,成为治疗面神经损伤最有前景的细胞之一.探索面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研究嗅鞘细胞如何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可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凋亡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命现象,而目前发现的一组Caspase家族蛋白酶参与了凋亡的各个时期,是细胞凋亡途径的核心成分.铂类药物耳毒性损伤目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涉及药物治疗肿瘤的矛盾.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毛细胞的凋亡.因此,对Caspase家族的认识及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合理的利用对细胞凋亡的调控达到治疗铂类药物耳毒性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耳胆脂瘤上皮具有异常增殖的能力,在某些基因、蛋白、细胞因子的调控下,其凋亡能力亦显著增强.先后有多种基因被发现在胆脂瘤上皮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中既有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如c-myc、c-jun、Ras;也有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如Erb-2、p53、p27.本文就近年来胆脂瘤上皮增殖与凋亡的基因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气味受体是嗅觉信号转导通路的第一个门户,通过正相或负相的基因表达调控,嗅黏膜受体呈现“一个细胞,一个受体”的表达模式,且有特定的区域性表达特征,在嗅觉处理过程中实现对气味分子的准确识别,受体表达的数量和种类与嗅觉灵敏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各种生物理化因素引起的内源性和/或外源性凋亡启动信号均可诱导内耳细胞发生凋亡,但其凋亡途径却不尽相同.本文将对内耳细胞凋亡及其凋亡途径进行阐述,以明确内耳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大鼠嗅球凋亡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蛋白激酶C调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蛋白激酶C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大鼠嗅球中的表达分布及相关性,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对大鼠嗅球神经元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取青龄大鼠(4~6个月龄),成龄大鼠(10~12月龄);老龄大鼠(24~26月龄)各10只,断头处死,将大鼠嗅球置于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连续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KC与凋亡基因Bcl-2和Bax在大鼠嗅球中的表达。结果:大鼠嗅球中的PKC表达老龄组(70.4±5.38)明显高于青龄组(20.44±1.21);而Bcl-2的表达青龄组(70.16±5.01)明显高于老龄组(24.10±4.00)。差异显著(P<0.01);且PKC和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r=0.8371)。Bax随增龄逐渐增多,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大鼠嗅球细胞的凋亡与PKC的调节密切相关;推测PKC对大鼠嗅球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胞凋亡是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过程,受基因调控,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caspase家族是一组结构特征相似的半胱氨酸蛋白酶,细胞凋亡的发生与caspase家族成员的活化有直接关系.本文介绍caspase家族在药物致耳毒性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