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活甲鱼体表检测出O1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甲鱼进行霍乱弧菌检测,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检测方法。同时,用霍乱弧菌快速层析试剂检测和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果:从24份甲鱼体表涂抹物中用霍乱弧菌快速层析试剂检测出2株01群霍乱弧菌,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和庆大琼脂分离出3株01群霍乱弧菌。噬菌体-生物分型为31L型,常见非流行株。结论:本次监测结果(3/24)阳性率较高(12.5%),建议加强海产品、水产品霍乱弧菌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衡阳市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进一步预防衡阳市霍乱制订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霍乱弧菌手册》(第五版)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采集水产品593份,污水36份,从甲鱼肛样中检出2株O139霍乱弧菌,1株稻叶型霍乱弧菌,从甲鱼内脏中检出1株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2006年5-10月份衡阳市水产品霍乱弧菌监测,阳性率较低,只检测出4株且均从甲鱼中来,但仍需对外来甲鱼进行监测,预防霍乱在衡阳市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起腹泻疫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鉴定,分析其基因型。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对培养出的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应用PCR检测毒力基因Ctx,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与2013年湖南省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序列比对及溯源分析。结果在病例的水样便标本中检出1株Ctx肠毒素阳性的O139群霍乱弧菌,通过Pulse Net China湖南区域中心PFGE实验分析获得了PFGE-Not I指纹图谱,与2013年衡阳市霍乱常规监测中甲鱼涂抹样分离的菌株指纹图谱高度相似。结论该起疫情为O139群霍乱弧菌所致,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很可能是此次疫情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鞍山市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霍乱疫情预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GBl5984—1995《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外环境标本分离霍乱弧菌程序操作。结果:共采集样品300份,其中涂抹类样品100份,水产品200份,自二份牛蛙涂抹样品中检出二株霍乱弧菌,经鉴定该二株菌为01群Eltor霍乱弧菌稻叶27L型。结论:本次检出的霍乱弧菌均为01群,由于01群霍乱弧菌的散发性及非爆发性,一直以来未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报道称01群霍乱弧菌与非01群霍乱弧菌、0139霍乱弧菌的某些毒性基因有可能发生重组,成为另一种新的更强毒力的霍乱弧菌,因此其重要性被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衡阳市城区市售甲鱼中检测霍乱弧菌的采样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衡阳市城区市售甲鱼中有无霍乱弧菌的感染。方法共采样55份,其中甲鱼肛门涂抹样36份,甲鱼表面粘液涂抹样19份。采用霍乱弧菌食物中毒的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衡阳市市售甲鱼55份样本中有1份检测出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的感染。结论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霍乱弧菌引起的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水产品甲鱼中霍乱弧菌的检测程序,提高甲鱼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方法用实时荧光PCR、常规细菌培养、胶体金法同时对甲鱼中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标本中霍乱弧菌ctx基因。结果共检测185份甲鱼样品,其中实时荧光PCR法检出28份霍乱弧菌核酸阳性,阳性率为15.14%;6份ctx基因核酸阳性,阳性率21.43%(6/28)。常规细菌培养法分离出2株菌株,一株为O139群霍乱弧菌,一株为小川型霍乱弧菌,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这两株纯培养菌株或原始标本,霍乱弧菌ctx基因均为阴性;胶体金法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对于水产品标本,可先用实时荧光PCR法筛检霍乱弧菌,阳性标本再进行传统细菌分离培养,以提高霍乱弧菌菌株的检出率;同时阳性标本进行霍乱弧菌ctx基因核酸检测,如也为阳性,需提高警惕,加强流行病学上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防范霍乱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隆回县城区市售外来水生动物霍乱弧菌污染情况及菌型特征。方法用直接肠内容物采样法采样,样本按《霍乱防治手册》方法,对城区销售的外来甲鱼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从188份甲鱼样本中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1株,菌落特点、血清学试验、制动试验、生化反应和肠毒素基因(CTX)PCR检测均与O139群霍乱弧菌相符。结论霍乱弧菌可通过外来甲鱼等水生动物的运输而传播,直接肠内容物采样可提高霍乱弧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病例诊断标准,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生5例病例(1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3例,健康带菌者1例),罹患率为2.3%,无死亡病例。14日午餐为危险餐次,食用甲鱼或鸡肉者罹患率(4.4%)高于未食用者(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0.398~∞);食用木耳酸菜汤对预防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R=0,95%CI=0~0.761);从病例的粪便和肛拭子标本分离到O139霍乱弧菌4株;从聚餐点清洗甲鱼的污水排放口水样中分离到O139霍乱弧菌1株。结论本次疫情为感染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可疑污染来源为甲鱼,食用酸性食品对预防霍乱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6年郴州市市场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  刘晓峰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222-1222
霍乱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等特点.近年来,我国霍乱疫情以食源性为主.为掌握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分析其菌型特征,为制定霍乱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部署,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6~10月进行市场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2005年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5年霍乱弧菌分子特征,以及霍乱暴发疫情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疫情分离的菌株与海、水产品监测分离的霍乱弧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查找霍乱传染来源,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特异性编码脂多糖基因(LPS)和霍乱毒力基因(ctxAB);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ics 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试16株霍乱弧菌14株LPS阳性,为O139群霍乱弧菌;另2株为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2株稻叶型霍乱弧菌和1株O139群霍乱弧菌ctxAB阴性,其余13株菌均具有ctxAB,为产毒株.对16株菌以NotⅠ酶切后PFGE可分为5个型别.O139群霍乱弧菌优势流行株与从甲鱼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PFGE型别一致,且同为产毒株.结论:甲鱼等海、水产品被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情况严重,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之间高度同源,被污染的甲鱼可能是本年度食源性霍乱暴发的主要传染来源之一,海、水产品的监测是近期霍乱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O139群霍乱流行因素和快速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流行特点,分析流行因素,探索快速有效的监测评估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生态学研究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湖南省O139霍乱的流行特点和高发区的流行因素;评估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分别采用膜免疫层析法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法对腹泻病人及霍乱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O139霍乱弧菌检测,以后者为金标准,计算膜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湖南省1997-2009年共发生48起O139霍乱疫情,报告病例103例,带菌者119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94%。在局部地区有集中发生趋势。2002-2009年常规监测腹泻病人阳性率为2.47/万,水产品样阳性率为0.57%,疫点监测检测人群阳性率为1.18%,外环境阳性率为3.44%;非疫点地区水体环境中未检测到霍乱弧菌。48起疫情中暴发16起,散发32起,28起疫情与农村集体聚餐有关。2003年9起暴发疫情中参与聚餐人员的O139霍乱弧菌感染率为5.46%,食用聚餐剩菜人员的感染率为9.23%,未食用聚餐食物人员的感染率为0,病人和带菌者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和甲鱼中菌株的PFGE图谱相同。高发区农村聚餐中使用甲鱼和食品制作生熟不分的比率、人均甲鱼消耗量、甲鱼中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均高于低发区。高发区采取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措施后,农村厨师和就餐人群的卫生习惯改善,未再发现疫情。膜免疫层析法检测病例粪便标本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0%,45份实验室霍乱弧菌培养阳性的甲鱼和外环境标本经二次增菌培养,试纸条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湖南省1997-2009年的O139霍乱疫情呈低流行水平;O139霍乱疫情的发生主要跟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以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是预防O139霍乱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膜免疫层析法可适用于各医疗机构的腹泻病门诊患者的快速筛查和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霍乱疫情暴发的原因,为霍乱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有效处置疫情,减少霍乱疫情的暴发,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6版)标准检验,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霍乱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结果此次疫情从聚餐的同批次甲鱼、牛蛙活体样本中检出7份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标本,阳性率为4.14%(7/169),1份餐具涂抹样本为阳性,阳性率为4.35%(1/23)。暴露人口653人,发病6人,罹患率为0.92%,带菌者28人,感染率为4.29%,未出现死亡病人。结论这次疫情为食源性霍乱疫情暴发,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和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6年霍乱弧菌分子特征,分析疫情分离的菌株与监测分离的霍乱弧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查找霍乱传染来源,为进一步研究本菌的流行规律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PCR检测霍乱弧菌毒力基因(ctxAB);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以BioNumerics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试18株霍乱弧菌均具有ctxAB,为产毒株。对18株菌以NotⅠ酶切后PFGE可分为4个型别。结论首次从牛蛙中分离到产毒株。甲鱼中分离的霍乱弧菌与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之间同源,被污染的甲鱼可能是本年度食源性霍乱暴发的传染来源之一,应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海、水产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流行因素,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湖南省O139霍乱高发区的流行因素;评估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1997年以来湖南省共发生48起O139霍乱疫情中28起疫情与农村集体聚餐有关,就餐和使用就餐剩菜者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较高。农村聚餐中使用甲鱼和食品制作生熟不分的比率、人均甲鱼消耗量、甲鱼中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高发区均高于低发区,病人和带菌者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和甲鱼中菌株的PFGE图谱相同,具有同源性。采取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措施后,高发区未发现疫情,农村厨师和就餐人群的卫生习惯改善。结论湖南省O139霍乱疫情的发生与农村集体聚餐中使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农村集体聚餐中制作食品生熟不分和带剩菜回家食用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是预防O139霍乱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6日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送检的11只走私甲鱼进行霍乱弧菌的检测时,从其中5只检出O_(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为45.45%。甲鱼的霍乱弧菌携带率特别高,若食之不当,极易造成霍乱的暴发或流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进口甲鱼,特别是走私甲鱼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6日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送检的11只走私甲鱼进行霍乱弧菌的检测时,从其中5只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为45.45%.甲鱼的霍乱弧菌携带率特别高,若食之不当,极易造成霍乱的暴发或流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进口甲鱼,特别是走私甲鱼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厦门市外环境水体中霍乱弧菌的存在和水产品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霍乱病例,为指导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霍乱监测方案》及《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的规定,于2004—2013年在全市六个区选择监测点,对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及腹泻病人标本进行监测,监测数据由各区疾控中心每月汇总上报,由市疾控中心统一整理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共采集外环境各类标本15 351份,检出O1群霍乱弧菌165份(1.01%),未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共采集食品标本20 545份,检出O1群霍乱弧菌248份(1.21%),未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共对45 284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粪检率为82.09%,共发现霍乱病人2例和带菌者2例。结论厦门市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存在O1群霍乱弧菌,是外环境水体中的正常菌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致病菌及传染源,以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海盐县内各医院、卫生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标本进行霍乱弧菌检测,为当前霍乱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写的第5版《霍乱防治手册》(1999年)进行细菌的增菌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用标准的参比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进行质量控制,对2005年5月-12月全县各医院、卫生院肠道门诊送检标本3048份进行检测。结果:从3048份标本中检出7株霍乱弧菌,检出率为0.23%,其中4株为01群霍乱弧菌稻叶型,1株为01群霍乱弧菌小川型,2株为0139群霍乱弧菌。结论:海盐县引起人类腹泻的霍乱弧菌呈现多样性,须高度重视霍乱流行病学监测,常年开设肠道门诊,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追溯江西省霍乱暴发传染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6年5月江西省聚餐暴发霍乱疫情的分离菌株与常规监测在外环境及水产品中分离的霍乱弧菌之间分子分型特征和遗传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霍乱毒素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ics 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株与暴发相关分离菌株中,无论来自病例、带菌者、疫区污水、水产品的菌株均为产毒株。30株O139群霍乱弧菌以NotⅠ酶切后PFGE可分为4个型别。从甲鱼、牛蛙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型别与此次暴发的优势PFGE型别一致,并且也为产毒株。两起暴发包括多起聚餐,从中分离的菌株优势型别相同,传播媒介为甲鱼、牛蛙,均购于同一水产批发部,说明为同一传染源。结论携带O139群霍乱毒素基因的甲鱼、牛蛙是引起本次多起聚餐暴发霍乱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20.
在霍乱的传播因素中,食源性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霍乱关系最密切的是海产品。国内外都有从海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的报道。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霍乱中心在1999年9月1个月内3次从进口活甲鱼中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对这3起事件,检验检疫部门依法进行了处理。上述事件提示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水产品的霍乱检测,杜绝霍乱通过水产品途径传入我国,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