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联合胃残余量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3年186例入住ICU并且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采用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方案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腹胀、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和目标喂养量的达标率。结果试验组腹胀的发生率为26.88%,对照组腹胀的发生率为55.91%( 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呕吐的发生率为9.68%,对照组呕吐的发生率为21.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腹泻的发生率为8.60%,对照组腹泻的发生率为10.7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达到目标喂养量,试验组目标喂养量达标率为88.17%,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率为86.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内压联合胃残余量监测方案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使其早日达到目标喂养量,对于提高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rrjk》2017,(2)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几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基础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腹内压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对A组和B组的IAP值、APACHEII评分、NB值等系数进行比较,实践证明,治疗技术后B组的各项系数指标高于A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其优势明显,能有效降低治疗风险,能起到明显的改善预后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干预时输注速度对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 ~2020年10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5例,A组采取低递增输注速度肠内营养干预,B组采取中递增输注速度肠内营养干预,C组采取高递增输注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风心病合并恶液质病人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60例风湿性瓣膜病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的病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肠内营养计划+超声监测GRV组)和B组(常规肠内营养计划+胃液回抽监测GRV组),分别根据GRV调整营养方案,从而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并发症、营养达标时间和住ICU时间的区别。结果:两组病人在Hb、TP、ALB水平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营养状态优于B组;两组在胃潴留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上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率更低;A、B两组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分别为(3.02±0.78)d、(4.89±0.69)d,A组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少于B组(t=2.278,P=0.019)。A、B两组住ICU时间两组分别为(10.41±1.98)d、(11.39±1.75)d,A组的住ICU时间少于B组(t=2.384,P=0.015)。结论:床旁超声监GRV可以更准确地指导风心病合并恶液质病人术后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改善营养状态,更快达到目标喂养量,缩短住ICU住院时间,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腹内压监测在辅助IAH/ACS高危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上海长征医院综合ICU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且存在IAH/ACS高危风险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零感~?尿动力监控仪监测腹内压,n=60)和对照组(传统水柱法监测腹内压,n=60),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胃残余量、腹内压及营养液喂养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7.92%vs 28.33%,P0.01;平均胃残余量、腹内压均低于对照组[(50.12±10.66)ml vs(101.54±25.81)ml、(8.28±2.35)cm H_2O vs(12.36±2.51)cm H_2O,P0.05],实验组病人肠内营养液目标喂养完成率及达标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改善[88.3%vs.71.7%、(2.94±0.78)d vs.(3.78±1.02)d,P0.05]。结论 :腹内压监测可辅助IAH/ACS高危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降低病人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营养耐受程度,改善肠内营养目标喂养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过程中不同递增输注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接受EN的60例SAP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随机信封法等分成A组、B组及C组。3组患者EN起始输注速度为30 ml/h,A组20 h内增速至80 ml/h持续输注,B组16 h内增速至80 ml/h持续输注,C组12 h内增速至80 ml/h持续输注。比较3组输注前以及输注后8 h、16 h及24 h时的腹腔内压水平,同时对比3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腹胀、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手术干预发生率以及满意率情况。结果 C组治疗后8、16、24 h时的腹内压水平高于A组与B组,且B组上述时间点的腹内压水平高于A组(P0.05)。C组喂养不耐受总发生率高于A组与B组,且B组喂养不耐受总发生率又高于A组(P0.05)。C组腹胀以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均高于B组及A组,且B组腹胀发生率高于A组(P0.05);而3组手术干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满意率低于A组、B组,且B组患者满意率又低于A组(P0.05)。结论对接受EN的SAP患者而言,低速递增输注速度可有效降低腹腔内的压力,同时降低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腹内压监测(IAP)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空肠营养并发症的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0例,按照创伤评分选出为严重多发伤患者(观察组)和轻度多发伤患者(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腹内压监测,观察组根据监测的腹内压来调节肠内营养,对照组按照常规观察指导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腹内压水平、病死率、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腹内压升高患者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IAP测量值、病死率、发生脏器功能障碍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时,患者的腹围较前出现明显变化;腹胀程度越严重,腹围变化越大;而患者腹胀、腹泻出现前后的腹内压差值及及平均值也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内压监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空肠营养并发症的观察有临床指导意义,可以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为危重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晚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内毒素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第4天、第7天及第9天PCT水平、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研究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胃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肠源性感染指标PCT,CRP,WBC以及内毒素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东阳市横店医院收治的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鼻空肠营养管给以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对照组由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肠外营养液.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淀粉酶、CRP和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CRP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两组患者之间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发现实验组死亡率有下降趋势.患者的胰腺感染发生率和手术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适于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蔡汉炯 《健康研究》2014,(1):46-48,5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营养指标及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患者59例,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31例,肠外营养组28例,观察上述两组治疗后1、3、7天血清中TNF-α、IL-1β、前白蛋白、清蛋白的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并观察两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ammacte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腹腔脓肿及肝功能异常例数,治疗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治疗后3、7天血清TN F-α、IL-1β浓度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 P<0.05),前白蛋白、清蛋白的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治疗费用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SIRS、腹腔脓肿及肝功能异常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各系统机能的恢复,是可靠、安全、经济的营养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A组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B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C组行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指标水平(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治疗后第14天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值。结果 A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00%,B组为20.00%,C组为22.00%,三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1)。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B、C组;第3天A、B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均较C组低;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PCT较B、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腹胀(8.00%)、腹泻(4.00%)、胃潴留(4.00%)的发生率均为三组最低。治疗后第14天A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最低。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以医院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静脉营养,观察组患者予以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发病后第3周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和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安全性较高,且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肠内营养输注的效果,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和CRP含量,提高淋巴细胞计数,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胃管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内收治SAP患者65例,经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进行分组(A组、B组),行对比性临床研究。患者治疗期间均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A组(n=33)行鼻空肠管下营养支持、B组(n=32)行经鼻胃管下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相关生物标志物、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全身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及置管操作时间、置管费用差异。结果:治疗首日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素(TNF-α)、微小RNA-216a指标(miR-216a)、营养指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治疗7日时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前白蛋白指标、治疗有效率,治疗期间腹痛症状缓解、肠内营养持续、经口进食恢复、住院时间及CT严重指数评分较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治疗7日时CRP、PCT、TNF-α、miR-216a、置管时间及费用低于A组,且B组治疗后白蛋白指标高于A组(P<0.05)。结论:经胃管早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延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针对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其治疗效果较延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将早期接受完全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治疗的46例定义为EN组,早期接受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的60例定义为PN+EN组。检测营养支持治疗前与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及计算APACHE Ⅱ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CRP、ALB、Hb、APACHEⅡ变化均较治疗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N+EN组指标变化的幅度较EN组大,临床价值更高(P0.01)。结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不仅能维持肠道功能恢复,还可通过下调机体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而发挥全身保护脏器功能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胃癌术后早期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2 3例可切除胃癌病人按住院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分成A、B两组。A组 6 7例术后第 2天开始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B组 5 6例术后第 2天开始早期接受低热量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免疫指标和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结果 与B组相比 ,A组术后血IgA、IgG、IgM下降较少 (P <0 .0 5 ) ,而CD3 和CD4/CD8在A组更易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两组的血清CRP变化在术后第 4天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在术后第 8天 ,A组血清CRP下降明显 (P <0 .0 1)。结论 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胃癌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SAP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外营养组(A组,n=25)和肠内营养组(B组,n=25),A组给予全肠外静脉营养7d,B组患者早期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7d,采集两组患者发病当日及第4、7d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T细胞亚群数值,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B组(肠内营养组)患者第4、7d CD3+、CD4+/CD8+值较A组(肠外营养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而CD8+显著降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床旁盲插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住院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对40例患者行床边徒手盲插鼻空肠管后经鼻空肠管内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住院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当日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第7天、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并发症,包括呕吐、腹泻、胃潴留、误吸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鼻空肠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经鼻胃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效果更佳,可缩短住院时间,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启动远端空肠喂养(DJF)及达到目标喂养速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状况,并将其分为三组:A组(≤5 d达到目标喂养速度)、B组(>5 d达到目标喂养速度)和C组(从未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收集记录患者的年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 APACHE Ⅱ)评分、DJF启动时间、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病死率等.结果 纳入SAP患者51例,A组19例,B组16例,C组16例.三组年龄、性别构成、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ICU住院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7.05±12.07)、(29.37±11.52)d比(40.13±14.72)d,P<0.05].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18d患者(39例)ICU住院时间为(20.83±7.66)d,病死率为10.26%(4/39),明显优于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18d患者(12例)的(38.91±14.83)d、58.33%(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40例)DJF启动时间(7.20±3.63)d,早于死亡患者(11例)的(21.82±5.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中早期启动DJF能够明显降低SAP病死率,早期达到目标喂养速度能够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黄山首康医院普通外科就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人401例,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营养治疗策略将病人分为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203例和对照组(肠外营养治疗)198例。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胰腺脓肿、腹腔感染、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0 d内胰腺炎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此外,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人经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血、尿淀粉酶和CRP水平均显著降低,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两组病人均随访6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病人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胰腺炎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