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实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中晚期肺癌病人35例,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的2周期后行灌注扫描,记录血流量(BF),血流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比较介入治疗前后各项灌注参数数值的变化,在3个月后实行常规的CT检查并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 22例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后,肿瘤BF、BV降低,MTT数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变化不明显,在3个月后的检查中肿瘤在不同程度上缩小;13例肺癌患者在BF、BV、MTT及PS都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在3个月后的检查中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可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它依赖于术前对胃癌作全面而准确的评价。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是一种新型的可以评价组织微循环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评价及疗效监测。本文旨在探讨胃癌CTP的原理、方法、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中选择较为合适的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28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操作,比较发生脑肿瘤一侧与对侧正常组织的血流量以及表面通透性等参数值,并对图像视觉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脑灌注图像的视觉评分明显高于单纯轴位灌注图像的视觉评分,脑肿瘤侧的血流量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参数值明显高于对侧的正常组织,且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可以更为准确对脑血流灌注情况进行评估,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脑肿瘤位置与状态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诊断肺小结节过程中采用多层螺旋CT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肺小结节患者60例,其中恶性结节32例,良性结节28例,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组间数据。结果相较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分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CT灌注参数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平均通过时间参数,数据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肺小结节过程中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实际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鉴别小结节的性质,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疗的34例肝脏FNH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总结其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4例肝脏FNH患者均由多层螺旋CT扫描初步确诊,并经病理证实,符合率达100%。19例患者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影像,7例呈等密度影像;8例可见中央星状瘢痕;7例伴有钙化影,2例无明显中央瘢痕。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28例明显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门脉期病变强化中9例呈低密度,19例等密度,6例呈高密度;延迟期7例呈低密度,18例呈等密度,9例呈高密度。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肝脏FNH中的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疗的34例肝脏FNH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总结其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4例肝脏FNH患者均由多层螺旋CT扫描初步确诊,并经病理证实,符合率达100%。19例患者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影像,7例呈等密度影像;8例可见中央星状瘢痕;7例伴有钙化影,2例无明显中央瘢痕。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28例明显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门脉期病变强化中9例呈低密度,19例等密度,6例呈高密度;延迟期7例呈低密度,18例呈等密度,9例呈高密度。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肝脏FNH中的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脾脏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患者16例设为A组;脾脏结节或肿块患者19例为B组,其中脾脏淋巴瘤6例为B1组,白血病脾浸润患者5例为B2组,脾脏转移瘤8例为B3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正常脾脏组织和脾脏疾病的血流灌注特点,分析CT灌注成像的检出率,并比较各组脾脏肿块患者的血流灌注参数。结果 A组门脉和脾脏灌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灌注成像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脾脏肿块患者TIP、MTT明显高于对照组,BF、PEI、BV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脾脏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肝内小结节性病灶行CT灌注检查,所有病灶直径≤3 cm,其中原发性小肝癌患者26例,肝硬化结节患者20例.采用肝脏灌注软件读出血流量(BF)、血容量(BV)、血管表面渗透面积(PS)、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及肝动脉分数(HAF)等参数,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26例小肝癌病灶BF、BV及HAF分别为(352.45±109.78) ml/(100 ml·min)、(32.26±14.57)ml/L、0.49±0.13,20例肝硬化结节BF、BV及HAF分别为(151.12±56.12)ml/(100ml· min)、(17.54±5.10) ml/L、0.22±0.08,小肝癌病灶区域内的BF、BV及HAF值均较肝硬化结节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PS、MTT及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BF、BV及HAF灌注指标可为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永炳  龚波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9):1374-137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主动脉夹层CT表现,应用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T等后处理。结果 25例中,DeBakeyⅠ型9例,Ⅱ型1例,Ⅲ型15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累及范围、真假腔、内膜片及夹层的旋转方向、血栓的形成得到满意显示。结论 MSCTA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燕媚 《现代医院》2013,13(8):83-85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value of hepatic perfusion with multi - 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Using Philips Brilliance 6 spiral CT and post - processing software to study 25 cases normal person CT perfusion ima-ging data and 32 cases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TP of hepatic artery has no difference, in portal vein,liver tissue and spleen tissue were delayed, and the peak of TIP were reduced in Liver and spleen. BF were reduced, BV were reduction, MTT were significantly slowed down. Conclusion Multi - 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technology not only pro- vides the morphology of cirrhosis information, but also provide hepatic hemedynamic changes. CT perfusion technology can be used as a routine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16例SPN患者,均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分析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计算可测层面的SPN平均灌注值。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进行SPN的良、恶性分组。结果恶性结节的BV、BF和PS值分别为(4.63±1.52)mL/100g、(98.36±48.25)mL/(100g·min)和(17.23±7.65)mL/(100g·min),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病例值(2.28±1.76)mL/100g、(46.33±30.23)mL/(100g·min)和(7.42±7.28)mL/(100g·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MTT值分别为(5.13±2.52)s、(6.16±4.8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95%、91%、86%;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分别68%、64%、77%。BV+PS及BF+PS联合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均为82%,较应用单个指标的特异性增高。结论采用双源CT容积灌注技术诊断和鉴别SPN可提高检出率,可为早期确诊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螺旋CT扫描技术分析不同性质的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特点,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对32例肺部结节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其中,9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分别记录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2例病例中,影像诊断良性病变24例(经临床确诊18例),影像诊断恶性病变8例(经临床确诊6例)。18例良性SPN中,15例呈边缘光滑;6例恶性SPN中,5例边缘呈分叶,4例有毛刺,2例见到支气管气像和空泡征。所有病例中,6例出现钙化。增强9例病人中,影像诊断恶性6例,良性3例。结论螺旋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的鉴别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若结合增强扫描、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仍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151-1152
目的探讨对胸痛三联征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08例随机分成三组,均行胸痛三联征CT扫描。其中,低管电压组(25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采用100 kV;心电门控组(29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采用120 kV;联合组(54例)行100 kV低管电压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流均由四维智能在线剂量调控技术调控。以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作为质控指标。结果三组的冠状动脉分段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心电门控组图像质量最高(P>0.05)。联合组受线剂量为(2.9±0.6)m Sv,明显低于低管电压组的(10.1±1.5)m Sv及心电门控组的(8.9±1.2)m Sv(P<0.05)。而心电门控组受线剂量略低于低管电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低管电压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既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又降低辐射剂量,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12年6—12月45例行CT泌尿系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45例病例中,泌尿系结石15例,感染性病变8例,泌尿系肿瘤5例,腹膜后肿瘤压迫肾脏1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膀胱、输尿管瘘1例,泌尿系先天发育异常13例,膀胱憩室1例。所有病例均得到手术或临床证实。结论:128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对病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能显示病变与毗邻周围组织关系以及病灶血供,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中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CT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要点,提高与其他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3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与增强后的表现。结果共检出36个病灶,28例为单发病灶,4例2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轻微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强化,其中19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病灶呈等密度;17个病灶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CT正确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对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可明显提高与血管丰富的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等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燕  张金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8):947-949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58例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后处理技术对阑尾大小、形态及盲肠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8例中有56例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其中急性阑尾炎24例(42.86%),急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25例(44.64%),阑尾脓肿6例(10.71%),炎性肿块1例(1.79%)。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增大(直径6mm)、阑尾结石,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炎、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肿块、盲肠末端肠壁增厚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结论16层螺旋CT检查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阑尾炎,并能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各种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2-6月在本院行能谱CT三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占位患者33例,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22例,癌性结节11例,对比两组病例的能谱图像,算出不同能量时病灶与肝实质对比噪声比(CNR)、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含碘浓度比值(LNR)、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碘浓度差异(ICD)。结果: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在不同能量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有一定规律,随着能量的增加,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减少(P〈0.05)。癌性结节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碘浓度比值和碘浓度的差异值均低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动脉期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含碘浓度比值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巨大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唐学东  孙峰 《医疗装备》2010,23(2):33-3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颅骨骨折病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所检病人按照设定好的方案扫描,待重建结束后,将需要的重建图像导入配备的工作站。根据头颅外伤的部位,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相应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对这1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通过层厚为8nm的横断面图像诊断,只有89例发现颅骨骨折。在对这些患者的重建薄层图像的连续观察后,颅骨骨折人数增至93例。而将重建薄层图像经工作站的相应软件进行3D处理后,100例患者的颅骨骨折均被发现。结论:头颅外伤时颅骨骨折的诊断,仅靠原始的厚层图像是不可靠的。应结合不同重建参数获得的薄层图像连续观察,尤其是通过功能强大的工作站处理后的优质三维图像综合诊断,这样才能使确诊率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