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骨窗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微创组(50例)和常规组(50例),微创组接受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组接受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6个月生活能力情况及随访1年期间并发症、再出血、血肿残留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切口直径、出血量、手术时间、出血清除率、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普通病房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术后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血肿残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Scale,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明显降低并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6个月ADL评分明显升高并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保守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神志恢复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远期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消除血肿,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1—2016-06收治的96例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对照组改善程度小于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92%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肖鹏  朱宝成  万鹏 《浙江临床医学》2013,(12):1817-1819
目的:比较定向软通道微创救治高血压脑出血技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定向软通道微创技术,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周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周的总有效率和术后4周Barthe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向软通道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效果好、损伤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常规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术式将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2例行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骨窗组40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以及术后GCS评分、ADL评分等。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血肿清除率与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5.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1.0%(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骨窗组总有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7.6%(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较好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术式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骨窗显微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沈阳242医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对照组(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超过90%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GO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显微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效果好,对患者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53-3855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收治的择期行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按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发病6h内,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与对照组(发病6~72h,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各37例。术后7d复查CT,观察两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术后7d,研究组血肿清除率为86.5%(32/37),对照组为64.9%(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6%(35/37)、75.7%(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于发病6h内实施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手术前后血肿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生存率。结果术后两组血肿量及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术后1 d及术后7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AD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血肿疗效佳,并发症少,且预后较硬通道手术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常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引流术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后对三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在治疗1个月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对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对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定对比。结果引流组与小骨窗组血肿残留发生率分别为11.1%和8.3%,明显低于常规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引流组与小骨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再出血发生率5.6%明显低于引流组的16.7%和常规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小骨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别为(11.9±2.7)分和(12.3±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小骨窗组术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9%、16.7%,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患者的NIHSS和SDS评分进行分析可知,治疗后NIHSS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1、0.857,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而言,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均能较好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而且术后卒中抑郁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颅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ADL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效果优于开颅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某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其中,42例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3.24±1.12)h、(21.16±1.05)d,均少于对照组的(7.16±1.33)h、(33.68±1.42)d(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95.24%、11.90%、2.38%,均优于对照组的78.57%、33.33%、16.67%(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 95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发病6 h内进行手术)和对照组(43例,发病6~24 h内进行手术)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两组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7.9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可及早解除血肿占位效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独立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172-2173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取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111/1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110/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6/120),远低于对照组的10.8%(13/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微创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效果明显,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比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3月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进行相同的术后护理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切口有无脑脊液漏情况、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当出血量为30~60 ml时,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为85.3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351,P0.05);当出血量为60~80 ml时,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21%,观察组为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57,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为30~60 ml时应采用小骨窗开颅术,出血量为60~80 ml时应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确诊的1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93例施行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93例施行常规骨瓣开颅术(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GO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出血量≤50 ml者、出血量>50 ml者,高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者、低GCS评分者病死率及总病死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者68例(78.16%),明显优于对照组(52例,6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1.83%)明显低于对照组(3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相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方法:将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医疗指标、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MESSS评分以及3个月后预后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疗效确切、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微创锥颅软通道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予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治疗后14d,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给予直切口小骨瓣加骨瓣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65.70±11.79)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42.80±17.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5.15±1.90)d]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9.95±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4例,对照组颅内感染12例,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GCS评分观察组为(8.00±1.12)分,对照组为(6.55±1.01)分,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ADL评定为效果良好17例,不良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ADL评定为效果良好9例,不良7例,观察组患者ADL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大骨瓣开颅,直切口小骨瓣开颅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患者时具有快速解除脑疝、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预后较好、无需二次手术修补颅骨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