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4024-4025
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DHS内固定手术,试验组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患者在手术所用时间、术后愈合时间以及下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比较好,手术时间短,效率高,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社会人口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活动的增加,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龄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基础疾病较多,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更易导致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死亡率较高。因此需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评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措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以使患者  相似文献   

4.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至2005年,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3例。根据术后有无系统的康复治疗分为两组:康复组27例,对照组26例;其中康复组术后采取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和训练,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定期随访,并比较两组间疗效。结果经过12~60个月,平均(26.5±2.4)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骨折均获得了骨性愈合,其中康复组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0.8±1.9)周,对照组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1.8±2.0)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发病率50.0%;优良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69.2%。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获得可靠的固定,系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时间分为A组37例,B组58例,B组患者术后均经过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A组患者未经过正规康复治疗。按Ceder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价法评价疗效。表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术后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PFNA术,采用Gross方程计算术后失血量,分析隐性失血量与性别、年龄、体重的关系及术后7天内出血量的变化情况。结果:54例患者平均总失血量(955.81±207.60)ml,平均隐性失血量(820.94±163.29)ml,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90.87%;患者术后第1天与第2~4天隐性失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5~7天隐性出血量较前显著性降低(P0.05);患者失血量与身高(r=0.228,P0.05)、体重(r=0.259,P0.05)均呈正相关,与年龄(r=0.098,P0.05)不具有相关性。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是主要失血方式,为显性失血量4倍以上,临床应给予重视并及时补充血容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17例,年龄65~85岁,平均70.5岁.Evans Jensen分型:Ⅰ型6例,Ⅱ型12例,Ⅲ型5例,V型5例.麻醉下在骨科牵引床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5 ml.28例均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均无感染、内固定断裂及切出股骨头、髋内翻、股骨劈裂等并发症发生.28例患者术后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为92.8%.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选择PFNA内固定是一种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FTS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微型营养评估表(MNA)评分均升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的自主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FTS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疼痛程度,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67例术后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以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较为常见。本组对6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髋部骨折常常引发较多的并发症,在治疗的各个环节过程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475-476
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接受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经PFNA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袁元 《全科护理》2014,12(9):805-806
[目的]总结老年病人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护理。[方法]选择实施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的30例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指导等方面对病人实施全面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0例病人均为Ⅰ期愈合。术后经X线复查,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优17例,良12例,差1例,优良率96.7%。治疗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人术后均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均能生活自理。[结论]对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病人,在术前、术后进行全面的、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提高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徐康  龙广  王明宏 《华西医学》2009,(6):1382-138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在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回顾2005年5月至2009年9月21例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36~67岁,平均52岁,AO/OTA分型:A3.1型12例,A3.2型3例,A3.3型6例,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行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按Zncherman提出的髋部骨折专用评分标准评估,优17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0.4%,术后无钢板、螺钉断裂。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DHS均能用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效果比DHS更好。  相似文献   

15.
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3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采用PFNA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3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5例,2例因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死亡,2例失访,其余31例经12~23个月随访(平均18.2个月),骨折均获得一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2.8周。其中2例患者由于螺旋刀片退出致大腿部疼痛。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83.9%。结论PFN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应力分布分散、适合早期功能锻炼、愈合效果好等优点,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基础疾病和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隐性失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手术时间、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性别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骨折类型A2-3、A3型、手术时间80 min、高血压病、糖尿病和男性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折类型A2-3、A3型、手术时间80 min、高血压病、糖尿病和男性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隐性失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其中行PFNA内固定术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44例患者为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治疗中效果相当,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少,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更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相似文献   

18.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上牵引床平卧位手术可导致术野显示不清、内固定钢板放置偏前或偏后,骨折后内侧骨块复位不充分,术后内固定效果不佳。骨折愈合时间较长,术后不能早期下地负重活动,也就失去了部分骨折内固定的意义。本次研究33例患者采用侧卧位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53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准备、牵引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做好体位指导、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69±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12±39)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3周。术后随访3~15个月,按Merled'Aubigne标准评价关节功能,优40例(75.5%),良12例(22.6%),差1例(1.9%)。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石狮市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疼痛症状、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显性失血量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6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2组VAS评分、Harri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对其围术期恢复速度有促进效果,并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