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柿蒂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柿蒂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83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704%,其主要成分为己醛(6.465%)、植酮(4.647%)、氧化芳樟醇(4.361%)、壬醛(3.879%)、α-松油醇(3.768%)、2-茨酮(3.519%)、芳樟醇(2.966%)、水菖蒲烯(2.930%)等。结论:GC-MS联用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柿蒂的挥发油成分,可为柿蒂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蒺藜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蒺藜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64个化学成分,鉴别出其中5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6.920%。主要成分有(E,E)-2,4-癸二烯醛(9.156%)、香芹烯(7.951%)、反式-茴香烯(7.625%)、肉桂酸乙酯(6.687%)、己醛(5.846%)、α-松油醇(4.457%)、科绕魏素(4.050%)、2-戊烷基-呋喃(3.529%)、(E)-2-庚烯醛(3.507%)、芳樟醇(3.312%)、2,4-癸二烯醛(3.058%)。结论:该试验可为蒺藜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阴香树皮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阴香树皮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阴香树皮中初步鉴定出4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06%。质量分数较高的有桉树醇(30.39%)、亚油酸甘油酯(12.85%)、松油醇(11.38%)、2-茨酮(10.39%)、2-十八烯酸单甘油酯(9.77%)、4-萜品醇(7.14%)等。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阴香树皮的挥发油成分,为阴香树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云木香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云木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云木香的挥发油成分分析提供新方法。方法: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样品在110℃下平衡30 min,吸附15 min,100μm PDMS纤维头能有效地吸附云木香挥发油成分。GC-MS共鉴定出52个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有7,10,13-十六碳三烯醛(40.06%)、去氢木香烃内酯(17.60%)、α-芹子烯(4.05%)、α-姜黄烯(4.22%)。结论:云木香挥发油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全面快速地获得其组成信息,可应用于云木香挥发油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石吊兰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吊兰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5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334%,其中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分别为芳樟醇13.935%、1-辛烯-3-醇7.283%、己醛4.172%、苯乙醛3.162%、2-羟基苯甲酸甲基酯2.956%、3-辛醇2.900%、二异丁基邻苯二甲酸酯2.683%、反式-金合欢烯2.607%、香叶基丙酮2.436%、2-正戊基呋喃2.396%、α-松油醇2.393%、反式-2-己烯醛2.228%、六氢假紫罗兰酮2.225%。结论:本文为首次采用GC-MS法对石吊兰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山楂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克瓦兹指数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54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9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质量分数为78.78%。山楂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2,7(14),10-bisabolatrien-1-ol-4-one(质量分数为18.42%)(75)、nezukol(质量分数为6.25%)(90)、反-水合桧烯(transsabinene hydrate,质量分数为4.11%)(10)、丙酸香茅酯(citronellyl propanoate,质量分数为2.8%)(46)、zonarene(质量分数为2.65%)(55)、(5E,9E)-法呢基丙酮((5E,9E)-farnesyl acetone,质量分数为2.5%)(77)等。结论首次采用克瓦兹指数对山楂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山楂叶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乳香挥发油成分。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并利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01个化学成分,其中匹配度较高的3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5.34%,匹配度均高于90%。以芳樟醇含量最高(3.01%),其次是左旋乙酸冰片酯(2.93%),β-罗勒烯(2.43%),桉叶油醇(1.53%)。结论乳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以萜烯类成分为主;研究结果为橄榄科乳香属乳香药材的质量控制评价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谢彬  顾健  谭睿  曹雨虹 《中国药房》2014,(3):260-261
目的:研究藏药打箭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打箭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打箭菊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1.137%。主要成分有棕榈酸(41.530%)、亚麻油酸(13.659%)、顺式-β-合金欢烯(6.250%)、正二十三烷(4.899%)、肉豆蔻酸(3.465%)、二十九烷(2.783%)、正十五烷酸(1.460%)、植酮(1.218%)等。结论:藏药打箭菊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该试验可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倩茹  娄方明  王强  杨艳  李游  南莹 《中国药房》2012,(31):2937-2941
目的:分析贵州不同产地女贞属苦丁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丁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4种苦丁茶样品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62个化学成分,有13个共有成分。4种样品中含量最高的2个成分均为沉香萜醇和α-萜品醇。结论:不同产地女贞属苦丁茶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组成具有较大差异。本试验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女贞属苦丁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程松  潘英妮  孙琦  刘晓秋 《中国药房》2014,(27):2556-2558
目的:研究琥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琥珀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数据库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出琥珀挥发油中49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1.38%,主要成分有(-)-斯巴醇(16.635%)、氧化石竹烯(12.927%)、α-咕巴烯(7.858%)、马兜铃烯环氧化物(5.819%)、β-榄香烯(5.710%)、l-石柱烯(4.203%)、氧化蛇麻烯Ⅱ(3.792%)等。结论:该试验首次分析了琥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为琥珀的进一步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文晖  梁倩 《中国药房》2012,(27):2529-2530
目的:研究云南产锦带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锦带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6种化学成分,包含有机酸、烷烃、酚类和酮类。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六烷酸(53.048%),其次是亚油酸(9.654%)、正二十五烷(8.967%)、正二十七烷(8.555%)、正二十三烷(5.665%)和亚麻酸(3.848%)。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云南产锦带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可为锦带花的进一步高效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秦皮(Fraxini Cortex)中的化学成分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对秦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运用微量稀释法和微量棋盘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从秦皮中分离得到1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h1(1)、橄榄苦苷(2)、ligstroside(3)、plantainoside A(4)、calceolariolside A(5)、plantainoside B(6)、calceolariolside B(7)、秦皮啶(8)、苯甲酸(9)、大黄素(10)、5-羟甲基糠醛(11)、isolignstroside(12)、右旋松脂醇葡萄糖苷(13)、framoside(14)、木樨橄榄-11-甲酯(15)和hydroxyframoside A(16),其中,化合物1、4、6、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7、16具有显著的体外抑菌活性,体外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12、64、256、128、512 mg·L-1;化合物4与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青霉素均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红足蒿挥发油的方法。方法 以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挥发油的条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红足蒿挥发油的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料液比1:10 g.mL-1、浸泡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微波加热萃取29 min红足蒿挥发油的收率达0.29%,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3 h的收率(0.23%)。挥发油的GC-MS分析鉴定出61个化合物,主要有石竹烯(13.85%)、樟脑(11.51%)、桉树脑(9.84%)、石竹烯氧化物(4.80%)、大根香叶烯D(3.99%)、?-芹子烯(3.47%)、1-松油烯-4-醇(2.50%)、桉叶-7(11)-烯-4-醇(2.50%)。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挥发油的成分和其相对含量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结论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具有时间短、提取率高的优点,适合红足蒿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谷红霞  冀海伟  翟静 《中国药房》2010,(27):2546-2548
目的:分析比较泰山紫草与新疆紫草干燥根的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泰山紫草与新疆紫草干燥根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从泰山紫草与新疆紫草干燥根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4种和36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0.16%和74.79%,其中共有组分为4种。泰山紫草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组分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9.29%)、2,4-二叔丁基-1,3戊二烯(8.17%)和反式橙花叔醇(6.05%);新疆紫草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组分为诱虫烯(16.28%)、3-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6.20%)与樟脑(5.82%)。结论:本试验可为紫草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5.
张素英  张仁波 《中国药房》2010,(39):3719-3721
目的:分析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风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风草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与云南沪西县松风草挥发油化学成分作比较。结果:共分离出49种组分,鉴定出其中的48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5.85%;以烷类(二十三烷到三十三烷等)、酸类(棕榈酸、亚油酸等)、香豆素(异虎耳草素、花椒毒素等)、萜类(榄香烯、大根香叶烯等)和辛基油等成分为主,其中一些成分(如异虎耳草素、花椒毒素、榄香烯、亚油酸)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本次研究所分离的松风草挥发油成分及含量与云南沪西县所产的成分和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有45种成分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检出。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松风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青  张前军  杨占南  赵超  叶冲 《中国药房》2010,(11):1013-1016
目的:对大唇香科科、二齿香科科、长毛香科科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从大唇香科科、二齿香科科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3个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大栊牛儿烯-D(26.66%、27.88%)、1-辛烯-3-醇(13.19%、13.79%)、α-蒎烯(12.53%、13.07%)、β-芹子烯(5.93%、6.08%)、大栊牛儿烯-B(5.89%、6.20%)等。从长毛香科科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石竹烯氧化物(21.52%)、α-甜没药萜醇(20.35%)、α-蒎烯氧化物(18.25%)、1-辛烯-3-醇(7.26%)、α-甜没药萜醇氧化物B(5.92%)等。结论:本试验可为香科科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