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人性化护理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每组38例.常规对照组患儿及患儿家属仅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常规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76.12%和94.74%,而常规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73.68%和92.11%,两组患儿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呼吸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在呼吸科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在呼吸科就诊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科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8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50%.结论 呼吸科病房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科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2组儿童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感染发生情况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0%(P0.05);观察组感染的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5%(P0.05);观察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为62.90%(P0.05)。结论对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施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对促进患儿的疾病康复与改善预后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在老年科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在老年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老年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80%,对照组47%,两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在老年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婴幼儿听力筛查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听力初筛通过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合作型占比高于对照组,患儿畏惧型、强制型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用于婴幼儿听力筛查中能提高听力筛查通过率,增强患儿检查依从性,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门诊患儿按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候诊时间、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患儿预检分诊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家属不良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元创新人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多元创新人性化护理实施前(2017年7月—2017年9月,对照组)与实施后(2017年10月—2017年12月,观察组)收治医院儿科的患儿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元创新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就诊依从性、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就诊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中开展多元创新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儿就诊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PICU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U中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护理依从性,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结合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3±0.5)h,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6±0.4)h(P<0.05).胸部X片改善情况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6%(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87.1%(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使家属对护理更满意,该护理模式更人性化,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利用微信群对脑瘫患儿家属提供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本院出院的脑瘫儿童220例作为研究病例,按病例的单双号将患儿分成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接受脑瘫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脑瘫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为期6个月的延续护理微信服务,主要采取微信互动模式,每周3次,每月共12次在微信群中发布脑瘫患儿康复知识。利用微信群为家属提供为期6个月的个体化随访和脑瘫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及分组讨论。包括肢体康复管理、照护知识、心理干预等随访内容。结果出院后第1、6个月观察组家属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调查总满意率为97.17%,对照组为9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信群提供延续护理,可提高家属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获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眼科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患儿及家属住院满意度.方法 选择2005年1~11月眼科收治的患儿,按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住普通病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住单间温馨病房,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出院后对其住院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对照组住院满意度36%,观察组住院满意度80%,经统计学处理,P<0.01,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眼科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家属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86例,根据患儿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家属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家属检查中SAS评分较检查前明显上升,其中观察组患儿家属检查中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家属心理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Wong-Baker笑脸量表及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缓解静脉输液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及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4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开展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个方面的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静脉输液学龄前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输液操作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输液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治疗的1次、2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儿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促进输液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盛芳 《当代护士》2016,(3):89-9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学龄前患儿氧气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门诊100例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学龄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率94%,满意率92%)氧气雾化吸入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依从率74%,满意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儿的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氧气雾化吸入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的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热性惊厥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惊厥护理、降温处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33%。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满意率78.33%。实验组患儿在平均惊厥消失时间、护理1 h后平均体温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肠道感染相关的热性惊厥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患儿更好的康复,降低了患儿的痛楚,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缓解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经过家庭护理后交往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确诊且收取的自闭症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都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但对观察组另外施加家庭康复护理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闭症儿童的疾病转归情况(ATEC量表评分)、护理前后生活情况(SF-36量表评分)及患者家属对此次护理工作的评价。结论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自闭症患儿在研究之前生活情况和疾病程度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两组患儿的ATEC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SF-36量表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与病情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84.42%优于对照组(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治疗中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该类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同时能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围术期应用多元护理干预对其行为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元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行为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拔除腹膜引流管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拔除肾盂造瘘管、术后拆线以及肾积水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行为依从性为96.08%高于对照组80.39%(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25.49%(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患沟通、健康教育、人文关怀以及护理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围术期中,可缩短患儿术后恢复时间,提高行为依从性,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最终促使患儿快速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