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高脂血症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5分钟解聚率与血脂正常者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青中年高脂血症患者与血脂正常者比较,低切变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14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原发性DCM)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脂质过氧化物指标,结果显示(1)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较对照组增高(P<0.001或P<0.05);提示原发性DCM患者血液为高血粘滞状态。(2)血小板聚集功能、脂质过氧化物较对照组增高(P〈0.001或P〈0.01),提示在原发性DCM发展过程中二者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7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观察,以了解其血液高凝状态与并发症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应用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40例(治疗组),与一般基础性治疗的34例(对照组)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两组间比较其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血沉和纤维蛋白原均下降非常显著(P均<0.01),而对照组各项下降不明显(P均>0.05)。提示:脉络宁治疗糖尿病并发高凝状态效果显著,从而对预防微循环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妊娠高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200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及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使患者外周血流阻力增加,子宫一胎盘血液循环灌注减少,导致胎儿缺氧、母体器官血流量不足而致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对8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治疗前后和100 例对照组的血液 流变学17项指标检测,结果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 间、上细胞刚性指数、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血小板粘附、止小板聚桑、纤维 蛋白原等 17 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P<0.01)。85例患者经精 制蝮蛇抗栓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 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除全血还原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外的指标 都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说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显著 增高,治疗后会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10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对10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惠者和45例健康人对照,观察了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显示高血糖状态组、高脂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糖尿病(DM)患者高血糖状态、高血脂影响血液流变学,监测血液流变学改变,采取相应措施,对减少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对12例高原肺水患者在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进行了(全血粘 度高切、低切)、P(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HCT(红细胞压积)、PFC(纤维蛋 白原)、RET(红细胞电泳时间)、IR(红细胞刚性指数)、VAI(血细胞聚集指数)、ESR (血沉方程K值)等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经治疗痊愈后与治疗前的血 液流变学指标有很大的变化,PFC、IR和 RET差异显著(P<0、05或 P<0. 01)。HCT、VAI、ESR的差异则无显著意义(P>0.05)。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与高原肺水肿有一定关系,对高原肺水肿有一定关系,对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病情判 断和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川芎嗪对陈旧性心肌梗塞(RMI)的疗效,于治疗前后对该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前28例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30例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提示RM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川芎嗪具有明显改善RM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川芎嗪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表面电荷,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阻止纤维蛋白形成,扩张小动脉,增强血液流动性有关。川芎嗪对RMI患者再发心肌梗塞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肺感染患者血流变的改变。方法:对110例急性肺感 染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急性肺感染患者的全 血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及刚性指数、 纤维蛋白原浓度、由 ADP、AA、Col和 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红细胞变形能 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肺感染时有血流变的 改变,可引起机体代谢和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60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表明,老年性白内障患才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K值、全血还原粘度等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说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提示血瘀可能是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氯丙嗪治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对33例首次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氯丙嗪治疗前后进行BPRS评定及肾上腺素致聚下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并与6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1分钟聚集率(PAR_1)、5分钟聚集率(PAR_5)和最大聚集率(PAR_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用氯丙嗪治疗1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BPRS评定分值下降(P<0.01),血小板聚集功能PAR_1无显著性改变(P>0.05),PAR_5、PAR_M明显升高(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氯丙嗪治疗可导致血小板的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纳豆激酶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剂量NK组、高剂量NK组.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药物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辛伐他汀组按4 mg/kg体重,纳豆激酶低、高组(56 FU、280 FU/kg体重),每天灌胃给药1次,自由进食与进水,连续4周.5组动物分别测定: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全血低切、中切及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电泳时间(RCET);测血沉(ESR).结果 纳豆激酶可显著降低动脉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都显著降低.结论 纳豆激酶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氯丙嗪治疗前后PAg(T)功能进行观察及BPRS评定,发现精分症患者PAg(T)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用氯丙嗪治疗1个月后,BPRS评定分值下降,患者临床症状消除,而PAg(T)第一时相无变化,第二时相明显升高,说明氯丙嗪聚药物可促发血小板释放内源性致聚物质,同时也说明患者PAg(T)异常不仅仅是情绪应激所致,更重要的是血小板生理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克栓胶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对照组,克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均采用灌胃给药,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七天,采用力竭游泳加注射肾上腺素的方式制备动物血瘀模型.而后心脏采血,进行血流变学分析.结果 血瘀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等指标升高(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克栓胶囊各剂量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等指标显著改善,与血瘀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克栓胶囊具有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全血中切、全血高切的作用,能够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流变性,增加血液流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了3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并与 30名正常新生儿做对照,发现本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病理性改变:全血比粘度、血 浆比粘度、血液压积、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均比正常新生儿显 著增高(P<0.05或0.01),血沉及K值无差异.揭示:HIE患儿血液流变性的异常 可能是脑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高原脱习服症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驻守海拔5,000m以上地区1年的20名男性青年,在返回平原(海拔1,400m)第2天开始进行HBO治疗,连续治疗10d。治疗前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HBO治疗后较治疗前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Hct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O具有改善高原脱习服症者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血液黏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氯沙坦组)服用氯沙坦50~100mg/d 12-17个月,另选择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复方降压片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左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组服用氯沙坦12~17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P<0.001),全血低切粘度(ηb)、血浆粘度(ηp)及红细胞聚集指数(AI)、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降低(均P<0.01);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刚性指数(RRI)也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或0.05),舒张早期充盈速度/晚期充盈速度(E/A)较治疗前增加(P<0.01),等容舒张时间(IRT)较治疗前缩短(P<0.05).而对照组服药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后在血压显著降低的同时,其红细胞聚集性、Fib下降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红细胞比容、血粘度降低,从而减轻了心肌肥厚,使心脏质量减轻,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奥美沙坦组)服用奥美沙坦20~40 mg/d10个月,另选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复方降压片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奥美沙坦组服用奥美沙坦10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全血低切黏度(ηb)、血浆黏度(ηp)及红细胞聚集指数(AI)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降低(P<0.0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刚性指数(RRI)也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ηb、ηp及A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奥美沙坦酯后在血压显著降低的同时,其红细胞聚集性Fib下降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红细胞比容、血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术中自体回收血液的流变学指标,评价血液回收技术对红细胞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观察20例2018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择期行非停跳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拟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机对术野血液进行回收的患者。采用椎板法对患者静脉血、术中自体回收血液和同期10份使用枸橼酸-磷酸-葡萄糖-腺苷保护液贮存10~15 d的悬浮红细胞进行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和全血黏度检测。结果自体回收红细胞的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分别为4. 37±0. 83和0. 84±0. 22,静脉血红细胞分别为4. 55±0. 83和1. 01±0. 25,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413,0. 051);自体回收红细胞的切变率20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和切变率1/s时的全血黏度分别为3. 40±0. 54 m Pa·s、4. 36±0. 84 m Pa·s、7. 12±1. 85 m Pa·s和15. 10±5. 15m Pa·s,静脉血红细胞分别为3. 15±0. 90 m Pa·s、4. 05±1. 18 m Pa·s、6. 67±2. 06 m Pa·s和14. 25±4. 80 m Pa·s,两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234,0. 310,0. 428,0. 543)。贮存10~15 d的悬浮红细胞的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分别为4. 55±1. 41和0. 91±0. 30,与静脉血红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92,0. 863);悬浮红细胞在切变率5/s和切变率1/s时全血黏度分别为6. 45±1. 29 m Pa·s和13. 79±3. 35 m Pa·s,与静脉血红细胞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103,0. 203);悬浮红细胞在切变率200/s、切变率30/s时的全血黏度分别为3. 08±0. 58 mPa·s和3. 91±1. 05 mPa·s,较静脉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20,0. 041)。结论术中自体回收红细胞保持了良好的抗聚集能力和变形能力,能为气体交换提供足够的交换面积并变形通过毛细血管为组织供氧。综合考虑回收红细胞同时具有良好的携氧、释氧能力以及流变学性质,在术中需要输注红细胞时应首选自体回收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