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可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产生适应反应。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月亮圆缺变化与抑郁、狂躁病证有密切联系,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试对其病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仝光照  高旸 《光明中医》2009,24(7):1239-1240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篇>中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与人是辨证统一的、密不可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这就是相应,有天之变,就有人之应,即是生理的适应性;故日:"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中医理论中,人体与天地相应,最有意义的就是与年周期、日周期相应.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温长路 《气功》2009,(7):625-625
中医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指出:“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把月球的规律性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联系在一起。从广义上揭示了月亮变化与机体发病间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把月亮与女性的月经联系在一起,也是我国先人的创造,李时珍解释说:“女子,……,月事一月一行,……,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祖国医学的这一认识,与现代医学家们研究出的结果无二:大多数女子的月经周期与月亮的盈亏呈同步反应,即朔日(农历初一)开始来潮,望日(农历十五或十六)开始排卵。在与月亮盈亏周期相反的时间里怀孕者(即月圆时来月经.月亏时怀孕),异位妊娠(宫外孕)的发生率相对就高。法国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由于受月亮盈亏对人精神、情绪的影响,月圆时受孕的,妊娠正常,生的孩子健康;月亏时受孕的,易发生宫外孕、流产、早产,并易出现胎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4.
“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防治思想。1、时令节气的阴 阳升降变化特点: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自然界有它自身的阴阳变化规律。2、人与天地自然 相应:人生存于自然界中,是大自然的主要组成部分。自然界的任何运动和变化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时令的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对人的  相似文献   

5.
武鹏 《河南中医》2011,31(5):450-451
<伤寒论>中的"天人相应"观反应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非常密切,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体本身,并产生与之相应的各种变化.由于各种致病因素扰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从而产生病理节律.人的病理活动也就随着自然界的时间过程而发生变化.表现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就都有一定的节律.  相似文献   

6.
月相盈亏对人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的寒暑变迁,月亮之圆缺,昼夜之更迭,无不影响着人体。人体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太阳、月亮、地球、星辰的相互运动,使人体产生与之相应的节律,探讨其中的关系,对进一步研究人体奥秘,认识疾病,指导预防、治疗、养生和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有关月相变化节律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做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7.
人体不仅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整体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若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姜晖 《西部中医药》1993,6(4):14-16
《内经》认为人体阴阳的盛衰与自然界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理论奠定了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的时间医学可分为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和时间治疗学。 1 《内经》的时间生理学《内经》认为天体运动存在着周期性,气候的变化存在着节律性,因此人体对自然界周期变化存在着应答反应。表现为日节律、月节律和年节律。 1.1 日节律《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在,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降,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了人体生长收藏的昼夜变化。费兆馥氏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语也形象地说明,我们的命运与月亮一样变化不定,人月同理。现在,科学家已经有了充分的依据证明,我们的身体与情绪确实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月相,是指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状,如新月、上弦月、满月、残月等。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发现了月相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灵枢·岁露论》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人血气积,肌肉充……至其月郭空,则人气血虚,卫气去,肌肉减。”说明人体气血盈衰与月相变化是有关系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语也形象地说明,我们的命运与月亮一样变化不定。人月同理。现在.科学家已经有了充分的依据证明。我们的身体与情绪确实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语也形象地说明,我们的命运与月亮一样变化不定,人月同理。现在,科学家已经有了充分的依据证明,我们的身体与情绪确实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人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的生物节律与昼夜、四时阴阳消长相应,产生规律性变化。 人的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与日月的盈亏、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更有密切关系。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人身阴阳与自然四时阴阳存在协调同步变化的特性。天人相应观是中医理论的思想基础。《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人放在天、地、人的范围中进行考察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是中医理论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须顺应自然方能生存;自然界的各…  相似文献   

14.
<正> “脾旺于四时”是整体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观念不仅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重视人体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古代医家视人体为一小天地,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灵枢·邪客》指出:“人与天地相应”,《灵枢·岁露》亦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种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界  相似文献   

15.
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位移,月亮表现出月廓空(朔),月始生(上弦)、月满(望),月始虚(下弦),复为朔的不同月相,每次朔望往复,间隔为29.5309天(即29日12时44分2.78秒),故称之为朔望月。把人体随月盈亏而变化的机能活动,称为人体朔望月节律。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许多朔望月节律现象,认识到人体机能与月相变化,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随着现代时间生物医学和宇宙生物医学的崛起,这一认识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所证实。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历来认为,人和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对于自然界日、月、四时、年和超年度的周期性变化“人亦应之”。因此,人的生理和病理活动也具有相应的周期性。这个观点贯穿在中医阴阳、气血、经络、藏象等学说中,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即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  相似文献   

18.
薛己朝夕分补法在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引申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昼夜晨昏有阴阳消长的变化,《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子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人体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这一变化,在生理上也产生相应的反应,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明代医家薛己依据《内经》的这一论述,进一步认识到当人体发病时,在病理上也有这一变化规律,如他在《疠疡机要·变证治法》中说:“若朝宽暮急,属阴虚;暮宽朝急,属阳虚;朝暮皆急,阴阳俱虚…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中时间治疗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一个重要的学术贡献是提出了“天人相应”理论,即:“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善言天者,必应于人”(《素问·气交变大论》)。也就是认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般原理同人体生理发展的一般原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风、雨、雪、云、霜、露、虹、雷等大气的物理运动与人类的关系,祖国医学早有认识和记载。《内经》就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人与天地相应”,“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洲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的大气运动和变化会影响人体,人体对此也必然作出相应的反应。正如王充《论衡·变动篇》所说:“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天气、气候对任何人都能产生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的生理适应调节。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健康人的体温调节和水液代谢是恒定的,为了保持这一平衡,当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