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奥氮平联合昂丹司琼与单用昂丹司琼预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效果。方法8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在化疗前30min给予静脉滴注昂丹司琼8mg,研究组自化疗第1天早晨开始I:1服奥氮平10mg,连用8d,评价化疗第1周期的止吐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14/42)和54.76%(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7/42)和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氮平联合昂丹司琼与单用昂丹司琼相比,奥氮平联合昂丹司琼对于预防NSCLC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对迟发型恶心呕吐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吴军  李玉华 《山东医药》2011,51(23):60-61
目的比较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均行顺铂等药物化疗,并分别予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呕吐反应;观察两组恶心、呕吐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期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5.00%、62.5%(P〉0.05),延迟期分别为75.00%、31.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8.75%。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性、呕吐的安全性与昂丹司琼相似,但效果优于后者且临床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介入治疗后由于化疗药物作用,恶心、呕吐时有发生,影响病人的呼吸、进食及休息,部分严重者可导致贲门部食管及胃底黏膜撕裂出血、水电解质紊乱等后果,影响了介入治疗的效果,对病人的预后极其不利。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产盐酸昂丹司琼对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治疗,观察总结它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中GST-π化疗前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胃癌单纯化疗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变化,本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8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癌组织中GSTπ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7~79岁。入院前均未接受化疗,其中低分化腺癌10例,管状腺癌6例,粘液癌7例,乳头状癌5例。癌组织由胃镜活检获取。病人均失去手术治疗时机,均接受2次化疗。方案:甲环亚硝脲(200mg/m2)第一天,丝裂霉素c(10mg/m2)第一天,5Fu(450mg/m2)第1~5天。7周后再重复一次。第二次…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术前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前化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院同期手术治疗的114例大肠癌病例,根据术前化疗方法分为:A动脉灌注化疗组62例;B静脉化疗组19例;C5氟脲嘧啶(5FU)保留灌肠组12例;D对照组21例.化疗后2wk~4wk行肿瘤切除术,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组织学疗效观察.结果A,B,C组化疗后切除的肿瘤其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及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动脉灌注化疗组高于静脉化疗组和5FU保留灌肠组(P<005).40例使用5FU的动脉灌注化疗组中8例出现化学性肠炎,其中2例出现肠缺血坏死.结论大肠癌术前化疗以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最好,应作为首选;5FU作为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用药疗效不显著而副作用明显,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6.
93例初治涂阳培阳结核病人用2RHZ/R2H2方案按设计要求完成了治疗随访,所有病人采用门诊全监化疗,继续期疗期为痰培养阴转后巩固5个月,总疗期6-9个月(平均6.5个月),1例(1.1%)治疗失败,停药后24个月随访期内3例(3.3%)复发,总失败一复发率为4.3%,4例(4.1%)因药物副反应更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实施门诊全监化疗的地区,大部分病人可采用这种高效,安全,费用低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小肠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连续5天口服帕罗西丁,20mg/天,于用药前一天和停药次日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测定口-盲肠通过时间。结果口-盲肠通过时间从用药前86±23分钟降至用药后的68±20分钟,差异显著(t=3.439,P<0.05)。结论5羟色胺参与胃肠道动力调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促小肠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汤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接受中度致呕化疗药物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化疗前予昂丹司琼8 mg静脉滴注,中药组化疗期间予枳实消痞汤治疗,联合治疗组予昂丹司琼联合枳实消痞汤治疗。分别对三组化疗后1~5 d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全程止呕有效率分别为55.0%、50.0%和82.5%。西药组与中药组全程止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4);联合治疗组全程止呕率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均0.0125)。2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急性期(24 h)止呕有效率分别为80.0%、52.5%和85.0%。西药组、联合治疗组急性期止呕有效率均优于中药组(P均0.0125);西药组与联合治疗急性期止呕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3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延迟期(≥24 h)止呕有效率分别为60.0%、85.0%和87.5%。中药组、联合治疗组延迟期止呕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组(P均0.0125);中药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延迟期止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结论枳实消痞汤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较单用昂丹司琼或枳实消痞汤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化疗药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目的研究常用化疗药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端粒重复扩增实验(TRAP)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SMMC7721细胞经过几种化疗药物(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5FU)不同浓度和时间作用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当各种药物大剂量处理细胞4h后再祛除药物培养20h后,顺铂对酶的活性完全抑制,丝裂霉素有部分抑制,阿霉素和5FU无抑制作用;而未经20h再培养则无作用;小剂量药物处理细胞5d,其结果同大剂量相似.结论顺铂和丝裂霉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能与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预防胃癌辅助同步放化疗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接受辅助同步放化疗的52例胃癌患者分为实验组(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组,26例)和对照组(甲氧氯普胺组,26例),观察2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总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6.2% vs 88.5%,P<0.05),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3~4级以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5.4%和34.6%(P<0.05).结论: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预防胃癌放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贾培杰 《山东医药》2006,46(13):11-11
恶心呕吐是肿瘤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治疗失败,引起病情进展。2003年11月~2005年10月,我们对67例放、化疗患者分别应用盐酸昂丹司琼、盐酸格拉司琼、胃复安防治恶心,呕吐,并对三者的作用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后的毒副反应。方法将146例应用化疗药物的脑胶质瘤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70例(≥60岁)和中青年组76例(〈60岁),然后进行组间比较,所有患者均采用替尼泊甙(VM-26)+司莫司汀(Me-CCNU)联合化疗方案。结果老年组的骨髓抑制现象和呕吐反应(25.0%和23.9%)并不高于中青年组(23.8%和24.2%)(P〉0.05)。结论老年脑胶质瘤患者实施化疗是安全的,毒副反应并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盐酸昂丹司琼引起荨麻疹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5~12月,我院对3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昂丹司琼(欧贝)后出现荨麻疹。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56-65岁,平均60岁。3例均于化疗前静注昂丹司琼8mg,用药3~5min注射部位周围皮肤出现红色疹块4~5个,约蚕豆大小,伴痒感,未作特殊处理,30min后症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4.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5例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经不同化疗方案治疗,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治疗19例,完全缓解(CR)率526%;DA方案组治疗8例,CR率50%;HOAP方案组治疗9例,CR率444%;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组治疗9例,CR率111%。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CR率显著高于LDAraC组(P<005)。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和治疗相关病死率分别为368%和56%(HA)、75%和375%(DA)、444%和222%(HOAP)、333%和111%(LDAraC),DA方案组治疗相关病死率显著高于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P<0025)。联合化疗治疗36例,CR率为50%,高于单用LDAraC组(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2%(17/36),治疗相关病死率为167%(6/36),同LDAraC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5.
用自拟补脾止吐汤治疗肿瘤化疗后呕吐41例,井设胃复安组33例作为对照、结果前者总有效率为85.4%,后者总有效率为51.5%,显示补脾止吐汤止吐效果明显优于胃复安(P<0.005),表明中医补脾益胃、降逆止吐法能够十分有效地控制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反应。  相似文献   

16.
我们观察了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乐瓦停对31例胆固醇增高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降胆固醇作用,结果显示每日睡前服乐瓦停20mg,3个月后平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3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8%,并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者有升高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降低载脂蛋白B100(P<0.01)和载脂蛋白CIII(P<0.05)的作用,但对载脂蛋白AI与载脂蛋白AII水平无影响。在观察期间未发现对血糖与糖基化血红蛋白A1c有影响,提示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该药是一安全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  相似文献   

17.
转染Bcl-2反义核酸对胃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手术根治为主的胃癌综合治疗,五年生存率只有37-7%,对胃癌的化疗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1].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不仅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抗凋亡作用的发挥,势必影响化疗效果[2];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存在多药耐药现象,缘于多种机制,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之有关[3].我们通过pDOR载体将Bcl2反义核酸转染胃癌细胞,观察转导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DDP)、5氟脲嘧啶(5FU)、长春新碱(VCR)的敏感性调变,能否逆转耐药,为胃癌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联合甲强龙预防含顺铂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79例肺癌病人随机分A、B两组,A组病人于化疗第1~5日每日静滴格拉司琼3mg和甲强龙40mg一次。B组病人单用格拉司琼3mg静滴,方法和疗效同A组。结果应用格拉司琼和甲强龙对急性呕吐的有效率达97.7%,对避免呕吐有效率达100%。结论格拉司琼预防肺癌病人含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与与甲强龙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暂住人口肺结核病人督导管理与化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暂住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督导管理对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997年与1998年(加强管理措施前后)暂住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管治率、完成治疗率及痰菌阴转率进行对比。结果 1998年与1997年相比,管治率提高7.3%,完成治疗率提高4.4%,2、3月末力阴转率分别提高17.7%和5.5%。结论 加强暂住人口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是控制结核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化疗使用的增多和发现的新化疗药物有呕吐为主要副作用,在内科肿瘸学和支持疗法中,改善控制恶心呕吐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接受癌症化疗的病人经使用有效的止吐药,可使恶心和呕吐得到很好的控制。化疗药物的催吐作用在讨论各种止吐方案前,首先简要复习影响催吐的因素及其控制。总的来说,最常伴有呕吐的药物会引起最剧烈的呕吐。不同的病人,或甚至在同一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