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破坏胃粘膜屏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p)对胃粘膜屏障的损伤作用,对50例Hp感染的胃炎及50例非Hp感染胃炎者测定其胃窦粘膜的磷脂和氮基已糖值,并与病理改变相比较。结果示Hp感染组胃窦粘膜的磷脂平均值低于非Hp感染组(P<0.05)。Hp感染组的胃窦粘膜氨基己糖值明显低于非Hp感染组(P<0.005)。而Hp感染组的活动性胃炎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果表明,Hp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而导致胃粘膜炎症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英 ]/DominiciP…∥BMJ 1 999,3 1 9 5 3 7~ 5 40 本文研究普通人群家庭成员中幽门螺杆菌(Hp)传播率 ,并评价社会背景对Hp感染率的影响。作者对意大利北部一城市的 41 6户家庭中 1 2~ 65岁 1 44 3例居民进行血清抗Hp抗体IgG测定 ,确定Hp感染状况。结果 ①Campogalliano总感染率 5 9 7%。本研究中 1 43 3例Hp感染率为 5 1 2 %。其中 ,父母均感染Hp的家庭 1 70个 ( 41 % ) ,儿童Hp感染率 44 % ( 1 1 6/ 2 65 ) ;父母一方感染Hp的家庭 1 85个 ( 44% ) ,儿童Hp感染率 3 0 % ( 75 /2 5 6)…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是一很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据估计,在世界人口中,约50%以上人感染了Hp.在我国,各地报道的Hp感染率高低不一,大致在40%~70%,亦既5~8亿人罹患有Hp感染.尽管Hp感染者众多,但仅少数人患有Hp相关性疾病,如慢性活动...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9,他引:14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Hp感染后胃癌发生率增加4倍~9倍,且60%胃癌患者有Hp感染.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将Hp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感染、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和遗传等.目前认为Hp感染为胃癌发生的始发因素,而综合因素决定了胃癌的最后形成.一般认为Hp本身没有毒性,因此并不直接引起人体细胞DNA突变,其确切作用环节及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就Hp感染与…  相似文献   

5.
Hp与良恶性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多数人来说,Hp感染是无害的,但确有很多感染发生了消化性溃疡或胃窦癌。WHO的一个工作组宣布Hp为一级致癌物。这一认定加强了根除Hp以防止胃癌发生的观念,但是人们还更加关心根除Hp本身会不会带来危害。在发展中国家,胃食管交界处癌发生率增高可能与Hp消失有关。因此,是否应根除Hp来防止远端胃癌的发生,还是不根除Hp,以避免近端胃癌或远端食管癌的发生?这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在何时、对哪些人、怎样根除Hp感染。  相似文献   

6.
胃癌高发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传播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胃癌高发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p)和cagA+亚型感染状况及细菌传播方式,探讨儿童早期感染Hp与胃癌的关系.方法用13C尿毒酶呼吸实验(13CUBT)方法检测(山东省临朐县)98名儿童Hp感染状况,用ELISA方法检测70名儿童抗CagA抗体及成人抗Hp抗体.结果胃癌高发区儿童Hp感染率为694%,其中3岁~4岁儿童Hp感染率为526%.9岁~10岁上升为85%,11岁~12岁下降为667%,接近于成人水平.儿童cagA+亚型感染率为714%.Hp感染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Hp感染阳性的子女Hp感染率(85%)明显高于父母Hp感染均阴性者(22%,P<005).结论胃癌高发区儿童Hp、特别是cagA+亚型感染率很高,且有家族聚集性,表明儿童阶段即可感染Hp,并且与当地胃癌高发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疫苗保护性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Warren和Marshall于 1983年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 ,经过近 2 0年全球性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类致癌因子〔1〕。目前全球近 5 0 %的人口感染了Hp ,在发展中国家 ,其感染率可高达 70 %以上。然而 ,对于Hp的抗感染治疗尚存在较大问题。使用单剂药物根除率低 ,使用多联药物又造成费用太高 ,有效率也不太高 ,而且不能有效阻止Hp的再次感染和复发。此外 ,耐药菌株的增加也使抗Hp治疗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难题。因而 ,Hp疫苗已成为防治Hp感染最有效的途径。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比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病人前和治疗后胃内分离到的细菌DNA图谱。方法:用随机扩增多形态DNA技术(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检测9对Hp菌株,多聚酶链反应采用10个碱基对的随机引物。结果:不同Hp菌株DNA图谱显示极大差异性。6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相同,提示病人感染同一细菌,1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相似,提示病人体内Hp的DNA经抗生素治疗后可能发生变异,2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显著不同,提示病人感染不同细菌。结论:Hp感染病人经抗生素治疗转阴后若又重复感染,多数情况是病人感染同一Hp菌株,有少数病人再感染不同株Hp。  相似文献   

9.
PCR法检测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更为敏感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并探讨它在Hp感染的诊断及根除效果判定中的应用.方法以一对合成的与Hp16SrRNA基因互补的寡核苷酸为引物(CP1/CP2),建立了从胃粘膜中检测Hp的PCR反应,并与常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PCR方法检测Hp标准菌株及50株临床分离菌株均产生500bp片段,检出的最小DNA量为01pg,相当于100个细菌细胞;所有13株其它细菌及无Hp感染的人胃粘膜则无扩增产物出现.用该方法检测96名初诊患者Hp感染情况及21名药物治疗后患者Hp根除情况,并与胃粘膜活组织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及银染色方法比较,证实PCR方法可以检出常规方法不能检出的少量Hp.结论PCR是检测Hp的最为敏感的方法,有助于Hp感染的诊断和Hp根除的精确判断  相似文献   

10.
胃部分切除术对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33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质疡患者,观察胃部分切除术前后Hp感染状态变化及血清抗HpIgG与IgA的消长情况。结果表明,Hp阴转病例于术后2周即见到抗HpIgA显著下降(P<0.05),比之抗HpIgG更能敏感反映当前Hp感染状态。提示联合检测抗HpIgA与IgG,对于临床诊治Hp感染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既往研究提示幽门螺杆菌 (Hp)由密切接触传播 ,但此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仍不清。有人认为Hp可能为夫妻间传播。作者报道在日本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LP)PCR法检测无症状Hp的传播率。东京大学医院对近来未用过抗生素的 70对夫妻志愿者作内窥镜检查。每次从胃窦、胃体部取活体标本于 4℃Hp管中作 6小时内的Hp培养 ,每份标本放入无菌盐水 ,分别在选择和非选择琼脂培养基培养。选择性培养基含马血琼脂和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抗生素增效剂与两性霉素B ;非选择性培养基含 5 %羊血琼脂。平皿置 35℃CO2 孵箱培养 7天。H…  相似文献   

12.
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检出情况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Baret食管患者(BE)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77例BE与24例对照组进行了组织学检查和Hp的检测。结果:BE中Hp的检出率为51%,对照组Hp的检出率仅为8%,BE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反流不仅导致BE的发生,也导致Hp在食管远端的继发感染。对伴有Hp感染的BE病人应进行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Hp的接种,建立沙土鼠Hp感染模型,再现同一病变,并观察除菌治疗前后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增殖的变化,研究Hp的致病过程.方法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测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Hp感染早期2wk以幽门粘膜为中心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炎症越来越重.感染3mo后幽门部小弯附近可见溃疡出现.感染的早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急性炎症改变,随着感染的持续转变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改变及淋巴滤泡的广泛形成.并可见大量的肥大细胞存在,提示肥大细胞在Hp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清.炎症处的BrdU标识率明显多于非炎症处,除菌治疗后炎症细胞及BrdU标识率明显减低,提示三联疗法是完全有效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剂.结论Hp可感染沙土鼠导致胃炎、胃溃疡发生,其病理改变与人类类似,沙土鼠是Hp感染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重视幽门螺杆菌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重视幽门螺杆菌毒素的研究胡伏莲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在世界上很普遍,大约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感染HP,虽然所有的Hp感染者组织学上都有胃炎的表现,但多数人并无症状,仅少部分人发展成消化性溃疡病与胃癌。为什么Hp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吸试验和血清HpIgG对于抗Hp感染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确诊Hp感染40例,改良三联疗法30例,单用铋剂10例,疗程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12,24,48周做14C尿素呼吸试验、ELISA法血清HpIgG抗体测定、胃粘膜活检标本组织学及细菌培养,监测Hp感染状态.结果经抗Hp治疗后40例中有25例Hp根除且持续阴性,10例未根除者持续阳性,5例根除后随访中又复发.呼吸试验能准确反映Hp根除及根除后复发或治疗无效,与组织学或培养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79%.血清HpIgG抗体在Hp根除后即有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下降幅度逐渐增大;Hp未根除者随访中无明显变化;在Hp根除后复发者,已下降的抗体又达到或超过治疗前水平.结论14C尿素呼吸试验和血清HpIgG抗体测定准确性高,是简便、安全的非侵入性抗Hp感染疗效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道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胆结石核心形成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胆囊结石70例胆汁、粘膜、结石和门静脉血Hp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果检测70例,胆汁、粘膜、结石中HpDNA存在分别为21例,12例(171%)和15例(214%).门静脉血中未检测出HpDNA.结论胆道Hp感染是来自十二指肠乳头逆流.胆囊结石形成可能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胃粘膜活检组织中Hp感染、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凋亡的状况。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和腺癌,Hp感染率逐渐升高。定量分析发现,随病变加重,单位面积内PCNA免疫阳性细胞数逐渐升高,而细胞凋亡变化不明显。在同一类型病变中,Hp感染者细胞增生指标PCNA明显高于Hp阴性者,而凋亡指数却低于Hp阴性者。提示Hp感染在胃癌变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毒素相关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门螺杆菌(Hp)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健康人中有较高的感染率(35.5%~59.4%)[1]。为什么同是Hp感染,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有学者认为不同菌株Hp感染致病性不同,高毒株Hp含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yto-toxinassociatedprote...  相似文献   

19.
胃癌高发区cagA+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研究胃癌高发区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Hp)cagA+亚型感染状况,探讨HpcagA+亚型感染与胃癌高发流行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了全部受检者的抗Hp抗体及抗cagA抗体,并用13C尿素酶呼吸实验(13C-UBT)方法检测了70名儿童Hp感染状况.结果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为747%,儿童Hp感染率为686%;成人cagA+亚型感染率为65%,儿童为714%.77名癌症患者的Hp和cagA+亚型感染率均为597%,其中胃癌患者(n=38)Hp和cagA+亚型感染率分别为50%和553%,均低于其他癌症患者(n=39)的感染率(692%和641%).结论胃癌高发区成人、儿童及癌症患者HpcagA+亚型感染率相当高,表明Hp感染,尤其是cagA+的Hp感染与当地胃癌高发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大量的资料表明,Hp感染为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胃癌、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第,WHO把Hp例为一类致癌物。因此Hp相关疾病及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目前Hp感染诊断方法很多,常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