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西省莲花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少平 《江西医药》2007,42(1):53-55
目的 掌握我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96~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6~2005年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12.48/10万,年均死亡率为1.75/10万.10年间以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发病最多,计2228例,占总传染病数的43.82%.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伤寒,5种病占总发病数的96.07%.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狂犬病、肺结核、乙脑、肝炎、新生儿破伤风,占总死亡数的97.62%.结论 肝炎、肺结核、痢疾、性病等仍是莲花县的主要传染病;肝炎发病率居高不下,肺结核死灰复燃,淋病、梅毒等性传播性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乙肝、肺结核、性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白云区201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现况研究)对白云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白云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9种11047例,年报告发病率为497.02/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0种14703例,年报告发病率为661.51/10万。2011年白云区法定传染病发病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434.52/10万)、病毒性肝炎(221.90/10万)、肺结核(168.63/10万)。按发病系统分,发病最高的是肠道传染病(占50.51%),第二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6.40%),第三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1.88%)。传染病总体发病男性高于女性;高发年龄组在0~1岁;高发月份在5~7月。结论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要加大肠道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加强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南京市江宁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江宁区1997~2006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6年江宁区无甲类报告传染病,共报告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18种13977例,年发病率为124.58/10万~326.39/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82.06/10万;总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位居首位,占总发病数的47.11%,其中淋病发病数最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有上升趋势,其中肺结核发病数居高不下,占总发病数的28.76%,麻疹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及自然疫源与虫媒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淋病、肝炎、肺结核等老传染病仍然存在,艾滋病、SARS等新发传染病相继出现。结论江宁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肺结核、麻疹、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还要加强对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以及对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郑绍军  秦继龄  董双 《河北医药》2016,(8):1253-1256
目的:分析昌黎县2004至2013年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昌黎县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整理,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昌黎县10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2种8059例,其中乙类15种5684例,丙类7种2375例,年均发病率145唵.10/10万。死亡12例,年均病死率0.22/10万,病死率0.15℅,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有上升趋势。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主要为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农民以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和学生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病种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03∶1。6~8月份为发病高峰,1~2月和10月份发病较低。结论昌黎县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是重点防控人群,需进一步采取疾病监测、预防知识宣传、疫苗接种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书贤  刘洋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14-2117
目的:了解和分析2018年苏州市姑苏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8年度苏州市姑苏区法定传染病5 860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8年所报告的法定传染病5 860例中,其总发病率为523.2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为211.51/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311.69/10万;全区8个街道均有病例分布,肠道传染病发病例数为最多,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顺位位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梅毒、乙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淋病;全年度的第一个发病高峰在6月份,而9月份则出现次高峰;男性人群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商业服务人群为主。结论:除加大对手足口病和梅毒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之外,还需进一步加强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及其他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 1974~1988年,经医疗部门诊断报告国家法定急性传染病13种26846例.发病率1518.78/10万。其中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发病为首位,占发病总数的79.39%,其次是猩红热占6.88%,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占5.38%。1976年、1982年出现两次急性传染病发病高峰,与菌痢发病高峰相吻合。 15年中肠道传染病发生22903例,发病率为1292.72/10万,占发病总数的85.46%,菌痢占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3.06%。呼吸道传染病3137例,发病率为177.07/10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区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西藏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56.04/10万,死亡率为0.54/10万,病死率为0.2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痢疾、肺结核、麻疹、病毒性肝炎和猩红热;我区2006年发病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主;地区分布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为林芝、山南和阿里地区,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为日喀则、山南和林芝地区;时间分布:报告发病数以12月最低,4月最高。与2005年相比,除1月和9月发病数增加外,其余各月均减少:人群分布中职业居前3位的为农牧民、学生和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年龄分布以青、少、壮年为主,10-40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55.29%。结论我区传染病疫情形式依然比较严峻,应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防治对策,加强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鲁山县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疫情预测和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鲁山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鲁山县共报告传染病20种,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数3 320例,报告发病率383.83/10万,报告死亡病例9例(艾滋病8例,狂犬病1例),死亡率1.04/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报告发病数1 502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45.24%,年发病率为173.65/10万,报告发病主要病种为乙肝、肺结核、丙肝;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报告发病数1 818例,年发病率为210.18/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54.76%,报告发病主要病种为手足口,其他感染性腹泻;2010年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手足口、乙肝、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结论应加强对鲁山县手足口病、乙肝、肺结核、麻疹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濮阳市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濮阳1997~2006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6年肝炎年均发病率为78.59/10万.甲肝发病逐年下降,近2年有上升走势;乙肝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例最大,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乙肝季节分布不明显;甲肝的年龄分布以0~2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乙肝以20~45岁年龄组为主;甲肝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6.84/10万,女性为7.89/10万,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2.62/10万,女性为44.76/10万;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呈现市区高于农村.结论 乙肝是濮阳市肝炎的防治重点,甲肝发病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该区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方法 疫情资料来自该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该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5086例,死亡16例,发病率为1539.50/10万,死亡率为4.84/10万,病死率为0.31%,与2009年相比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上升5.48%、218.42%、201.82%.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3455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1631例,居前5位的病种为乙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丙型肝炎、梅毒,其中7月发病数相对较多,0~9岁组发病数最高.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与2009年相比上升37.66%;肠道传染病下降20.43%;呼吸道传染病下降16.10%.结论 病毒性肝炎仍为该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大重点人群监测;继续开展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发热患者的管理和监测,加强肺结核的归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岳池县2004~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619例,各年度发病率分别为3.02/10万、7.41/10万、3.96/10万、37.57/10万、0.84/10万,年均发病率为10.59/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0~14岁为发病高峰,占93.54%;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共335例,占54.12%,其次是学生170例,托幼儿童76例,分别占27.46%、12.28%;男女性别比为1.46∶1。结论:岳池县麻疹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开封市顺河区2004-2010年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率、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7年通过大疫情网络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10 669例,总发病率为778.20/10万;其中报告死亡19例,总死亡率为1.39/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8 871例,发病率为647.05/10万;报告死亡19例,死亡率为1.39/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以乙肝、肺结核、丙肝、痢疾、梅毒为主。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 798例,发病率为131.1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结论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远高于丙类传染病,是影响该区法定传染病分布的重要因素;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威胁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传染病;应根据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清新县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清新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1792例,年平均发病率330.57/10万。发病率最高是2007年为359.48/10万,最低是2005年为297.04/10万。5年间呼吸道传染病一直居高不下,占总病例数的50.53%;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总病例数的24.14%;再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总病例数的23.50%。结论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梅毒和麻疹是当地近年的重点传染病,今后工作重点应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该区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方法疫情资料来自该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该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5086例,死亡16例,发病率为1539.50/10万,死亡率为4.84/10万,病死率为0.31%,与2009年相比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上升5.48%、218.42%、201.82%。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3455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1631例,居前5位的病种为乙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丙型肝炎、梅毒,其中7月发病数相对较多,0~9岁组发病数最高。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与2009年相比上升37.66%;肠道传染病下降20.43%;呼吸道传染病下降16.10%。结论病毒性肝炎仍为该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大重点人群监测;继续开展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发热患者的管理和监测,加强肺结核的归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贤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31-232
目的了解南召县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召县2008年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南召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0608例,年发病率介于259.01/10万2012年南召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0608例,年发病率介于259.01/10万444.3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69.90/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3941例),占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7.1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3145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9.65%;肠道传染病共报告2951例,占发病总数的27.8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共报告571例,占发病总数的5.39%。报告发病的主要疾病为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布鲁氏菌病等。结论南召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要加大对乙型肝炎、梅毒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与监测力度,加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高度重视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乙型肝炎诊断报告工作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店区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加强传染病监测管理、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汇总并分析2004—2007年小店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情况。结果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资料显示,小店区2004—2007年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如下:2004—2007年年均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6.59/10万、0.25/10万、0.04%;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各类传染病发病之首,年均发病率为58.43/10万(42.609/6);肠道传染病次之,年均发病率为217.83/10万(35.91%);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8.91/10万(21.25%);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1/10万(0.239/6)。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乙肝、痢疾、肺结核、麻疹、淋病。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痢疾、乙型肝炎、肺结核、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乃至消除有关传染病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漾濞县30年来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漾濞县1976~2005年3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6~2005年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在224.02/10万~14511.6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2266.97/10万.20世纪80年代发病率呈直线下降,90年代以来发病态势持续平稳.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976~2000年排位居于第一位,以其降幅最大,由70年代的5348.79/10万降到78.25/10万;呼吸道传染病在大幅度下降后的90年代后期开始回升,到21世纪构成比占比第一;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比逐年上升,达35.35%,艾滋病1996年首发病例报告,2001年后发病率迅速上升,2005年度发病率达13.91/10万.肺结核、肝炎、痢疾、麻疹、艾滋病年均发病率2000年以来居各种传染病前5位.结论 漾濞县传染病总发病率呈平稳态势.传染病谱由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提示工作重点是加大肝炎、艾滋病、淋病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沧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主要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全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自带的统计分析功能和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沧市2006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总发病数6349例,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68.88/10万,比2005年度(260.65/10万)上升3.16%。结论临沧市2006年传染病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全市今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地区是临翔区和边境三县;重点疾病是肺结核、麻疹、艾滋病、疟疾、痢疾、乙肝;重点人群是农民和学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结果:2007-2011年全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7种8228例,死亡34例,年均发病率124.24/10万,年均死亡率0.52/10万,病死率为0.41%。其中甲类传染病报告1例,为霍乱;乙类传染病报告8227例,其中呼吸道传染病报告2579例,肠道传染病626例,血源及性传播疾病4976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46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结论:嘉定区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重点防治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揭西县2009至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9种13 03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8.69/10万,年平均死亡率0.73/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年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结论 5年间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