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癌D1和D2术式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1996年6月至2000年5月60例可切除性远侧胃癌,将患者随机分为D1组30例和D2组30例,分别由两组年资相当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结果 两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经统计,术后转移复发率1年D1组40.0%、D2组3.3%;2年D1组53.3%、D2组10.0%;3年D1组56.6%、D2组13.3%、4年D1组60.0%、D2组16.7%。提示D2与D1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生存率1年D1组73.3%、D2组96.7%;2年D1组59.3%、D2组96.5%;3年D1组53.6%、D2组83.3%;4年D1组44.5%、D2组80.0%(P<0.05)。结论 D2术式在减少胃癌术后转移复发率及提高生存率方面,效果明显优于D1术式,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2.
王轶群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7):537-539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价值。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39例患者为研究组,行开腹手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分别为(146.01±28.78)mL、(233.42±20.11)min、(6.01±0.78)cm和(30.01±12.76)个;对照组为(318.52±61.12)mL、(179.24±18.72)min、(18.52±1.12)cm和(31.85±15.13)个。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优于研究组(P0.05);2组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95±0.71)d、(3.95±0.71)d和(13.15±2.04)d,对照组为(5.05±0.90)d、(5.85±0.91)d和(21.22±3.91)d,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P0.05)。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不仅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还有切口变小、出血减少、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未来有较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胃癌的D2根治术为胃癌的标准根治术,本院胃肠外科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探索出一种基于胃癌整块切除并沿血管逆行解剖顺序的D2手术路径,即Kocher切口后整块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及大网膜,清扫No6淋巴结,切断十二指肠,清扫No5、12,清扫No7、8、9,切除小网膜,清扫No1、3、4sb,整块移除标本。自2002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成功施行的120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组52例,开腹组68例。对比两组手术的安全性、肿瘤根治性、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D2淋巴结清扫,无一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2.7±50.8)min vs.(213.4±40.6)min]长于开腹组(P=0.003),切口长度[(6.2±1.1)cm vs.(18.7±4.7)cm]、术中出血量[(180.4±120.8)ml vs.(276.6±138.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1.6)d vs.(5.2±2.6)d]、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8±0.6)d vs.(5.2±1.8)d]、首次进食流质时间[(4.3±0.8)d vs.(6.7±0.9)d]、术后住院时间[(12.3±3.2)d vs.(15.1±4.2)d]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近端切缘距肿瘤距离[(5.3±0.8)cm vs.(5.0±0.7)cm]、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5.2±0.7)cm vs.(5.3±0.7)cm]、清扫淋巴结数量[(17.6±6.5)枚vs.(19.3±6.9)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6/52),开腹组为23.5%(16/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5,P=0.225)。结论: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手术可达到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远端胃癌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a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CST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CAJD)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了7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5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式远端胃癌切除术(CODG)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切除术 (LADG)的术中出血量少(MD =-94.02,95% CI:-140.96~-47.07)、术后住院时间短(MD =-3.66,95% CI:-5.76~-1.57)、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MD =-1.95,95% CI:-2.74~-1.17)、肛门排气时间早(MD =-1.67,95% CI:-2.05~-1.30)、总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6,95% CI:0.14~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但LADG组的手术时间长于CODG组(MD =35.01,95% CI:10.41~59.61,P=0.005)。2组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 =-0.24,95% CI:-0.99~0.51,P=0.530)。结论 LADG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传统CODG,但其手术时间长,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远端胃癌根治术(D2)的手术方法及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2是东方国家较主张的胃癌淋巴结清扫方式,本介绍了远端胃癌根治术(D2)的适应证,较详尽地描述了手术步骤及操作要点,强调整块切除原则,以防止癌细胞残留或腹腔种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103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组(114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相关指标。结果在术中指标方面,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近端切缘距离、远端切缘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少于(短于)开腹组(P<0.05)。在术后指标方面,腹腔镜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次数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少于或低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费用却高于开腹组(P<0.05),但2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胃癌病死率和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但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43例行胃癌D2根治术的远端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18)与开腹组(n=25)。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出血少等优点,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开腹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和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2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个数均低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肯定,且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进展期胃癌D4术式和D2术式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4 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合理性及安全性,并与D2 廓清术相比较。方法 进展期胃癌分别行D2 术(29 例) 和D4 术(22 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根治度和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D4 术较D2 术的治愈性根治或非治愈性根治切除比例有明显提高(81-8 % vs.55-2 % ;P< 0-05)。同时,D4 术会导致平均引流天数的延长[(16 ±2) 日vs.(10 ±1) 日, P < 0-01] 及引流率和引流量的增加,此外平均手术用血[(803 ±112)mL/ 例vs.(566 ±67) mL/例,P< 0-05] 和平均手术时间[(7-5 ±0-3) h vs.(4-0 ±0-2) h ,P< 0-05]亦有明显增加,但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未有明显增加。结论 D4 术是安全、合理和可行的,宜在继续探索的基础上,在适宜病例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端粒、端粒酶的性质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了解端粒、端粒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综述国内外进展。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85%~90%的胃癌中可以检测到,在表达端粒酶阳性的患者比表达阴性的患者预后要差,表明端粒酶阳性的胃癌恶性程度更高。结论 胃癌端粒酶活性检测不仅可用于诊断,且可用于表示预后,未来用于抑制端粒酶的药物可以提供一种副作用较少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表达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LISA法动态检测了6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及40例腹部非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对照比较。结果:胃癌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10天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术后20天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sIL2R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胃癌患者血中出现免疫抑制物sIL2R水平明显增高,而于根治手术切除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后,sIL2R水平逐渐降低,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1例胃癌、33例胃良性疾病及8例消化系其它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胃液内癌胚抗原含量。结果:胃癌组患者胃液内癌胚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本法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80.5%。作者认为术前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正确性,而术后检测对曾行胃大部切除者已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胃肠外营养添加精氨酸对胃癌术后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胃肠外营养(TPN)添加精氨酸(Arg)对胃癌术后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对36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了TPN支持的前瞻性研究,检测常规TPN和TPN添加Arg支持前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IL2和CD25水平变化。结果:常规TPN支持前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IL2和CD25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而TPN添加Arg支持后患者的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TPN不能纠正胃癌术后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但TPN添加Arg则可促进IL2生成增加,NK细胞活性增强,改善了胃癌术后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提示TPN添加Arg有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白细胞介素-2(IL-2)mRNA表达的变化,以探讨肿瘤切除对其PBLIL-2mRNA表达及IL-2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①术前IL-2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分泌减少(P<0.01),而术后4周,IL-2mRNA表达明显恢复,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2分泌接近正常。PBL经植物血凝素活化后,其手术前后PBLIL-2mRNA表达明显增强,IL-2分泌增加;②胃场患者PBLIL-2mRNA表达下降,IL-2分泌减少,而肿瘤切除后则能使其明显恢复;③PBL经植物血凝素活化后其IL-2mRNA表达及IL-2的分泌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Keiichi Maruyama Professor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0(3):186-187
Mortality rate of gastric cancer in Japan had been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 of early detection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demand.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Japan de-veloped “double contrast X-ray”, “endoscopy and en-doscopic biopsy”, and “mass screening system”. The Japanese nationwide registry collected data of 273,142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the last 30 years. By the ef-forts of early detection, proportion of Stage I cancer increased from 22.5% to 58.1% in the registry. Cu-mulative 5 year survival rate of resected cases was improved from 37.5% (1962) to 68.8% (1991). Im-provement was remarkable for Stage-II; from 47.7% to 70.3%, and for Stage-III, from 26.4% to 45.0%. 相似文献
17.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1例胃癌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手术前后前列腺素E2(PGE2)、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CA)的动态变化。结果:①胃癌患者术前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PGE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GE2与CD+4/CD+8比值及NKCA呈负相关关系;②肿瘤组织中PGE2含量高于正常组织,切除肿瘤后外周血PGE2下降,NKCA及CD+4/CD+8比值逐渐增高。结果提示:胃癌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下,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肿瘤组织是异常增高的PGE2的主要来源,切除肿瘤后细胞免疫功能可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手术前后连续检测PGE2和细胞免疫功能,可评价手术疗效及监测肿瘤复发状况。 相似文献
18.
陈龙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7,(1)
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伴肝转移患者36例,其中行原发病灶切除31例,单纯胃网膜右动脉注药化疗5例。前31例在行原发病灶切除的同时对其肝转移灶根据其不同情况而采用转移灶切除、转移灶无水酒精注射、肝固有动脉注药并结扎等处理,其疗效满意。因此,作者认为胃癌即使发生了肝转移也不要轻易放弃手术,在尽可能根治性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处理肝转移灶,再配合其它综合治疗措施,同样能起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