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告,75 %~10 0 %的肾移植受者患有感染、癌前病变、癌症和药疹等皮肤损害,其中绝大多数为感染。由机会性生物和原发病原体导致的感染是器官移植受者最常见的死因,皮肤表现可作为上述播散疾病存在的重要线索。该研究旨在确定肾移植受者皮肤黏膜感染的病原谱和流行状况。肾移植受者共10 4例,其中男84例,女2 0例,年龄15~6 5岁,移植后病程1~175个月。2 7例应用泼尼龙和硫唑嘌呤2种药物治疗,77例还加用环孢素共3种药物治疗。患者被分为6组:A组,移植肾存活不足2个月;B组,移植肾存活2~6个月;C组,移植肾存活6~12个月;D组,移植肾存活12~2 …  相似文献   

2.
《中国性科学》2015,(8):59-62
目的:对HIV感染者皮肤黏膜表现展开回顾性临床分析,旨在为临床HIV感染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两家医院收治的100例HIV感染者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其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结果:100例研究对象中,有皮肤黏膜表现患者68例(68.0%),其中男性65例(95.6%),女性3例(4.4%);大部分患者年龄20~50岁;未婚人数超过患者总人数一半35例,(51.4%);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25例(36.8%);性接触传播61例(89.7%);有皮肤黏膜表现组相比于无皮肤黏膜表现组,CD4+细胞不足50个/μI者有皮肤黏膜损害的例数对比例数超过200个/μI者显著提升,即皮肤黏膜损害与低CD4+细胞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有皮肤黏膜表现组出现艾滋定义性疾病患者例数显著高于无皮肤黏膜表现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感染者的皮肤黏膜损害涉及4个种类,主要为真菌感染,合计24例(35.3%);病毒感染,合计13例(12.9%);呈现出其他皮肤病者,合计18例(26.5%);合并2种(含2种)以上皮肤黏膜疾病者,合计13例(19.1%)。结论:HIV感染者皮肤黏膜损害多见为真菌、感染,性传播途径为HIV感染重要途径之一,频发的皮肤黏膜病变以及合并性病感染可作为临床诊断HIV感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中,皮肤黏膜的损害很常见,可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发生,其中皮肤黏膜的色素改变也较常见,包括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常见于皮肤、指甲和口腔等部位。一方面,HIV病毒感染本身可引起皮肤黏膜的色素改变,另一方面,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服用相关药物也可引起相应的色素改变,为详细了解HIV感染相关的皮肤黏膜色素改变情况,该文对此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诱发皮肤黏膜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文献回顾.方法 对4例经EGFRIs治疗后发生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既往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56例亚洲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反应评定标准4.0版标准评估严重程度及...  相似文献   

5.
HIV感染的皮肤表现孙仁山刁庆春(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63003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l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与皮肤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大多数HIV疾病均有皮肤上的表现,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肾移植受者皮肤病变发病率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14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皮肤体检,设计并完善皮肤病变调查表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皮肤病变的病变种类、患病率及发病机制.结果 肾移植受者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皮肤干燥占81.25%、皮肤病毒感染占38.9%(其中寻常疣16.7%、带状疱疹10.1%、扁平疣6.7%)、痤...  相似文献   

7.
皮肤色素沉着不仅与黑素细胞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且黑素小体转运在其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黑皮素-1受体、雌激素受体、蛋白酶激活受体-2、内皮素-1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干细胞因子受体(K IT受体)等在皮肤色素沉着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色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28d。因全身散在红斑、丘疹、脓疱25d,于2005年11月16日入我院诊治。患儿于出生后3d无明显诱因脐周出现红斑、丘疹、脓疱伴瘙痒,面积逐渐扩大,累及头面部及四肢曾在外院给予抗生素及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7^+周,顺产,产程及Apgar评分不详,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母亲无阴道念球菌病病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屏障防护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护人员在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过程中极易发生皮肤黏膜屏障损伤,进而引起急、慢性皮炎、继发感染,还会加重原有皮肤疾病。本文围绕手部清洁、手套佩戴和使用口罩与护目镜所产生的问题,以及针对消毒紫外线、眼、耳、鼻、口腔、头发的皮肤黏膜屏障防护,介绍了具体防护措施及建议。为了保护皮肤黏膜屏障,应严格遵守穿戴防护设备及消毒清洁的规范,防护不足与过度都会对皮肤黏膜屏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建议积极采用保湿等保护皮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报告1例白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患儿女,7岁,全身散在丘疹5年,加重伴指疣状增生1年,同时出现口腔黏膜,皮肤及甲板损害,双手掌疣状赘生物,手指末节残缺,变形。口腔黏膜白斑,北部皮损组织及粪便真菌培养均为白念珠菌生长。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为表皮角化明显,角质层中查见大量真菌菌丝。经伊曲康唑,制霉菌素等药治疗后,皮损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2.5岁。因头面部、口周及外阴起红斑、丘疹、脱屑伴痒痛反复9个月来院就诊。患儿9个月前因“发烧”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予以静滴药物治疗(具体成分不详),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口腔出现白膜,有红色渗出物,自行外用偏方治疗效果差,后皮疹延及口周及头部,于北京某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鹅口疮、疱疹性口炎”,予以“口炎清颗粒、制霉菌素片、喉友、甘霖洗剂”等药物治疗,效果可,部分皮疹消退,但停药后复发,于某省级医院就诊,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予以“制霉菌素糊、甲硝唑”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一般,后皮疹逐渐加重,延及阴囊及颈部,于上海某医院诊为“口腔念珠菌感染”,予以静滴“胸腺肽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获得良效,但此类药物也常伴有皮肤相关的毒性反应,如痤疮样药疹、皮肤干燥、皲裂、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毛发改变、甲沟炎等.积极治疗皮疹,选择适当的药物,将对患者继续接受抗肿瘤治疗有重要意义.为此,概述近年来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导致的皮肤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以进一步探讨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4岁。面部及双耳廓多发性红色结节,并口腔白膜6月。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和结节,表面有黑色痂皮,口腔白色膜状物附着。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不全,有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孢子及假菌丝,PAS染色(+)。诊断: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14.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生物体的发育,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肿瘤发生发展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lncRNA在皮肤黏膜疾病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就lncRNA及其在皮肤黏膜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获得良效,但此类药物也常伴有皮肤相关的毒性反应,如痤疮样药疹、皮肤干燥、皲裂、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毛发改变、甲沟炎等.积极治疗皮疹,选择适当的药物,将对患者继续接受抗肿瘤治疗有重要意义.为此,概述近年来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导致的皮肤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以进一步探讨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鼠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后局部组织Toll样受体(TLR)2、4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口腔黏膜抗白念珠菌感染早期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局部接种的方法建立小鼠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在不同时间取口腔组织.用半定量逆转录(RT)-PCR检测口腔组织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结果:接种前口腔组织内有微量的TLR2、TLR4 mRNA表达.接种后6h组织中TLR2、TLR4 mRNA表达开始增加,12~24h表达水平达峰值。TLR4 mRNA表达于24~48h开始下降.72h趋于接种前水平,而TLR2 mRNA表达则持续增加至72h。结论:白念珠菌感染可迅速上调局部组织TLR2、TLR4的基因表达,TLR2、TLR4在口腔黏膜抗白念珠菌感染早期免疫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岁。头面部、手背、手指间皮疹伴口腔白膜2年。取病变部位鳞屑直接镜检可见菌丝和孢子,多个部位真菌培养均有奶油样菌落生长,镜下见成簇卵圆形孢子和假菌丝。组织病理见表皮内有菌丝和孢子,真皮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根据形态学,生化实验等诊断为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经口服伊曲康唑和外用抗真菌药治疗,皮损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8.
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性激素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般认为红斑狼疮(L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其中性激素的影响是重要原因之一。性激素除了作用于子宫等性腺器官,皮肤及其附属器也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同时性激素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能在多个水平影响免疫应答[1]。因此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LE皮损区和非皮损区及非结缔组织病患者皮损边缘正常皮肤的性激素受体,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LE患者16例,男2例、女14例,其中盘状红斑狼疮(DLE)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3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年龄10~55岁,病程2个月至20年。取材时病情均处…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分析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原发肿瘤切除后皮肤黏膜发生感染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确诊并接受原发肿瘤切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术后皮肤黏膜感染情况,分析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并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确定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44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5例(56.8%),女19例(43.2%),年龄(33.8 ± 15.4)岁。术后21例(47.73%)发生皮肤黏膜感染;感染患者术后住院时间M(Q1,Q3)为38(25,60) d,显著长于无皮肤黏膜感染的患者[21(12,23) d,Z = -4.08,P < 0.001]。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34.09%)]。患者单位体重糖皮质激素剂量(OR = 1.21,95% CI:1.00 ~ 1.46,P = 0.047)、接受辅助通气治疗(OR = 9.20,95% CI:2.01 ~ 42.13,P = 0.004)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出院时37例(84.1%)恢复良好。结论 皮肤黏膜感染是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原体多为耐药菌,且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需关注术后皮肤护理;术后糖皮质激素单位体重剂量高及接受呼吸机支持可能与患者术后的皮肤黏膜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9岁,咳嗽、咳痰、喘息3 d。右侧腰背部可见大片状紫红色瘀斑。咽拭子COVID-19核酸阳性,CT示肺部感染。考虑瘀斑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皮肤表现。予抗病毒、抗炎等治疗后肺部症状缓解,瘀斑逐渐消退。提示临床医生应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皮肤表现,皮疹可能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