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疑为梅毒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TRUST试验和TPPA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例健康体检者中,TRUST试验和TPPA试验均为阴性;210例疑为梅毒患者中,TRUST试验阳性的有192例,TPPA试验阳性的有200例,两者均为阳性的有182例,TPPA试验100%符合临床诊断,TRUST试验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TPPA对TRUST试验阳性病例和疑为梅毒患者有排除和证实作用,而TRUST试验则可作为梅毒患者筛选和疗效观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体检的人员350例,其中210例为梅毒患者,95例为非梅毒患者,45例为正常人,对其分别进行2种试剂检测并分析梅毒诊断情况。结果:梅毒Ⅰ期、梅毒Ⅱ期及潜伏期梅毒患者检测RPR阳性率分别为87.83%、98.75%、84.00%,检测TPPA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明显高于非梅毒患及健康的正常人检测RPR阳性率2.11%、0,检测TPPA阳性率0、0。结论: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用于诊断梅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和梅毒血清反应素实验(RPR)在梅毒感染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2月来我院诊疗的6 5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PPA阳性249例,且无性别差异,RPR阳性138例,检出率明显低于TPPA.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含有RPR、TPPA抗体,是及时发现是否感染梅毒的必要手段,孕期可采用免疫印迹进一步检测确诊,以及采用必要的手断进行阻断;对于老年阳性者,不能仅凭此就得出结论,要结合临床,以免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RUST和TPPA联合检测对梅毒的监控和诊治价值,为临床诊治梅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TRUST法和TPPA法测定2 083例血清标本(其中910例梅毒患者血清)。结果对910例梅毒患者血清检测,TRUST法检出773例阳性,敏感性为84.9%,特异性为96.1%。TPPA法检出899例阳性,敏感性为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论 TRUST和TPPA联合检测为临床诊治梅毒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依据,更有利于梅毒的监控和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提高临床对梅毒螺旋体的确诊率,探讨应用不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 将62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TPPA和RPR 3种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血清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3种不同检测方法(ELISA法、TPPA法、RPR法)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5.16%、98.32%和66.62%.ELISA法和TPAP法的特异性均较高,与RPR法相比明显占据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怀疑有梅毒感染的患者应用ELISA法、TPPA法进行检测准确率高,特异性强,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  相似文献   

6.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刚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X):18-19
目的比较几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对我站2005年1月~2006年1月的门诊梅毒患者血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蛋白印迹试验检测IgM。结果WB检测IgM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未经治疗的各个时期的梅毒诊断。WB检测IgM简便易行,是筛查和检测早期梅毒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份梅毒阳性标本和32份梅毒阴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进行检测.结果 TPPA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RPR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100%.TPPA与RPR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P<0.01).结论 用RPR法检测梅毒易造成假阴性而漏检,建议实验室用TPPA法检测以提高梅毒的阳性率,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8.
梅毒螺旋体不同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环状卡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使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ELISA和TPPA及RPR试剂对60例梅毒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6.67%,TPPA法阳性率98.33%,RPR法66.67%。结论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同时用ELISA、胶体金试验、RPR试剂和TPPA对1136例住院及门诊病人血清进行检测,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7.61%(82/84),假阳性率0.28%(3/1052);金标法阳性率82.14%(69/84),假阳性率5.32%(56/1052);RPR法阳性率73.8%(62/84),假阳性率0.38%(4/1052);3种方法即ELISA、金标法、RPR法均阳性为60例,检出率为71.43%(60/84),假阳性率为0.09(1/1052)。在用TPPA方法确认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金标法和RPR法在弱阳性标本(S/CO值为1~5)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S/CO值〉5的阳性标本。结论:TP-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TP-ELISA与TPPA相关性良好,可作为确证试验。后两种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较多,只能作为辅助试验,如果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假阳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特异性及敏感性均好、简易快速、适用临床常规工作的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对45例皮肤性病门诊和妇科门诊疑似梅毒感染患者的静脉血,同时分别用RPR法和TPPA法检测,其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5例怀疑梅毒患者血清梅毒免疫学试验,RPR法阳性41例,阳性率91.2%(41/45);TPPA法阳性44例,阳性率97.8%(44/45)。RPR法漏诊率6.7%。结论: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RPR法作为筛选试验检出率低,有一定漏检率;TPPA法确认和筛选试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RPR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集的1 548份血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以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检测结果与之比较,计算两者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假阴性率为18.7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未出现假阴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假阳性率为0.1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假阳性率为0.0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灵敏性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而两者特异性无显著差异,因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更适用于梅毒螺旋体的筛查,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西安某医院1999/2002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为安全输血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TRUST及ELISA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检,阳性者用TPPA法确认. 比较不同时间、年龄、职业分布上的感染率. 结果: 西安某医院1999/2002年85 474名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率为2.4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以31~50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P<0.01),职员与个体户梅毒感染率远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结论: 西安某医院1999/2002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一期梅毒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半巢式PCR检测一期梅毒溃疡组织液和血清中TP-DNA,与IPP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例临床诊断为一期梅毒患者,溃疡组织液、血清半巢式PCR和TPPA检测的阳性分别为56例(93.33%)、13例(21.67%)和53例(88.33%)。组织液半巢式PCR检测结果与血清半巢式PCR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I胛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结论半巢式PCR检测一期梅毒溃疡组织液中TP-DNA较检测血清中的TP-DNA敏感性高、特异强,可做为TPPA诊断早期梅毒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4.
胎盘组织荧光PCR诊断早期先天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石潜  周华  张荣  温桂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443-444,465
目的评价胎盘组织荧光PCR(VQ—PCR)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4例梅毒孕妇和30例非梅毒对照孕妇的胎盘和脐带组织进行梅毒螺旋体DNA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与常规临床及血清学综合诊断方法比较。结果34例梅毒孕妇的胎盘组织中,11例荧光PCR为阳性,阳性率为32.35%,30例非梅毒孕妇的胎盘和脐带样本荧光PCR均为阴性;以常规临床及血清学综合诊断方法为标准,则荧光PCR与常规方法结果的灵敏度为82%,特异性100%,约登指数0.82。显示在诊断先天梅毒新生儿时,FQ—PCR至少有不低于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价值。结论与常规临床血清学综合诊断方法相比,荧光PCR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效果,选择适合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流程。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临床住院及门诊14307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TP-ELISA法和TRUST初筛,对TP-ELISA与TRUST结果不符的标本及TP-ELISA法(S/CO值)在0.70~0.99的标本进一步做TP-PA检测。结果(1)对14307例标本筛查出203例Tp-ELISA阳性。203例TP-ELISA中115例TRUST阳性,88例TRUST阴性。TP-ELISA阳性检出率为1.42%(203/14307),TRUST的阳性检出率为0.80%(115/14307);TP-ELISA阳性TRUST阴性的标本88例,TRUST的漏检率为43.35%(88/203);对这88例血清标本进一步做TP-PA,其中1例阴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49%(1/203)。(2)TP-ELISA法初筛S/C0值在0.70~0.99的标本23例,其TRUST均为阴性;TP-PA阳性2例,阴性21例。结论(1)TP-PA和ELISA检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检出率均优于TRUST。(2)对于TP-ELISA法初筛S/CO值在0.70~0.99之间同时TRUST为阴性的血清标本,建议做TP-PA确认实验,以排除假阴性。  相似文献   

16.
梅毒作为一种接触性慢性经典性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其有着很强的传染力和致病性,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的认识,避免和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防范医院交叉感染发生.本文通过综述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性来分析5种不同检测原理的检测方法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实验室的条件,指导合理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梅毒检测.  相似文献   

17.
何君  徐明茹 《现代医学》2004,32(5):319-321
目的 通过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寻找一种诊断早期先天梅毒的方法。方法 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 (TRUST)、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 (TPPA)和梅毒螺旋体 19(s) IgM酶联免疫吸附法 [Tp 19(s) IgM ELISA]对 6例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阳性新生儿 (其母亲已在怀孕时被确诊为不同病期梅毒 )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6例新生儿中有 4例TRUST、TPPA、Tp 19(s) IgM阳性 ;另 2例TRUST、TPPA均阳性 ,但Tp 19(s) IgM阴性。前 4例新生儿确诊为早期先天梅毒 ,后面 2例排除早期先天梅毒。结论 特异性IgM检测应该作为早期先天梅毒确诊的实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对诊断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先天性梅毒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特异性IgM法及常规ELISA法进行检测,对两种不同检测方法下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特异性IgM法检出阳性率为97.00%,ELISA检测方法下的检出阳性率为75.00%,IgM法下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灵敏度高,可作为本病基础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荧光PCR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洙  王传敏 《吉林医学》2009,30(9):769-771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FQ-PCR技术检测硬下疳、一期横痃、二期梅毒皮损、梅毒患者全血、室温保存1~3年半的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以及部分生活污染品中的梅毒螺旋体DNA含量。结果:该技术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一期梅毒100%,二期梅毒90%,早期梅毒全血为20%,无症状梅毒全血为0%,其敏感性主要受到治疗药物和梅毒病程的影响;与梅毒口腔黏膜斑密切接触的污染品中1个茶杯获得阳性结果;室温保存的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均阳性。结论:FQ-PCR技术适用于确认未经治疗的形态各异的早期梅毒疹;对一期梅毒后期或二期梅毒早期患者血中梅毒螺旋体DNA检查有价值;梅毒螺旋体DNA在常温下可长期保持稳定;该技术对探明梅毒间接传播途径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疑似梅毒儿童的临床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为儿童梅毒临床诊断提供充分全面的检测诊断信息,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徐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141例0~3岁所有疑似梅毒儿童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组,其中婴儿组(0~<1岁)119例和幼儿组(1~3岁)22例;并且分别进行了以下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胶体金实验(SYP)、酶联免疫梅毒抗体检测(ELISA)、凝集法(TPPA)实验.所得数据进行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用4种检测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ELISA阳性率(96.45%)最高,RPR阳性率(46.10%)最低;SYP法阳性率(77.30%)和TPPA法阳性率(85.11%)高于RP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6,P=0.000);SYP和TPPA法阳性率低于ELIS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6,P=0.000):ELISA假阳性最高(78例),TPPA无假阳性,新生儿的假阳性明显高于幼儿组(P<0.05).结论 用ELISA方法对新生儿梅毒检测的假阳性率较高,大部分都是溶血引起.RPR方法在新生儿疑似梅毒中敏感性较低;SYP适合急诊;TPPA可以用作梅毒确诊实验;几种方法在儿童梅毒检测中要配合使用,综合判断,不要以一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判断感染与否.初次检测小儿梅毒的阳性标本要经过一定时间定期复查然后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