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柠檬酸提取物抗体(CAE-Ab)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对临床早期诊断伴发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价值,与改良Osserman分型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伴发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CAE-Ab、nAchR-Ab。结果 CAE-Ab阳性率75%,nAchR-Ab阳性率60%,大多在Ⅱa型与Ⅱb型患者,上皮细胞为主型4例中Ⅱb型3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ELISA法检测123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中骨骼肌柠檬酸提取物抗体(CAE-Ab)。观察到MG合并胸腺瘤的阳性率为82.6%(19/23),略高于间接血凝法(IHA),而MG无胸腺瘤的检出率为4.0%(3/77)。结果表明CAE-Ab与MG合并胸腺瘤有显著相关性。ELISA法免去醛化、鞣化及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等繁杂步骤,方法简便,更容易推广使用,可协助临床发现胸腺瘤。  相似文献   

3.
合并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腺瘤病理分型、病理分期和重症肌无力(MG)之间关系。方法 分析1986-1996年88例经手术证实为胸腺瘤患者,其中28例术前合并MG,分析这28例患者胸腺瘤病理分型、病理分期与MG发生年龄、性别、Osserman临床分型及术后MG缓解加重关系特点。结果 发现胸腺瘤伴有MG28例(31.8%)。其中男18例占64.3%;女10例占35.7%;发病年龄以40-59岁高高峰期,共20例,占71.4%;病理分型证实上皮细胞型胸腺瘤MG发病率高,且临床症状重,以Osserman临床分型Ⅱa,Ⅱb型为主,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其次为上皮淋巴细胞混合型胸腺瘤,上皮细胞型胸腺瘤术后MG症状缓解后再加重多于混合型胸腺瘤,症状加重多见为上皮淋巴细胞混合型胸腺瘤,上皮细胞型胸腺瘤术后MG症状缓解后再加重比率高。结论 胸腺瘤伴MG患者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以40-59岁为主,以上皮细胞型为主,Masaoka病理分期为Ⅱ、Ⅲ期胸腺瘤MG临床症状重,且术后MG症状缓解后易再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h R)抗体、抗连接素(Titin)抗体和抗Ryanodine受体(Ry R)抗体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18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MG组)、105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OND组)和62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清抗ACh R抗体、抗Titin抗体和抗Ry R抗体水平。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ACh R抗体、抗Titin抗体和抗Ry 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13%(124/182)、64.29%(117/182)和67.03%(122/182),高于OND组(均P=0.000)和对照组(均P=0.000);3种血清学标志物同时阳性,诊断重症肌无力的灵敏度为41.21%,特异度达99.40%。其中,早发型与晚发型重症肌无力亚组血清抗ACh R抗体、抗Titin抗体和抗Ry R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亚组仅血清抗ACh R抗体阳性率高于不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亚组(P=0.004),而抗Titin抗体和抗Ry R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改良Osserman分型亚组中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Ⅱa和Ⅱb型)血清抗ACh R抗体阳性率高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Ⅰ型;P=0.005,0.012),而抗Titin抗体和抗Ry R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抗ACh R抗体、抗Titin抗体和抗Ry R抗体均有助于诊断重症肌无力,对于3种生物学标志物同时呈阳性的患者,应高度怀疑重症肌无力,其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ACh R抗体水平较高,有可能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198例胸腺切除的重症肌无力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及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198例,研究胸腺的病理改变与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的关系及影响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19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伴胸腺增生158例,胸腺瘤34例。前者Osserman分型以Ⅰ、Ⅱ型为主;后者Osserman分型以Ⅱa、Ⅱb为主,病理分型以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为主,Masaoka分期以Ⅰ、Ⅱ期为主。伴胸腺增生与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特点不同。年龄、病程、胸腺病理改变及临床分型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与胸腺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术后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Titin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血清抗Titin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重组体MGT-30(提纯的Titin片断)作为抗原,应用ELISA对77例MG患者(包括25例胸腺瘤患者)、58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抗Titin抗体检测。结果MG、MG合并胸腺瘤和年龄超过40岁而无胸腺瘤的晚发型MG患者组中抗Titin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3.6%、80%和70.6%,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和健康对照者中抗Titin抗体阳性者较少,分别为15.5%、6.5%。MG患者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抗Titin抗体检测可作为MG诊断的参考指标,尤其对合并胸腺瘤患者可能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少年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作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51例起病年龄≤18岁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临床特点(临床分型、起病症状、疾病转归、胸腺情况)和合并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果青少年起病的MG患者发病年龄小于5岁者占45.9%,女性多见占53.6%。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分型,Ⅰ型占80.3%,Ⅱa型占8.5%,Ⅱb型占9.1%,Ⅲa型占0.3%,Ⅲb型占1.4%,Ⅳb型占0.3%。由眼肌型MG(OMG)转化为全身型MG(GMG)患者39例(13.8%),主要诱发转化的因素为不规律用药或停药。诱发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因素中以受凉多见,占63.6%。合并胸腺异常患者有60例,其中28例行胸腺切除术,术后病理分型:胸腺增生20例,胸腺瘤4例。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共2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占4.6%,甲状腺功能减低占0.6%,甲状腺囊肿占0.6%。共有6例患者发生过危象,其中5例发生肌无力危象者为由OMG转化为GMG患者。结论青少年MG患者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特点:5岁之前发病更多见;诱发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因素中以受凉多见;合并胸腺增生者多于合并胸腺瘤者;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8.
2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6-03~2008-03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Osserman标准分为:Ⅰ型9例,Ⅱa型5例,Ⅱb型7例,Ⅲ型1例,手术切口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均行胸腺瘤、胸腺脂肪组织切除及纵隔脂肪组织清扫.结果 22例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早期发生MG危象,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治愈.结论 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减少MG危象的发生,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抗突触前膜抗体(PsMab)和柠檬酸提取物相关抗体(CAEab)在胸腺异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2016年作者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存在胸腺异常的患者152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45名(NC组)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5例(OND组)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AChRab、PsMab和CAEab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不同胸腺异常者间各抗体阳性率差异。结果 (1)胸腺瘤、胸腺增生组血清AChRab、PsMab和CAEab阳性率明显高于NC及OND组(均P0.01),且胸腺瘤组上述3种抗体阳性率高于胸腺囊肿组(P0.01或P0.05)。胸腺囊肿组与NC及OND组各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AEab对胸腺瘤患者诊断灵敏度为60.6%,特异度为88.8%。(2)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MGT)组PsMab阳性率高于非合并MG胸腺瘤(NMGT)组(P0.05),而其AChRab及CAEab阳性率与NMGT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MGT组中,MGT-全身型组血清AChRab阳性率较MGT-眼肌型组增高(P0.05)。(4)胸腺瘤不同病理分型患者间各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1)CAEab检测结合CT检查可作为临床可疑胸腺瘤、胸腺增生患者术前辅助诊断指标之一。(2)AChRab阳性可能与MGT患者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有关,PsMab阳性可能跟MGT患者致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腺瘤WHO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G)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01—2018-12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101例胸腺瘤患者,均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并定期术后随访。根据2004版WHO胸腺瘤的病理分型,分析胸腺瘤患者的WHO病理分型与MG发病的相关性。结果121例胸腺瘤患者中,病理类型A型30.77%合并MG,AB型30.00%合并MG,B1型56.52%合并MG,B2型72.00%合并MG,B3型56.52%合并MG,C型28.57%合并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切除术的疗效A型有效率最高,为100%,其次是B1型,有效率92.31%,AB型有效率77.78%,B2型有效率66.67%,B3型有效率46.15%,C型有效率最差(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瘤的病理类型与MG具有相关性;B2型胸腺瘤与其他病理分型相比更易合并MG;胸腺瘤病理恶性程度越高,手术切除治疗MG的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1.
胸腺瘤病理与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胸腺瘤病理组织分型,胸腺瘤Masaoka临床分期和重症肌无力(MG)发生率,以及Osserman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1999年间79例胸腺瘤术后病理所见与临床特点。结果 79例胸腺瘤患者中伴MG者25例(31.8%)。上皮细胞型29例,并发MG12例(41.4%);按MG的Osserman分型。Ⅰ型1例(8.3%),Ⅱa型3例(25%),Ⅱb型5例(40.8%),Ⅲ型3例(25%),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2例(16.7%),死亡1例(8.3%)。淋巴细胞型14例,并发MG2例(14.3%);按MG的Osserman分型,Ⅰ型1例(7.1%),Ⅱa型1例(7.1%)。混合细胞型36例,并发MG11例(30.6%);按MG的Osserman分型,Ⅰ型2例(18.2%),Ⅱa型1例(9.1%),Ⅲ型4例(36.4%),Ⅳ型1例(9.1%);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1例(9.1%),死亡1例(9.1%),其他类型胸腺瘤25例,按MG患者的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3例(12%),Ⅱ期4例(16%),Ⅲ期12例(30%),Ⅳ期6例(24%);Ⅰ、Ⅱ期以Osserman分型Ⅰ型、Ⅱ型为主,Ⅱ、Ⅳ期以Osserman分型Ⅲ型,Ⅳ型为主,25例MG中18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72%)。结论 胸腺瘤病理组织分型可能与MG的发生,Masaoka临床分期和Osserman分型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老年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01—2002-05北京医院123例老年MG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507例青壮年MG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MG患者占同期MG患者的18.14%,男性患者较多(占68.29%),眼肌首发症状多见(占80.49%),分型以I型和Ia型多见(占56.10%),胸腺异常主要为胸腺瘤(占老年MG患者手术病理证实伴发胸腺异常的100%),低频重复电刺激(RNS)阳性率为74.19%,老年MG危象发生率较低(为2.44%)。结论 老年MG患者具有男性、眼肌首发症状、I型与IA型多见,以及胸腺异常主要为胸腺瘤,而RNS阳性率与MG危象发生率低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Titin抗体及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1例MG患者和80例对照组成员进行Titin和AchR抗体的检测.结果 Titin抗体对MG具有特异性,它在合并胸腺瘤的MG(MGT)、晚发型MG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80%、69.4%)和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早发型MG患者的阳性率(25%)和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发型MG患者中AchR抗体阳性率比晚发型MG患者明显增高.并且早发型MG患者的AchR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晚发型MG和MGT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抗体检测为MG诊断和病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联合检测可以提高MG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重症肌无力患者人群中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抗连接素(Titin)抗体、抗Rvanodine受体(RyR)抗体和抗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AChR抗体、Titin抗体、RyR抗体和MuSK抗体水平,分析不同病程、胸腺情况以及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临床分型MG患者各种抗体表达情况。结果患者血清AChR抗体、Titin抗体、RyR抗体和MuSK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70%、43.10%、46.20%和12.30%。不同病程MG患者中AChR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Titin抗体、RyR抗体和MuSK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0,P=0.001,P=0.004);胸腺瘤组和胸腺正常组间4种血清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GFA临床分型各亚组中AChR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度全身型(Ⅳ型)AChR抗体水平远高于眼肌型(Ⅰ型)和轻度全身型(Ⅱ型)(均P0.05),而Titin抗体、RyR抗体和MuSK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G患者中Titin抗体、RyR抗体和MuSK抗体水平与病程有关,AChR抗体水平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及其不同亚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PCR-SSOP)对91例中国汉族MG患者及17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LA-B等位基因分型,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及显性遗传模式的方法系统分析HLA-B等位基因与MG患者不同临床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按照性别、年龄、临床类型、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及胸腺病变将患者组分为不同亚型后,结果显示HLA-B*46阳性率在男性、眼肌型、抗AChR抗体阴性及伴发胸腺瘤组中升高,HLA-B*08阳性率在早发型及全身型患者组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HLA-B*35和B*38阳性率降低。结论 HLA-B*46基因可能是男性、眼肌型、抗AChR抗体阴性及伴发胸腺瘤的MG患者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HLA-B*08可能是早发型及全身型MG患者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HLA-B*35和B*38可能是MG的保护基因或与保护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乙酰胆碱酯酶(ACHE)抗体、Titin抗体、Ryanodine受体(RyR)抗体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9例MG患者、66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66名健康对照者上述血清4种抗体水平。结果 MG患者AChR抗体、AChE抗体、Titin抗体和RyR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3.9%、20.2%、64.0%和5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种抗体联合检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和84.0%。AChE抗体多见于AChR抗体阴性且对新斯的明试验反应差的MG患者。Titin抗体在MG合并胸腺瘤(MGT)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未合并胸腺瘤的MG(nMGT)患者(P0.05),其对MGT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和52.5%。晚发型MG患者血清Titin抗体和RyR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早发型MG(P0.05)。将MG患者根据Osserman评分进行分型,Titin抗体阳性率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5)。结论 AChR抗体、AChE抗体、Titin抗体和RyR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MG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Titin抗体结合胸腺CT可能有助于提高MGT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Titin抗体多见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titin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并了解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0例MG患者、30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itin抗体水平,并对比胸腺手术前后变化。结果 MG组、MG伴胸腺瘤(MGT)组、晚发型MG患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titin-Ab阳性率分别为42.5%、77.3%、77.8%、3.3%,健康对照者titin-Ab均为阴性;对其中54例进行胸腺手术的MG患者手术前后titin-Ab滴度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itin-Ab阳性多见于晚发型MG、MGT,特别是B型胸腺瘤患者,血清titin-Ab检测可作为MG诊断的参考指标,尤其对MG伴胸腺瘤患者可能更具有临床意义,对胸腺手术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63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手术期是否发生肌无力危象,分为发生危象组和未发生危象组,分析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发生肌无力危象12例(19.0%)(发生危象组),未发生肌无力危象51例(81.0%)(未发生危象组)。与发生危象组比较,未发生危象组Osserman分型、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serman分型(Ⅱb+Ⅲ型)、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100 ml)以及病理类型(侵袭性胸腺瘤)是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257,95%CI:7.953~383.909,P=0.000;OR=105.243,95%CI:8.570~1292.357,P=0.000;OR=14.008,95%CI:2.597~75.559,P=0.002;OR=18.552,95%CI:4.368~78.789,P=0.000)。结论 Osserman分型Ⅱb+Ⅲ型、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100 ml以及侵袭性胸腺瘤是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评估准备、减少术中出血及缩短手术时间有助减少肌无力危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疗效。方法:对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胸腺切除,手术前后采取静脉血2ml,进行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抗骨骼肌抗体(AS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核抗体(ANA)检测,并与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随访观察1~1.5年。结果:10例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女性8例,男性2例,均为眼肌型;血清AchRab水平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变化;术后ASA、SMA、ANA均转阴;胸腺病理改变以胸腺增生为主;随访发现术前病程越长,术后疗效越差。结论:儿童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多见,女性发病较多;眼肌型重症肌无力AchRab变化不明显;ASA、SMA阳性有助于MG的诊断;儿童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胸腺病理改变以增生为主;术前病程长短,影响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肌无力患者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抗体情况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重症肌无力 ( MG)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67例临床确诊 MG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 ,对其中 2 64例患者检测了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或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 TMAb)。结果  5 5例 ( 2 0 .6% )患者有甲状腺功能异常 ,48例 ( 1 8.2 % )至少有 1项上述抗体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 MG患者中 , 、 、 型抗体阳性者较多 ( P <0 .0 1 )。甲状腺抗体阳性者较抗体阴性者 MG发病晚 ( P <0 .0 5 ) ;甲状腺抗体阴性 MG患者有甲状腺功能障碍者 MG发病早于功能正常组 ( P <0 .0 5 )。甲状腺功能异常、抗体阳性的 MG患者病程较抗体阴性者长 ( P <0 .0 5 ) ;甲状腺抗体阳性者伴发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几率明显增高 ( P <0 .0 5 )。结论 MG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并不少见 ,甲状腺抗体阳性、功能异常的 MG患者病程长 ,伴发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几率高 ,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