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子茂 《新中医》2005,37(1):81-81
覃某,女,30岁,产后高热不退4天。患者身体素健,2000年1月1日第2孕第2胎足月顺产。1月9日早餐后自感身体发热,服薄荷葱白生姜汤1碗,全身出汗、热退。旋即热起,T38.5℃,遂就诊于某农场医院,诊断及用药不详,住院治疗4天,发热不退,体温波动在38.9℃。39.2℃之间。于1月13日上午转我院治疗。血常规、大小便常规、X线胸部摄片、腹部B超等检查未见异常,恶露亦未闻臭味,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0岁。于1994年2月17日,主诉:咳嗽、胸闷、低热、盗汗1月入院,胸片示两上浸润型肺结核。既往健康,否认有结核及药物反应史。入院体检无特殊,血、尿、便三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痰厚涂片未见结核菌。给予2SHRE/4HR方案化疗。患者入院后第一周偶有低热(T37.5~37.8℃),因肌注链霉素疼痛感而于2月24日给药后第4天,患者自觉明显发热不适,T38.5℃,查血常规正常,给子消炎痛12.5mg口服后体温下降。但于3天后每天体温38.5~39.3℃,驰张发热,疑为乙胺了醇所致的药物热。于3月4日停用已胺丁醇,不作降温处理,…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80年2月至1983年1月,用针刺治疗急性菌痢30例,取得较好疗效,兹简介如下。一、临床资料: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4岁1例,15至35岁25例,40岁至58岁4例;就诊时间最短者为1天,最长者为8天,大多数为1~3日;发热37.2℃~38℃10例,38.5℃~40℃2例;经针刺治疗后1~3日热退者10例,4~5日热退热者20例;本组患者均有腹痛,里急后重,脓血  相似文献   

4.
何如锋 《四川中医》1999,17(1):22-22
甘温除热法是用甘温药物治疗因虚而发热的一种治法,首创于李东垣之《脾胃论》。笔者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期间,跟随著名热病专家陈绍定主任医师临床,应用此法治愈1例肝硬化牌切除术后发热,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55岁,因肝硬化牌切除术后发热20天于1998年1月7日入院。住院号:1000475。现病史:20天前因肝硬化失代偿,脾功能亢进,在省人民医院行“脾切除术”,“食道、胃底静脉缝扎术”。术后次日即出现发热,午后为甚,体温38~38.5℃,静滴各种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无效。术后13天出院。出院后仍发热,体温在37.5~38.5℃,…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42例中,年龄21岁~25岁14例,占33%,26岁~30岁19例,占45%,30岁以上9例,占22%.其中自然分娩33例,占78%,剖腹产9例,占22%.体温均被动在38℃~40℃;发热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7天以上.西医诊断上感16例,占38%;血肿1例,占2%.发热持查6例,占14%;产苗感染12例,占29%;败血症7例,占17%.中医辨证分型:局外感发热21例,占50%;瘀血发热16例,占38%;气血亏虚5例,占12%.剖腹产者排除术后吸收热(37SC~383C左右),以手术4天后体温非但不降,反见增高者为对象.所有病例均经西药综合治疗,效果不显…  相似文献   

6.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肺癌发热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0年1月~1996年12月,运用青蒿鳖甲汤加昧治疗肺癌发热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1~78岁,平均58.5岁;中央型13例,周围型7例;伴胸腔积液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2例;体温38℃~38.5℃3例,38.5℃~39℃11例,39℃以上6例,平均体温38.8℃;发热病程10~50天不等,观察前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10例。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除有发热(体温升高)以外,咳嗽、咯痰20例,咯血8例,口咽干燥17例,五心烦热或潮热9例,舌红少苔、脉细数…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 ,以蒿芩清胆汤、银翘散化裁 ,配制成蒿芩合剂 ,治疗小儿风热型感冒发热31例 ,疗效满意 ,现小结于下。1 临床资料31例中 ,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 1岁以下 (8个月 )1例 ,1~ 2岁 4例 ,3~ 4岁 7例 ,5~ 6岁 1 3例 ,7~ 8岁3例 ,9~ 1 0岁 2例 ,1 2岁 1例。以口腔体温摄氏度标准计 ,37 6℃~ 38℃ 1 1例 ,38 1℃~ 38 5℃ 1 6例 ,38 6℃~ 39 4℃ 4例。发热 1天 1例 ,2天 2 6例 ,3天 4例。既往有哮喘史合并发作者 2例。中医分型均为风热型 (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 ) ,风热型感冒证 :发热重、恶寒轻 ,微…  相似文献   

8.
外感发热属于现代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范畴,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1994年10月至今,笔者应用解热静口服液治疗风热挟食挟惊型外感发热患儿18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其中男106例,女74例;年龄6月~12岁,平均4.32±2.76岁;病程1.42±0.89天。180例体温均≥38.5℃,其分布情况为:38.5℃~38.9℃105例,39℃~39.9℃64例,40℃以上11例。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L的99例。所有患儿均有外感风热挟食症状,约1/3患儿同时伴有挟惊症状。病例选择:①发热为主症,体温在38.5℃以上,流涕、咳嗽、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在一般对症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静点。对照组:赖氨匹林注射液静注。将癌性发热分为轻、中、重3级,其中轻度发热37.4℃~38℃,中度38℃~38.8℃,重度〉38.8℃。用药:轻度:华蟾素注射液10ml+喜炎平注射液150mg,中度:华蟾素注射液15ml+喜炎平注射液200mg;重度:华蟾素注射液20ml+喜炎平注射液250mg,每日一次静点,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轻度:赖氨匹林注射液0.9g,每日二次静注;中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35g,每日二次静注;重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8g,每日二次静注。分别于用药后第1—7天清晨7时测体温,第1天体温降至正常为显效,第2天降至正常为有效,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为微效,第4~7天体温不降为无效。用药7天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25%),有效10例(50%),微效2例(10%),无效3例(15%),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2例(10%),有效5例(25%),微效3例(15%),无效10例(50%),总有效率50%。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因某某,男,24岁,农民。1994年12月11日收入院。诊断:上消化道穿孔,泛发性腹膜炎。血常规:HB120g/LWBC10.2X109/L,SO.72,LO.28于12月12日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每日青霉素800万u静滴,甲硝唑500ml静滴。术后第2天开始发热T38℃,第4天开始出现腹痛、脓血压便、里急后重,每天10次,请求用中药治疗。经用真人养脏汤加减1剂后疗效不显著,下利时间只延长1小时.12月3日血常规化验:Hbl30g/L,WBC14.6X10'g/LS0.78,L0.22,T38℃,P100次/min,大便次数增为数十次量少,腹痛,里急后重感严重.经会诊,诊断为肠…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8岁。主因“发热3天”于2009年3月7日就诊。患者于3天前因受凉而导致发热,自测体温波动于36.8℃~38.9℃,伴头痛、四肢酸痛,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未曾服用药物,自行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故来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12.
急性发热是内科急症之一,可见于各类疾病中。笔者近年来运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发热45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5例中门诊患者25例,住院患者20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最长18天,最短3天,平均9天;体温37℃~37.9℃6例。38℃~38.9℃29例,39℃~39.9℃8例,40℃以上2例;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者21例,急性支气管炎8例,急性扁桃体炎9例,支气管肺炎3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慢支并感染3例。……  相似文献   

13.
1病历介绍 患儿,女,28个月,因发热、咳嗽5d,伴皮疹1d于1994年10月12日入院。患儿5d前起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5℃,夜间尤甚,伴咳嗽、有痰,近1d躯干皮肤出现小红疹。拟“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治疗。入院检查:精神倦,体温39℃,颈淋巴结肿大如黄豆大小,唇红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脉数。住院第2天患儿仍发热不退,手足背肿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14.
麻疹是传染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而麻疹后脑炎是麻疹的严重并发症,实属罕见。现将我院1996年5月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性,8岁。于入院前22天发热,体温达40℃,咳嗽、流涕、流泪、畏光,于发病第4天出现皮疹.无特殊用药,于发病后第9天皮疹基本隐退。但咳嗽加重。喘,呼吸困难,体温37.5~38℃,在县医院诊断“麻疹合并肺炎”。应用先锋心治疗。治疗第3天,呼吸困难缓解,出现剧烈头痛,手足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持续数分钟而后出现肢体不能活动,言语障碍。继续抗炎治疗,症状无缓解而转入我院治疗。患儿发病前与麻疹病…  相似文献   

15.
孟云辉  焦平 《江苏中医药》2009,41(11):41-41
1病例摘要 患儿,男,10个月。2009年2月3日初诊。 高热2天。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咳嗽、流涕,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正常,家属认为小儿近日添加的辅食中油腻较多.自行服用健胃药物及四缝放血、捏脊治疗,体温暂降,但2h后升至38.5℃。就诊于某医院。查体:体温38.5℃,咽红,耳后、颈后、枕骨下触及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  相似文献   

16.
1 胆火兼热伏阴分发热 周某,女,54岁,2005年8月3日初诊。患者发热1月不愈,每日热势38.3℃,子夜1时至上午10时之间发热加重,兼见口苦、便秘。诊见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既往每年暑月高温时有不明原因体温升高史,在各大西医院未查出任何原因,治疗亦无效。  相似文献   

17.
退热灵合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10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翠 《四川中医》1998,16(5):40-40
1992年5月~1995年12月期间,笔者在门诊以自拟方“退热灵”合剂治疗观察了108例感冒发热患儿,在24小时内退热者明例,24小时~48小时内退热ZI例,分别占观察病例的768%和19.4%,共占96.2%,疗效较好。[临床资料]全组108例,男55例,女53例;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9岁,以1-3岁者为多,病程在1天之内占33例,1-3天者53例,3天以上者22例。108例患者均有发热、流涕、喷嚏,大部份患儿有咳嗽,部份兼有咽癌。体温最高超过39.5℃,最低为37.2℃;38.5-39.5℃以上者有28例,37.5℃-38.4℃者有51例,37.5℃以下者有29例,观…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男,19岁,主因腹痛、黑便10天,发热3天,以“上消化道出血”于1997年1月21日入院。患者发病时以腹痛、食欲不振为主要症状,无反酸、暖气,乡村医生以“胃炎”治疗无效,后出现排黑色稀便,面色苍白,全身无力,间断性发热,最高T38.2C,既往无消化道溃疡病史。查体:贫血貌,眼睑、口唇苍白,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出血点,全身淋巴结不大,腹软,上腹部轻度压病,肝脾未触及,心肺正常,胸骨无压痛,T37.8℃,BP11/7kP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GB56g/L,WBC3.2×109/L,RBC2.03×10(12)9/L,HCT0.117,MCV87.2fl…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案1.梁某某,男,53岁。2000年6月14日初诊。去年8月发热住院治疗4个月,诊断为“肺门淋巴结核”,用抗痨药9个月热退,肝功能几度损害。今年3月体温复升,在38.5℃上下波动,午后热甚,黎明盗汗,间有咳嗽,咯痰不多,口干口苦,舌苔黄厚腻,脉濡。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2006年3月~2007年2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6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8例患儿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6~12个月11例,1~2岁38例,3~6岁19例;急性咽峡炎31例.急性扁桃体炎29例,咽结合膜热8例;体温38.5~39.0℃26例,39.1~39.5℃33例,39.6~40.5℃9例;稽留热37例,不规则热31例;持续发热2~5d42例,6~9d2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