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女性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解女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本组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以冠脉造影血管狭窄≥75%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者也诊断为冠心病,共48例。冠脉造影结果除外冠心病者52例,为对照组。比较二者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胸痛特点。结果显示绝经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绝经后冠心病发生率增加。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绝经后出现典型或不典型胸痛,同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可能性大。绝经后仅有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而无明显危险因素,则发生冠心病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及改善冠心病的预后,职业紧张作为一个潜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我国职业人群中,工作要求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以期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老年冠心病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老年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与冠心病及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糖尿病患300例,检出冠心病132例,其中27例为SMI,对老年冠心病有,无合并糖尿病作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糖病并冠心病占老年糖尿病的44%,且病情严重程度与患病时间及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1),老年糖尿病并冠心病组与老年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组相比,SMI,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MI)增多(P<0.01,<0.01和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易合并冠心病,且老年糖尿病并冠心病易发生SMI,心力衰竭及MI,老年糖尿病患应定期检查心电图,及时发现SMI和冠心病,以减少猝死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冠心病成为老年人群中的多发病。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逐渐增多,老年抑郁症严重影响患哲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增加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但临床对老年抑郁的识别率低,造成按冠心病常规治疗的效果差,同时浪费了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6.
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对改善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ACS)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呈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冠心病二级预防工作,有效改善冠心病预后,我们对6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伴或不伴糖尿病的脉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对象包括:2型糖尿病不伴冠心病92例,伴冠心病53例;非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74例,不伴冠心病76例。结果显示:(1)糖尿病患者脉压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亚组为61vs57mm Hg,P〈0.05;无冠心病亚组为63vs51mm Hg,P〈0.05)。(2)非糖尿病组患冠心病者脉压高于未患冠心病者(57vs51mm Hg,P〈0.05)。(3)糖尿病组患冠心病者脉压稍低于未患冠心病者(61vs63mm Hg,P〉0.05)。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个类型,发病急,死亡率高。专家们预测,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河北省按世界人口标化,冠心病死亡率为48.2/10万,其中3/4死于急性心肌梗塞或冠心病猝死。冠心病猝死是指冠心病急性发病后迅即死亡,许多病人未得到进一步的诊治。这些病人有的即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有的可能即将发展为急性心肌硬塞,如按急性心肌梗塞推算,河北省每年死于急性心肌硬塞的病人在20000以上。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冠心病的基础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引起冠心病发病有多种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糖尿病、遗传因素、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因此,从上述因素看,冠心病的防治和自我保健有直接和间接关系,在冠心病的防治中绝不可忽视自我保健,因此,注重自我保健是防治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心脏性猝死(3)3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基础冠心病猝死在各种心性猝死中常占首位,在我院冠心病死亡病例中约占29.6%,故是冠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基础涉及面较广、机制也比较复杂,目前还不甚清楚。早在1966年Kuller认为,冠心病猝死常...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冠心病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且二者关系密切。研究表明,COPD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非COPD患者的1.24倍,而冠心病患者COPD发病率为18%~41%,与单纯COPD或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COPD与冠心病共病患者预后更差。本文主要综述了COPD与冠心病共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COPD与冠心病共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将318例因“胸闷、胸痛”住院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发现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绝经后出现典型或非典型胸痛,同时伴有2个或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可能性大。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结果提示绝经后出现典型胸痛,伴有明显危险因素者,发生冠心病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肥胖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肥胖者的4~5倍。因此。人们习惯于用减肥来预防冠心病。其实,预防冠心病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14.
餐后血糖调节异常是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主要类型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及冠心病认识的深入.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因是冠心病:而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的比例也高于常人,糖尿病使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评价脂蛋白(a)及其联合其他血脂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546例怀疑冠心病患者(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354例,非冠心病192例)的临床资料,用标准方法检测血脂水平,比较各个血脂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而两组间其他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的异常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其他血脂指标的异常率在两组无明显差别。脂蛋白(a)对冠心病的预测值及似然比并不优于其他血脂指标,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提高阳性预测值及似然比。在Logstic多元回归中,冠心病的危险性与传统的危险因素均呈正相关,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不优于其他指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进入回归模型。结果提示,脂蛋白(a)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并不优于其他血脂指标,当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GPⅠbHPA-2(Ko^b/Ko^a)基因多态性,在北京河北地区汉族人中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析该多态性与冠心病、冠心病血瘀证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筛选符合冠心病、血瘀证、健康人入选标准的110例冠心病血瘀证、102例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及106例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血瘀证计分,并记录冠脉造影病变支数,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HPA-2基因多态性。结果 GPⅠbHPA-2a/2a、HPA-2a/2b、HPA-2b/2b各占90.9%,8.8%和0.3%,所有入选病例中仅有1例表达HPA-2b/2b型;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冠心病血瘀证组和冠心病非血瘀证组的基因型构成,冠心病患者不同病变支数基因型构成,冠心病血瘀证各基因型患者的血瘀证计分,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是否患冠心病为因变量的二分类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对冠心病的影响后,结果显示HPA-2多态位点基因型与冠心病发病无相关性。结论 GPⅠb的HPA-2多态位点不是汉族人冠心病、冠心病血瘀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至21世纪初,冠心病诊治仍是临床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年龄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大,许多心血管疾病伴之而来,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血压和某些心脏瓣膜病变等十分常见。老年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且老年冠心病有其自身临床特点:起病隐匿性,常常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和不典型症状的冠心病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8.
耳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610072)姜荣建,郑竹虚,唐英蓉本研究采用经典的Mantel-Haenszel方法,在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与非冠心病者间进行耳皱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借以客观、准确地评价耳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资料...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糖尿病是其危险因素之一,2004年美国心脏学会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可以说冠心病和糖尿病是相伴相生、互相影响的。心血管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大量研究证明,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合理的饮食治疗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继发冠心病,如果您已经患有冠心病,合理饮食也能帮您控制病情。下面以具体病例讲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食谱安排。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心血管疾病已位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前列,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我国心血管病人已超过1亿人口,其中冠心病患者达4300万,每年新发冠心病75万,令人生畏!并且冠心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许多40—50岁的中年人也患上了冠心病。为此,本刊特别邀请我国著名心脏介入治疗专家朱国英教授,给大家谈谈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