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胆管癌介入治疗后肝内胆汁瘤形成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肝穿刺癌灶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经皮射频消融术的患者400例及经皮肝穿刺胆系造影加引流术的患者130例行随访复查,发现胆汁瘤12例.行保守治疗2例,行经皮穿刺外引流10例.结果:胆汁瘤影像学表现,呈囊状扩张8例,呈柱状扩张4例.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3例经抽吸及辅助治疗后好转,3例经外引流加保守治疗后改善,5例携带外引流管直至死亡.结论:胆汁瘤是肝癌及胆管癌微创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以CT为主的影像学检查为其重要的检查方法,且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按病情不同,可行保守治疗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肝内胆汁瘤形成的病理过程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850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肝穿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PEI)的患者CT随访,对疑有胆汁瘤的12例患者行经皮肝穿胆汁瘤造影,所有胆汁瘤均行外引流或无水酒精消融治疗.结果 发现12例胆汁瘤(12/850)均呈囊状扩张,其中3例伴病灶周围的柱状扩张,2例伴肝内胆管的"软藤状"扩张,经外引流或酒精消融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胆汁瘤是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肝内胆管管壁坏死所致的一种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是其诊断的基础,治疗上可采取外引流、酒精消融及内科保守治疗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内胆汁瘤形成的因素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我们共发现6例胆汁瘤患者,其中4例在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过程中遇到的胆汁瘤患者,2例与肝内胆管相通的患者行胆道成行内引流术,1例与肝内胆道不相通的患者行外引流术,1例因患者肿瘤广泛转移,身体基础情况较差未做处理。另外2例在我们对2007年2月~2008年9月246例接受TAE(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和/或PEI(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CT随访回顾性复习时发现的,并给予保守治疗。分析TA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和PEI(经皮肝穿刺癌灶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与胆汁瘤的关系。结果PTCD过程中发现4例胆汁瘤,且均呈囊状扩张。其中2例行胆道成行内引流术,1例外引流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例因患者肿瘤广泛转移,身体基础情况较差未处理。2例介入手术后胆汁瘤患者胆汁瘤较小且无明显临床症状,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结论胆汁瘤是肝胆手术、肝癌介入治疗、外伤等所致的一种并发症。其诊断有赖于影像学检查。肝内胆道成型术、外引流、支架放置和酒精消融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内胆汁瘤形成的因素及介入治疗方法. 方法 对在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drainage,PTCD)过程中遇到的4例胆汁瘤患者行胆汁瘤造影术,2例与肝内胆管相通或潜在性相通的患者行胆道成行术,1例与肝内胆道不相通的患者行外引流术,1例因患者肿瘤广泛转移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未做处理.并再对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246例接受TA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或PEI(经皮肝穿刺癌灶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CT随访回顾性复习,分析TA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和PEI(经皮肝穿刺癌灶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与胆汁瘤的关系. 结果 共发现4例胆汁瘤,且均呈囊状扩张.其中2例行胆道成行术,1例外引流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例因患者肿瘤广泛转移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未处理. 结论 胆汁瘤是肝胆手术、肝癌介入治疗、外伤等所致的一种并发症.其诊断有赖于影像学检查.肝内胆道成行术、外引流、支架放置和酒精消融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脏肿瘤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胆汁瘤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11例肝脏肿瘤经动脉化疗栓塞后胆汁瘤形成的患者,记录患者胆汁瘤形成前有无黄疸及处理方法,胆汁瘤形成前TACE次数,碘油栓塞后沉积表现,胆汁瘤形成时间,穿刺引流及预后。 结果 胆管癌患者5例,肝癌4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胆汁瘤形成前有黄疸者7例,7例曾有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史。TACE次数平均值为3次(1~5次),碘油沉积散在淤滞于肝动脉。胆汁瘤形成于末次TACE后2~4周,7例穿刺引流证实胆汁瘤与胆道相通。7例同时接受PTCD者胆汁瘤愈合,3例未接受PTCD者,胆汁瘤引流管无法拔除,另1例死于引流后1月肾功能衰竭。结论 胆汁瘤形成与TACE中碘油栓塞、淤滞有关。胆汁瘤引流非常重要,部分患者PTCD可降低胆道压力加速胆汁瘤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护理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瘤体内注射乙酸和化疗药治疗肝癌患者的技术,减少发生并发症。方法对32例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2周后,行经皮肝穿刺瘤体内注射乙酸和化疗药物治疗,术前进行了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协助医生实施经皮肝穿刺瘤体内注射乙酸和化疗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2例肝癌患者经治疗后,1年生存者31例,2年生存者30例,3年生存者16例,4年生存者8例。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瘤体内注射乙酸和化疗药是创伤小、安全、简便、有效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消融 (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 (TAE)对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4 9例肝癌患者 4 9个瘤块(直径为 5~ 1 0 cm)分为 RFA组 (n =2 7)及 RFA+TAE组 (n =2 2 )。 RFA+TAE组先行 TAE1次 ,1个月后再行 RFA治疗 ;RFA组则单纯使用 RFA治疗 ,两组的 RFA治疗次数均根据肿瘤大小、疗效及患者承受能力等因素而决定。利用 B超及CT检查以了解治疗效果 ,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后 4 9个瘤块均有凝固性坏死改变 ,瘤块完全凝固性坏死率及瘤块坏死面积在 90 %以上者 RFA+TAE组均高于 RFA组 (均 P <0 .0 5 ) ,瘤块血供完全消失率 RFA+TAE组 (77.3% ,1 7/ 2 2 )也高于RFA组 (4 8.1 % ,1 3/ 2 7) (P <0 .0 5 )。半年生存率 RFA+TAE组 (83.3% ,1 5 / 1 8)高于 RFA组 (5 2 .2 % ,1 2 / 2 3) (P <0 .0 5 )。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FA联合 TAE治疗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纯 RFA治疗法 ,RFA+TAE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和探讨端冷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22例,转移性8例)进行RFA治疗,部分病例加行经肝动脉栓塞(TAE)、瘤体内酒精注射(PEI)。并对RFA治疗后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前原发性肝癌18例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16例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1210μg/L;RFA治疗2周后AFP<200μg/L者5例,sICAM—1<582μg/L者4例。RFA术后切除肿瘤组织标本HE染色呈均质红色凝固性坏死,B超显示肿瘤由低回声转变为稍强回声,CT呈均匀的低密度改变。单纯RFA治疗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RFA TAE(或)PEI联合治疗,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 RFA是不可切除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联合TAE和PEI治疗可望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联合引流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方法78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联合引流术的患者结果78例患者术后7例出现胆道感染、6例血性胆汁、4例引流管渗液,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掌握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联合引流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HAE)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肝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HAE术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及相关治疗。结果术后胆道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4.53%(13/287),其中中央型胆道树毁损发生率为1.05%(3/287),胆汁瘤发生率为3.48%(10/287)。13例并发症分别经胆汁引流、酒精消融及内科保守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204.7d。结论重视HAE术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TAE安全性和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部TAE后残癌灶的治疗方法,并比较TAE与TAE PEI的疗效。方法 86例大肝癌分为TAE(54例)和TAE PEI(32例)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介绍了两组病人治疗措施和选择方法。并分别计算其介入治疗后1~2个月RHCL体积改变和1~3年的生存率。结果 (1)TAE组54例患者治疗1~2月RHCL体积缩小>50%的有24.1%(13/54)和<50%是16.7%(9/54),无变化29.6%(16/54) 和增大27.7%(15/54);TAE PEI组32例患者治疗1~2月RHCL的体积缩小>50%的有59.4%(19/32),<50%的有37.5%(12/32),无变化9.4%(3/32)和体积增大为0。两组RHCL治疗后缩小差异具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意义(P<0.05~0.01)。(2)TAE组54例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46.3%(25/54),18.5%(10/54)和0。TAE PEI组32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22/32),50%(16/32)和21.9%(7/32)。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不能切除的大肝癌TAE后RHCL的TAE PEI疗效较TAE好。除此之外,尚可采取其他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彩色、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观察寄生性血管供尖的肝癌栓塞治疗后的肿瘤务液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血管造影主实有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部患者43例在栓塞治疗前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肝脏及肿瘤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结果: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后肿瘤动脉血供明显减少,但寄生性血管供应区血流信号变化不明显,1个月后血流信号增加,再次行局部治疗后,血流信号减少,肿瘤体积大部分缩小,AFP下降,结论:有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癌肝动脉栓塞不彻底,肿瘤易存活,复发,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可动态,无创性监测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能早期观察肿瘤复发的征象,并能指导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临床资料。结果小肝癌(<5 cm )11例,大肝癌(>5 cm )93例。手术切除治疗31例,介入方式止血44例,5例因肝衰竭死亡;非手术治疗29例,11例死亡,18例放弃医治出院。随访22例中小肝癌破裂出血手术切除肿瘤者,术后生存1~10年;8例巨大肝癌破裂出血者术后生存5~13个月;局部填压止血+肝动脉结扎1例巨大肝癌破裂,术后34 d死于肿瘤再次破裂。介入治疗16例获得随访,14例生存3~10个月,2例分别生存3、5年。非手术治疗组未获随访。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局部及全身情况允许,应力争外科切除肿瘤,条件不具备则可介入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lt has been a difficult c1inical problem to treat large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ue to high incidence of rapid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Currently no settled agree-ment has been reached regarding the aPproaches for themanagement of this malignancy il1 spite of much effortspent on the exploration of comprebensive therapies. Atpresent, 2 viewpoints of the treatment have been gener-ally acknowledged f (l) surgical resection is preferred asthe first choice, and (2)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rrAE)i…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TACE后胆汁瘤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TACE后胆汁瘤合并感染患者,采用以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常规变化。临床症状消失和血常规恢复正常两者均具备为治愈,两者具备之一为有效,两者均不具备或左氧氟沙星耐药为无效。结果7例治愈,其中1例加用青霉素后治愈,1例同时行经皮肝穿刺胆汁瘤置管引流治愈;1例无效。8例患者均无药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TACE后胆汁瘤合并感染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InChina,reportsonsegmentalhepaticarterialembolizationinthetreatmentofhepatocelularcarcinomaisscanty.Toas-sesstheefectsofsegme...  相似文献   

17.
覃岭  左罗  陆德云 《四川医学》2012,33(3):415-417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TAE)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碘化油、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对1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止血。结果行TAE术后16例患者出血均得到完全控制。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术后15d获二期外科手术切除,14例定期再行1~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1年存活率为28.6%。结论急诊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同时为肝癌后续治疗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春生  叶辉  梁廷臣 《北京医学》2008,30(2):103-105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33例临床资料.结果 7例尿道造瘘患儿中有2例得到随访并行二期尿道成形治愈:在15例尿道狭窄扩张置金属支架的患儿中,10例一次手术治愈,5例经多次手术治愈;11例尿道狭窄段切除、置金属记忆合金支架及尿道成型的患儿均一次手术治愈.结论 对重度尿道狭窄及局部炎症重者应选择狭窄段切开造瘘,分期行尿道成型术;对尿道狭窄段扩张顺利者,置金属支架;对尿道狭窄段扩张困难者,可选择狭窄段切除、置金属记忆合金支架尿道成型.  相似文献   

19.
张哺天  章承祥 《吉林医学》2000,21(3):151-152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复发的防治方法。方法 :术后经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栓塞。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栓塞效果优于肝动脉单插管组 ,两者对防止术后复发与单纯手术组差异显著。结论 :肝癌术后经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栓塞是防治肝癌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