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程颖  刘永锋 《器官移植》2010,1(3):133-134
实验是临床发展的基础,自18世纪开始,就陆续出现了移植实验研究的雏形,如羚羊异体角膜移植等。19世纪出现了游离组织的移植如皮肤、角膜、甲状腺、胰岛等。20世纪初,现代血管吻合技术的建立真正引领了现代器官移植实验的开展,建立了大量的动物移植模型,从而促进了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近30年来,器官移植及实验研究取得了迅猛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诸多支持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手术技术、围手术期麻醉处理以及免疫抑制治疗的进步,心脏移植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被公认为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最后有效措施.器官移植的研究始于心脏移植,1905年法国医生Carrel将小狗的心脏移植到成年狗颈部,首次提出了器官移植概念[1].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Demikhov的一系列胸腔脏器移植实验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器官移植研究进展.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排斥反应被认识及抗排斥药物的研究应用,器官移植才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以来,移植免疫研究一直是免疫学家和移植外科业界关注的热点。在器官移植技术得到普遍开展和应用的今天,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阻碍器官移植发展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尤其是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使移植免疫研究如虎添翼地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对小鼠模型的优势、不同器官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功能与应用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未来移植免疫和移植外科的实验研究以及转化医学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单一的器官移植,如肝、肾、胰腺、心脏、肺脏、小肠等的移植已经成为相应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若同时出现2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单一的器官移植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特别是取自同一供者的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现对与腹部器官(含肾脏)有关的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进行回顾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进入 2 1世纪 ,器官移植学的临床研究欲取得突破性成果 ,离不开实验研究 ,但更大程度上有赖于医学生物学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近 10余年来 ,诸多相关学科的进展已为器官移植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因此 ,器官移植学专业人员须不停顿地进行知识更新 ,学习并采用新的理论和技术 ,特别是要学习和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新进展。在与器官移植相关的诸多学科中 ,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前沿学科无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移植学专家面临的挑战是 ,不宜再拘泥于传统的外科实验 ,而应尽快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开展研究。其模式为 :从临床移植学的实…  相似文献   

6.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12):817-817
为了总结近年来我国肾外大器官移植工作的经验,规范器官移植操作,建立器官移植分配网络,进一步提升我国器官移植水平,使我国的器官移植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主办、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器官移植研讨会拟定于2006年5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现开始征文。征文内容:1.肝脏移植、胰腺移植、小肠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移植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有关器官与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3.器官移植的相关学科研究:如麻醉、护理、心理学、术后生存质量评估、器官移植的中长期管理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波士顿施行了全球首例成功的肾移植,此后,临床肝、胰腺、肺、心脏、小肠等实体器官移植相继取得实质性突破.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挽救众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手段.迄今为止,全球已施行各种器官移植超过100万例次,长期存活者不断增多.但是,单个器官移植的成功并不能挽救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器官联合移植与多器官移植技术应运而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丰富了器官移植学科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最为有效的手段。器官短缺是制约器官移植工作开展的全球性问题 [1]。供者器官获取、保存及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影响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器官移植技术开展以来,器官保护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器官保...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跟踪国内外移植领域的新动态及新进展,及时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介绍给本刊的读者,本刊编辑部约请国内专家就目前移植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等主要热点问题撰写专题稿件,于2012年1月起在本刊分6期陆续刊出,以飨读者.器官移植被誉为21世纪医学之巅.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移植相关领域如移植免疫学、配型技术、器官保存技术、免疫抑制措施等的不断完善,以及新的免疫抑制剂的相继问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器官移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我们面临可供移植的器官严重短缺,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每一个器官,尽可能延长移植物和受者的存活时间成为我们目前更为重要和迫切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予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器官联合移植作为器官移植领域的巅峰,在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常规开展.近年来,不仅常见的腹部器官联合移植,如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联合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心肝联合移植也相继开展.我国所开展的器官联合移植几乎囊括了目前国际上能开展的所有器官联合移植项目,同时在数量上也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医学发展史上,器官移植作为一个新兴的、迅速崛起的学科格外引人注目。人类从本世纪初进行器官移植的初步尝试开始,经历了近百年的艰苦探索,最终将移植器官这一亘古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如今,作为器官移植代表的肾脏、肝脏、心脏三种器官的移植已成为一些先进国家的常规手术。全球累积器官移植数已超过60万例次,并出现了一大批长期存活者[1]。器官移植学科对社会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医学领域的范畴,因为它不仅带动了医学基础学科如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对传统的社会学…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无血管的皮肤移植是惟一研究移植免疫的动物模型。60年代初期,Lee等建立了大鼠器官移植模型并发展了门腔分流技术,这为临床器官移植和移植免疫学提供了研究模型。而从90年代至今,小鼠器官移植模型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本文就小鼠器官移植模型的发展、优点、限制以及其在移植免疫方面的特点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无心跳供体肝肾等器官快速切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进步的最主要成果之一。随着现代移植外科技术的发展,肝肾等大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肝肾等器官急慢性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且效果显著。国、内外临床实践证实:在肝肾等器官移植的各个环节中,切取无损伤、有良好功能的供器官是成功实施临床器官移植的关键,获取高质量的供器官可以显著地降低移植器官原发性无功能和功能延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虽然同种组织和器官移植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仍是影响成功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当今移植界研究的热点。如何有效地诱导免疫耐受,已成为移植免疫学领域的重要课题。20世纪90年代初Starzl发现微嵌合状态,指器官移植以后,用现代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观察到的不同个体来源的细胞在某一特定个体内长期共存的现象。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现就微嵌合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微嵌合状态的发现微嵌合状态(microchimerism)[1]是指接受同种实体器官移植的受者体内可检测到供者来源的细胞或遗传物质(如HLA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由于器官移植技术、移植免疫基础研究以及各种新的免疫抑制剂不断问世,器官移植已成为临床治疗器官功能哀竭的有效治疗手段,成为21世纪医学最令人瞩目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组织工程学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世纪 40年代现代外科学奠基以来,对外科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病变组织切除及重建术。自体组织移植是以牺牲健康组织为代价的,虽然临床效果满意,但增加了病人的创伤,且供区极为有限;有血供的同种异体组织移植尚少有成功的报道。为挽救生命的同种异体器官移植随着对移植免疫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有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移植长期成活的报道。然而供器官的严重不足,使不少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中死亡。21世纪80年代,由Langer和Va-canti提出的组织工程学是利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技术,在体外预先构建一个有生…  相似文献   

17.
正器官移植技术是人类20世纪重大医学成就之一,随着现代移植外科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唯一有效的方法,且效果显著。然而,在临床背景下,克服多个复杂而又相互作用的免疫机制从而避免移植排斥反应,对移植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克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最理想的措施是诱导受者建立针对移植物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既避免了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又能大大的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这也恰恰成为了器官移植研究的热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40年的努力,器官移植已从受人怀疑的实验阶段发展成为一种可行性的治疗手段。无疑这归功于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同种器官移植病人长期依赖免疫抑制剂可导致感染、皮肤癌、淋巴瘤等,这促使人们对免疫耐受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又称移植抗原,在移植排斥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一代免疫抑制剂的出现曾一度引起器官移植是否还需要HLA配型的争议,但随着移植病人的增加,多中心协作组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越来越肯定了HLA配型对提高移植物存活和减少排斥反应的正面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了HLA定型技术及HLA配型对器官移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供体器官和细胞的匮乏限制了临床同种移植的发展.开展以猪为供体的异种移植研究是缓解供体短缺的重要方法.目前,猪的胰岛细胞、神经元细胞、肝细胞和角膜移植已初步应用于临床,但实体器官移植,如心脏、肝脏、肾脏等仍存在较大的免疫障碍和生理屏障,距离临床应用尚有不小的差距.随着表达一种或多种人的免疫和凝血调节基因猪的出现,异种移植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受体和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而种间交叉感染的风险也较低,但免疫排斥和生理屏障仍是阻碍异种移植进入临床应用的最大障碍.本文就当前异种移植临床前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器官移植研讨会征文通知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主办、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器官移植研讨会拟定于2006年5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征文内容:(1)肝脏移植、胰腺移植、小肠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移植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有关器官与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3)器官移植的相关学科研究,如麻醉、护理、心理学、术后生存质量评估、器官移植的中长期管理软科学问题等;(4)肝癌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劈裂式肝移植等特殊问题;(5)肝脏移植的胆道、血管并发症、原发病复发及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