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玉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165-1168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已将社会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结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网络社会。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构成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大学生网络使用率在90%以上,他们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流群体[1]。研究[2]表明,互联网对我国网民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上网人数的骤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网络成瘾率也在不断上升。研究发现[2],网络成瘾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且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大学生尤易成为网络成瘾易感人群。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近年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研究的热点,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2,3].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表征、网络成瘾者个性特征、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目前上网人数已达到1.03亿人。网民的主体为年轻、高学历群体(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占75.9%。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75.9%),其中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渴望交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通过网络可以获得信息,释放情感,愉悦心情,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使用过度及网络成瘾问题。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有助于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尽可能减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个体活动效率、丰富精神生活的有益媒介。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障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随着网络业的蓬勃发展,如今大学生上网已形成一种趋势,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从纽约市精神病学家Ivan博士于1995年首次提出"网络成瘾障碍"(I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i,IAD)这一概念,用以描述那些整天只盯住电脑屏幕上网,而不顾家庭责任的网民。目前我们将网络成瘾障碍概括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本研究即从负面效应入手,进一步探讨分析网络成瘾障碍对大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互联网使用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因过度上网或不适当使用网络而导致的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该文在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大学生是我国最为活跃的一个网络使用群体,在18种网络应用中,除了网络炒股之外,其他应用如网络新闻,网络音乐、视频,网络招聘,网络购物、银行,博客、论坛、交友网站,电子邮件,信息检索等使用全部高于总体普及率。互联网的无限可能性吸引着大学生,也使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高中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现状,为学校开展预防及干预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延边地区4所全日制学校(各2所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1 49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总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6%,男生高于女生(P<0.01);网络使用目的为玩游戏(9.0%)的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每天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检出率越高(P<0.01);职业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高中生(P<0.01);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越好,网络成瘾检出率越低(P<0.01).普通高中生每天网络使用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P<0.01).[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现象应引起全社会关注,应针对不同群体给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满云  杨小丽 《医学教育探索》2006,5(6):564-565,568
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行为、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成瘾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探究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对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的学习和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和与人沟通的主要渠道和交流平台。同时,过度和不恰当地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使不少大学生对网络出现了过度依赖的问题,并由此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也带来了很多负面作用,进而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医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今后将从事救死扶伤的职业,其网络成瘾危害更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医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现状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3):197-200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利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吉林省3所高校的2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其中有网络成瘾问题的人数为89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为66人;网络成瘾总分为56.94±13.78,心理健康总分为153.57±50.14.性别对网络成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与网络成瘾分组对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成瘾症"或"网络成瘾障碍"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对本市的大学生群体进行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研究,以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其行为、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病理性网络使用 (pathologicalinternetuse ,PIU)也称“网络成瘾障碍[1] (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是由纽约市精神病学家Ivan博士于 1995年首次提出 ,用以描述那些整天只盯住电脑屏幕上网 ,而不顾家庭责任的网民。PIU的模式类似于病理性赌博[2 ,3 ] ,具有破坏性 ,是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应对方式对自尊水平与网络成瘾倾向的中介作用,探求通过中间变量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方法。[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中文成瘾量表、自尊量表对812名大学生施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①大学生总体的网络成瘾倾向较低。②根据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可将被试分为三组,网络成瘾组72人,网络依赖组408人,使用正常组332人。三组被试在应对方式的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③网瘾总分、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各个维度显著相关。④自尊对网络成瘾的标准回归系数在引入应对因子后均有所下降。[结论]自尊水平、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同时应对方式是自尊水平与网络成瘾倾向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6.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1,2]倾向已成为大学生潜在的精神卫生问题.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3-5].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在校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原因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考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2019年5~6月,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行为抑制激活量表,对天津市6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以及PROCESS宏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1)大学生网络成瘾[(2.73±0.63)分]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客观支持:(11.06±4.19)分,r=-0.35,P<0.01;主观支持:(22.14±4.26)分,r=-0.25,P<0.01;支持利用度:(8.22±2.26)分,r=-0.33,P<0.01],与行为抑制[(2.58±0.53)分]和激活系统[(2.55±0.43)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0.53,均P<0.01)。行为抑制激活系统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β=0.48,0.17,P<0.01)。(2)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在行为抑制系统、行为激活系统和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之间起调节作用(β=0.08~0.16,均P<0.05),其中客观支持的调节作用最大,支持利用度次之。结论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社会支持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翟倩  丰雷  张国富  刘敏  王晶晶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87-169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物,普及率逐年递增。个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单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在带来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成瘾现象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广大青少年人群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时期,同时也是对文化知识进行选择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心理和生理状态尚未成熟和稳定,很容易出现网络成瘾情况。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数量在网民年龄结构比中所占的比例最高。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现况从多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三维人格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倾向已成为大学生潜在的精神卫生问题.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3-5].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在校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原因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健康等问题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讨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期为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