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表面鞘糖脂是多功能的膜调节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和细胞分化的基础。鞘糖脂抗原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基础理论和诊断治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肝癌糖脂的研究,已发现肝癌细胞出现相关的糖脂改变,并与肝癌细胞异常生物学活动密切相关。肿瘤细胞膜糖脂的变化,可能是细胞发育和分化受阻的结果。对肝癌糖脂糖基化的研究,可能为肝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鞘糖脂位于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是构成哺乳动物细胞膜的必需成分之一,并且在不同组织,甚至同一细胞不同间期组成成分是不同的;其生物学功能非常复杂。很多研究发现组织器官中鞘糖脂的异常分泌与各类疾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鞘糖脂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最近研究表明鞘糖脂在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形成过程中以及多溶骨性骨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鞘糖脂在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溶骨性骨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p38MAPKs是一个激酶家族,负责调节包括细胞迁移、增生和分化在内的多种细胞功能。本文主要介绍p38对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采用PD169316和SB203580抑制p38后,不同分化阶段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蛋白和mRNA的聚集减少,包括髓鞘碱性蛋白、髓鞘相关糖蛋白、鞘糖脂、半乳糖酰基鞘氨醇和硫脂。同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kip1和转录因子Sox10的表达也有显著的下降。最为重要的是,p38抑制剂能够通过少突胶质细胞完全和不可逆地阻断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髓鞘形成,并阻止轴-胶粘附分子Caspr的轴膜组装。本实验结果提示p38 MAPKs在OLGs成熟和启动髓鞘形成的关键调控步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知,由单克隆抗体识别的分化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多为糖脂,其中以含唾液酸鞘糖脂的神经节苷脂最引人注目。神经节苷脂存在于多数有核细胞的细胞膜中,它除了参与细胞粘着和细胞连接外,已知可作为激素、细菌毒素和细胞外基质等的受体而发挥作用。神经节苷脂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其浓度及组成因脑、脊髓、末梢神经等部位及细胞种类之不同而异。从动物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节苷脂变化的研究中,作为分化抗原标志的神经节苷脂已被重视起来,特别在大鼠胎儿神经外胚叶的细胞表面存在一种可以用单克隆抗体D1.1(用大鼠脑肿瘤B—49细胞株免疫所得)识别的神经节苷脂,  相似文献   

5.
在血液系统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肿瘤细胞中的鞘糖脂会发生结构或组成的改变,包括结构的改变,新糖脂合成、合成障碍及糖脂微区组装的改变。本文对此做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6.
L_(7811)白血病细胞神经节苷脂组分分析于英君,王甄真,刘丽波,王均衡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Gg)亦称酸性鞘糖脂,正常情况下它与细胞的诸多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其组分具有组织及细胞特异性 ̄[1,2]。在肿瘤细胞膜中Gg某些组分的唾液...  相似文献   

7.
Galectin-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lectin-3是一种半乳糖苷结合蛋白,它与特异性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的糖结合域结合。研究显示,Galectin-3在正常细胞及肿瘤中都广泛表达,并起着调节细胞生长与分化、细胞黏附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在一些细胞类型中与肿瘤的转化有关。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5例大肠癌、33例腺瘤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希望能对了解肿瘤转移及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海蓝组织细胞(Sea blue histiocyte,简称SBH)由Sawitsky等人在1954年首先描述,此种细胞与戈谢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同属于泡沫细胞,为组织细胞内腊样质(Cemid)或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和神经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s)的过度贮积。骨髓内检到,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骨髓外组织检出国外仅见有从肝、脾、肺中检出的报道,国内也报道较少。我们检到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NK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是在鼠和人免疫细胞中发现的一类具有特定标志的T细胞亚群.它同时具有T细胞及NK细胞的特性,既能表达T细胞受体(TCR)αβ链,又能表达NK细胞受体(鼠为NK1.1,人类为CD161)[1-2].这类特殊T细胞的活化以识别非多态性的CD1d分子提呈的糖脂类抗原为特征[3],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源于海绵动物的合成鞘糖脂(GSL),能够激活NKT细胞且为其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嗅成鞘细胞移植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的白质对各种有害因素诸如感染、中毒、退行性变及营养缺乏产生的典型反应是脱髓鞘性变。对脱髓鞘疾病的病理机制及转归、应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治疗该疾病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嗅鞘细胞同目前另两个热点细胞即雪旺氏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作用的比较等一一进行阐述。针对该项成鞘细胞移植技术仍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对嗅鞘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血液系统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肿瘤细胞中的鞘糖脂会发生结构或组成的改变,包括结构的改变,新糖脂合成、合成障碍及糖脂微区组装的改变。本文对此做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嗅鞘细胞生物学特性、培养纯化、嗅鞘细胞移植的可能机制及嗅鞘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以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spinal cord injury,嗅鞘细胞,脊髓损伤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9).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嗅鞘细胞及脊髓损伤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结局评价指标: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结果:嗅鞘细胞具有与许旺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似的特征.目前嗅鞘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主要致力于提高轴突再生能力、替代细胞成分、阻止脱髓鞘病变和促进髓鞘再生等方面,移植的嗅鞘细胞具有促进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客观结果,有些移植研究甚至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不过嗅鞘细胞移植由动物实验转化到临床应用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移植剂量、细胞生长因子的活力,细胞移植的风险等,尤其是嗅鞘细胞移植后的近期及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评价,并且需要长时间的随访.有研究已经把用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用于移植,在动物试验身上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以及嗅鞘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机制的深入研究,嗅鞘细胞移植必将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鞘糖脂神经酰胺三己糖苷(GB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及睾丸原位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及14例睾丸原位癌组织标本中GB3的表达。结果 62例生殖细胞肿瘤中,54例GB3(+)(87%);14例睾丸原位癌中,11例GB3(+)(78.6%),其中8例强(+),其曲细精管内支持细胞及残留生精细胞均呈GB3(-)。结论睾丸原位癌是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早期阶段,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及睾丸原位癌细胞中鞘糖脂成分GB3改变,提示GB3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作用。GB3可作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标记物,特别在睾丸原位癌早期诊断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21是FGF家族新成员,是一种代谢调节因子,具有调节机体代谢,如脂质异常、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缺血,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本文重点概述FGF21在糖脂代谢和心血管方面的作用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用于临床移植的不同时期人胚胎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纯化人胚嗅鞘细胞的模型,观察不同时期人胚嗅鞘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差速贴壁 免疫吸附的纯化方法,培养并纯化取自3~7个月人胚嗅球的嗅鞘细胞。根据GFA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统计培养所得嗅鞘细胞纯度。结果:此培养方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嗅鞘细胞。结论:成功培养了人胚嗅鞘细胞,为进一步临床移植应用研究提供纯度较高的人胚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是致死性人类最严重致残性损伤之一,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仍是困扰科学家及临床医生难题。一系列基础研究证实嗅鞘细胞是能促进已损伤的中枢神经重新恢复功能最有效的种子细胞之一。因为嗅鞘细胞不仅能促进轴突的再生,且能引导再生的轴突重新进人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与靶器官形成新的功能连接。嗅鞘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脊髓的再生和恢复脊髓的部分神经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自2004年6月山东泰安荣军医院将嗅鞘细胞采用区域多靶点移植的方法应用到脊髓损伤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嗅鞘细胞移植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是分布于嗅觉系统嗅球和嗅上皮基底膜的一种特殊的胶质细胞,研究表明,嗅鞘细胞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均能够促进损伤神经轴突的再生和类髓鞘的形成,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多数研究均已表明癌症病人的血清中含有针对一组特异性自身抗原的抗体,这一组特异性的抗原被称为肿瘤相关抗原(TAA)。肝癌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肿瘤,在临床上可以发现一组从癌症前期一直到癌症等各个不同时期的病人。研究发现:1/3的肝癌病人血清中存在有自身抗体,并且在某些从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癌的病人血清中可伴随有新的自身抗体出现,这些新的自身抗体可能是机体针对细胞内参与细胞癌变过程中某些细胞内分子的反应。我们最近通过用一份含有自身抗体的肝癌病人血清筛选cDNA基因表达文库发现了一个新的被称为p62的肿瘤相关抗原。进一步研究发现,p62是一个存在于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它结合在编码人类二型类生长因子(IGF-Ⅱ)的mRNA上。以往研究发现IGF-Ⅱ在肝癌组织中有过量表达,并且在转基因动物模型中可引起动物肿瘤。p62的自身抗体在肝癌病人中的出现率为21%。p62抗原的表达与调节发育有关,其主要在胎肝而非成人肝脏中表达。我们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p62在大约30%的肝癌组织中有表达,这提示p62可能通过调节IGF-Ⅱ的表达而在肝癌或其它类型的肿瘤发生中起作用。本文将就肿瘤相关抗原p62有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MS)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其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IR)。脑硫脂(SFT)是一种酸性鞘糖脂,近年发现它表达于胰岛β细胞,与胰岛素的合成、储存和释放过程关系密切,目前有关SFT与MS关系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中文光盘检索,chkd)。我们测定MS患者血清SFT水平,并分析其与MS特征性代谢异常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肢体良性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瘤(Schwannoma),是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鞘膜细胞的肿瘤。肢体神经鞘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肢体神经鞘瘤。本文仅研究分析良性肢体神经鞘瘤。现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6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17例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