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100U静脉输注,两组治疗均为2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5.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5.0%;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缺血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0.5%和44.7%,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5.8%,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UAP及非Q波心肌梗死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0.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6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相结合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 0例 ,除用硝酸酯类、β-阻滞剂等传统药物治疗外 ,加用曲美他嗪 2 0 mg,每日 3次口服。对照组 3 0例接受传统药物治疗 ,连续观察 4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缺血性 ST-T的疗效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 [( 3 .2± 1.4)次 ,( 5 .7± 1.6)次 ]两组比较 P<0 .0 5 ,心电图缺血性 ST-T改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 .0 5 ,而两组的心率、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曲美他嗪作为一种影响代谢的药物 ,对改善心肌缺血有良好的效果 ,且方法简便 ,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长江医院和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的对照组(65例)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65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用量及心电图ST-T改变.结果 与常规对照组比较,丹红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65例中显效40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8%;对照组65例中显效34例、有效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64.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改善明显,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棓丙酯注射液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心绞痛治疗(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等),治疗组加用棓丙酯注射液,10 d为1个疗程。观察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和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P0.05),明显降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棓丙酯注射液联合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电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药物,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对于心电图ST-T段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心通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应用扩张冠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3次)与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连用4周。观察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曲美他嗪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程度,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电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抽取经诊断肯定的心绞痛患者165例,随机分成常规药物组(对照组,82例)和常规药物+葛根素注射液+中药煎剂组(观察组,83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平均每周发作次数及平均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缺血性变化及治疗总有效率,然后与对照组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平均每周发作次数及平均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缺血性变化均有改善,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1.6%,对照组70.7%,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与69.5%,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疗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较常规药物治疗有一定优势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马丽群 《内科》2012,7(1):17-18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应用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和心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4d,治疗组静滴葛根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14d,观察两组患者凝血纤溶活性指标以及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低(均为P<0.05),抗凝血酶Ⅲ(AT-Ⅲ)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水平较治疗前高,但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相比,葛根素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更加明显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凝血纤溶状态,临床疗效更好,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不同危险分层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SAP组)、UAP患者55例(U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的血清H-FABP水平,并根据危险分层将UAP组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三个亚组。结果对照组血清H-FABP水平为(4.24±1.40)ng/ml,SAP组为(4.46±1.30)ng/ml,UAP组为(6.05±1.57)ng/ml;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为(4.82±1.18)、(5.96±1.01)、(7.51±1.11)ng/ml。UAP低危组、SAP组、对照组血清H-FABP水平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UAP组与对照组、SAP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H-FABP水平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可根据H-FABP水平对UAP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2.
苦碟子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予标准方案治疗);苦碟子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连续治疗14d。随访并记录两组3个月内心绞痛再发率和1年内心肌梗死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苦碟子组3个月内心绞痛再发生率(22.9%比10.0%)、一年内心肌梗死率(10.0%比1.4%)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于患者短期症状缓解和延缓病情进展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50例),测定治疗前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指标的变化。结果: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0.05),其中卡维地洛组患者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均〈0.05)。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ST段下移减轻(P〈0.01,〈0.05),但卡维地洛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卡维地洛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的72%(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抑制冠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IL-6、脑钠素(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检测其用药前和用药32周血清IL-6、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结果 治疗32周,治疗组血清IL-6和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其LVEF、EDV、ESV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UAP患者血清IL-6和BN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长期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老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相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217例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74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43例,选取无冠心病的老老年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即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比积(Pct)等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不需停服抗血小板药物.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DW值和P-LCR值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LT、MPV、Pct三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入院时测定的血小板参数有助于对长期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情进展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4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辛伐他汀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血清PAPP-A水平的变化.血清PAPP-A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2±5.70)mU/L比 (20.68±5.94)mU/L,P>0.05].③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8±5.94)mU/L 比 (13.53±4.964)mU/L,P<0.05].结论 ① UA患者血清PAPP-A水平升高,表明UA患者存在易损斑块.作为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标志物,PAPP-A水平可能在UA的早期诊断和预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UA患者的常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加用辛伐他汀后可进一步稳定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益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益心汤,两次口服150mL,2次/日,分别于早餐及晚餐半小时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心电图、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等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显效率、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益心汤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安全有效方剂之一,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红景天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双抗血小板治疗,红景天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同时检测两组基线水平、治疗后第7、10天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红景天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红景天组第7、10天时ADP、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提高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对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3例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情绪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对照组51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给予社区干预治疗,观察1个月,随访1年。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段变化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干预可减轻或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焦虑等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70.67%(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观察组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较好,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