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饮食、运动及药物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影响。方法通过体检,纳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慢性病管理数据库"中的56例MS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n=30)及单纯药物干预组(n=26)。综合干预组给予饮食、运动及药物综合干预措施;单纯药物干预组给予药物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末检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及血清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干预3个月、6个月末评价MS患者达标控制率,并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BMI、血糖、血脂、血压指标均有改善,但综合干预组改善效果更显著。综合干预组患者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达标控制率分别为83.3%及93.3%,显著高于同时间段单纯药物干预组患者的达标控制率(73.1%及80.8%),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干预组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在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6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干预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与干预前水平比较,及干预3个月与6个月时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饮食、运动及药物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MS患者血清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提高MS患者症状的达标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采取随即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菏泽城区居民;对2002年发现IGT人群436例实施3年的护理干预,分组分别给予饮食、运动及饮食加运动干预。结果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8%、5.9%,与对照组(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1.3%,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型率。  相似文献   

3.
采取随即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菏泽城区居民;对2002年发现IGT人群436例实施3年的护理干预,分组分别给予饮食、运动及饮食加运动干预。结果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8%、5.9%,与对照组(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1.3%,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型率。  相似文献   

4.
两种抗炎药物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对照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及运动)及安慰剂治疗,B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及运动)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口服(0.1g,1次/d)治疗,C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及运动)及小檗碱口服(0.4g,3次/d)治疗,研究周期12周。结果:治疗后C组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糖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檗碱可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小剂量阿司匹林无明显降糖作用,但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强化饮食、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运动禁忌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32例)和普通治疗组(33例),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压等指标,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的体重、BMI、舒张压、FPG、HbA1c控制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P<0.05).(2)经过干预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BMI、血压、FPG、HbA1c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 严格的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干预能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血压和体重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梁秋波  刘小莲  林坚雄 《内科》2013,(5):555-557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病情。方法将2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血糖监测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时间护理”,强调时间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包括健康教育时机、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治疗、血糖监测和病情监测等的时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血糖、血压控制、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有着积极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及教育方式、教育重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的中高危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12个月后血压及糖代谢的情况。方法对213例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控制组(LC)、生活方式控制加二甲双胍组(LC+M)、生活方式控制加阿卡波糖组(LC+A)三组,分析干预12个月后各组IGT转化为正常葡萄糖耐量(NGT)和新发糖尿病(DM)的发生率以及血压与IGT、NGT、DM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干预12个月后,2hPG均明显降低(P〈0.01),与LC组比,LC+M组和LC+A组转为NGT的人数均明显增多(P〈0.01),LC+M组和LC+A组相比,在转为NGT和DM的人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压越达标,糖尿病发生率越低。结论对糖耐量异常的高血压患者,积极的进行干预,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生活方式控制加药物治疗优于单纯生活方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生活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和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通过健康体检筛选出的21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饮食和运动方式指导。随访2 a。结果干预2 a后,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血糖、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行为习惯有明显改善。生活方式干预组中仅12例(10.9%)发展为糖尿病,而对照组共46例(46.0%)进展为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组逆转为正常糖耐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33.6%vs 2.0%)(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正常糖耐量的逆转率。  相似文献   

9.
高晓琴 《内科》2013,(6):670-67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化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运动依从性评分、生活、饮食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总良好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运动依从性评分、生活、饮食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总良好率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达96.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伴抑郁症状患者通过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否更好地改善IBS相关症状。方法将临床诊断为IBS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0;焦虑白评量表SAS标准分≥53为伴抑郁症状的患者2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取样本106例,随机分成药物抗抑郁治疗组35例(对照组)、心理干预组(药物抗抑郁治疗基础上加心理干预)35例和联合饮食组(心理干预组治疗基础上加饮食指导)36例,疗程6周。治疗期间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理症状白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并追踪其疗效。结果联合饮食组在治疗第4周末和第6周末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4.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7%和62.86%。与心理干预组相比,联合饮食组的总有效率也较高,从心身健康的改善来看,联合饮食组和心理干预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压力的减轻以及饮食的调整,抑郁情绪明显缓解,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束治疗后第12周随访,联合饮食组的复发率仅有5.56%。结论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起着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IBS伴抑郁症状患者治疗效果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性高血压护理干预;试验组在上述基础性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为期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生活方式指导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受试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和干预前后高血压筛查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受试者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合理膳食及掌握疾病知识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受试者体质指数、腰围、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受试者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1年10月体检时发现正常高值血压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1月~2012年4月体检时发现的60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电话进行为期1年的认知行为干预,内容包括改变患者生活习惯、鼓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禁烟限酒,适当增加运动等,并分别于第2年体检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正常高值血压治疗性生活方式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生活方式改变等情况。同时收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检报告,内容包括: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测量当日身高、体重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1年系统的认知行为干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正常高值血压治疗性生活方式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90%vs.73.3%,P0.05),同时高盐饮食(23.3%vs.46.7%,P0.05)、高脂饮食(13.3%vs.35.9%,P0.05)、吸烟人数(25.0 vs.48.3%,P0.05)、饮酒人数(30.0%vs.36.7%,P0.05)均减少,而坚持运动的人数增加(86.7%vs.50.0%),同时血脂、血糖也获得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的认知行为干预可纠正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患者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2例)和康复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指导,运动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后记录心脏事件发生率,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人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的变化并复查造影了解支架再狭窄情况。结果:6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康复组的复发心绞痛率(23.1%比6.0%)、心肌梗死率(9.6%比2.0%)、支架内狭窄率(19.2%比4.0%)明显降低(P均<0.05),LVEF明显提高[(59.8±7.5)%比(61.9±9.2)%],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减小[(102.1±13.6)mm3比(99.1±14.1)mm3];两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均有改善,但康复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及血压,可以增加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新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间<9个月)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21)和干预组(n=121)。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和血糖监测,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和心理干预。9个月后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压、血脂等变化。结果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84.3%vs.71.9%,P=0.017)。对照组干预后FBG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他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BMI[(22.18±6.30)kg/m2 vs.(24.34±5.76)kg/m2]、FBG[(6.14±1.40)mmol/L vs.(6.75±1.80)mmol/L]、收缩压[(141.25±19.73)mmHg vs.(147.05±21.55)mmHg]及总胆固醇[(1.71±0.69)mmol/L vs.(1.82±0.78)mmol/L]、甘油三酯[(1.69±0.72)mmol/L vs.(1.78±0.91)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2.82±0.75)mmol/L vs.(2.91±0.92)mmol/L)]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值得在社区慢病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社区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广州市增城永和社区糖尿病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除给予常规的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监测血糖之外加上运动疗法干预,对照组只开展常规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监测血糖.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 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社区综合干预,给予合理、有效的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min步行试验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康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64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术后2周及3个月时两组6min步行试验时的距离及心绞痛诱发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均较2周时明显增加(P0.05),且术后2周及3个月时康复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435±56)m,(465±52)m]均较对照组[420±39)m,(440±45)m]明显增加(P均0.05),另外,术后3个月6min步行距离试验诱发的心绞痛:康复组的显著少于对照组(0%:9.4%,P0.05)。结论:康复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减少心绞痛的发生。6 min步行试验对术后康复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AMI合并111。AVB患者69例,分为对照组、溶栓组和介入组,比较三组患者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于再灌注治疗后6个月对存活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结果①介人组再灌注治疗后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溶栓组及对照组,溶栓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6个月后三组存活者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介入组LVEF明显高于溶栓组及对照组(P〈0.05),LVD明显低于溶栓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AMI合并Ⅲ。AVB预后差,住院期问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死亡率高。AMI后行急诊再灌注能改善左心功能和预后,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较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联合低血糖生成指数( LGI )及低血糖生成负荷( LGL )的饮食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三真社区内三个不同小区,分别在各小区内随机抽取已确诊的T2DM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三个小区以抽签的形式随机分为全天饮食干预组(A组)、早餐饮食干预组(B组)及对照组(C组)。通过3个月分组干预,即保持患者原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指导A组患者一日三餐采用LGI及LGL的食物,B组仅早餐采用LGI及LGL的食物,而C组饮食不作要求,比较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多个独立样本比较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干预前后三组的 HbA1c 均有改善(均 P <0.05),其中 A 组 HbA1c 改善优于 B、C 组(H =26.749,P <0.0167);干预前后三组的HDL-C均有所下降(均P<0.05),其中A组患者的HDL-C下降幅度大于B组及C组(H=12.671,P<0.0167);干预前后三组的TG均有改善(均P<0.05),其中A组、B组的TG改善优于C组(H=14.921,P<0.0167)。结论联合LGI及LGL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HbA1c、HDL-C及TG,其中全天饮食干预较早餐饮食干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个体化饮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病人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于本院门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确诊的糖耐量减低病人3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85例和对照组173例。所有病人均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干预组进行个体化饮食干预,对照组只进常规饮食。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踝臂指数、眼底动脉及颈动脉硬化程度,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复查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对照组15例(8.7%),干预组8例(4.3%),干预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眼底动脉积分[(1.42±0.45)分∶(2.23±0.53)分]、颈动脉硬化积分[(1.84±0.37)分∶(2.87±0.7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踝臂指数[(1.13±0.09)∶(0.87±0.13)%]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个体化加强饮食干预能够改善糖耐量减低病人的动脉硬化程度,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