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接受治疗的321例A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230例)和院内生存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特征、心功能和生化指标。结果与院内生存组相比,院内死亡组患者年龄偏大,院前时间偏长,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偏高;三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实施心肺复苏比例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偏低;血清肌酐和B型脑钠肽显著增高。两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率相当(82.3%比86.8%,P=0.349)。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I峰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005,95%CI 0.992~1.212,P=0.047)、院前时间(OR 0.898,95%CI 0.991~1.006,P=0.048)、急诊PCI(OR 0.331,95%CI 0.103~3.521,P=0.039)和实施心肺复苏(OR 7.238,95%CI 1.620~32.343,P=0.010)是AMI合并CS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IABP置入不影响AMI合并CS住院期间生存率。年龄、院前时间、急诊PCI和实施心肺复苏是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患者近期疗效,并分析患者住院病死率与发病至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的关系.方法 AMI合并CS患93例,按照是否行PCI治疗分为PCI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住院病死率及IRA开通时间.结果 PCI组住院死亡40例(75.0%),对照组为48例(81.0%),两组相比,P>0.05.PCI组IRA开通时间<6h患者和≥6 h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54.55% (6/11)及85.71%(36/42),IRA开通时间<6h患者的病死率较低(P<0.01).结论 早期行PCI可缩短AMI合并CS患者发病至IRA开通时间,降低PCI治疗AMI合并CS患者近期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2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术,观察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结果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左前降支闭塞组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右冠状动脉闭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闭塞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左前降支闭塞组(P<0.05).AMI发病6h之内IRA开通组RA的发生率高于6 h~12 h IRA开通组(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中RA的发生率与闭塞的冠状动脉以及AMI发病后IRA开通的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近期和中期疗效,并分析患者院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PCI的老年AMI合并CS患者共86例,按治疗结果分为院内病死组(病死组,32例)和院内存活组(存活组,5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的预测因素,统计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介入治疗成功率、院内病死率及存活时间。结果病死组既往有心肌梗死患者高于存活组(43.8%vs24.1%,P=0.049),存活组发病至PCI时间明显低于病死组[(9.8±3.2)hvs(12.7±5.9)h,P=0.004];病死组梗死发生部位为前降支,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59.4%vs35.2%,P=0.02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1年生存率为51.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PCI时间及梗死相关动脉与院内病死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诊PCI对老年AMI合并CS患者有较好的近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81例合并MS的AMI患者及94例无MS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及心肌酶.结果与非 MS组相比,MS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所占比率较高(34.6%比17.0%,P<0.01),吸烟和冠心病家族史比率较低(分别为43.2%比59.6%,13.6%比25.5%,均P<0.05),饱餐后或情绪激动时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8.5%比7.4%,13.6%比4.3%,均P<0.05),有胸痛者少(66.7%比81.9%,P<0.05),心功能≥KillipⅡ级者较多(35.8%比22.3%,P<0.05),住院病死率高(22.2%比10.6%.P<0.05),前壁范围所占比率较高(51.9%比36.2%,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较高[(147±19)U/L比(122±14)U/L,P<0.01].结论 与无MS的AMI患者相比,合并MS的AMI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患者较多,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即刻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对院内事件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行急诊PCI的AMI患者352例,按急诊PCI前WBC水平分为3组≤10×109/L为A组,>10×109~≤15×109/L为B组,>15×109/L为C组.结果B组和C组的年龄明显低于、高血压史例数及病变支数明显少于A组(P<0.05或P<0.0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或P<0.01);B组吸烟史的比例高于A组(P<0.05);C组的CK和CK-同工酶(CK-MB)水平、Killip分级水平、院内病死率和长期病死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BC与年龄、高血压、TG、hs-CRP、CK、CK-MB、Killip分级、TIMI血流、院内病死率、随访期病死率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WBC水平的升高与院内病死率和随访期病死率的升高明显相关,因此是预测院内和随访期生存率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直接PCI的180例AMI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12例患者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病率为62.22%,与年龄相关(r=0.614,P=0.026),年龄越大越易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其中单支血管病变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支病变患者(69.17%比48.33%,P=0.021)。右冠状动脉梗死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前降支组、左回旋支组(71.67%比61.67%比53.3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6~12h开通者(47.62%比66.67%,P=0.025)。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组在住院期间和术后6个月患者的死亡、再梗死及卒中与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率与血管病变支数、梗死血管类型及冠脉开通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年龄≤4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风险概况、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实验室特征及预后。 [方法]选择1 551例STEMI患者,分为年龄≤45岁组(120例)与年龄>45岁组(1 4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造影结果、实验室指标及院内预后情况。 [结果]年龄≤45岁组男性、吸烟、饮酒的比率均高于年龄>45岁组(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的比率均低于年龄>45岁组(P≤0.01)。年龄≤45岁组实施介入手术的比率高于年龄>45岁组(P<0.05),而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率低于年龄>45岁组(P<0.05)。年龄≤45岁组Gensini评分低于年龄>45岁组(P<0.05)。年龄≤45岁组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NLR)均低于年龄>45岁组(P<0.05),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钠(Na)、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均高于年龄>45岁组(P<0.05)。与年龄>45岁组相比,年龄≤45岁组住院时间短,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院内全因死亡率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吸烟、饮酒、NLR升高是年龄≤45岁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45岁组STEMI患者男性、吸烟、饮酒特征更明显,高血压比率仅次于吸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轻,炎症反应轻,短期预后好,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饮酒和NLR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因AMI于我院行急诊PCI诊治的6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选患者从发病相关因素、冠脉病变、开通血管时间等方面比较AMI的近期预后情况(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男性的平均发病年龄显著小于女性(P0.05)。冬春季AMI发病率显著高于夏秋季(χ2=6.244,P=0.012)。按照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患者被分为相应的疾病组和正常组,仅糖尿病组的心源性休克(37.78%比29.62%)和心律失常发生率(47.78%比38.2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血脂异常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血脂正常组(0.73%比3.69%),P0.05或0.01,其余发生率在正常组和疾病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不同冠脉病变组间比较,RCA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前降支(LAD)组、LCX组和多支病变组(56.36%比31.55%,37.50%,34.38%),左主干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LAD组、RCA组和LCX组(25.00%比1.79%,0.91%,0%),P0.05或0.01。不同血管开通时间组间比较,10~12h组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0~3h组、4~6h组和7~9h组(79.46%比61.70%,66.81%,64.78%),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0~3h组、4~6h组和7~9h组(32.14%比55.32%,43.81%,44.65%),心源性休克发生率(35.27%比21.28%)显著高于0~3h组(P0.05或0.01)。结论:发病年龄、季节、糖尿病、冠脉病变、开通血管时间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青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AMI患者190例,根据年龄分组为:年龄≤45岁青年组(A组)60例及年龄≥60岁老年组(B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①A组患者多有吸烟(80%比30.7%,P<0.05)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40%比10.7%,P<0.05),两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中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6%比38.4%,P<0.05).基础心功能A组均正常,B组中正常占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中AMI后心功能Killip Ⅱ~Ⅳ级占5%,B组为40%(P<0.05).②A组单支病变发生率高为75%,多侵犯LAD;而B组双支及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为87%.A组冠脉病变以低中危为主,低危占30%;B组则以中高危为主,高危占18.5%.结论 吸烟、家族遗传因素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青年STEMI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年急性STEMI冠脉病变以低中危为主,多侵犯左前降支.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及时经皮冠脉介入再灌注治疗对降低本病发病及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方法:438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4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分析发生院内死亡的原因及死亡预测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中年龄65岁、心功能Killp分级≥Ⅱ级、心源性休克、广泛前壁梗死、多支闭塞(≥2支)、近段闭塞、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后即刻TIMI血流≤Ⅱ级、IRA开通后即刻血压下降与存活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心功能Killp分级≥Ⅱ级、心源性休克、广泛前壁梗死、IRA开通后即刻TIMI血流≤Ⅱ级是急诊PCI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死亡原因中,心源性休克8例(38.1%)、恶性心律失常6例(28.6%)分居第1和第2位。结论:年龄65岁、心功能Killp分级≥Ⅱ级、心源性休克、广泛前壁梗死、IRA开通后即刻TIMI血流≤Ⅱ级是急诊PCI患者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是急诊PCI手术住院期间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老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5例,分为缺血后适应组(适应组)及对照组,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照组行常规PCI。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测量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适应组术后肌酸激酶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升高[(65.2±6.7)ml/m^2与(70.4±6.3)ml/m^2,P〈O.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升高1(31.4±3.2)ml/m^2与(35.5±3.5)ml/m^2,P〈0.051,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0.52±0.03与0.49±0.02,P〈0.05);但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减低、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后适应可以改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体征,对梗死后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与无刨序贯性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41例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机械通气组(A组)22例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B组)19例。A组按常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撤机。B组先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够触发呼吸机,即撤机拔管,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以后渐减压力水平直至脱离无创呼吸机。结果: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15.7±6.2d.明显长于B组的10.2±4.6d(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3.6±8.5d,明显长于B组的16.3±7.2d(P〈0.05),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5.5%,明显高于B组的15.8%(P〈0.05);A组患者的一次脱机成功率为54.5%,明显低于B组的84.2%(P〈0.05);A组存活率为95.5%;B组存活率为94.7%,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AMI合并111。AVB患者69例,分为对照组、溶栓组和介入组,比较三组患者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于再灌注治疗后6个月对存活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结果①介人组再灌注治疗后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溶栓组及对照组,溶栓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6个月后三组存活者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介入组LVEF明显高于溶栓组及对照组(P〈0.05),LVD明显低于溶栓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AMI合并Ⅲ。AVB预后差,住院期问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死亡率高。AMI后行急诊再灌注能改善左心功能和预后,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较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70例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发病情况及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更高(P〈0.05)、肾功能损伤更为严重(P〈0.01)、既往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和脑卒中的比例更高(P均〈0.05);糖尿病组心力衰竭(P〈0.01)、肺部感染(P〈0.05)、心源性休克(P〈0.05)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高龄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肾功能损伤加重,心力衰竭、血脂异常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更需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及急诊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将228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分为老年组(n=116例)和非老年组(n=112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非老年组明显短于老年组(P0.01);入院到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二次PCI和梗死后心绞痛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再梗死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严重心律失常和泵功能KillipⅢ级以上明显多于非老年组血(P0.01),但两组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30d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MI行急诊PCI治疗并发症高于非老年患者,但并不增加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56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56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血压[收缩压(113.3±17.5)mmHg∶(76.5±15.3)mmHg,舒张压(62.2±10.3)mmHg∶(31.1±10.2)mmHg]、心率[(82±14)次/min∶(118±27)次/min]、心指数[(3.91±1.12)L/min.m2∶(2.03±0.20)L/min.m2]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均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水平与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7月~2012年7月包头市中心医院初发AMI患者且胸痛6h内行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或急诊PCI)的患者120例,测定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SvO2,根据以上两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n=60,SvO2>60%、NT-proBNP<1000 pg/ml)和B组(n=60,SvO2<60%、NT-proBNP>1000 pg/ml)。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对NT-proBNP和SvO2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LVEF高于B组(54.75%±5.18% vs.34.65%±8.11%),同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0.0% vs.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呈正相关(r=0.474,P<0.01);SvO2与不良事件发生呈负相关(r=-0.834,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T-BNP<1000 pg/ml且SvO2>60%治疗后心功能恢复较好,且预后良好,NT-proBNP和SvO2均与心功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6年6月~201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AMI患者92例,其中59例患者合并COPD归入AMI+COPD组,其余33例不合并COPD的患者归入AMI组,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处理罪犯血管。比较入组时两组患者AMI部位和罪犯血管支数以及左室收缩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包括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心肌梗死部位所占比例以及罪犯血管支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MI组相比,AMI+COPD组LVEDD值更高[(59.6±6.4) mmvs.(42.8±3.7)mm],LVEF水平更低[(46.16±8.3)%vs.(59.2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MI+COPD发生肺部感染(33.90%vs.12.12%)、心律失常(39.98%vs.27.27%)、心力衰竭(15.25%vs.6.06)、呼吸衰竭(22.03%vs.9.09%)、心源性休克(10.17%vs.3.03%)、死亡(8.47%vs.3.03%)的几率均高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会进一步导致AMI患者心功能恶化,使其近期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60例发病48h内行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心肌梗塞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依达拉奉组(28例),治疗2~3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51.9±4.99)%:(55.31±5.36)%,P〈0.05],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25.9%:13.3%,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总体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