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55例肺癌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的指导,术后给予吸氧、雾化吸入、胸带包扎、拍背、刺激环甲膜协助咳痰、深呼吸运动等措施。结果:患者多数能积极的进行有效咳嗽。结论-本组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减少了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 1 97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共行肺癌手术治疗 2 61 8例 ,术后死亡 44例 ,死亡率为 1 .7%。现将术后死亡原因以及经验教训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在 2 61 8例中行各式肺切除术 2 31 4例 ,死亡 41例 ,手术切除死亡率为 1 .8% ;探查 30 4例 ,死亡 3例 ,探查死亡率为 1 .0 %。年龄 2 5~ 69岁 ,平均 52 .7岁 ,其中 60岁以上者 1 5例 ,占 34 .1 % (1 5 44)。1 .2 死亡原因 全肺切除术死亡率为4.7% (1 2 2 54) ,年龄 >60岁者 9例 ,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 8例。其中合并支气管胸膜瘘 2例 ,术后肺水肿 1例 ,… 相似文献
3.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均寿命延长 ,社会进入老龄化 ,高龄肺癌发病率逐年提高。我院自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共手术 70岁以上高龄肺癌病人 72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有关围手术期治疗问题讨论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中 ,男 6 3例 ,女 9例。年龄 70~ 89岁 ,平均年龄 73.5岁 ,占同期肺癌手术的11.6 %。其中 ,肺叶切除 6 5例、全肺切除 3例、袖式肺叶切除 2例、楔形切除和剖胸探查各 1例。病理类型 :鳞癌 31例、腺癌 2 9例、小细胞癌 5例、大细胞癌 4例、其它癌 3例。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 30例 (42 % )、肺部… 相似文献
4.
5.
6.
70岁以上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共为 5 7例 70岁以上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现就围手术期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4 8例 ,女 9例 ,年龄 70~ 81岁 ,平均年龄 74 .5岁。术前肺功能检查 ,MVV (最大通气量 )、FEV1% (一秒率 )和V50 (最大呼气 容积曲线 ,5 0 %肺活量时流量 )多数异常 ,中、重度降低 (占预计值 6 5 %以下 )比例分别为 2 6 .4 %、2 6 .3%和 6 6 .7% ,其中V50 重度降低 (占预计值 4 0 %以下 )比例为33.3%。血气分析PaO2 小于 80mmHg者 17例(2 9.8%合并症 ) ,Ⅰ型呼吸衰竭者 …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20例肺癌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结果肺癌手术患者中抗菌药使用率为36.36%。药物使用频率前4位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品种比例分别为28.05%、45.12%。结论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欠合理,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差距,有待改善,合理用药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食管胸上段癌因其位置较高 ,多数患者需经右胸、腹、颈三切口完成手术。一般术时长、麻醉过程和手术创伤大 ,且因肿瘤与喉返神经关系密切易损伤 ,造成喉返神经麻痹出现术后呼吸道误吸 ,使呼吸道感染加重 ;同时术后多处刀口疼痛及胸胃限制了呼吸功能 ,影响肺功能的正常恢复。因此 ,术前呼吸功能的锻炼与术后呼吸道的细心护理显得十分重要。1 临床资料我科自 2 0 0 0年 1~ 12月总共行食管胸上段癌外科手术 4 9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5 6~ 75岁。其中手术切除 4 8例 ,单纯探查 1例 ,经右侧三切口 38例 ,经左胸、颈 11例。术后颈… 相似文献
10.
11.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而COPD导致的肺功能降低对其能否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证明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针对近年来气道管理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的必要性;②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的药物治疗现状与特点;③围手术期应用气道管理在改善肺功能中的价值;④围手术期需要气道管理的最佳人群;⑤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应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通过分析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1997年11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肺癌患者95例,其中男70例,女25例;平均年龄73.5岁。术前根据患者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试验等结果评估其手术风险。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全肺切除3例,肺叶切除70例,肺部分切除20例,开胸探查2例。对于手术结束时出现低氧血症的12例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利于麻醉恢复期平稳过渡。采用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相结合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 结果: 根据pTNM分期,Ⅰ期患者占总体的4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无术中死亡,围术期死亡率4.2%。术前DLCO<60%预计值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DLCO≥60%预计值的患者(P=0.004)。麻醉恢复期给予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P=0.02)和平均通气时间(P=0.032)显著低于麻醉恢复期未经呼吸机支持,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二次气管插管的患者。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率达到94.1%。 结论: 高龄肺癌患者通过严格的心肺功能评估,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可以获得相对良好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对68例高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进行探讨,结果68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现的术后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均治愈,并出院。认为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认真的术前准备,妥善的术中术后处理,是保证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03例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高龄患者(年龄≥70岁)术前合并症发生率高达43.6%,对照组为2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对照组为12.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有合并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和21.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其术后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能够使高龄胃癌患者耐受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6%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溶液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D),观察其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个组:6%羟乙基淀粉(HES)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HES组麻醉前快速输注6%HES(15ml/kg,于30min内),术中的失血量用等量的HES溶液补充,其余的液体需要量用乳酸钠林格氏液(RL)补充。对照组仅输注RL,不实施AHHD。检测输注液体前(T1)、手术开始后5min(T2)、术毕30min(T3)、术后6h(T4)时的血栓弹力图参数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ANG)、最大振幅(MA)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数目(PLT)。结果HES组:T2、T3、T4时的ANG、MA均低小于对照组;T2、T3、T4时的凝血时间、PT、APTT、TT均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T2、T3、T4时的PLT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ES组T3、T4时的各项凝血指标与T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3、T4时的ANG、MA均大于T1时;凝血时间、PT、APTT、TT均短于T1(P〈0.05或P〈0.01)。2组的失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用6%HES行AHHD对围术期肺癌患者能产生一定的抗凝效果,这对本来就存在凝血功能亢进的肿瘤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